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南文化强市战略特征及实施调查分析

2015-04-21李卓卓吉顺权曹丽江

经济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文化服务城市发展苏南

李卓卓 吉顺权 曹丽江

摘 要:苏南文化强市战略是苏南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文章从文化理念、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三个方面论述了苏南文化强市战略实施的调查内容,分析了苏南文化强市战略的优势和劣势,进而指出了苏南文化强市战略发展方向。

关键词:苏南 文化强市 文化战略 文化服务 城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1-196-03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文化建设重点任务。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上又从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的开放水平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部署。文化强国战略在意识转变、改革创新、软硬件建设上均得到高度重视,文化强国战略也被提升至新的高度。

2013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其中彰显苏南文化风采是重要内容。苏南地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将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创新苏南现代化建设。

一、苏南文化强市战略构成

一种优秀区域文化的培育和形成,有其历史文化性格的继承性,更有其突出的时代特征,其所蕴藏的历史精华,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深厚的文化积淀则是苏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苏南“文化强市”战略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创新推进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文化理念建设、文化资源整合和文化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共同构建了苏南文化体系。

(一)文化理念建设

文化理念建设是苏南“文化强市”战略在意识层次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也是苏南文化建设目标、方向的明确界定,对苏南文化建设具有可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1.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借由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和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和趋势有正确的把握,对发展文化的社会与历史责任有主动的担当,以及对文化建设的引领,也包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对世界各种文化的判断与吸收,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与汲取,对当代文化的定位与创建,即达到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超越。苏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历史沉淀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苏南文化。对苏南文化的充分认识、把握,不断汲取继承优秀文化,将文化作为苏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

文化自信则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学说以及优秀文化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当代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与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尊奉、坚守和虔诚。也就是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特质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看,苏南文化所蕴藏的底蕴足以彰显苏南文化之魅力,信任、尊敬、珍惜苏南文化,坚守苏南文化内涵和价值,是利用苏南文化的重要前提。

2.提高文化开放度,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相融合,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苏南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文化的潜在价值巨大。现代文化相对与传统文化而言,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现代文化是基于传统文化发展而来,是对传统文化的汲取和现代价值观的融合,因此,在提高文化开放度时,挖掘苏南传统文化精华、融合苏南现代精神,才能更好地融合苏南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而适应苏南经济发展新模式。

3.加强文化植入,提高文化渗透性。苏南文化的开放与包容,是苏南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的开放与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苏南文化推向其他地区甚至世界舞台,把苏南深厚悠久的文化成果引向世界,增强其他地区甚至世界对苏南文化的了解。二是要积极吸收、融合外来文化,将优秀、多样的外来文化与苏南文化相结合,不断充实、创新苏南文化,增加苏南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时代性,让苏南文化发挥更大作用。

4.文化和科技结合,提升文化品位。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价值日益凸显。苏南地区高科技日新月异,逐渐对苏南文化产生重要影响。高科技的发展不断改造、创新文化,对文化具有高渗透性。而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科技应用的开发,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是苏南地区文化强市的显著特色,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文化品位层次不断提升,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和科技因素不断加强。

(二)文化资源整合

苏南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然而,在文化资源利用上过于独立,分散的文化资源使得苏南各地区间的文化合作较少,即使同一地区不同乡镇的文化资源也没有进行较好的整合。因此,文化资源的深入推进、持续发展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明确文化强市的统一目标下,文化资源的整合可以促进文化发展的全面性、高效性和持续性。

1.软硬结合,促进文化的改革发展。现在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苏南地区文化建设需要软硬结合,共同促进文化改革发展。苏南文化建设的软件主要是对文化的挖掘、管理和创新。苏南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但由于分散不均匀、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带来较多问题,如部分优秀文化流失在外、文化重复性建设、文化资源不合理分配、文化资源浪费等。加强文化资源的管理,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是苏南文化软件建设的重要目标。苏南文化建设的硬件主要是指文化中心、文体中心、文化站等基础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再配合博物馆、图书馆等其它具有文化性质的公共设施,可以打造多方位、多功能的文化硬件设施格局。苏南文化建设软硬结合,相互促进、相互配合,不断促进原有文化的改革,融合新文化,适应新时代。

