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依恋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大五”人格的调节作用

2015-04-20王树青李亚奇

关键词:调节作用外向人格特质

王树青,李亚奇,高 琳

(济南大学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一、问题提出

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形成是大学生面临的最为重要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使个体对“我是谁”“我如何适应社会”“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形成坚定和连贯的意识,拥有自信和自我价值感,对大学生当前和今后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都具有重要影响。自Erikson[1]提出自我同一性的理论之后,自我同一性问题引发了大量心理学研究者的理论思考和实证探索。当前同一性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是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对自我同一性建构的影响机制[2],即在环境因素对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影响中,个体因素是否发挥中介作用或者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3-6],亲子依恋与“大五”人格分别是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亲子依恋(parental attachment)是指个体与父母之间亲密、持久的情感联结,这些情感联结为个体提供情感支持,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7]。大学生虽然远离父母,对父母的依赖减少,要求独立自主,但是自主性的发展也必须以安全依恋为基础。良好的亲子依恋为个体探索自我和外部世界提供了安全基地,帮助大学生积极地面对各种挑战以及从多个选择中做出人生抉择,从而有利于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大五”人格模型[8]概括了人类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包括外向性、开放性、谨慎性、宜人性和情绪性五个因素,描述了个体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表现出的稳定差异性,这五种人格特质是由受内在生物机制影响的气质决定的。作为根源特质,大学生的五种人格特质对其自我同一性任务的解决产生重要影响,具有较高水平外向性、开放性和谨慎性的大学生更可能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6]。

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是环境与个体因素等多种资源交互作用的结果。人格特质是由内部生物机制控制的固有的气质特点,受环境的影响较小[9],因此,家庭关系与人格特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10],许多研究[11-12]考察了在对个体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影响中人格与家庭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即人格特点在家庭关系变量与心理发展结果之间起调节作用。王树青等[13]研究发现,“大五”人格在分离—个体化对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亲子依恋作为重要的家庭环境因素描述了个体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那么在亲子依恋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作为个体的根源特质的“大五”人格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是否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这是值得研究者探讨的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亲子依恋与“大五”人格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尚未有研究探讨二者在对自我同一性影响过程中的共同作用方式,因此,本研究将考察亲子依恋与“大五”人格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影响,重点分析“大五”人格的调节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内部机制,为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提供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数据资料,也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教育干预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法从济南市选取普通高等院校的1 131名大学生(大一259人,大二294人,大三299人,大四275人),来自理、工、文史等学科专业,其中,男生579人,女生548人,4人性别缺失。大学生的年龄在17.51~24.88岁之间,平均20.76 岁。

(二)测量工具

1.自我同一性状态

采用王树青、陈会昌[14]修订的 Bennion和Adams[15]“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性测量问卷(第2版)”(the Exten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 Status-2,缩写为EOM-EIS-2)简版测量大学生的同一性状态。问卷包括四个分量表:同一性获得状态、同一性延缓状态、同一性早闭状态和同一性扩散状态,每个分量表8个题目,共32个题目,每个题目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均为6点计分。每个分量表的内容涉及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政治、职业、宗教和生活方式以及人际关系领域中的性别角色、友谊、娱乐和约会,每个题目测量一个具体领域的一种同一性状态。四种同一性状态的得分为相应分量表的平均分。在本研究中,该问卷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在0.56 ~0.74之间。

2.亲子依恋

采用王树青等[5]修订的 Armsden和 Greenberg[16]编制的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的简版(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测量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亲子依恋关系。问卷包括信任、沟通和疏离3个维度,共10个题目,其中信任和沟通维度各3个题目,疏离维度4个题目。所有题目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均为5点计分。本研究中,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在0.76~0.83之间。大学生与父亲的信任、沟通和疏离和大学生与母亲的相应维度得分之间均有高相关(0.77~0.84),所以将父亲和母亲的数据合并取其平均分作为亲子依恋中信任、沟通和疏离的得分。亲子依恋中的信任与沟通相加减去疏离分数即为亲子依恋得分。

