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新型有轨电车线路设计经验总结

2015-04-20

山西建筑 2015年11期
关键词:海珠区轨面纵断面

倪 冉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10)

广州新型有轨电车线路设计经验总结

倪 冉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10)

结合广州市海珠区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工程概况,从确定技术规范、收集基础资料、掌握现场情况、保证排水等方面入手,介绍了有轨电车的线路设计经验,对有轨电车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作用。

有轨电车,技术规范,基础资料,交通组织

城市交通是各种交通出行需求层次的组合。大运量地铁由于建设周期和造价等原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基本覆盖,并且广州市近期地铁线网规划已做统一部署,而新型公共交通系统具有灵活、运量大、速度快、舒适性好、服务质量高、工程造价低、利于观光以及低碳环保等优点,弥补了轨道交通线网的不足。

目前,虽然全国有多个城市有轨电车已经开通或者处在规划中,但由于有轨电车形式多样,不同的有轨电车性能及车辆参数不一致,因此有轨电车设计未形成统一的技术规范。为了有轨电车更好的发展,优化设计,本文根据广州市海珠区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工程的设计过程,着重介绍几点有轨电车的线路设计经验。

1 海珠区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工程概况

试验段为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的一部分,位于其东北端。线路起始于万胜围,终止于广州塔,大致沿新港东路、琶洲塔路侧、阅江路北侧珠江边绿化带内敷设,沿线景观怡人,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试验段全长约7.6 km,共设置11座车站,平均站间距为0.73 km,均为地面站(见图1)。初期采用4节编组的超级电容新型有轨电车,最高设计车速为70 km/h。

2 有轨电车线路设计经验

2.1 确定技术规范

由于目前全国未形成统一的有轨电车设计规范,且有轨电车

形式多样,因此大量搜集国内外有轨电车相关资料,研究学习并综合考虑所采用的有轨电车的实际车辆参数,结合当地的城市特性加以应用,是有轨电车设计的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无规矩不成方圆”,海珠区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在设计初期,缺乏技术规范,通过参考《地铁设计规范》《北京市现代有轨电车技术标准》《波特兰有轨电车设计规范》《美国低地板轻轨设计手册》以及研究学习现已开通运营的苏州有轨电车的设计技术要求等,确定了海珠区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的技术规范。

2.2 结合城市规划

总体规划、各分区规划总体布局及空间结构形态、用地规划是线路选线的重要考虑因素,尤其是要研究线路与各外围片区规划、重要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风景名胜区等衔接的可行性。

海珠区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的位置定在海珠岛东北侧的万胜围至广州塔处,主要考虑到该处沿线控制点相对较少,实施条件好,见效快;且试验段串联了万胜围、保利天悦小区、会展中心、珠江琶醍以及广州塔等客流密集地。

2.3 形成有轨电车线网

大容量、无污染、高效率的轨道交通系统日益成为大城市交通发展的首选模式,城市要建有轨电车,首选应做好有轨电车线网规划,这样才能合理地确定规模,最经济地建设每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和每一座有轨电车车站;才能在车站设计时预留好换乘条件,保证换乘线的可实施性,避免工程的浪费;才能更加合理的与其他交通接驳,在其他交通线路建设时就预留好接驳条件,避免工程的浪费。

2.4 收集基础资料

全面准确的基础资料是做好设计的基础。由于海珠区有轨电车试验段采用地面敷设方式,与地下或高架轨道交通相比,具有更多的协调量。因此在收集基础资料时,不仅仅收集了试验段沿线的地形资料,还进行了多次定测,保证沿线控制点,诸如桥墩、大树、电塔等位置及规模准确。同时,为了保证沿线景观不受到破坏,线路纵断面设计过程中采取了轨面高出地面10 cm~15 cm的设计原则,因此,需要对地面高程数据进行加密精确定测,以满足设计需求。

2.5 掌握现场情况

熟悉沿线地形、地貌、建筑物与道路等,才能了解沿线平面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点,选好线位与站位;才能充分考虑各种线路方案,比选优化出经济合理的线路方案。

海珠区新型有轨电车设计期间,进行了多次现场踏勘,掌握了准确直观的现场资料,将每一个控制点,例如华南大桥、220 kV高压电塔、水闸、珠江琶醍、河涌甚至江边的大树都考虑在内,以尽量避免破坏滨江沿线的风景(见图2,图3)。