2.城乡一体化,打造农村新文化。城乡联结、城乡一体是苏南文化发展的一大特色。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苏南城市文化不断创新,居民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高品质、多形式的城市文化逐渐形成。而苏南农村地区也拥有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同里、周庄、沙家浜等著名文化景点也在逐渐形成独具各色的文化圈。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融合是苏南“文化强市”战略的重要方针,城市文化的活力、多彩有助于新农村的建设,农村文化的悠久、深远有助于城市文化的积淀。苏南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其内在原因可以归纳为:一是城乡联动、共同繁荣的城镇现代化;二是各级领导的开拓创新精神;三是社区居民的大力拥护和积极参与。

(三)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文化产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成功抓住机遇实现战略转型,从而确保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苏南文化产业发展快速,文化产业战略也在逐渐转型,具体可以表现为协调战略、创新战略、差异化战略、协同战略和品牌战略。

1.文化产业协调战略。苏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是单一的文化产业建设,其文化产业发展更注重文化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协调发展。苏南地区积极探索苏南区域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地理优势,结合特色的文化资源,发挥各资源的协调发展优势。苏南地区间文化同根同源,在统一的文化建设目标下,各地区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并从各地区的特殊优势出发,建设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文化产业群。

2.文化产业创新战略。文化产业创新可以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换代。苏南文化产业一直注重创新,创新不是对文化继承的否定,而是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对文化的改革,促进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适应。苏南文化产业创新战略主要体现在意识和实践上,即创新意识和创新产品。创新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缺乏创新意识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显著问题,苏南文化产业发展非常注重创新意识,将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注重创新意识的同时,苏南文化产业更注重如何将创新意识深入到文化产品中,即将创新意识转为创新产品,通过文化艺术、创意比拼等创意活动,将人们的创新思想融入到创新文化产品中,并通过高科技手段提升文化产品的创意品质。文化产业的创新战略将是苏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持续性战略。

3.文化产业差异化战略。苏南文化产业差异化战略主要体现在苏南整体文化产业与我国其他地区文化产业的差异和苏南各地区间文化产业的差异两方面。首先,苏南文化以精细唯美、务实争先、尚文重礼、兼容并蓄而著称,与我国其它地区的文化有很大差异,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应注意结合自己的文化特色,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有针对地开发、发展文化产业。其次,苏南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需注重内部区域的差异性,苏南五市之间的文化产业既要相互配合,也要有所差异,挖掘、发挥各自区域最大资源,配合各自区域的特色,形成具有差异性和协调性的苏南文化产业群。

4.文化产业协同化战略。“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对寻找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而协同创新的有效执行关键在于平台的搭建、主体的解放和资源的整合。苏南文化产业也应从多主体、高效平台和资源整合来形成协同化战略。多主体是指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依靠政府文化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各主体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取长补短,协同发展。高效平台是指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一个高效的对外展现、服务平台,以满足社会公众对文化的需求,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满意度等是文化产业平台的重要考量标准。资源整合是指各主体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应分工合作,加强交流,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加强资源的流通整合,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分享文化利益。

5.文化产业品牌战略。文化品牌是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双重凝聚,有着无形资产的丰富含金量。苏南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需要以品牌意识、品牌策划、品牌定位、品质控制、品牌传播、品牌保护等措施,打造更多更响亮的文化品牌,形成具有品牌特色的苏南文化产业群。

二、苏南地区文化强市战略实施中的优势与劣势

(一)苏南地区文化战略的优势

苏南地区文化强市战略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历史、资源和经济上。第一,苏南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吴文化,是四千年华夏文化在江南水乡孕育的独秀一枝,其特点在于:(1)刚柔并济的文化心态构成了吴文化的内在特征;(2)重商观念深入民心;(3)兼容并蓄的襟怀;(4)勤劳、精巧、柔韧、秩序的经济价值观。这种悠久的历史孕育和造就了苏南地区特定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文化强市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苏南文化资源丰富,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苏州是国内外知名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97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地9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苏南文化强市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是苏南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第三,苏南地区处于“长三角”中心地段,经济发展快速,各产业发展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凭借经济发展的优势,苏南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文化与经济合作空间与范围不断延伸,文化经济市场也不断拓宽。