3.“大五”人格

采用王树青等[6]修订的 Costa 和 McCrae[8]人格五因素问卷简版(NEO-FFI)测量大学生的人格特质。问卷包括五个分量表:情绪性、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谨慎性,每个分量表12个题目,共60个题目,所有题目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均为5点记分。在本研究中,问卷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在0.63~0.85之间。

(三)施测与数据整理分析

采取集体施测的方式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由主试现场收发问卷,被试填答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

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亲子依恋、“大五”人格与同一性状态之间的相关分析

亲子依恋、五种人格特质与同一性状态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及相关系数见表1。

从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亲子依恋与五种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谨慎性呈正相关,与情绪性呈负相关;亲子依恋与同一性状态中的同一性获得状态、早闭状态呈正相关,与同一性扩散状态负相关;“大五”人格中的情绪性与同一性获得状态负相关,与同一性延缓状态、早闭状态和扩散状态均呈正相关;外向性与同一性获得状态正相关,与扩散状态负相关;开放性与同一性获得状态;开放性与同一性获得状态、延缓状态正相关,与同一性扩散状态负相关;谨慎性与同一性扩散状态负相关;宜人性与四种同一性状态均呈弱的相关。

表1 亲子依恋、“大五”人格与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及相关系数

(二)亲子依恋对同一性状态的影响:“大五”人格的调节作用

以亲子依恋和五种人格特质为预测变量,自我同一性状态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四种同一性状态对亲子依恋和一种人格特质的多元分层回归分析,考察“大五”人格对亲子依恋与同一性状态关系的调节作用。在进行回归分析前,首先将亲子依恋和五种人格特质做中心化处理,即各变量的原始数据减去平均数,然后生成交互作用项“亲子依恋×情绪性”“亲子依恋×外向性”“亲子依恋×开放性”“亲子依恋×宜人性”“亲子依恋×谨慎性”。在此基础上,使用enter法对各同一性状态进行分层多元回归分析,第一步,进入依恋与一种人格特质,第二步进入依恋与一种人格特质的交互作用项。综合多个分层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同一性早闭状态上,依恋与谨慎性的交互作用显著,依恋与外向性的交互作用显著;在同一性延缓状态上,依恋与外向性的交互作用显著;在其他同一性状态上均不存在依恋与“大五”人格的交互作用。

1.谨慎性对亲子依恋与同一性早闭状态关系的调节作用

谨慎性对亲子依恋与同一性早闭状态关系的调节效应见表2。

表2 谨慎性对亲子依恋与同一性早闭状态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

依恋对同一性早闭状态的主效应显著,谨慎性的主效应不显著,但依恋与谨慎性的交互作用显著,说明谨慎性对亲子依恋与同一性早闭状态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为更清晰地揭示谨慎性对亲子依恋与早闭状态关系的调节作用,从亲子依恋中抽取较高水平(平均数以上一个标准差)和较低水平(平均数以下一个标准差)两个组,通过回归分析,考察谨慎性高(平均数以上一个标准差)和低(平均数以下一个标准差)两种水平下亲子依恋对同一性早闭状态的预测作用。并对谨慎性高和低两种情况下亲子依恋与早闭状态的关系分别进行简单斜率t检验,考察在谨慎性的每个水平上,亲子依恋的高、低组之间在早闭状态得分上是否存在差异。由图1可见,在谨慎性高和低两种条件下,均是亲子依恋越高,在同一性早闭状态上得分越高(谨慎性高:simple slope=0.04,t=2.05,df=1127,p<0.05;谨慎性低:simple slope=0.09,t=4.73,df=1127,p<0.01),且随着谨慎性水平的降低,亲子依恋水平的高低对同一性早闭状态影响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因此,不论谨慎性高低,较高的亲子依恋都会使大学生更可能处于同一性早闭状态,并且随着谨慎性水平的降低,亲子依恋对同一性早闭状态的影响增大,低水平的谨慎性与高水平的亲子依恋相结合预测最高水平的同一性早闭状态。

