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水“中国法治”APP的思考
2015-04-18赵刚
在我印象中,“中国法治”APP是人民法院报社第一个真正面向社会公众、新闻本位、主打应用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媒体项目。个人理解,报社党委是立足传播技术飞速发展、媒体产业新陈代谢的大趋势,着眼报网融合、布局未来而作出创办APP的决定。这是一个前瞻性决策,目标就是要为《人民法院报》出一条通向未来之路。通俗说,早走一步,备条后路。
根据报社安排,今年6月,我参加了手机客户端“中国法治”新闻版块的编采工作。作为一名传统报人,第一次和新媒体“亲密接触”,感觉很新鲜。特别是看到自己参与编采的某一篇文章的阅读量不断跳升,心中非常激动,这是办报无法带来的体验。因此,有点迫不及待地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我们在做什么
虽然说与360公司合作,资金、技术等方面有一定保障,但是就内容而言,“中国法治”对我们这些传统报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全新挑战。最初,至少我本人的想法是比较简单的,觉得不过是依靠《人民法院报》版面既有内容,在时间上提前一些,在内容上改造一点,就可以了。但是,当后台监测到的阅读数据出来后,我们马上意识到,在互联网环境下,恐怕一切都得重新开始,从选题到标题,从内容到形式,包括采编人员本身。下面以我了解的“中国法治”在今日头条平台阅读量排名前三的文章,介绍一下我们如盲人摸象般的摸索。
NO.1:关于周永康案审判报道,阅读量300万+。当天上午得到消息说案件有进展,当时以为是公布开庭时间。经讨论,形成几个选题:消息、案件始末、专家对审判进展和结果分析、旧照集。下午3点左右确认是宣判,我们立即否决了专家预测分析,案件始末和旧照集按期整理完毕,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下午6点官方消息第一时间公布,工作看起来结束了,但是心有不甘,难道仅仅止步于消息比别人早发几分钟?可是,似乎什么也做不了,因为我们并不掌握比通稿更多的信息和资料,甚至通稿也是和其他媒体同步拿到。
既然只有通稿,那就在通稿上做文章。静下心来,反反复复看了几遍通稿,都是一些判决书上常用的语汇和句子,但是上面的一些人名引起了注意,或者说是好奇:有一些是熟悉的,有一些很陌生,这是些什么人?他们和周永康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哪些利益输送和交换?我们当即着手把通稿里的这部分事实挑选出来,结合已有背景资料,专门解开这些问号,这就是那篇阅读量超过300万的报道《被周永康案判决书点名的“他们”》,这个数字超过了消息通稿本身。
NO.2:《除乔石外,你知道中国享受过降半旗致哀仪式的法律人有哪些吗?》,阅读量4万+。这篇是黑马。想到这个选题很简单,乔石去世消息发布后,关于降半旗那些事,被多家媒体挖掘过了,只能从法律特色出发。不过,一开始我们想范围更大一些,收集世界各国为哪些法律人降半旗,但是时间太紧,人手太少(只有一两个专职编辑),国外资料也难找(谷歌打不开,搜索降半旗的英文flag at half mast的效果就欠佳了),最后只能偷懒。出乎意料,这篇文章阅读量不低,说明网友爱看独家的新闻2.0版,即一些角度独特的背景延伸。我把它归纳为“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三类。
No.3:《看 〈爸爸去哪里了〉 〈奔跑吧兄弟〉,你懂真人秀节目中的法律问题吗》,阅读量3万+。这是“中国法治”在今日头条平台第一篇阅读量突破3万的文章,是新到大学毕业生潘成功自己出题、答题、交卷。结果启发我们,哪怕选题专业,只要符合了社会热点,效果也能不错。
什么让我们害怕
事实上,短短一个月试运行,就让我“胆战心惊”,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传统媒体在人员素质、资源配置、职业精神等方面离市场化的要求,离媒体变革的要求,差得太远。
第一,工作节奏跟不上。快不是决定性的,但至少是重要因素。试运行中发现,同样一个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商业网站、新媒体、新华社等中午就发稿,而我们限于审稿等因素,下午五六点能拿到稿就不错了。在报纸的节奏中,这个时间不算晚,但对新媒体而言就太迟了。
