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油价下行:基于经济学模型的诠释

2015-04-18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欧佩克油价页岩

(吉林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吉林吉林132022)

自2014年6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开始步入下行通道,油价一路暴跌,2015年1月美国基准油价一度跌破每桶50美元。半年的时间里,国际油价跌势一次次冲破人们的心理预期底线,引发了国际媒体的极大关注。

经济理论是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本文试图运用经济学理论及经济模型,对国际油价下跌的原因及趋势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市场供求模型——油价下跌的原因

(一)供求模型的基本原理

一种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所决定的。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商品的均衡价格是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它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市场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1]。一方面,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一般来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恢复到均衡价格水平。另一方面,当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发生变化时,又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化。当供给不变时,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当需求不变时,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如果供给大幅度增加,同时需求萎缩,那就会带来价格的大幅度下降。

(二)影响石油需求变动的因素

从需求看,影响石油需求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下行压力依然存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施蒂格利茨撰文《欧洲在十年衰退中蹒跚前行》,文中指出美国终于显示出从危机中复苏的迹象,但如今不是强劲的复苏,经济状况本应处于的位置和今天它实际所处的位置之间的鸿沟不再扩大了。欧洲目前所处的位置与没有危机应该所处的位置之间的鸿沟正在扩大。在大多数欧盟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不到危机前的水平。失去的五年快速演变成失去的十年。

世界银行在其半年一次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世界经济今年将增长3%,2016年增长3.3%。该银行经济学家去年6月曾预测今明两年的全球增速分别为3.4%和3.5%[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去年6月调低了对全球增长的预测,认为201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3%,而不是3.4%。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在2015年1月10日发布《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能源展望》,指出未来5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速将有所减缓,年均增速为1.5%,新能源和非常规能源产量增速将明显减缓[3]。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始终是推动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推手,众多大牌机构基于这一事实在对未来能源消费进行预测时,一般都将中国视为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4]。法国兴业银行说,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油价在10年内从大约每桶20美元上升到每桶100美元。在这一时期内,中国需求的增长幅度相当于日本和英国石油消耗量的总和。中国在2013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目前其进口占到其供应的近60%[5]。但是现在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些深刻变化,其中结构调整与重视发展质量成为今后重要发展目标。澳新银行研究部预测,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仅为6.8%,低于2014年7.4%的预测增速,创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总量增速放缓,进而影响到能源需求。

(三)影响石油供给变动的因素

近年来,美国在非常规油气资源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得益于“水力压裂”的最新页岩气开采技术,页岩油、页岩气的产量飞速增长。新增的供给使美国原油产量从去年年初的804万桶/日增加到11月初的906万桶/日。美国目前页岩储量巨大,且前期投入了大量产能。页岩气产量的增长让美国有足够的能力用天然气替代煤炭实现能源利用清洁化,从而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还让美国看到能源独立的希望。

2014年11月底的欧佩克年会召开之前,业界曾期待会议期间就减产问题达成意向,但实际结果是欧佩克成员国继续执行不减产策略。油价也在该消息出台后的当天在相对低位水平上继续下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能源部长苏海勒·马兹鲁伊说:“我们不能继续保护油价并让其稳定在某一特定价格。我们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页岩油,这需要得到纠正”[6]。多数媒体认为,欧佩克成员国经过评估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认为当前国际油价下挫乃市场失衡的结果,而过多的石油供应来自于欧佩克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自然不该让欧佩克来调整产量和出口量。如果减产,只会使欧佩克进一步丧失市场份额,这显然不符合欧佩克的整体利益和现有政策[7]。美国爆发“页岩油气革命”后,对欧佩克的“石油老大”地位形成重大冲击。欧佩克的石油权重在当今国际石油贸易中的比重下降,美国和其他地区的石油权重在上升。即使如此,欧佩克的地位仍然不可小觑,其在国际油市仍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另外,近期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导致美元走强助推油价下行;金融监管强化减弱了投机因素对油价波动的影响;原油市场预期由看多逐渐转为看空;地缘政治风险或加剧油价波动[8]。以上诸多因素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人们在页岩油产量增长、欧佩克不减产形势下石油供给过剩的心理预期,可能导致油价进一步下行。

二、长期均衡模型——油价何时止跌反弹

经济学中厂商的长期均衡模型描述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实现长期生产下的利润最大化。其调整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二是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在既定市场价格下,生产若有利可图,就会吸引一部分厂商进入到该行业生产中来,市场供给就会增加;若由于需求减少等因素,造成市场价格下降至低于生产成本,导致厂商长期亏损,厂商就会缩减生产规模,并迫使行业中原有生产成本高的部分厂商或中小企业退出该行业的生产,市场供给就会减少,市场价格就会止跌反弹。

油价下跌,受损失最大的可能是加拿大的油砂项目。油砂项目一般在油价达到100美元/桶以上才会盈利。如果原油价格持续低于70美元/桶,加拿大的油砂生产商就会削减支出。Nova Scotia银行的报告显示,到2015年,加拿大西部油砂钻探活动将减少 15%[9]。