2.外向性对亲子依恋与同一性早闭状态关系的调节作用

外向性在亲子依恋与同一性早闭状态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见表3。

图1 谨慎性对亲子依恋与早闭状态关系的调节作用

依恋对早闭状态的主效应显著,外向性的主效应不显著,依恋与外向性的交互作用显著,说明外向性对依恋与同一性早闭状态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表3 外向性对依恋与同一性早闭状态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

为更清晰地揭示外向性对依恋与早闭状态关系的调节作用,从亲子依恋中抽取较高水平(平均数以上一个标准差)和较低水平(平均数以下一个标准差)两个组,通过回归分析,考察外向性高(平均数以上一个标准差)和低(平均数以下一个标准差)两种水平下亲子依恋对同一性早闭状态的预测作用。并且,对外向性高和低两种情况下的亲子依恋与早闭状态的关系分别进行简单斜率的t检验,考察在外向性的每个水平上,亲子依恋的高组和低组之间在早闭状态得分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如图2所示,在外向性高和低两种条件下,均表现为亲子依恋水平越高,则早闭状态得分越高(外向性高:simple slope=0.04,t=2.42,df=1127,p<0.05;外向性低:simple slope=0.09,t=5.06,df=1127,p <0.01),即不管外向性的高低,较高的亲子依恋均预测较高的同一性早闭。但随着外向性水平的降低,依恋的高低对同一性早闭状态影响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即亲子依恋对同一性早闭状态的影响增大,低外向性和高亲子依恋相结合预测最高水平的同一性早闭。

图2 外向性对亲子依恋与同一性早闭状态的调节作用

3.外向性对亲子依恋与同一性延缓状态关系的调节作用

外向性在亲子依恋与同一性延缓状态关系中的调节作用见表4,依恋、外向性对同一性延缓状态的主效应均不显著,但依恋与外向性的交互作用显著,说明外向性对依恋与同一性延缓状态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表4 外向性对依恋与同一性延缓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

为更清晰地揭示外向性对依恋与同一性延缓状态关系的调节作用,从亲子依恋中抽取较高水平(平均数以上一个标准差)和较低水平(平均数以下一个标准差)两个组,通过回归分析,考察外向性高(平均数以上一个标准差)和低(平均数以下一个标准差)两种水平下亲子依恋对同一性延缓状态的预测作用。并且,对外向性高和低两种情况下亲子依恋与延缓状态的关系分别进行简单斜率t检验,考察在外向性的每个水平上,亲子依恋的高组和低组之间在延缓状态得分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如图3所示,当外向性水平高时,亲子依恋的高低在同一性延缓状态上没有明显差异(外向性高:simple slope= -0.02,t= -0.96,df=1127,p>0.05);当外向性水平低时,较高的亲子依恋预测更高的同一性延缓(外向性低:simple slope=0.03,t=2.03,df=1127,p < 0.05)。并且,当外向性水平高时,不管亲子依恋高低,大学生均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同一性延缓状态,说明高水平的外向性有利于大学生的同一性延缓;而当外向性水平低时,高水平的亲子依恋将发挥保护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对同一性问题的探索。