2.6 加强专业配合

线路设计是土建、机电设计的先行专业,其接口专业有行车、限界、轨道、车站建筑、结构、信号、牵引供电、环控、给排水、道路、交通等专业,而线路平面又受地质、行车、车站建筑、区间结构等专业的影响。采用“以线布点,以点定线”的程序设计,故应加强与相关专业间的协调,及时互提资料,各专业配合好,才能做出优秀、完善的设计。

2.7 方案综合比选

由于海珠区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采用地面敷设方式,因此需考虑的控制点较多。例如珠江琶醍段,线路不仅需要考虑珠江啤酒厂的水泵房、珠江琶醍的酒吧餐厅和悬挑出去的220 m琶醍旧码头,还要考虑珠江的治导线等等。线路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方案,进行了多次综合比选,以选出最优的路线,减少对城市的不利影响,节约工程投资(见图4)。

2.8 结合现状交通

本工程沿新港东路路中、琶洲塔路和阅江路路侧地面敷设,因此在过路口处会与社会交通形成平面交叉。线路在过路口段纵断面设计时尽量保证轨面与现状道路面平齐,并采取信号灯统一控制有轨电车和机动车辆,减少对现状交通的影响。对于受影响的路口,如新港东路与琶洲塔路路口等进行道路改造(见图5)。

2.9 保证排水

为保障轨面顺畅排水,线路专业也充分考虑了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本工程新港东路段沿路中敷设,完成铺轨后,发现有轨电车轨面低于现状路面,主要原因在于未考虑定测的地面高程数据的精确性。因为按照一般的轨道交通测绘规范,测量的地面高程数据与实际高程会存在10 cm左右的误差。而线路纵断面设计时采取了轨面高出地面10 cm~15 cm的原则。后吸取经验教训,测绘单位采取水准仪等仪器重新定测了地面高程数据,保证地面高程数据误差在3 cm内。线路专业根据精确的地面高程数据重新调整了轨面标高,保证了轨面的顺利排水。此外,线路在纵断面设计时,通过调整左线坡度坡长,保证了同一个横断面的左右线轨面标高基本一致,使得有轨电车横向排水顺畅。

2.10 优化设计方案

本工程为地面敷设方式,线路专业在整个工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线路方案是否优化,对整个工程的造价以及对沿线周边的影响都有巨大影响。线路在平面曲线设计过程中,对曲线进行了类同心圆设计,即:Rw=Rn+D+W。其中,Rw为外侧曲线半径长度;Rn为内侧曲线半径长度;D为曲线两段直线段间距;W为曲线加宽量。通过采用类同心圆设计,尽量保证了圆曲线范围内任意一点的线间距相等。这有利于横断面尺寸保持一致,便于设计施工和养护维修,并可最大限度地节约占地。

3 结语

本文是作者在从事广州市第一条新型有轨电车线路设计后的一点体会及经验总结。新型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便捷、灵活、环保、工程造价低的交通工具,其设计还有待将来更深入的研究,以为将来有轨电车的普及提供有力的保障。

[1] 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S].

[2] 建标104—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S].

[3] 易思蓉.铁道工程[M].第2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4]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新型有轨电车线网规划[R].2013.

[5]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工程初步设计[R].2012.

Summary on design experience of new tramcar route in Guangzhou

Ni Ran

(GuangzhouMetroDesign&ResearchInstituteCo.,Ltd,Guangzhou510010,China)

Combining with trail section engineering conditions of new tramcar in Haizhu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starting from aspects of determin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collecting basic data, investigating field conditions and guaranteeing drainage and so on,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ramcar route design experience, which has significant role for further developing tramcar.

tramcar,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basic data, traffic organization

2015-02-09

倪 冉(1990- ),男

1009-6825(2015)11-0139-03

U412.3

A

猜你喜欢

海珠区轨面纵断面
地铁线路纵断面优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贪心选择及斜率探测扩充的轨面提取方法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作品集
基于图像处理的多视觉特征融合方法及其应用
A Corpus-based Study ofThe vocabulary collocation in Adult EFL Learners’ Writing
100km/h线路节能坡纵断面设计研究
普速铁路轨道大修中平纵面的施工控制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道路纵断面设计及土方量算中的应用
对合蚌线9767AG客运专线ZPW-2000A轨道电路故障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