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遂宁市大气污染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2015-04-22唐红军杨永安许肖云余全智魏海川

绿色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遂宁市遂宁达标率

唐红军,张 凯,杨永安,许肖云,余全智,魏海川

(四川省遂宁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 遂宁62900)

1 引言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1~3]。特别是2013年和2014年,全国几百个城市经历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大气污染程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及时了解大气污染现状、分析大气污染成因、摸清大气污染变化趋势,为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显得愈加重要和紧迫。

遂宁地处成渝经济区腹地,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是四川省重要的次级综合交通枢纽,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近年来,受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城市资源和能源消耗持续增加,以及城市特殊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制约,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冬春季的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4~6]。本文以近8年的空气监测数据为依据,详细调查了遂宁市大气污染现状,研究了大气污染变化趋势,科学分析了大气污染影响因素,旨在为遂宁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2007年以来,遂宁市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契机,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使得空气质量逐渐改善,2010~201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均在98%以上,较2007年提高了11%(图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已连续7年位居全省前三位,并且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位居第1。2013年受全国大范围雾霾和沙尘天气的影响,空气质量略有下滑,达标率为88.1%;2014年空气质量达标率较2013年上升了0.3%,即88.4%。从整体上分析,遂宁市这8年的环境空气质量呈下降趋势。2014年空气中SO2、NO2和 PM10的 年 均 浓 度 分 别 为 22μg/m3、26μg/m3和91μg/m3,空气中首要污染物是PM10,其年均浓度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若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GB3095-2012)评价,遂宁环境空气中PM10年均浓度超过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30倍。

图1 2007~2014年遂宁市空气质量达标率变化趋势

就月份变化情况(图2下)分析,2014年5~9月以及11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所占比例均为100%,最低月份为1月份,出现了多达19d的超标天气,达标率仅为38.7%;其次是12月份,有22d的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达标率为71.0%,其原因主要是受2014年1月全国大范围雾霾和3月北方沙尘南下的影响[7,8]。春冬季节的平均空气质量达标率仅有77.9%,而夏秋季节的平均达标率为98.8%。遂宁市夏秋季节的空气质量明显优于春冬季节,呈现出明显的冬春季污染特征。

自2013年起,遂宁市开展了PM2.5试点性监测。根据2014年监测结果,PM2.5的年均值浓度为53μg/m3,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2014年市城区环境空气中PM2.5的年均值超过新空气质量标准0.51倍。从全年来看(图2上)),PM2.5在PM10中所占比例范围是46.1%~73.5%,年平均值为58.2%,表明遂宁市环境空气中PM10的主要贡献来自城市扬尘、沙尘等大颗粒物,尤其是3月,PM2.5在PM10的比例最低为46.1%,这与同期全省受北方沙尘污染的情况一致。

图2 遂宁市2014年空气中PM2.5/PM10(上)和SO2、NO2、PM10(下)变化趋势

自2014年6月开始,遂宁市按照新标准以空气质量指数(AQI)发布空气质量日报。根据7个月监测情况来看,由于新标准的收紧和新增指标的加入评价,遂宁市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标比例较2013年同期均有所下降,首要污染物由原来单一的PM10污染物转变成PM10、PM2.5和O3构成的复合型污染物,遂宁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形势十分严峻。

3 大气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9~11],成渝地区的颗粒物来源非常复杂,且地区差异显著。遂宁地处成渝经济圈中心位置,是四川省重要的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影响遂宁环境空气质量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3.1 客观因素

3.1.1 气象条件

遂宁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丘陵与涪江河畔的边缘,具有内陆的盆地地势和两山两水夹两城的城市特点,逆温现象较多,冬、春两季受干冷气团的控制,大气以稳定层结为主,多雾、低温、少雨,有逆温层等多种不利气象因素影响污染物的稀释、扩散,造成城市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十分有限。