美国页岩油气的生产也受到低油价的冲击。许多美国页岩生产商表示,只要油价在42美元/桶以上,就可盈利。但也有4%的生产商表示,油价低于80美元/桶就无法保证利润。HIS的一项研究表明,2015年美国80%的页岩油生产商的保本价格将在每桶50美元到69美元之间。但据华尔街见闻网站报道,美国的18个页岩油产区中,只有4个产区的页岩油公司还能勉强保持不亏损。为应对国际油价下跌,许多美国石油厂商已经缩减原油钻探计划。美国主要石油生产商康菲石油公司近期已表示今年将减少20%的钻井投资,阿帕奇石油公司也宣布将今年北美地区资本支出削减26%并裁员数百人[10]。据2015年1月9日的《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州从事页岩开发的WBH能源公司近日要求按照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这是自去年原油价格开始暴跌以来,首家美国页岩企业宣告破产。倘若原油价格不能迅速反弹,中小页岩企业就可能还会出现类似的破产案例[11]。

在欧佩克集团中,沙特阿拉伯会比其他国家承受更久的价格危机,因为其生产成本要远低于其他产油地区。但是对于伊朗和委内瑞拉这样收入有限的欧佩克成员国来说,未来无疑将面临巨大财政压力。委内瑞拉的石油收入占到委内瑞拉出口总收入的96%,油价暴跌意味着石油美元正在枯竭。截止到2014年8月,委内瑞拉的通胀率已高达63%,按照最新黑市价格,真实的通胀率或已飙升至183%。美银美林南美首席经济学家Francisco Rodriguez此前表示:“委内瑞拉必须贬值其货币,不然通胀有可能最早在2015年突破1 000%”[12]。

沙特阿拉伯最近公布的2015年财政预算展现了其在面对石油收入大幅缩水情况下所蕴含的十足底气:支出不仅丝毫未减,反而适度增加。这不得不叫外界看傻了眼,特别是那些同样是产油国、但家底薄弱的国家,如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伊朗等国。沙特2015年财政预算支出为8 600亿里亚尔(约合2 293亿美元),比2014年增加50亿里亚尔,是史上最大预算支出。虽然出现了2009年以来首次预算赤字,但凭借在过去高油价时代积累起来的7 5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沙特足以弥补亏空。正因为有了如此厚实的家底,沙特才敢于信心满满向外界展现“任由油价下跌”、“打死也不减产”的决心。沙特能源大臣纳伊米表示,即使国际油价跌倒每桶20美元,沙特也不会考虑减产[13]。

油价何时触底反弹?部分专家认为,2015年春天油价将出现拐点,届时油价的最低点为每桶30~35美元,此后油价可能会回升,但未必会超过每桶40~50美元[14]。有的专家认为,油价跌得快,反弹也可能很快,2008年油价从每桶30多美元上涨至80美元,只用了十个月[15]。沙特阿拉伯这次吸取以往教训,“铁了心”打击竞争者。不管外界如何呼吁和相劝,都坚定不移地让油价一路下跌,跌穿高成本产油国和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的生产成本。短期内,这些生产商会选择坚持,但只要低油价保持足够长时间,它们就只能减产,高成本企业将被迫关门或宣布破产。到时油价回升,沙特就将成为本轮石油大战中的最大赢家。但有学者认为,水利压裂法等页岩油开采技术的革新已经让美国能源生产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期,欧佩克想“埋没”页岩油行业的发展将变得困难重重。2015年2月3日,经济日报记者王俊鹏发文称,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表示,目前国际油价在每桶45~55美元区间徘徊,这一价格很可能已经触底,将很快反弹。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1.

[2] 金融时报.世行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N].参考消息,2015-01-15(4).

[3] 王源.把握“新常态”能源发展新机遇[N].中国石油报,2015-01-13(4).

[4] 罗佐县.四大因素加剧油价下行预期[N].中国石油报,2014-12-16(2).

[5] 国际利益.中国是油价暴跌推手和受益者[N].参考消息,2015-01-10(4).

[6] 法新社阿布扎比.油价跌至30美元“不再不可思议”[N].参考消息,2015-01-15(4).

[7] 刘宁洁.国际油价连续下挫背后的格局变迁[N].中国石油报,2014-12-09(2).

[9] 原竟格.油价暴跌 哪家损失最严重[N].中国石油报,2014-12-09(5).

[10]高攀.美国能源业面临“重新洗牌”[N].参考消息,2015-01-23(11).

[11]日本经济新闻.美国首起页岩公司破产案[N].参考消息,2015-01-10(4).

[12]黄祺茗.委内瑞拉 油价暴跌至通胀或达1000%[N].中国石油报,2015-01-13(5).

[13]王波.沙特信心十足应对“石油大战”[N].参考消息,2015-01-23(11).

[15]李春辉.油价跌得快反弹也可能很快[N].中国石油报,2015-01-13(5).

猜你喜欢

欧佩克油价页岩
油价下半年还得涨
下半年油价还涨吗
油价涨了谁高兴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天然气欧佩克的漫长道路
页岩气开发降温
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初步估计为31万亿m3
页岩气是什么?
页岩气是怎么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