(二)苏南地区文化强市战略的劣势

苏南地区文化强市战略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城乡连带效应未体现。虽然苏南文化强市战略强调了城乡文化统一布局、联结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城乡文化的连带效应并没有真正形成。目前城乡文化的融合渗透只停留在外在的交流合作,而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仍然没有真正建立,无法体现城乡文化的连带效应。(2)城市差异化还尚未形成。苏南文化强市战略在产业战略和战略宏观布局中均提出城市文化的差异化发展,而目前苏南五市的文化发展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差异化特色,其文化发展方向和文化产业布局较为类似,仍需要结合当地特色形成自己的文化产品品牌和文化服务品牌。(3)文化自觉以来城市制度尚未完善。城市制度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和保障,在对苏南文化充分认识的前提下,苏南城市制度仍然没有跟上文化自觉的步伐,文化制度尚未完善,城市文化制度体系仍未建立,严重制约了苏南文化强市战略的实施。

三、苏南地区文化强市战略发展策略

苏南地区文化强市战略已取得初步成绩,文化强市战略布局已初显成效,苏南各城市间文化产业交流发展的格局也已显现,文化产业体系也在逐渐完善。然而,苏南文化在其深度发展和协同发展上仍存在很多不足,文化强市战略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创新文化理念,提高文化层次

苏南地区文化强市战略在具体部署中,文化理念建设应放入首要位置。首先,文化理念建设要培养市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苏南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创意的现代文化融合,并深入推广至市民生活中,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构建文化社会。其次,提高文化开放度,将苏南文化引向世界,并融合当代优秀的外来文化,进一步提高文化品质。再者,将文化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提高文化可用性。通过文化理念建设的不断创新,将苏南城市打造成文化城市,文化融于城市,城市彰显文化,实现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的文化建设目标。

(二)提高文化渗透性,进一步加强文化与经济的结合

文化作为城市的软实力,之所以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虽然传统文化对传统经济的渗透性并不是很明显,但在产业发展密切联系的今天,文化渗透性的强弱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苏南地区文化强市战略需进一步提高文化渗透性,将文化与城市融合,与其它产业融合,实施文化产业的协调战略、协同战略和品牌化战略。而且,需着重加强文化对经济的渗透,将文化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让文化渗透入旅游、动漫、建筑、体育等产业,提高文化附加值。同时,打造并完善文化经济体系,是文化经济持久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向导,强化文化的公共服务功能

苏南地区应健全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法律法规,将提供文化公共服务产品作为市民生活保障之一;重视体现和反映群众文化的网络文化中的文化需求和诉求,多渠道、创造性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基层单位发现、培养基层文化人才,为市民提供及时的文化服务,满足市民文化需求。同时,在社区、乡村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站,通过基层文化队伍将文化深入到市民生活中。

(四)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评奖机制,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度,提高文艺评论队伍素质,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完善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可以监督、把握文化产品发展的趋势,提高文化产品的价值,激励人们发现、创造新的文化产品。苏南地区在建立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时,首先要对文化产品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让政府、专家、市民共同参与其中。其次,要加强优秀文化产品的推广力度,运用主流媒体、网络新媒体、公共资源传播优秀文化产品的价值和精神。再者,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严惩侵权行为,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提高人们创造文化产品的积极性。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地项目“苏南地区文化强市战略实施状况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0JD031)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赵美英.苏南率先发展的文化解读[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05)

[2] 刘芳.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J].理论学刊,2012(01)

[3] 张金婷.浅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辩证关系[J].科技创业月刊,2009(11)

[4] 徐红霞.苏南城乡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体化趋势[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5] 曹海峰.我国文化产业战略转型问题探析[J].长白学刊,2011(04)

[6] 赵美英.苏南率先发展的文化解读[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05)

[7] 重视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EB/OL].[2014-06-28].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31007/1852688.shtml

[8] 欧人.论苏南经济发展模式与吴文化之关系[J].现代财经,2004(12)

[9] 王福鑫,王任.苏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11)

[10] 沈春耀.加强文化法制建设[N].光明日报,2011.11.10

(作者简介:李卓卓,博士、副教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档案与电子政务系;吉顺权、曹丽江,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 江苏苏州 215123)

(责编:纪毅)

猜你喜欢

文化服务城市发展苏南
苏南年俗亦动人
论公共图书馆开办主题展览馆的必要性
浅谈机场净空管理与城市发展
苏南发展
苏南傩面具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