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校以赛促教的困境与对策
2015-04-21康学亮
康学亮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技能大赛的重视不断增强,如何利用技能大赛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加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各个职业学校努力的方向。本文在总结分析以赛促教困境的基础之上提出若干对策。
一、以赛促教的困境
1.教学设备及环境阻碍以赛促教
随着技能大赛的深入进行,各项比赛对设备、产品和学生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设备升级的费用较高,很多学校无法满足各专业的教学需求。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为实现该专业教学设备与竞赛接轨,参赛学校需购买路由器、交换机等相应网络设备,总价值大概在60~80万元,而且这只是其中一个竞赛项目的需求,因此,多数职业学校无力应对。
2.以赛促教在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境
教学改革深度不够。教学改革是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动力,尽管各中职学校努力尝试各种教学改革,但总的来说,改革力度还不够大,不够全面。
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不够。目前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更多是沿用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仍然是强迫式的教学管理,在教学质量评价中注重终结性的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简单划一,忽视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素质主要体现在师德、师能两方面。在参赛学校中,辅导学生参加大赛的往往只有几个教师,这造成了教师教学、技能等方面能力的两极分化,不利于全体教师素质的提高,从而也就阻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3.以赛促教在外部交流合作中遇到的困境
目前,职业学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经常还会遇到一些问题,一些企业往往只是在学校派驻一到两名管理人员,而学校在学生实习期间往往也不能做到紧密跟踪了解,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同时,各中职学校间交流困难。大多学校采用闭门造车的备赛方式,与同类学校交流很少,这影响了他们竞赛水平的提高,也为以赛促教设置了障碍。
二、以赛促教的困境的解决对策
1.建设和完善与实训配套的条件
以计算机专业技能竞赛为例,学校应该建设和完善包括计算机房(局域网)、计算机组装维修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以及校园网、互联网在内的教学设施,改善学生的实训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集中的、资源共享的、设备精良的实训基地。在重视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学校还应加强配套软件资源的建设,充分发挥实训设施在学生培养中的效能。
2.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师不仅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熟练的操作实训技能,还要能教、会教,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训练及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提高操作技能。辅导学生参加大赛的教师也应该以轮流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还要积极引进社会资源,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原则,进而增强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实践经验、新技术实践能力,以及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互动教学、情境教学、创新教学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培养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还应通过参加培训或进修、讨论会、深入教学研究活动、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企业实践和获取资格证书等形式,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剖析中职学生现状,实施教育策略
支配孩子用脑情况的不是外部压力,而是好奇、兴趣及内在精神生活需求。通过对我校会计类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学生所保持的学习方式和态度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方面的原因,还有授课内容和课堂管理、公寓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为了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学校采取了改进措施:第一,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方面的专题研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第二,加强公寓管理,给学生创造一个安静的生活和休息场所。第三,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开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第四,开展一些其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工作。
4.确定有效的专业体系结构和课程体系结构
从分析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活动入手,提炼典型岗位工作行动,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分解,归纳主要工作步骤和相关的知识点。按照在职业岗位上活动和发展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而确定学习领域(课程)。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式课程设计模式,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学生既能掌握某一特定岗位需要的专项知识和技能,又能掌握多种职业都需要的通用技能,还具备了毕业后在一群相关职业内转岗和继续学习的基础,从而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
“高中有高考,中职有大赛”这句口号同时号召中职学校,不能仅仅是为赛而赛。大赛是为教学服务的,只有实现了以赛促教,大赛才有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大赛成绩的提高,认识到了这一点,以赛促教才能够得以实现。
(责编 陈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