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高校学科群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5-04-18徐娜,孟磊
*通信作者:孟磊,E-mail:menglei19840512@sina.com.
基于地方高校学科群建设的几点思考
徐娜1,孟磊2*
(1.吉林化工学院 研究生处,吉林 吉林 132022;2.吉林化工学院 理学院, 吉林 吉林 132022)
摘要:学科群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顺应“大科学”时代的学科发展潮流。本文阐述了学科群内涵及其特征,探讨了学科群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地方高校学科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明确了学科群建设是一条推动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学科群;学科建设;地方高校
收稿日期:2015-04-09
作者简介:徐娜(1985-),女, 吉林省吉林市人, 吉林化工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及新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文章编号:1007-2853(2015)03-0026-0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039/j.cnki.cn22-1249.2015.03.007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group is a new trend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which keeps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scipline group,besides it also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group.Moreover,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in local colleges.At last,it has made it clear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group is a new wa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不断分化、综合,现代科学研究也逐渐向以一定规模、多学科综合研究方向发展,即由“小科学”向“大科学”发展。与此相对应,各学科也不断分化、融合,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呈现出综合化和集群化的趋势。我国高校的学科组织类型以单学科组织为主,整个学科组织结构尚未体现学科综合化的趋势和要求。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实现良性发展的基础。高校通过学科群建设,可以实现各学科间更切实、广泛的交叉融合,为发挥多学科优势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为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1-5]。
一、 学科群的内涵及特征
(一)学科群的内涵
1973年,日本成立了新型大学——驻波大学,诞生了“学科群组织”,引起了世界轰动。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的学科群随着“211工程”的实施应运而生。学科群是在科学研究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产生的新事物,是为适应社会科学与技术高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科学研究向多学科、综合方向发展而形成的新的学科建设模式[5]。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中,对界定了学科群的概念:学科群是指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学科。每个学科群包含若干个分支学科。学科群不是简单的学科的组合,它是由在学术上相互渗透,技术上互补增强的多个学科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学科群体,一般由带头学科(核心学科)、支撑学科和基础学科构成。
而学科群建设其实就是对学科群自发演进的一种促进和引导活动。它不是对学科群的知识建构和方法建构进行行政性干预,也不是用计划手段抑制学术自由,而是努力为学科群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之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因而,学科群建设就是指其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规律及内在逻辑,对学科群进行的有目的和计划的一项系统工程建设的过程。
(二)学科群的主要特点
1.交叉性与综合性的有机统一
学科群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交叉综合性,因为学科群是通过多学科间的相互反应、相互作用结合起来,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科学途径,其科研成果往往是各学科精华的综合。由于学科间的交叉综合日益增强,是的在原有学科中形成新的生长点和新的方向,学科群中多学科综合效应进一步增强。
2.优势互补增强合力
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原来主要是以各学院或者是课题组为单位,使得人力资源不能很好的得到利用,造成了人才的浪费,这非常不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而如果我们把几个优势学科集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领域,凝聚力量,取长补短,那么就会形成资源共享,互助互利的全新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为今后高校的发展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3.创新前瞻性
学科群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与综合,这样更能有效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各种需求,具有很好的前瞻性,能够使很多创新性论点与方法产生,能够为科学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因此,对不同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可以促进很多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事实证明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往往都在多学科的交叉地区[6]。
4.动态协同性
某一阶段的学科群是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存在的,但纵向来看学科群的建设过程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学科群建设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其相互作用的协同机制,主要表现在:学科群内各个学科之间存在链状关系,由主导学科逐渐影响和辐射着其他学科,为其发展提给予养分;此外,学科群内各个学科之间还呈现多学科、跨学科交叉的网状关系,学科网的形成大大丰富了学科的生长点,增强学科的共生效应[7]。
二、学科群建设的重要性
学科是一所高校教学、科研的结合点,学科建设则代表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资源优势与科研实力,学科建设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而构建学科群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优化和整合现有的学科结构,促进学科共同发展
高等学校在建设学科群的时候,可以将现有的学科和院系的壁垒打破,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学科体系: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以及新兴学科。在这一个学科体系中,新兴学科就像先锋部队,支撑学科好像两翼策应,主干学科犹如主力兵团,基础学科就是后方支援。各学科之间都是独立存在的,在学科体系中都具有自己的位置,在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这几个学科之间通过理论借鉴、模式组合以及方法碰撞就可以在结合点上催生出新的研究方向,开创出几个前沿性的研究领域。这些对新兴交叉领域和前沿方向的研究探讨,将为学科优势的保持和活力的增加提供更为持久的动力;同时,这些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研究领域也提高了学校回报社会的能力。
(二)注重创新能力,提高人才质量的培养
学科群逾越了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限制,将以前用单一学科来培养人才的模式转变为用学科群的方式来提高人的素质。跨学科课程教学,在学科的设置过程中,既要遵守学科的内在规律,又不能过分拘泥于单个学科,在完成基本要求的同时丰富了课程内容,用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对课程进行设置。广博的知识体系能够开发一个人的思维,能使人从更高的角度去看待所面临的问题,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由于学科群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大量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交叉学科研究课题,满足现代社会对综合性、创新型人才要求。
