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设备溜梯原因分析与安全监察措施
2015-04-18崔江钰
李 鹏 王 磊 崔江钰
(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许昌分院,河南 许昌461000)
0 引言
在城市生活中,电梯是人们常用的代步工具之一,随着高层建筑与日俱增,电梯安全成为了全民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中,溜梯故障是比较常见也是危害最为严重的电梯故障之一,应加强电梯检验工作,深入分析溜梯故障原因、采用有效的安全监察措施,及时排除故障隐患,以确保电梯设备运行安全,为人们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1 电梯设备溜梯故障及其原因
电梯设备溜梯是在电梯失去动力驱动和控制的情况下,轿厢与对重之间的质量差产生的位势变化而引起轿厢对重上升或下降的现象。在正常运行中,电梯因制动器制动力矩不足、曳引力不够等而失去动力驱动,轿厢运行速度忽高忽慢,甚至直接蹲底或冲顶,这就是溜梯故障。
从技术角度看,造成电梯设备发生溜梯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动器制动力矩不足、曳引力不够、安全钳失效、限速器失灵及其他原因。但是从溜梯故障产生机理中不难看出,制动器制动力矩不足、曳引力不够是引发溜梯故障的两个主要原因。
1.1 制动器制动力矩不足及其原因
制动器是电梯设备的重要装置,能够在停电状态下自动把桥厢制停,能够在125%额定载荷情况下保证电梯静止,是防止电梯滑行的重要手段。在制动器制动力矩不足的情况下,就不能成功制停轿厢。而影响制动器制动力矩大小的因素,从其结构就可以看出,主要有制动弹簧压力的大小、闸瓦的摩擦系数及闸瓦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所以,电梯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弹簧失去弹性、过松或弹力调整不到位,闸瓦磨损或摩擦系数小、超载等情况,就会严重影响到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电梯设备因制动力不足而发生溜梯故障。此外,制动器抱闸时间滞后或未抱闸,也会导致制动力不足。之所以不能抱闸或抱闸时间滞后,主要与制动弹簧卡阻、电梯停电后制动器线圈不能断电等有关。
1.2 曳引力不够及其原因
曳引力是电梯曳引钢丝绳与轮缘上绳槽之间通过摩擦产生的,是电梯运行的动力。当曳引力不足的情况下,电梯就会失去动力来源,进而失控。曳引轮绳槽磨损严重是造成曳引力不足的最主要原因,因为严重磨损时,绳槽由V型变为U型,曳引力将严重下降,引发曳引机失衡,从而造成溜梯故障。
导致曳引轮绳槽严重磨损的因素:钢丝绳材料中有尼龙,不符合标准;曳引绳轮球化不均匀或硬度偏低;钢丝绳张力互差超过5%,造成几根钢丝绳的速度不一致,钢丝绳在绳槽中有相对滑动;绳轮使用时间过长,未及时更换。
2 溜梯故障监察与防治措施
为保证电梯运行安全,避免出现溜梯故障,电梯使用、生产、检验及维护保养等组织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等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制定与电梯相关的工作制度,建立电梯档案,做好溜梯故障监察记录,为故障排除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
鉴于上述两个因素,从设计生产、检验、检修保养等角度提出了以下监察与防治措施:
2.1 设计生产方面
在电梯设计生产中,设计生产机构要严格按照电梯安全技术规范设计与生产制动器和曳引机,不可出现设计、制作上的缺陷。为保证性能良好、符合标准,制动器生产后应进行必要的性能验证,检测制动器是否具有足够的制动力。验证方法:人为使制动器的机械部件失灵,查看是否具有足够的制动力使有一定荷载的电梯轿厢制停。这一过程要多次验证,符合标准后才能安装弹簧螺母。
2.2 检验方面
在电梯检验工作中,电梯检验监督机构按照《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规定,严格对电梯制动器、曳引机的质量和使用性能进行检验。特别要注重检验制动器,用科学手段验证制动器的制停效果。验证方法:使轿厢空载上行,到一定高度后突然使制动器失电,以此验证制停效果,倘若制停效果良好可继续投入使用。在曳引机检验上,要确保工作时无异常噪音、震动,油量适当,轮槽受力均匀,查看曳引轮、滑轮是否安装防脱槽装置和机械部件防护装置等,确保曳引力不受影响。
为保证曳引力足够,要强调对相关部件的强度、韧性、耐磨性、耐冲击等的检验,确保曳引轮绳槽面的耐磨性高于QT600-3的球墨铁材质、受力均匀等。
2.3 检修保养方面
在电梯检修保养上,检修保养单位必须按要求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制定日常保养计划、维修工作制度等,同时着力培养保养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了解溜梯故障原因,能及时检查出溜梯故障隐患,并有效排除。
溜梯故障不是一时形成的,有一定的先兆,这些先兆在日常的检修保养工作中就能够发现,所以要持续加强检修保养工作力度。为避免发生电梯溜梯故障,日常检修保养中应严抓以下工作:
(1)在制动器方面:1)检查电梯制动器全部构件的运行状态,确保无卡阻,而且所有的链接部位每周都要润滑一次,切记不可将汽油滴落在制动轮、制动带上。2)注重对主弹簧的维护与检查,确定制动力良好。检查方法:先合上闸瓦,使其处于饱和状态,然后打开闸瓦,凭观感、手感去查看弹簧是否变软,也可通过敲击弹簧,听发出的声音去判断弹簧是否有裂纹或失效。如果发现变软、裂纹等问题,应及时更换弹簧。3)检查制动轮表面质量情况,调整螺母,锁紧松动的螺母。4)闸瓦要紧紧贴合在制动轮上,闸瓦两端闸带不可脱离制动瓦本体。如果需要更换装闸带,应确保闸带与制动轮的接触面不小于闸带面积的80%。5)确保电磁线圈接头没有松动,外部绝缘保护装置良好,避免出现短路。6)确保制动瓦和制动轮的中心线在水平直线上,并达到中心高度及直线度的要求。7)确保超载开关电气有效性,防止电梯在超载情况下运行。
(2)在曳引轮绳槽方面:1)检查曳引轮绳槽对钢丝绳直径偏差的适应能力,在不适应的情况下,考虑扩大槽口角度或减少卡绳的可能性,尽量降低曳引轮绳槽磨损。2)严格控制曳引绳的张力差。日常检修保养中,要坚持每月调整一次,使张力互差不超过5%。3)检查钢丝绳质量、直径等,禁止使用不符合标准的钢丝绳。4)检查曳引轮绳槽的磨损程度,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曳引轮绳槽。更换后,要检查新绳槽与新绳之间是否匹配,如有不匹配,要重新修正轮槽。
3 结语
电梯安全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关乎人们生命安全的问题,应做好安全监察工作。对于溜梯这种较为严重的电梯设备故障,其安全监察工作应从原因入手,以制动器、曳引轮绳槽的日常检修保养和检验工作为主,及时消除电梯使用中的溜梯故障隐患。同时,加强对相关部件设计生产的管理,进行必要的使用性能验证,避免出现设计与制造上的缺陷,以维护电梯运行安全。
[1]孔伟.电梯溜梯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3(3).
[2]王以亭.电梯安全 社会和谐[C]//“绿色制造 质量管理”——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2011年会论文集,2011.
[3]赵一帆.浅谈怎样做好电梯的安全管理[J].河南铁道,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