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叫停家庭“偏心”教育

2015-04-21程建霞

关键词:潜移默化因势利导心理品质

程建霞

摘 要:现在的小学生迫切需要加强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引导。家庭教育尤为主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心理品质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一些家庭对子女的偏失管理要敢于叫停。因势利导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心理品质。

关键词:心理品质;潜移默化;因势利导

中图分类号:G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问题正在日益增加,造成学生心理品质问题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师源性因素,学生自身的原因,这些因素造成的不正常的心理负担等等压抑了学生的心理品质健康发展。不由让笔者思考:现在的学生迫切需要加强健康心理品质培养和引导,尤其要从家庭这块教育基地中下大力气。

一、父母的心理品质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足显家庭教育环境之重要;“养而不教,父之过”,可见家庭教育责任之大。说到孩子不良的心理品质有孤僻、任性、自私、脆弱、自卑、自傲、懒惰、依赖、懦弱、嫉妒等,这些是怎样造成的呢?毫无疑问是家庭教育不当引起的。譬如孩子的懒惰、依赖、孤僻等不良的心理品质就是因为家庭过分呵护造成的。一些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孩子不用动脑动手。还有一些家长从安全方面考虑,怕孩子跑出去被人欺负,怕丢失等,不敢放手让孩子交往,长期下去就导致孩子产生了不良的心理品质。由此看来孩子们的心理品质是否健康,父母的心理品质影响和家庭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家庭是一个重要的育人“学校”。这所“学校”教育的气氛不良,对孩子的心理品质是直接的伤害。

如果父母意志薄弱、缺乏耐心、固执已见、优柔寡断、好吃懒做,只知索取而不愿付出辛劳,不懂得尊重他人,自私自利、贪婪吝啬,经常抑郁、烦闷、牢骚满腹,悲观、失望、喜怒无常不能保持良好的心境等等,那么家庭气氛的种种弱点就会感染孩子,通过孩子这面镜子折射出来。例如:小飞同学曾是笔者的一名学生,在他上六年级时,笔者是他的班主任并教他语文。他是个聪明的小男孩,上课发言思维反应敏捷,但从来不写家庭作业。他性格有些怪僻,和同学总是不能和睦相处,喜欢撩人。老师一旦批评他,他就乱发脾气,不是大哭就是逃走,心理品质逐渐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笔者去家访才知道了他的父母把婚姻当儿戏,离了复,复后又离,父母双方只顾自己。爸爸是黑道上的,附近有打群架的总少不了他;妈妈经常夜不归宿,父母从未顾及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更谈不上正常的家庭教育。小飞父母的心理品质对小飞心理品质变化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假如小飞同学出生在一个家庭温馨,从小就能受到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教育与培养,他就不至于刚读中学就进教管所。诸如此类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因此,家庭对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因势利导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心理品质

1.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人的内容很多,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小重视教育。譬如一年级学生,家庭要教育孩子学会对人有礼貌,学会尊重人,学会关心人,学会与人相处。要教会孩子对长辈、老师、同学有礼貌,学会尊重父母、老师和同学,学会倾听,会接受别人的意见,学会谦让,学会体贴、关心父母。

孩子讨论问题时所寻找的理由主要来自自己的生活感受,一般没有更大范围的论证能力。这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是爱自己、关心自己的。教育孩子学习和做事要学会合作,要有责任心,在困难与挫折面前要敢于面对,要学会设法解决问题。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不要随便公开,给孩子改过的机会,做孩子的朋友,多和孩子沟通,学习、生活上留给孩子一定的空间。

2.教育孩子学会生活。这方面内容也很多,也要注意针对性。再如一年级学生,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基本的生活技能。现代孩子多数世独生子女,父母长辈疼爱他们,有的因此娇惯得非常过分。一年级学生生活的习惯教育特别重要,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一年级学生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早睡早起的习惯,做事要学会耐心。

3.教育孩子学会学习。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写字做到“三个一”。学习上遇到困难做家长的要引导孩子学会战胜困难。这里有个普通家庭教育孩子学习的例子。案例:我上班时间很不稳定,但只要有时间,我就引导女儿背书和默写。如果女儿不想背书或不想默写时。我就对女儿说:“宝宝,你来考考妈妈好吗?你报妈妈默写;待会你再指定课文让妈妈背诵。”让女儿做老师时,她特别高兴。她看着我一字一字地默写;她听着我一句一句地背诵。每次没等我默写完或背诵还没有结束,她就嚷着要自己来。就这样,辅导女儿的学习是在快乐的游戏中进行的。

4.家庭教育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环境。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父母与孩子之间达成一种默契。父母在言谈、行为上要尊重孩子,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享受民主和谐的交流气氛和关心爱护的精神满足。生活中,家长想方设法去培养和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好形象,遇事跟孩子商量,不要随便给孩子设置许多违背孩子身心发展的清规戒律,孩子偶然犯错不要不问清红皂白地予以指责,甚至打骂体罚,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积极引导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另外,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所有要求时,不能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家长首先应看看孩子提出的这些要求孩子自己能不能做,且不管孩子做的好不好,只要孩子自己能独立做到的事,家长不应插手,应鼓励孩子自己完成。

家庭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品质,父母的教诲引导孩子从小走到大,对孩子今后在挑战学业上的心理品质、挑战事业上的心理品质有着重大的影响。

猜你喜欢

潜移默化因势利导心理品质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聚焦时政析热点 因势利导巧复习
因势利导抢市场,练好内功助发展——迅达咨询砥砺奋进的五年
精读深悟 复述出彩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谈诵读经典诗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顺时而变促转型 因势利导谋发展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