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功能训练在社区脑卒中患者团体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04-19钟惠梅李巧莲李宛蓉曹全英刘巧儿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19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康复社区

钟惠梅 李巧莲 李宛蓉 曹全英 刘巧儿

脑卒中作为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我国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脑卒中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复发率高,且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是威胁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命的重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单单通过运动功能的训练难以取得显著效果[1]。因此,本科室对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138例社区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团体康复训练及认知功能训练治疗比较,旨在为提高社区脑卒中的诊治水平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138例社区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所有患者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且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2]。观察组男39例,女30例,年龄48~78岁,平均(60.69±5.0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1例,初中20例,高中或中专11例,大专及以上7例;其中出血性脑梗死31例,梗死性脑卒中38例;病变部位:左半球33例,右半球36例。对照组男38例,女31例,年龄49~78岁,平均(60.73±5.17)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2例,初中18例,高中或中专11例,大专及以上8例;其中出血性脑梗死30例,梗死性脑卒中39例;病变部位:左半球32例,右半球37例。排除标准:(1)患有恶性肿瘤;(2)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3)脑卒中病程在1.5年以上患者;(4)患病前有运动障碍、精神病史;(5)聋哑人[3]。所有患者均同意参加本次实验,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类型、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成立团体康复训练团队,将康复医师、康复护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护士等组成团体康复训练团队,在患者家属的帮助下,每次训练2 h,每周2次。

1.2.1 对照组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2 d,开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并以团体康复训练为主。(1)心理训练:由于社区脑卒中发病率高及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多数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恐惧的心理,团体康复训练团队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社区脑卒中,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2)智能训练:通过了解患者的喜好,通过游戏、故事的方式训练患者的智能。(3)体能训练:①肢体运动:包括主动运动及被动运动,患者家属帮助患者按摩全身肌肉,活动关节,防止肌肉萎缩;患者自己床上活动手脚,从简单到难,再进行翻身训练,从而锻炼肌肉。②平衡训练:站立、坐位及静、动态的平衡训练。③日常活动能力训练:医务人员详细指导患者日常进食、洗漱及穿衣等操作,反复进行,必要时借助医疗器具。

1.2.2 观察组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2 d,开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并以团体康复训练为主,方法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另外接受认知功能训练。(1)定向力训练:医务人员向患者提问关于当前日期、所在地点及某物品的方位等。(2)注意力训练:拿出卡片,写上图案或数字,让患者区分哪些是图案,那些是数字,训练多次后,让患者找出医务人员所描述的图案或数字。(3)记忆力训练:将患者每天生活安排表放在床头,使患者形成规律的生活;让患者与家属回忆前几天发生的事情,通过照片、录像等形式勾起患者的回忆。(4)协调力训练:利用折纸或者简单的手、脚、眼睛动作等游戏,训练患者的身体协调能力。(5)计算力训练:10以内或100以内数字的加减进行训练。(6)语言交流训练:采用播放视频或者播放录音的方式,让患者看或听故事、新闻等,激发患者的兴趣,同时与患者交流或提问患者有关故事中的情节或新闻的大致内容[4-5]。

1.3 评价指标

1.3.1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 用于测量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认知能力越好,分数0~30分,重测信度系数0.850-0.950,评定者之间信度系数为0.950-1.000,敏感度为80%~90%,特异性70%~80%[6]。

1.3.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包括进食、穿衣、洗澡等10项日常自理活动,根据不同等级分为5级,总共100分。分数≥60分表示患者生活基本能够自理;40~60分表示患者生活部分需要帮助;20~39分表示患者生活大多需要帮助;20分以下表示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7]。

1.3.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包括意识、言语及肌力等8项功能的评定,分数0~45分,所得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其中30~45分为表示重度缺损;15~30分表示中度缺损,0~15分表示轻度缺损。重测信度系数0.900-0.970,施测者之间的信度系数为0.980-1.000[8-9]。1.4 统计学处理 资料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训练前两组患者的MMSE、MBI、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1、3个月观察组MMSE、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第3个月的评分明显高于第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第3个月的评分明显低于第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表1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MMSE评分的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MMSE评分的比较(±s) 分