(三)整合资源配置,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由于高等学校有限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以及文化资源制约着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的提高,而通过构建学科群、开放实验室、设置专业基础课共享平台,使师资、科研场所、仪器设备等资源实现整合、共享,使高校原有优势特色学科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又可以带动学科群内的一些相随薄弱的学科的发展,促使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由此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地方高校学科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发展定位不准,认识不足
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5%的地方高校,大多是由当地的大、中专学校合并升级成为本科类院校,使得这些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目标定位普遍偏低。学校更多地是从社会或当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考虑学科设置,在学科建设方面也仅以满足基本教学需求为目标,不遵循学科发展的自身规律,盲目增设各类新兴学科,导致各学科根基不扎实,基础薄弱,学科整体水平低下,从而使得部分地方高校的发展缓慢。
(二)学科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鲜明
地方高校在对学科建设的投入上,考虑到各学科的独立性,往往采取平均投入,对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投入不足,这势必会造成各学科发展存在“小而散”的状况,学科建设层次很难提升。这种布局的不合理、特色的不鲜明,将会导致高校无力将相关学科有机的组合成交叉性、综合性学科,更不可能构建出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学科群体系。
(三)师资队伍水平不高,学术梯队不成形
师资力量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师资队伍的水平如何直接决定了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如何。但是,现今的地方高校对教师队伍的投入不足,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存在不足:首先,由于环境或地域制约,地方高校引进人才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少,学术团队素质整体偏低;其次,科研活动往往都是科研人员的个体行为,缺少凝聚力和组织性,稍有成就的师资总是因为政策的不合理而流失,导致地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无法形成稳定的学术梯队。
四、地方高校学科群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明确目标,准确定位
由于地方高校人力、物力、财力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学科群建设不可能以齐头并进的方式进行构建。因此地方高校应选择一个符合自身实际发展的学科群建设主攻方向,建设出一批高水平、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点学科,推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促进优势学科群的形成。
(二)挖掘优势,办出特色
地方高校承担了为所在地区培养专业人才,促进当地和周边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等的社会任务。为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地方高校应以本地域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为依托,挖掘自身优势,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特色学科,构建优势学科群,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的知名度,从而推动地方高校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提升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学术团队建设,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学术团队的含义是指把才能互补、团结协作具有同一学术目标的人力资源进行有组合形成的一个组合体。能够承担一所高校学科群建设的学术团队一定是需要由一批来自不同的学术范围,而且能在各种学术领域,互相交流、借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学术团队来组成的。之所以要建设这样的一种学术型的团队,主要是为了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采用这种团队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学术研究,组建能够不局限于个别院系研究型的实验室和学术中心,使得学术团队为了同一个学术目标,申报科研项目,充分体现学术团队群策群力的优势,为学科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因此,学校应该扩大团队的外部影响力,积极投入到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中去,建设团队的思想,形成团队和谐氛围,提高团队内部开放度。最重要的是,团队要具备其他团队难以赶超的优势,必须及时知道所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的最新学术进展。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在团队内进行学术讨论和讲座;争取承办国际、国内的大型会议;聘请知名的教授成为团队的外围成员,参与到团队的学术研究当中提供经费、安排时间组织团队成员赴校外、海外进行学术交流。其次,一个团队要具有内部的开放度,这个内部的开放度就是团队文化。团队能否有共同的信念和目标,能否有强大的创造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是否拥有和谐、宽容、开放的文化氛围。学术团队要承担国际、国内重大科研任务,必须将繁忙的日常工作和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完善制度、沟通交流和人性化关怀等手段增强团队的合作精神,提高大家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努力创造一个开放的、和谐的团队氛围。
五、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学科群是一条推动地方高校学科发展的新途径,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应把握学科群的本质,按照自身学科的发展规律和具体情况,在建设好各个学科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形成学科群优势。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促进国家与区域经济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严云洋,地方应用型本科学校二级学院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3):136-140.
[2]李永久,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路径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34-139.
[3]刘秀燕,曲丽秋,高职院校学科建设[J].学园,2015(3):26-27.
[4]梁艳,张蕖,武平阳,学科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战略发展的突破口[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2):128-131.
[5]凌永明,王焰新.创建高水平的学科群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4):104-106.
[6]吴太山,吴书光,尹承梅.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14-116.
[7]何刚.简论高校学科群的协同效应[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2-35.
Thoughts o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Local Colleges
XU Na1,MENG Lei2*
(1.Office of Postgraduate Affairs,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Jilin City132022,China;2.School of Sciences,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College,Jilin City132022,China)
Key words:discipline group;discipline construction;loc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