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2015-04-22孙凤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心悸中西医结合疗法眩晕

孙凤辉

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孙凤辉

(辽宁省庄河市中心医院住院部药局,庄河116400)

摘要:心绞痛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其在临床上主要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学认为,稳定性心绞痛属于“胸痹”、“胸痛”范畴,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病机,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而从中医角度来看,降脂类药物同样可起到温阳通气、利水祛湿、促血脉畅通的效果,改善了机体的循环系统及脏腑功能,辅助西医治疗达到更为持久的疗效。本文针对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的中医病理进行分析,并研究辨证论治的经验及方法,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心悸;眩晕

高血压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其多是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基础[1]。近年来的许多研究结果显示稳定型心绞痛以及高血压的发病几率有明显上升趋势[2-4]。西药的治疗见效快,病情控制力度大,因此临床上通常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案,西医治疗虽说可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症状,但中长期疗效较差,对于患者的整体病情康复效果较差。中医主张标本兼治,药效相对较为缓和,安全性高。有鉴于此,针对稳定性心绞痛伴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研究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1 病理病机分析

中医学认为,肾阳为诸阳之源,患者由于久病会导致肾阳不足而引发心阳受损,导致心脏附近的血气运行不畅,外发为眩晕或心痹证[1]。此即为稳定性心绞痛伴高血压的病理病机。临床治疗以温阳利水、促心脉畅通为主要原则。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的本虚主要体现为:患者由于年岁增长导致劳累内伤,脾胃功能受损而致气血运化失调,气血瘀阻于心脉;而标实则为外来寒邪入侵心脉,饮食不节致机体诸阳受损,心脉瘀阻不通则痛。由此可知,血瘀是稳定性心绞痛整个病情进展过程中的主要病机。故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

2 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优越性

2.1中医辨证论治中医学认为,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可分为血瘀型、心脉瘀阻型、气滞血瘀型、阴虚阳亢型、心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以及胸阳痹阻型[2]。在进行辨证论治时需确定基本方(黄芪、当归、红花、桃仁、川芎、丹参),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加减:血瘀型患者侧重温阳活血、止痛驱寒,可在基本方治疗同时予以瓜蒌、桂枝适量进行治疗;心脉瘀阻型则可加减桃红四物汤治疗,以达到理气化瘀、活血消痛之功;气滞血瘀型则应可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使用;阴虚阳亢型则需注重熄风育阴,可合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心肾阳虚型在温补心肾的同时也应行气滋阴,可予以金匮肾气丸辅治;气阴两虚型可辅用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而胸阳痹阻型则需通阳降逆、活血宜痹,也可予以瓜蒌、半夏加减治疗。

2.2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有效性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多位学者针对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优越性得到充分证实。对所使用的中药单方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黄芪、川芎、桃仁、红花与丹参是常用药物。黄芪、川芎可散结通脉,生血活络;红花、桃仁则可破血行血,促进气血畅通;丹参行气活血,且具备一定的自由基清除作用。多药共用可行散结活血、祛瘀通络之功效[3-4]。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芪可促进心脏收缩压与排血量显著增加,使患者的免疫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促进血浆中环磷酸腺苷的浓度提升,从而发挥清除自由基、提高细胞膜稳定性的药理作用;丹参具有抗氧化、拮抗钙离子进入细胞的作用;而红花、桃仁则可发挥降低血黏度的功效,使机体微循环得到改善,避免红细胞的大量聚集,降低血小板聚集,此外还具有扩张外周血管,促冠脉血管扩张的作用,有利于血压下降,多种药物共同配伍使用不仅可改善心脏功能,也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平稳,效果确切。

曾有研究结果显示硝苯地平控释片可在极大程度上稳定实现对细胞外钙离子的抑制作用,同时其也具有抑制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中钙离子的作用[5]。另外许多研究结果显示硝苯地平控释片不但降压效果显著,而且也可在极大程度降低冠脉时间以及卒中的发生几率[6]。氯沙坦是治疗高血压疾病的常规药物,能够有效阻断血管紧张素II,达到调节血压的作用。然而在服用该药物后,容易出现头晕、低血压、皮疹、水肿、腹泻等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影响了疗效。由此可知在治疗稳定性心绞痛伴高血压时,可在予以西药治疗同时酌情辅以中药治疗,不仅能够发挥西药作用,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病情的急性发作,还可从根本上对患者的机体功能加以调整,且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中医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的可行性不容忽视。

陈康寅等[7]在有关研究中,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稳定性心绞痛伴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氯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均以4周为1个治疗周期,1个治疗周期后参照有关疗效标准判定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39/40),较对照组的80.0%更高,组间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5%、5.0%,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这一结果充分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不仅可更好确保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安全性高。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注意事项

应注意控制中西医结合疗法的适应症。确保所有患者均符合稳定型心绞痛以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5];排除标准: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房室传导阻滞在Ⅱ度以上的患者以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在Ⅲ级以上的患者、存在严重心功能不全、肝肾等器官重大疾病的患者。此外,需注意的是,由于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用药治疗[8],为了提高疗效,降低西药所致的机体耐药性以及不良反应,在辅以中药调剂治疗的同时,也应注意选取安全性较高的西药。

另外,在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时需注意严格辨证,准确确定患者的中医病症分型,确定患者的病变阶段与病症分型,并据此予以相应治疗,做到“先辨病,后辨证”,以便取得更好疗效。

参考文献

[1]姜素伟,周建,徐爱建,等.硝苯地平控释片抗高血压的疗效和依从性前瞻对比研究[J].中国药业,2012,20(5):77-78.

[2]王小婕,李丽娟.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1):59-60.

[3]廖初林,张志广.硝苯地平控释片在高血压伴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5(5):5-6.

[4]李振华,郑衡,李玉玺.硝苯地平控释片与联合降压治疗轻度及中度高血压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3,4(10):168-169.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5.18.035

文章编号:1672-2779(2015)-18-0068-02

收稿日期:(本文编辑:杨杰本文校对:王雨2015-07-28)

SUN Fenghui
(Pharmacy of Inpatient Department, Zhuanghe Central Hospital, Liaoning Province, Zhuanghe 116400, China)

Abstract:Angina pectoris is a kind of clinical syndrome caused by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hypoxia due to coronary artery insufficiency caused by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and can be divided into stable angina pectoris and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in clinic parctice.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gina pectoris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chest discom fort and chest pain,and deficiency in origin and excess in superficiality is themain pathogenesis.At present,we usually used Westernmedicine in clinical practi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lipid lowering drugs has the effect of warming yang for dispersing qi,inducing diuresis for eliminating dampness and promoting unimpeded blood and vessels,and improved the body's circulatory system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Zangfu organs,and helped the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 to achieve a more lasting effect.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athology of stable angina with hypertension,and to study the experience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im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words:therapy ofmedicine;stable angina pectoris;hypertension;palpitation;vertigo

猜你喜欢

心悸中西医结合疗法眩晕
17例以心悸为主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常规针刺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3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30例临床观察
从“虚、痰、瘀、毒”论治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探析
益气活血法早期干预对冠心病陈旧心梗或支架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
关于不明原因心悸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