组别 训练前 训练后1个月 训练后3个月 F值 P值观察组(n=69)19.93±2.24 26.05±1.33 28.80±2.15 704.932 0.000对照组(n=69)20.02±2.21 21.64±1.79 23.02±2.24 120.438 0.000 t值 0.961 8.042 10.932 P值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MBI评分的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MBI评分的比较(±s) 分

组别 训练前 训练后1个月 训练后3个月 F值 P值观察组(n=69)43.86±2.62 49.06±3.87 58.05±4.21 559.214 0.000对照组(n=69)43.99±2.60 46.41±2.69 48.52±2.38 50.476 0.000 t值 1.017 4.781 9.205 P值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CSS评分的比较(±s) 分

表3 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CSS评分的比较(±s) 分

组别 训练前 训练后1个月 训练后3个月 F值 P值观察组(n=69)16.08±2.61 12.11±1.07 8.82±1.96 402.282 0.000对照组(n=69)16.14±2.59 14.85±1.33 13.88±1.76 41.675 0.000 t值 0.853 5.950 9.673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指突然昏倒,伴发口角歪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又叫脑中风,主要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内动脉出现狭窄,闭塞甚至破裂,从而导致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有一定局限性神经症状,同时有失语,严重者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发生脑疝或死亡[9-10]。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及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研究发现,发生脑卒中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达到50%以上,需要及时的科学化的治疗及团队康复训练,否则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遗症,对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影响[11]。董丽娟等[12]研究显示,通过早期的认知功能评估能够很好的预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效果。因此,认知功能训练对于社区脑卒中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认知功能是大脑关于学习、记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表现,是人对外界所有事物的全面感知。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前MMES、MBI及CSS评分很低,基本所有患者均完全依靠家属的精心照顾,而且患者的反应慢,无法准确回答医务人员的问题,由此说明脑卒中患者的认知能力功能受到严重的损害。认知能力训练是通过刺激兴奋患者机体运动的通路神经元,加速了大脑侧支循环的建立,利用了大脑的可塑性及大脑功能的重组性,因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出现的损伤反应其实是大脑功能中的一种固有的重塑和修复能力[13]。而实际上出现的脑功能重组却是有限的,因此要促进患者的大脑功能恢复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康复训练便起到重要的作用。康复训练是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的过程,为了保证训练的有效性,需要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才能改善功能障碍,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研究发现,认知障碍的患者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执行命令的能力降低,而认知能力训练的目的正是为了提高这些能力,从而整体的康复训练效果也将取得更明显的效果[14]。本研究从定向力训练、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协调力训练、计算力训练及语言交流训练6方面着手,按照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侧重点训练。研究结果显示,训练前两组患者的MMSE、MBI、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1、3个月观察组MMSE、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第3个月的评分明显高于第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第3个月的评分明显低于第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训练后,患者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积极主动的参与康复训练,并且能与家属及医务人员正常交流,同时,患者的不良情绪也逐渐减少,自信心开始增加,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综上所述,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明显改善社区脑卒中团体康复训练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杜晓霞,冯洪,何俊利,等.注意力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康复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3):212-214.

[2]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督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5,29(6):379-380.

[3]陈建伟,许红梅,陈晓琳,等.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01-203.

[4]黄海英,刘春梅,杲晓燕.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9):261-262.

[5]禚传君,黄悦勤,刘肇瑞,等.北京城乡两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0):754-760.

[6] Van Peppen R P S,Hendriks H J M,Van Meeteren N L U,et al.The development of a clinical practice stroke guideline for physiotherapists in The Netherlands:a systematic review of available evidence[J].Disabil Rehabil,2007,29(10):767-783.

[7]高晓艳,陈钢,周萍萍,等.强化集体康复训练对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237-239.

[8]张继华,王强,谢家兴,等.强化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沦与实践,2012,18(8):778-780.

[9]孟亚,周新明,王培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健康功能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9(34):2529-2530.

[10]曲茂兴,于健.脑卒中后继发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14,35(11):1684-1685.

[11]王玉中,王秀霞.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康复疗效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5):957-960.

[12]董丽娟,郭小妹,陈新兰.认知功能对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4,21(11):46-49.

[13]于靖,于洋,都福春,等.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3):221-223.

[14]朱美红,顾旭东,时美芳,等.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7):525-527.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康复社区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社区大作战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