图3 外向性对亲子依恋与同一性延缓状态的调节作用

四、讨论

本研究发现,“大五”人格在亲子依恋对同一性状态的影响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与已有研究[10-13]相一致,说明家庭环境对个体同一性状态的影响是有条件的,受到个体自身的人格特质的调节,可见,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形成是个体因素(如人格特质)与家庭环境(如亲子依恋)等多种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五”人格中的谨慎性、外向性在亲子依恋对同一性早闭状态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在外向性和谨慎性的不同水平上,亲子依恋对同一性早闭状态的影响表现出了相同的趋势,即亲子依恋水平越高,则大学生的同一性早闭状态水平越高,且随着谨慎性和外向性水平的降低,亲子依恋对同一性早闭状态的影响增加;在低水平的外向性和谨慎性上,亲子依恋的高低在同一性早闭状态上的差异更明显,即低的谨慎性或外向性与高的亲子依恋相结合预测最高水平的同一性早闭,与低的亲子依恋结合预测最低的同一性早闭水平。该结果也表明亲子依恋对大学生同一性早闭状态有正向预测作用,与已有研究[17]一致,大学生与父母之间亲密的情感依恋关系可能会使大学生面临生活的挑战时放弃个人的选择和探索,过早做出对理想、目标和价值观等各种同一性问题的承诺,这种承诺并未经历个人的探索而是接纳或内化了父母的期望和建议而做出的,因而更可能处于同一性早闭状态。

“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对亲子依恋与同一性延缓状态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当外向性水平低时,较高的亲子依恋预测更高水平的同一性延缓状态,当外向性水平高时,不管亲子依恋高低大学生均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同一性延缓状态。因此,一方面,在外向性较低的情况下,高水平的依恋起保护作用,有利于大学生的同一性探索;另一方面,高水平的外向性是大学生同一性延缓的重要保护因素,因为不管亲子依恋关系如何,高的外向性预测大学生较高的同一性延缓。

综上所述,在谨慎性或外向性高、低两种条件下,具有较高的亲子依恋的大学生均更可能处于同一性早闭状态,且高水平的亲子依恋与低水平的谨慎性、外向性相结合预测最高水平的同一性早闭。高水平的外向性是同一性延缓的保护性因素,不论亲子依恋的高低均预测最高水平的同一性延缓,使大学生更可能处于同一性延缓状态。因此,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内部机制,为今后探讨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对自我同一性影响的共同作用方式提供了借鉴。

[1]Erikson E H.Identity:Youth and crisis[M].New York:Norton,1968.

[2]Bosma H A,Kunnen E S.Determinants and mechanisms in ego identity development:A review and synthesis[J].Developmental Review,2001,(21):39 -66.

[3]Meeus W,Oosterwegel A & Vollebergh W.Parental and peer attachment and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2,(25):93 -106.

[4]Clancy SM,Dollinger SJ.Identity,self,and personality:Identity status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J].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1993,(3):227 -245.

[5]王树青,宋尚桂.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亲子依恋、因果取向之间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32 -38.

[6]王树青,石猛,陈会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大五”人格、因果取向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5):509-515.

[7]Ainsworth M D S.Attachments beyond infanc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9,(44):709 -716.

[8]Costa P T& McCrae R R.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NEO-PI-R)and NEO Five Factor Inventory(NEO-FFI)Professional manual[M].Odessa,FL: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1992.

[9]McCrae R R,Costa P T,Ostendorpf F,et al.Nature over nurture:Temperament,personality,and life span developmen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8):173 -186.

[10]Branje S J,van Lieshout C F & van Aken M A.Relations between big fiv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erceived support in adolescents’famili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4,(4):615 -628.

[11]Prinzie P,Onghena P,Hellinckx W,et al.The additive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parenting and children’s personality on externalizing behavior[J].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3,(17):95-117.

[12]O’Connor B P & Dvorak T.Conditional associations between parental behavior and adolescent problems:A search for personalit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1,(35):1 -26.

[13]王树青,宋尚桂,佟月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分离—个体化的关系:人格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6):798-802.

[14]王树青,陈会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EOM-EIS-2)中文简版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96-199.

[15]Bennion L D,Adams G R.A revision of the extende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identity status:An identity instrument for use with late adolescents[J].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1986,(1):183-198.

[16]Armsden G C & Greenberg M T.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87,(16):427 -454.

[17]王树青,张光珍,陈会昌.大学生亲子依恋、分离—个体化与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2):145-152.

猜你喜欢

调节作用外向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自噬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
人格特质对抑制表现的预测研究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