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LE患者血清IRF4与疾病活动性指数、抗SSA抗体的相关性分析*

2015-04-19郭钊林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19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活动性系统性

郭钊林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指人体大量自身抗体激活补体,导致免疫复合物沉淀,造成多器官系统功能受损,甚至累及肾脏,形成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1]。血清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是干扰素调节性相关转录因子。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过程中,IRF是特异性转录因子,对免疫反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2]。本研究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RF4与活动性指数、抗SSA抗体的关系,旨在探讨IRF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机制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类风湿免疫科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全部患者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6例,女54例,年龄46~78岁,平均(65.38±6.24)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ess index,BMI)(23.15±4.16)kg/m2, 空 腹 血 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水平(5.87±1.52)mmol/L,平均病程(3.58±0.78)年,疾病活动性指数(disease active index,DAI)≥6,即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35例,DAI<6,即系统性红斑狼疮稳定期25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符合未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家族史、近期未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标准。其中男5例,女50例,年龄47~77岁,平均(64.98±5.87)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97±3.85)kg/m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根据患者的主诉、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评定疾病活动性指数。采集空腹静脉血液标本5 mL于非抗凝血管中,DD-5离心机(长沙湘仪仪器有限公司)1500 r/min离心操作5 min获取血清保存于-80 ℃冰箱(三洋公司)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IRF4水平,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卡尔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ELX-800酶标仪(美国Biotek Instruments 有限公司)下读取吸光度。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IRF4与DAI、抗SSA抗体之间的关系,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IRF4水平差异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IRF4水平 分 别 为(6.68±1.02)ng/mL、(6.02±0.59)ng/mL,DAI≥6分者和DAI<6分者分别为(6.59±0.87)ng/mL、(6.12±0.51)ng/mL,抗SSA抗体阳性者和阴性者分别为(6.69±0.75)ng/mL、(6.18±0.68)ng/mL,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清IRF4与DAI、抗SSA抗体之间的关系 血清IRF4与DAI有明显相关性(r=0.45,P<0.05),与抗SSA抗体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r=0.43,P<0.05),见图1~2。

3 讨论

图1 DAI与血清IRF4关系图

图2 抗SSA抗体与血清IRF4关系图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指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血清多种自身抗体激活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和补体激活,导致多器官系统受损,累及肾脏[4-5]。干扰素调节相关因子(IRFs)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发生过程,IRF4具有激活缺血后细胞促炎症因子在免疫细胞中的表达,IRF4激活上皮细胞在肾小管内的表达,促炎症因子水平在肾小球膜上的表达[5-6]。树突状细胞内IRF3与IRF7免疫识别内源性核酸和病毒,介导干扰素Ⅰ型产物,IRF4与辅助性T细胞结合诱导促炎症因子形成,IRF4与调节性T细胞结合抑制Th2应答反应,促进免疫球转换蛋白、T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成熟[7]。因此,IRF4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IRF4参与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作为MyD88信号介导体液免疫的抑制过程[8]。经相关研究证实,IRF4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过程[9-10]。但关于IRF4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和抗SSA抗体的关系研究甚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RF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随着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的增加,血清IRF4水平明显增高,同时,抗SSA抗体阳性者血清IRF4水平明显高于抗SSA抗体阴性者,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IRF4与DAI、抗SSA抗体具有明显正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机体沉积大量免疫复合物,并存在于血管组织中,激活补体及其产物,并产生连锁反应,IRF4具有促进体液免疫抑制,促进免疫炎症反应[11-12]。但也有相关研究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RF4水平升高不显著,且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抗SSA抗体无明显相关性,分析其可能与IRF4基因受选择偏倚、人口、性别结构等因素影响导致[13]。IRF4具有抑制机体免疫反应,理论上,血清IRF4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显著升高,其可能参与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的发生过程,激活内源性免疫机制[14-15]。IRF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增加,同时,随着系统性红斑狼疮DAI和抗SSA抗体阳性率增加,血清IRF4含量显著增加。因此,IRF4具有促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综上所述,血清IRF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显著增高,其与疾病活动性指数、抗SSA抗体具有明显相关性,IRF4具有促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 María del Carmen Velarde-Ochoa,Jorge Antonio Esquivel-Valerio,et al.Anti-müllerian hormone in reproductive age women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Reumatología Clínica (English Edition),2015,11(2):78-82.

[2]覃莲香,吕继成.干扰素调节因子5基因rs2004640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的荟萃分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27(3):239-242,250.

[3]代琛贤,孙晓云,贾汝琳,等.干扰素调节因子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8,12(7):461-463.

[4]韩学卫.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干扰素调节因子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0):5725-5726.

[5]宋卫青,李化会,陈华波,等.IRF5基因多态性与山东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9,29(5):416-419.

[6]缪倩,唐元家,黄新芳,等.IRF7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11-117.

[7]孙涛,肖卫国.3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9):850-851.

[8]彭学标,白璐,黎倩,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干扰素调节因子-5基因的表达[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17(6):401-402,406.

[9]沈金花,吕印,刘庆华,等.干扰素调节因子的研究进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2):41-44.

[10]徐腾飞,刘巍.干扰素调节因子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1,34(6):341-344.

[11]张旋,刘居新,李化会,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IRF5基因表达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7):1082-1084.

[12]陶连琴,时国朝,万欢英.IRF4与T细胞分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7):670-672.

[13]刘姗姗,王玮,彭辉,等.干扰素调节因子4血清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6):465-468.

[14]张铭明,夏丹,唐婷婷,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3):261-264.

[15]尹春香,王晓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干扰素调节因子4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11):1019-1021.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活动性系统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变中求恒 稳中求胜——中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大揭秘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金属活动性应用举例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练习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