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让乱“花”迷人眼

2015-04-20卢兴江

教育界·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兴趣

卢兴江

【摘 要】多媒体信息量大,集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运用多媒体,能把视、听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实践证明:深挖教材,确定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总体思路;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释疑解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声构图,在视听中感受美,是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信息技术    兴趣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融合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这些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却存在着“课件满堂飞”现象,致使学生无所适从。新课程要求我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把握多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以达到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目的呢?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些自己的点滴想法:

一、深挖教材,确定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总体思路

多媒体的综合使用,能将课文的内容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鲜明的形象。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全面欣赏大榕树的美以及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使学生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教育。但因学生与课文中所描绘的境界相隔甚远,单纯透过语言文字很难理解大榕树“枝上又生根”的神奇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根据本课的教学要求,为了达到激发兴趣,深化认识,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应进行多种媒体的组合使用——导入重插图、学文用投影、朗读用录音,在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自制的复合式抽拉投影片,体会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美感,待到最后播放众鸟纷飞的录像。这样循序渐进,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辅以看听说想读练的训练,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实践表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的视线聚集于特定的学习对象上,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丑小鸭》一课。上课开始,首先出示几幅美丽的童话图片,让学生猜猜是哪部童话,众人描述一人猜,最后落脚到“丑小鸭”上,逐步把学生引入“丑小鸭”的境遇之中,与丑小鸭同喜同忧。在学习过程中加之哀伤的音乐和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如同置身于美丽的童话中,随着文中各种人物和境遇的出现,学生入情入境地学完了课文,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三、释疑解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从教材的内容看,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弄清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得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重点是理解科学家做实验的初衷及经过。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减缓学生掌握本文科学知识的坡度,应运用现代化的电教媒体,使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一个生动具体、新颖活泼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形可见,有话可说,从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开始揭示课题时,采用一张幻灯片,灯片上画有蝙蝠和飞机,并设计如下问题:图片上一个是动物,一个是现代的交通工具,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四、形声构图,在视听中感受美

语文教材中,许多文学作品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时,通过不同的艺术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呢?这就要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为从审美心理来说,情感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既广泛地渗透在其他心理因素之中,又是感知与想象、理解的中介,即审美的感知由于情感的推动而进入想象,趋向理解。

多媒体教学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为语文教学提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形、音、义统一的信息集合体,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兴趣”的心弦、“美”的情感,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会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但是,同样的一篇文章,有人能读出感情,引起别人共鸣,而有人平铺直叙,没有丝毫感情,再加上方言等因素的影响,课堂朗读的教学还不尽如人意。许多时候,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教学主体水平的高下。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时,课文朗读可以交给专业人员来完成,他们能够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课文的感情基调。同时,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一起参与进来,可以渲染气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帮助学生感受全文,把握文章的基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朗读配有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音乐渲染,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无形中丰富了课文的审美空间,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

可见“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的电教媒体,通过美的艺术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审美情感,使学生真正进入“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是实施语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金霞.有效课堂研究的实施和策略[M].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兴趣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中的应用
让经典名著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文本细读: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效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