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行知”在场

2015-04-21李雪莲

关键词:行知陶行知教育思想英语课堂教学

李雪莲

摘 要:牛津初中英语倡导学生体验、实践、参与的学习方式和教学途径,以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健康的人生观。本文将陶行知的理论结合到实际英语课堂教学中,身体力行,以促进师生同发展、共成长。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牛津初中英语;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35-2

一、理念品味:寓“行知”于英语教学

(一)“行知”的教育是“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对于语言教学工作的英语来讲,就是教师教学生运用英语,促使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英语。陶行知先生强调以实践为中心,以发挥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为动力,以做为核心,在运用的基础上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有效地避免了死读书、读死书。在解决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中学习能力方面,给予教师极大的启示。

1.“行知”之理由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

教,是为了达到不教之境界;学,是为了达到学生会学之目的。要达到这个境界和目的有很多方法,比如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的大胆提问,给予学生点拨疑难,指点方法,让学生学会、会学。

教会学生学习英语,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就是让学生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用大脑去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英语,用嘴说英语,用手写英语的过程,是“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过程。

2.“行知”之理由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这需要教师换个角度思考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在笔者教授7A English识音标拼单词时,与学生课前交流,发现学生的已有水平,得知学生的思考方式。运用“Phonics(自然拼读法)”教学生开音节,让学生自己总结开音节的特点后实际操练,然后学生自主总结:a_e, /ei/,/ei/, /ei/,并以此为基础拼读此类单词lake, race, make, made, date, gate, hate, pale,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个过程就实现了以学促教,相辅相成。

当学生的学习兴致来了,他们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积极总结学的方法,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一边引导学生的学,一边教给学生方法。教师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教学相长。

3.“行知”之理由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先生的学”,不仅仅是指教师对授课内容的学,更包括对自然界一切可以学的知识,尤其是对自身发展和学生进步有益的最新知识。这样与时俱进,研究新学问,丰富教学经验,学识渊博,那么学生则得到更多益处。所以,作为教育者,要求发展,必须保持常学习和长学习的习惯,如此,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营造教育英才的快乐。

(二)“行知”的教育尤其激发创新力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所以,“行知”的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课堂中,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以达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1.理念上的创新

首先我们要转变观念,海纳百川,学习新鲜的西方教育理念和思想观点,以此来开拓我们的视野。其次,从理念上接受西方的先进文化,重在为我所用。比如和学生一起观看了美国《Akeelah and the Bee》,我们不但学习了拼单词的技巧,还从主人公的经历学会了建立起自信心。

将眼光放远些,看到世界教育的发展和潮流,但不盲从不跟风。从实际出发,面对现实,教学相长,教学做合一,不断成长。

2.教材上的创新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的脚本,教材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牛津初中英语就为我们创造了这个可能。其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时代气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牛津初中英语的每一个topic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学生熟知的内容,这更有利于创设真正地说英语的机会,有利于学以致用,从而实现能力的拓展。

让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更多地进行学生——学生、教师——学生的交流,尽最大可能地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以此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3.方法上的创新

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告别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根粉笔的传统课堂,我们迎来了现代化信息时代的课堂。多媒体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授课方法,我们给学生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课堂。从贴合课本内容的图片到生动的flash;从节选电影观看到学生观摩自己表演课文。英语课堂越来越贴近生活了,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求知若渴地去学、去做、参与其中。

(三)“行知”的教育彰显人性的光辉

1.提供舞台,展示才能

如今农村学生的课余生活充斥着电视、电脑游戏、上网聊天,这些是他们了解这个世界的主要媒介,但也导致了他们鲜有机会真正接触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然而初中的学生具有积极活跃、好表现自己、好奇心强这些特点,教师应该抓住有利机会,给学生发挥才能的机会,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

英语教学从课堂到课外,我们可以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文化艺术节活动,如“校园英文歌手大赛”,英语书法比赛等。在校园里、在英语课堂中,学生们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展现,体会到了成就感,激励着他们不断探索求知,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2.思考质疑,放飞思想

在才能和思想道德的衡量过程中,教师和社会片面地侧重前者,一味地用分数作为一切标准。如此教育出来的学生有才无德,变得冷漠无情,甚至走向偏激。由此可见,德才兼备必是德居首,学生的道德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8B Fun With English中Unit36的教学内容为例,其标题依次为:U4 A charity show, U5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U6 A charity walk,学习结束后的project是Helping others。通过对这些国际慈善机构和慈善演出文章的学习,学生们心中建立了大爱意识。在教学做的理念指导下,教师趁热打铁组织献爱心活动。由班长主持,全体学生参与,力所能及地运用英语对话,组织了一个小型的慈善义卖活动。这次活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学生们不但将英语学以致用,还收获了爱心,提升了思想境界。

二、成就“行知”:跳动生命的教育

关键词:工具与意义

陶行知先生认为:“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做的工具。用书必有目的。通过这个工具,学生能够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就实现了学习英语的意义,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多元文化意识,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体验与感悟

其一、体验与感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而来。体验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置环境来实现;感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场景再现来升华。英语教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在成长的路上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刻骨铭心的感悟,从英语学习中汲取养分,发展能力,成长成才。

其二、在英语课程实施中,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这样有助于让学生在一个安全且真实的环境下体验。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和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将知识内化。

关键词:生命与关怀

实际上,教学做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教授牛津初中英语8A U6 The Taiwan Earthquake时,教师用关怀与感动去启悟心灵、启迪生命。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努力拼搏实现生命的意义。在课堂的教学做中、在生命的交流中,在平等、真实和真诚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都获得幸福教育。

三、尾声:不是尾声,永远是起点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化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出活力,使学生向上长。我们深信师生共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我们深信教师应当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我们深信教卿应当运用困难,以发展思想及奋斗精神。

猜你喜欢

行知陶行知教育思想英语课堂教学
“行知”引领:前行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路上
亲力亲为行知课堂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基于情景教学法的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微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究
浅析“行知”思想在职业学校日语教学中的运用
陶行知思想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