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地域戏曲文化的名义
2015-04-20荣广润
荣广润
十多年来,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为部分艺高德劭的老一辈戏剧家设了大奖。其中,将终身成就奖颁予了袁雪芬、红线女、李默然;将育人奖颁予了周小燕、徐晓钟;将特殊贡献奖颁予了日本歌舞伎“人间国宝”坂田藤十郎、中国戏剧理论家刘厚生、著名演员焦晃。今年,第24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为沪剧耆宿王盘声获得。这也是“白玉兰”奖首次将大奖颁给了上海特有的地方戏曲沪剧的代表人物,这对于上海自身地域戏曲文化具有多重的意义。
首先,这当然是对这位年逾九旬的沪剧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肯定和褒扬。王盘声是上海沪剧界目前唯一健在的、能代表沪剧鼎盛时代演艺水平的表演艺术家。他早年师从沪剧前辈陈秀山,长期在文滨剧团供职,故受一代宗师筱文滨的艺术影响很深,又悉心钻研与吸收邵滨孙等人的艺术精华,并与自身条件融会贯通,创造性地形成了“王派”独特的艺术风格。王盘声行腔吐字清晰、韵味十足,表演潇洒飘逸、舒展大方,善于运用旋律节奏速度的处理表达不同人物的内心情感,在长期演艺生涯中塑造了大量鲜明生动的舞台形象,留下了许多广为流传的著名唱段。尤其是他在《碧落黄泉》中的“志超读信”和《新李三娘》中的“刘智远敲更”更是脍炙人口,被人代代传唱。王盘声虽已离开舞台多年,但“王派”的艺术影响却是深远,沪剧界的男演员有“十生九王”之说,可见其对沪剧传承功劳之大、受社会欢迎程度之广。王盘声的演艺人生,为上海的地方戏曲作出了特殊贡献,此次获奖当属实至名归。
同时,这更是对沪剧在上海戏剧文化中的地位和成就的肯定和重视。沪剧是上海土生土长的戏曲剧种,原型是近郊村镇的小曲小调,随着上海由滨海小城逐步演进为东方国际都市,沪剧也逐渐发展成熟为最具上海本土特色的剧种。在现今上海最有影响的几大戏曲剧种——京剧、昆曲、越剧、沪剧和淮剧中,沪剧是唯一具有这一地位和身份的。沪剧在上海市民中具有深厚的基础,目前全市沪剧的演出团体依然为数最多。在沪剧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上海的舞台奉献过大量名作,深受市民钟爱。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沪剧发展最鼎盛的时期,舞台上涌现了一代著名表演艺术家——丁是娥、邵滨孙、解洪元、石筱英、杨飞飞等,王盘声也是其中之一。嘉奖王盘声的背景和实质,也是嘉奖这整整一代杰出的沪剧表演艺术家。沪剧的形成、成熟与鼎盛,是与上海城市的发展基本同步的,因而沪剧的艺术特色最能体现上海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它吸纳融汇了话剧、电影的精华,艺术上博采众长,开放包容;它秉承了江南文化清新细腻的风格,文化上贴近生活现实,展示出当地的方言、民俗魅力与人文精神。它是上海地域文化的一大瑰宝。
而且,这也是对沪剧未来发展的殷切期盼。沪剧历史上曾有过几次繁荣时期——上世纪四十年代达到鼎盛,留下了一批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几大流派争芳斗艳,例如丁派的婉约清丽,邵派的铿锵阳刚,解派的飘逸洒脱,石派的灵动鲜明,杨派的深沉低回,迷倒了多少上海观众;五六十年代几大剧团各显神通,各领风骚,新创剧目竞相涌现,例如《罗汉钱》、《星星之火》、《雷雨》、《红灯记》、《芦荡火种》都有上乘水准,那时沪上的街头巷尾、村口田头处处可闻沪剧优美的旋律;八十年代,一批青年名家迅速成长成熟,一批佳作屡屡走向全国,创造了沪剧在新时代的辉煌。然而,世纪之交前后,沪剧因各种因素面临窘境,以致有几年全市专业的沪剧演员竟不足30人。近年来,在社会各方和沪剧界自身的努力下,情况已有明显好转。沪剧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沪剧的新成果也令人欣喜。一部《挑山女人》,发挥了沪剧善于反映现实生活的特长,充分运用沪剧抒发情感挖掘内心的艺术手段,以极大的热情,朴素的风格,塑造了一个普通人感人肺腑的艺术形象,让人们看到了沪剧在反映社会现实、呼唤传统道德、讴歌人性美善方面的活力与能力。同时,许多沪剧的新剧目也在精心创作或加工修改中……
但要看到,沪剧欲重铸辉煌绝非一日之功。从当下中国地方戏曲的大环境与新的时代条件以及沪剧自身的特点来说,客观的困难都是无法回避的。沪剧的特长在于音乐优美清新、表演真实自然,但它与历史更长的一些姊妹剧种相比,也有程式手段有限的短处;长期的人才断层、原创力量不足等问题的解决,更非易事。但是,弘扬光大沪剧艺术是上海城市文化的必需,且其意义并不止于上海这个城市。“白玉兰”奖把特殊贡献奖授予当今沪剧的代表人物,清楚地昭示了这一理念。相信沪剧界会从这一奖项中,感受鼓励、获得动力,与上海市民一起把我们本土的戏曲之花培育得更茁壮更美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