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让小学数学融入生活实践

2015-04-21蔡淑琴

黑河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蔡淑琴

[内容摘要]小学数学能启发学生智力,其知识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却又高于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增强生活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学以致用的视角创设生活情境,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优质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课堂

小学数学知识对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跳跃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应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教学生从数学课本中获取生活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提升生活实践能力,这不仅仅是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更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举措。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数学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数学学习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数学知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课《认识时间》,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学生初学这一知识可能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我决定从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课堂伊始,我问学生:“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一般都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时间,你们认识吗?”然后,我将自己提前准备的钟拿出来,让学生认一认表示的时间。问题出示后,学生进行思考,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手要回答,不过我没有急着找学生回答。又过了一会儿,我对学生说:“我们通过观察钟面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间,那钟面上除了有分针、时针、数字以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我用手指着时钟提醒学生,马上有学生回答黑点和小黑线。之后我与学生共同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时间,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小练习:圣诞节这天,小老鼠要在上午11点20分到外婆家去吃午饭,可是妈妈不在家,小老鼠又不认识时钟,你能帮帮它吗?听到问题后,学生开始和身边的同学讨论。两分钟后,我让学生安静下来:“谁能帮帮小老鼠呢?”很多学生都举起了小手,一年级的学生喜欢小动物,听到熟悉的动物,学生会有想帮忙的欲望,运用学生喜欢的情境,能让学生置身其中思考问题。

数学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比生活实物更加抽象,当学生面对陌生、抽象的概念时,会感到枯燥无味,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新知识,从而为深刻理解课本精髓和提升生活技巧奠定坚实基础。

二、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数学课堂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我们应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一方面使课本知识以更加简单、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方式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学习数学。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课《四边形》这一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四边形的观察和直观感知,学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四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我问学生:“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平时最喜欢哪种体育运动?”请几位学生回答后,我接着引入下一个环节:“在我们学校附近也有一所小学,那里的学生正在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我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参加各种体育运动的图片,之后我问学生:“刚刚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看到哪种图形了呢?”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看到的图形。“大家真了不起!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的图形,可以看出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加美丽了。我们仔细回顾一下刚刚看到的图片,校园铁门的形状是长方形,足球场的形状是长方形,窗户的形状是正方形……这些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由四条边组成的,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四边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四边形。”我设计了一场比赛,先让学生翻开课本,看35页的图形,让学生从中找找四边形,并且将它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标记出来,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听到任务后,学生马上行动起来,教室里安静得只听见学生动笔写字的声音。不久,就有学生示意我已经完成了,其他学生也加快了步伐,一个接着一个地完成了。在这一竞赛中,学生你追我赶,互相竞争。

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小游戏和竞赛等形式,能让学生以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在充满生活化气息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并且明白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离不开数学,进而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应用实践

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让学生充当回答教师问题的人。在真正的生活化课堂中,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从而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是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我希望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和思考等活动,使学生领悟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及其具体的含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先欣赏我制作的课件,并且从其中的图形里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学生一边看,一边和同学讨论。看完图片后,我请学生回答我之前提出的问题。接着,我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很多学生举起了手。我请几名学生回答,然后问全班学生:“你们发现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了吗?”进而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自主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然后给出例题,请学生借助自己的数学工具量一量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发现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这一特征,之后我引导学生明白这也是我们判定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标准,然后我安排了一个小作业,让学生根据本课知识设计楼房,学生积极性很高。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和自主思考,学会了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重视实践、重视操作,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应大力为学生创造实践平台,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从而从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四、学生亲身体验,数学融入实践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在进行教学时我们可以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切身体验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自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统计调查》时,为了让学生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我提前让学生进行实际调查:统计自己居住的小区附近60岁以上老人的日常休闲安排。第二天,我检查了学生的调查结果,请几位学生上台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每名学生上台后,我都会问:“你是如何展开调查的?”有的学生与同伴分工合作,有的学生通过抽样调查,还有的是挨家挨户进行调查的。学生调查的方法很多,有的做成了条形统计图,有的做成了扇形统计图,有的做成了表格。通过这一实际体验,学生更加明白了数学知识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能认真听课,并且积极回答问题,上课效率明显比平时高。

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开启智力和提升生活技巧的重要场所,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收获新知识,在实践体验过程中获得学以致用的机会,增强生活实践能力,让数学学习真正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

参考文献:

[1]范如平.关于生活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78-79.

[2]吴发才.如何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会学生生活技巧[J].读写算(教研版),2014,(12):23-24.

[3]邓惠胤.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64):56-57.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