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语文课中老师的角色

2015-04-20迟凤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手指头内功教给

迟凤霞

角色是用来扮演的,既然说“老师的角色”,就是抛开了我们作为自然的人的一面,从老师这一职业出发,看我们的特点、身份和担当。个人认为,老师应有这么几种角色:

角色一,如果说学生是夜行者,老师就是给他一盏灯的人,是指给他路标的那个人,但绝对不是陪他把这条路走到头的那个人。明白了这个角色,很多问题就好办了。既然要送给他一盏灯,我们手头就应该有这盏灯,既是要指给他这条路,我们自己就一定要清楚这条路的路况和延伸的方向。说白了,就是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对你的每一个学生负责,让智力和能力处于蒙昧阶段的他们通过我们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有所发现、有所作为。那么我们自己就要不断充电学习,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让自己有这个能力被学生依赖和信任。而这些应该是每个老师应该有的内功。所谓“学高为师,身正示范”就是这个意思。

角色二,如果说学生是饥肠辘辘的求食者,老师就是为他提供美味多样的营养大餐的那个人。这个角色不但要有好的厨艺,更要会给求食者一个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搭配,要熟知每一个人的口味和食量,让他既吃得饱又吃得好,保证每一个人的营养。这个比喻就关乎我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了,是展示内功的外在技艺,因为我们职业的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有着千差万别的性格,他们像很懂事又不懂事,一边向你讨吃的,一边对你的厨艺有所质疑,这就是我们面对的而且必须面对的处境。怎么办?只能动脑筋琢磨自己的教学,来做好世上最难的工作——人的工作。教学方式和技巧固然重要,但我想生发这些的土壤——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才是根本和关键。我们看一下那些教学中成名的专家和大师,他们的头脑中是不是都有一种常新的思想理念在支撑着他所有的教学行为?正是如此,很多模仿者无论怎么效仿,学到的都是皮毛,最后都是昙花一现而已。齐白石对盲目效仿他作画的人说了两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一学一似之问彰显的恰恰是内功的作用。话说回来,我们也不必期许自己一定要成为专家学者,只要在你教学无助悲观的时候,甚至质疑否定自己的时候,能在教与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给自己一个坚定走下去的理由,感到这个工作倒也不坏,自己学的东西能派上用场,进而乐处其中,那么你期待的果实一定会灿然立于枝头。

角色三,如果说学生是一个跃跃欲试的猎手,老师就是教给他捕猎方法的那个人。这么说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不能给他现成的猎物,他要自己掌握这方法,这才能受用这一辈子。我们经常说的“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也就是这个道理。打这个比方,就是让我们自己在教学中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佛教故事里有个说法叫“不执著于手指头”,是说有人问你月亮在哪里,你会用食指指向月亮给他看,这指向月亮的手指头,目的是为了让我们顺利、快捷找到月亮,而手指头本身并非明月,他若是仅仅研究这手指的粗细、长短、颜色就永远都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就好比这个食指,学生要能顺着它的方向看到这轮月亮,即形成最后的能力,所以说知识是用来运用的,能力是通过一定的知识形成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爱说“教材仅仅是个例子”这句话。就语文来说,一篇文章学生理解的深与浅固然靠我们把握,但训练学生归纳理解的能力方法才是主要的;默写时一个字错了,当然很让人生气,可我们先静下心想想这错误的根源是不是学生没把认与知结合起来;每天语文课堂让学生到前面主持活动,主要就是为了以后让他们在人前敢说话、会说话;做摘抄笔记不仅仅是要当别人语言的传话筒,最终目的是训练自己语言的纯粹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上面说了几种老师在学生这里所扮演的角色,其实概括起来就是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以一种学生能乐于接受的方法教给学生,进而形成学生的综合能力。教育本来应该是教者与学者心与心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我们和他们走在这条路上应该留下并行的两排脚印,可长久以来,出于好意的我们一直抱着他们走或拖着他们走甚至代替他们走,使得学生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而我们自己又走得太苦太累太孤独。现在学生在校时间少了,家长为什么一下子全慌乱了,学生也转不过劲来,就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处理本来就属于他的、现在还给了他的大把的学习时间,没有老师领着的路不会走了,当然,造成这种结果的责任,我觉得要是全部让我们的老师或者学校来承担,显然是不公平的。

猜你喜欢

手指头内功教给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A Father
这些年,母亲和孩子教给我的那些事
借你一根手指头
诸子百家教给你幸福的四个秘诀
拉钩
那些李宇春教给我们的事
拉钩
“练好内功”;企业逆势而上的秘密武器
潍柴 练好内功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