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沪剧唱腔与王派

2015-04-20王盘声

上海戏剧 2014年4期
关键词:沪剧流派唱腔

王盘声

一 关于王派唱腔

沪剧在申曲时期,其演出从农村进入城市后不久,内容、形式上的粗俗渐渐地向细致文雅转化、提高。那时筱文滨先生的文派唱腔对这一进步起了极大的作用:它悦耳动听,耐人寻味,字正腔圆,韵味浓厚,特别在每个字的字音排列上都很讲究,处理得非常平伏,从没有出现倒字的现象;它的唱腔擅长表演儒雅小生、落难公子一类人物,为当时申曲的发展赢得了不少的观众。我开始学戏就是在筱文滨先生的文滨剧团,启蒙受的是文派的影响,学戏受的是文派的熏陶,一直就以文派唱腔为楷模,打下了扎实的唱腔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表演剧目上的更新,需要更多刻画人物复杂内心的艺术手段。在唱腔上,不仅要求做到字正腔圆、韵味浓厚,还要突破原有的程式——包括节奏上的停顿、延伸、抑扬顿挫等,声音处理上的变化(粗细宽窄),高低起伏、跌宕跳跃等等。当时出现了解派、邵派等创作方法,着重从人物的喜怒哀乐出发,突破传统唱腔的束缚,运用“字、声、气、腔”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既保持原有剧种的风格韵味,又有新的创造。

我把王派归纳为两句话:善于吸收,敢于创新。王派唱腔的形成,就是在文派的基础上,吸收解派旋律多变、高低起伏大以及邵派的节奏灵活等特点,打破传统规律的创作方法,结合自身条件,走出了自己的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其中,王派的创作思想是:遵循“一切艺术手段与技巧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创作思想。王派唱腔固然有其特有的、习惯的“起落”腔规律,也有独特的明显的唱腔旋律,但却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不断地变化、发展与丰富。不被原来的剧种与流派所束缚,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正是这一特点,王派才能在唱腔艺术上不断得以创新。

而王派唱腔的特点是:

不要演戏,要演人物(不要受传统唱腔规律的束缚,为塑造人物可以突破创新)。

既是沪剧,又不是沪剧(突破创新的精神)。

依词行腔,依情行腔 (由于剧情、人物、词句的不同,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唱腔旋律)。

似唱非唱,非唱似唱 (白话文体,接近生活语言,更显得亲切自然)。

二 关于流派、创新

1. 学习和继承流派

演员的演唱风格,说得不好听些,先只是一种演唱倾向和习惯而已。因此,对流派的态度也要正确对待,任何流派都不可能是万能的,会有其独到之处,但也会有其不足的地方,所以我们学流派同样不能生搬硬套,而只能是借鉴。创作中可以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理解它的创作意图,学习它的创作方法和成功经验来丰富自己。

2.传统与创新

流派的创造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创新离不开“传统”两个字。你不熟悉传统,怎么创新?“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突破传统规律,创造新的节奏与旋律。

三 关于学习沪剧唱腔

在我七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一直在摸索如何唱好沪剧。沪剧不像京、昆等剧历史悠久,有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艺术表演程式和训练方式。不过尽管沪剧比较年轻,但还是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因此也有一些经验和教训。我经常问一些专业或业余的青年演员,你们平时唱沪剧练哪些基本功?有部分演员觉得很难回答,不清楚唱沪剧要练哪些基本功,甚至有回答:“我们唱沪剧不要练功的。”想想也难为这些青年演员,由于我们老一辈艺人没有很好地总结、积累、整理成文,因此,在基础训练上是个空白点。我认为,要学好沪剧唱腔,最重要的是要重视传统规律,加强基础训练,打好扎实的基本功。所谓的基础训练,其实就是要掌握好嘴上功夫,特别是在咬字、吐字、发音、运气、节奏、旋律等方面。

咬字——首先要求字正。字正才能腔圆,每字都是由声母韵母拼合组成的,错了字就正不了。

吐字——指韵母,所谓韵味浓厚,在唱腔延长伸展时,口型不能变动,要求能做到“准、清、劲、情”。

发音——音色表现人物性格。声音有粗、细、宽、窄,软、硬、强、弱之分,如何按人物性格来控制它。

运气——气息运用得好与不好,会影响到歌唱音色的饱满以及对人物思想感情的烘托。

节奏——唱腔的组成因素是节奏与旋律。节奏尤为重要,它可以驾驭旋律的变化,随着人物的心情,节奏上时快时慢,时紧时松,充分发挥节奏的功能,使唱腔千变万化,更确切地为人物服务。

旋律——是唱腔的重心。离开了旋律,就不成为唱腔。要理解每个音符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不该唱花腔的地方,绝对不要唱花腔。

为此,我认为一个专业的沪剧演员必须具备一些基础条件:

1.会讲一口标准的上海方言

沪剧是以上海方言为唱、白为本的,所以要唱好沪剧,首先要了解上海方言的发音部位,声母韵母的组织结构,咬字吐句的运气方法,唱腔节奏的变化等等。某些青年演员往往嗓音条件不差,腔也动听。但由于上海方言的发音规律没掌握好,所唱的音色观众不习惯。这种情况要注意,尽快纠正。可以参考上海方言图,或者找些词句练习。

2.有一条高得上、低得下、能宽能窄、能粗能细的好嗓子

音色是表演人物的性格。沪剧不像京剧,行当分得清楚,沪剧男演员小生老生都要演,女演员花旦老旦也都要演。因此,只凭一条一成不变的嗓音是不行的,要充分意识到音色控制上高低收放。

3.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懂一些乐理知识

演员要发挥能动性,对剧本的唱词,可作部分修饰工作。对唱词用词的选择,在相同意思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咬字发音旋律运用上都比较容易发挥的字或词。使唱腔更有美感或更能抒发感情。如《黄浦怒潮》中,“悲愤填胸”的“胸”字,原剧本上是“悲愤填膺”,“膺”字音色收敛。今改成“胸”字,这样音色宽广洪亮,情绪饱满。一是易于发音,二是更有悲愤的感觉。

再就是要懂得一些乐理知识。

我们知道,唱腔的组成因素是节奏与旋律。节奏尤为重要,它能驾驭旋律变化。为此,我们在唱腔中要重视节奏的作用,不仅是遵循服从,更主要是控制发挥它的功能,更好地为塑造人物服务。要做到“虽密集而不仓促,虽齐整而不刻板”。节奏在唱腔中占相当重要的位置。节奏不变,唱腔变不了多少。很多新腔的出现,多数是在突破传统规律使节奏发生变化。

总之,我认为,要提高沪剧演唱水平,必须要重视传统规律,加强基础训练,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唱腔的创新也好,改革也好,它仍要是姓“沪”。endprint

猜你喜欢

沪剧流派唱腔
“秦腔流派”传承班汇报演出举行
我演“七仙女”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浅析现代动漫艺术及其主要流派
新时代,沪剧该往哪儿走?
“上海的声音”沪剧如何与时代同频
豫剧马派唱腔艺术特征与其在民族声乐中的应用探讨
ABriefHistoryofLinguisticsbefore18thCentury
沪剧《雷雨》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