3.1.2 全国性污染天气

2012年遂宁市出现区域性污染天气共7d;而2013年和2014年分别多达29d和42d,PM10年均浓度较2012年分别增加6.1%和5.9%。特别是2013年1月和2014年1月受全国性雾霾的影响,PM10的月平均浓度达到145μg/m3和168μg/m3,较2012年同期的88.0 μg/m3分别上升了64.8%和90.9%,其空气质量达标率分别为41.9%和38.7%,较2012年同期100%的达标率分别下降了58.1%和61.3%;此外,2014年12月再次受全国性雾霾的影响,PM10的月平均浓度达到129 μg/m3,较 2012 年 同 期 的 88.0μg/m3分 别 上 升 了46.6%,其空气质量达标率为71.0%,较2012年同期100%的达标率分别下降了29.0%。表明诱发遂宁出现极端天气条件依然存在,全国性雾霾天气对遂宁的环境空气产生的影响十分明显。

此外,北方沙尘天气对遂宁的环境空气质量也有较大影响。以2013年为例,共有5次影响明显的北方沙尘输入,导致PM10年均浓度同比增加了5%。特别是3月份受北方沙尘南下影响,PM10的月平均浓度为150 μg/m3,较2012年同期的99.0μg/m3上升了51.5%,空气质量达标率为64.5%、较2012年同期100%的达标率下降了35.5%。

3.1.3 季节性降水

遂宁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如图3所示,2013年全年降水量共计1129nm,而夏秋季节的降雨量为1050nm,占全年降水量的93.0%;2014年全年降水量共计1068nm,而夏秋季节的降雨量为898nm,占全年降水量的84.1%。有研究已表明充沛的降水使大气中的污染物得以很好地稀释和消除[12,13],使得夏秋季节的空气质量较好。而冬春季节,降雨量和降水频次减少,降水对污染物的洗脱作用减弱,使得遂宁空气质量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冬春季节性污染特征。

图3 遂宁市2013年和2014年月际降水量变化趋势

3.1.4 独特地理位置

遂宁地处成渝经济圈中心位置,距成都和重庆均不足150km,且其周边城市工业相对集中(绵阳、德阳、泸州和南充等工业城市),周边城市的颗粒物的输入也会导致遂宁颗粒物浓度升高。通过分析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空气质量月报数据发现,如图4所示,2013年遂宁及周边地区除绵阳外,其余8个城市2013年大气中PM10年均浓度较2012年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内江上升幅度最大,为87.0%;其次是南充,上升了65.5%;泸州市上升最小,为3.33%;遂宁市上升了8.24%,低于周边地区的平均上升幅度20.6%。2014年遂宁及周边地区除成都和绵阳外,其余7个城市大气中PM10年均浓度较2012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南充,为87.9%;其次是内江,上升了87.0%;泸州市上升最小,为3.33%;遂宁市上升了7.05%,低于周边地区的平均上升幅度20.0%,以上分析说明遂宁市空气污染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但优于周边地区的平均水平。

图4 2012~2014年遂宁及周边空气中PM10浓度对比

3.2 主观因素

3.2.1 燃煤和粉尘的排放

目前煤炭在我国城市能源结构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工业燃煤一直是城市颗粒物的主要贡献源之一。以2013年为例,遂宁市工业燃煤消耗47万t,较2009年增加了97.3%,而且这些锅炉具有吨位大、污染负荷重等特点,再结合部分燃煤小锅炉环保设施不完善,脱硫除尘效率低下,低空直接排放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

据统计,遂宁市城区及周边地区现有7座工业炉窑,23家页岩砖厂、5家水泥粉磨站、12家混凝土搅拌站、25座加油加气站等污染源,这些污染源部分存在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处置效率低、无组织排放较为严重等情况,加剧了大气污染的程度。

3.2.2 城市扬尘和机动车尾气的污染

2013年全市GDP同比增加了11.1%,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粗放的建筑施工方式带来的扬尘污染十分明显,尤其2014年8月四川省十二届运动会在遂宁召开,省运会场馆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地面扬尘污染显著。由于西南地区首个过江隧道——观音湖下穿隧道建设导致观音湖放水,减弱了湿地对遂宁城区环境空气的净化作用。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13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103221辆,较2009年增加了92.2%。机动车尾气是大气颗粒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3.2.3 生物质燃烧及二次颗粒物

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城市清扫废物、园林废物、建筑废弃物等生物质的违规露天焚烧和无组织焚烧,餐饮油烟和入冬后城市周边大量熏烤肉制品等人类带来的面源污染,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通过光化学反应转化,产生的二次颗粒物同样是PM2.5和PM10的重要污染源。以秋收秸秆焚烧为考察对象,分析2014年10月10~11日秋收季节秸秆焚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如图5所示,10日晚至11日凌晨,遂宁市出现了大面积的秸秆焚烧现象。10日16时,市公安局监测点位附近的郊区出现小范围的秸秆焚烧现象,至17时该点位的PM10小时浓度值快速升高了42μg/m3,上升幅度为33.1%/时;18时后,焚烧区域进一步扩大,各自动站的监测数据均出现异常快速升高;21时,市公安局点位的PM10小时浓度值高达322μg/m3,较秸秆焚烧前上升了1.5倍,22时,市各自动站的PM10平均浓度值达到297μg/m3,是焚烧前的2.2倍,23时后,全市PM10平均浓度值开始下降,11日凌晨2时基本恢复到焚烧前浓度。以上分析说明了生物质燃烧对遂宁市空气质量影响十分明显。

图5 秸秆焚烧日3个监测点位PM10浓度日变化

3.2.4 联防联控的工作局面尚未形成

大气污染组织机构没有很好地运行,部门联防联控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依然存在,相关部门之间还缺乏有效配合,城市扬尘的系统化、常态化整治不够,秸秆、垃圾等生物质露天焚烧持续监管还不够有效,重污染天气期间的应对还缺乏有力、有效的措施,多种污染协同减排工作有待加强。

4 结论

(1)通过纵向分析的方式系统分析了遂宁市大气污染现状,发现2014年遂宁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8.4%,较2013年提高了0.3%;空气中首要污染物是PM10,其年均浓度分别为91μg/m3,较2013下降了3.19%;遂宁市空气质量呈现出明显的冬春季污染特征;遂宁空气中PM2.5在PM10中所占比例的年平均值为58.2%,以扬尘、沙尘为主的大颗粒物是遂宁市环境空气中PM10的重要贡献者。

(2)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遂宁市空气污染的影响因素,得出了不利气象条件、全国性污染天气、季节性降水和独特地理位置是导致遂宁市空气污染的客观因素,得出了遂宁市大气污染呈现出一定区域性特征,但优于周边地区的结论;燃煤、粉尘、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生物质燃烧及环保管理不到位是导致遂宁市空气污染的主观因素。

[1]白志鹏,蔡斌彬,董海燕,等.灰霾的健康效应[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3):198~201.

[2]杨永安,张 凯,唐红军,等.水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方法[J].四川环境,2014,33(3):108~112.

[3]杨永安,张 凯,余全智,等.浅议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关系[J].绿色科技,2014(9):205~207.

[4]覃钦晏,张 凯,韩常清.遂宁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污染水平及变化规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4):45~48.

[5]孙阳昭,沈剑飞,刘俐媛.遂宁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现状及成因[J].环境化学,2014,33(1):87~92.

[6]龙 帅,张 凯,唐红军,等.被动采样监测遂宁市NO2时空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导刊,2013,32(6):121~123.

[7]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2014年1月四川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报告[EB/OL].http://www.scemc.cn/xxgk/hjzlgb/8331.htm.

[8]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关于全省空气质量状况的分析(2014年3月13日16时)[EB/OL].2014-03-13.http://www.scemc.cn/hbdt/8393.htm.

[9]李祚泳,丁 晶,张欣莉.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PPR法[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5):40~42.

[10]黄 伟,翟崇治,余家燕.重庆区域性灰霾天气下大气污染分析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7):142~146.

[11]李世广,蒋 厦,佟洪金等.基于空气质量模型CMAQ的成渝经济区(四川)PM2.5浓度数值模拟研究[C]//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成都: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3.

[12]胡 敏,刘 尚,吴志军,等.北京夏季高温高湿和降水过程对大气颗粒物谱分布的影响[J].环境科 学,2006,27(11):2293~2298.

[13]陈吟晖,姜丽萍,朱舒曼.中山市地面气象要素与环境空气质量的关系[J].广东气象,2006(2):36~39.

猜你喜欢

遂宁市遂宁达标率
四川遂宁地区健康成人血浆无机磷参考区间的调查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遂宁地区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PLR参考区间的建立
遂宁高新区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遂宁市丘陵地貌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可行性的探析
卷烟企业调入烟叶的等级质量探讨
卷烟企业调入烟叶的等级质量探讨
遂宁市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14年乘用车企平均油耗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