此外,在报纸,大样签印,编辑一天工作就告结束,一身轻松了。新媒体不一样,当日新闻通常在下午以后集中发布,一直持续到晚上,然后进入国际新闻时间,要求招之即来,来之能战。一位到APP应聘的女大学生问,会不会加班。APP一位在职编辑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不加班说明没有新闻,对媒体而言是最坏的事情。长时间上网在线,常态化加班加点颠覆了传统媒体人的工作习惯,对采编人员的身心都是很大的压力。
第二,信息资源挖不出。我们常说,全国法院一年上千万的案件,是《人民法院报》宝贵的资源,也是别人看重本报的地方。这话既对,也不对。案件确实是新闻富矿,但是再富的矿,也得靠人去挖。在案件部的支持下,APP保证了案件报道较高的数量和质量。但是,当横向与市场化媒体比较的时候,当我们立志做案件类报道第一的时候,就会发现现实的残酷性:一是通讯员来稿质量不高,多是判决书式报道;二是选题线索掌握不全面,许多好案子是看别人报道才知道的,即我们其实没有独家全面的优势,更说不上垄断优势;三是一线采写力量不足。很多案子,通稿只是判决书摘录或法律术语表达,需要有人去深挖掘和再加工。比如赴美买房被掉包案,通稿可能就是一起普通的某某诉搜房网案,而判断力强的记者会联想到当前流行的赴美买房现象,从而大大增加案子的新闻性和社会关注度。
第三,策划组稿能力比不了。只要稍加留意和研究新媒体会发现,在网上转载率高的理论、法律文化、实务类文章,多是出自一些法律类新媒体,如《法官之家》 《法律读库》等。当我们想和它们竞争的时候就发现,不知不觉中,这些新媒体对行业的覆盖面和渗透率,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输于我们,在选题的原创性和组稿的积极性上把我们抛在身后很远了。再次说明:坐等来稿,只会把报纸越办越沉闷;坐守其成,只会把行业信息领导者地位拱手让人。
第四,业务技能存短板。一个大学毕业生在APP工作了几天便流露出去意,问其原因,答曰虽然这里工资高一些,但更想到成熟的新媒体学习先进技术,快速提高业务能力。这个回答的潜台词令人汗颜,然而也是事实。我们几个现在负责内容的报社同仁,是不折不扣的新媒体菜鸟,对年轻网民的媒体使用习惯、新媒体技术、编辑手法、网络语言等知之不多。比如,我至多能处理图文简单配合,要使用制图软件深度加工图文就力不从心了。在这上面,刚毕业的几位年轻人就是全能选手了,不仅会制图,连音频、视频制作都十分熟练,因此他们的作品往往能给我惊喜。反过来,这让我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传统媒体人在业务能力上的短板。
第五,职业精神有欠缺。有一句话说,“好男不娶新闻女”。一位老师上课时说过,做记者的,孩子的成绩往往不好,你们要注意。实际上,这都在说新闻工作的职业特性,需要新闻人的投入和付出。APP的工作强度很大,不仅时间长,而且要出点子、搞策划,弦一直绷得紧紧的。有同事笑称你们的小宇宙爆发了,我说这是没办法,被逼的。新媒体的运作规律就这样,竞争就这么激烈,不拼就跟不上,更别说赢,因此对采编人员的职业精神要求很高。而报社的日子不能和新媒体比,久而久之,一线采编岗位,尤其是夜班和记者等相对艰苦的岗位,避之唯恐不及,而轻松岗位却是趋之若鹜。这种职业精神状况是无法适应市场化的要求的,需要通过制度激发创业创新精神。
我们可以做什么
实际上,本文前面两个部分,一个在自我鼓劲,只要抓住机遇,传统媒体和媒体人仍然可以有所作为,“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弯道超车”;一个在自我反思,必须认识到我们面临着巨大挑战,甚至是被淘汰的风险。怎么办?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第一,“做还是不做”已经是摆在传统媒体和媒体人面前的现实问题。APP是报社面向未来的一场探索和试验,从根本上说,报社的每一位同仁都是利益攸关者。成则报社事业再上台阶,人人受益;败则无论报社还是个人都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拥抱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希望大家都来关心、支持、参与、推广APP,群策群力地探索报网融合途径。比如报纸记者编辑第一时间把好线索好选题交给APP,双方也可以共同想选题、组织落实,APP把更多互联网因素如图表等反哺报纸。即使只是看到好文章时顺便转发一次,也是对APP的贡献。分享是互联网的特征,分享APP成长的重要助推之手,分享能把报社命运共同体凝聚得更紧。
第二,建议报社思考再造采编流程,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现在报社拥有报纸、杂志、网站、影视中心、微博、微信、APP等,各种业务总体上还是并行的,多重复,少整合。有必要树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理念,重构新闻采编生产流程,建立统一指挥调度的多媒体采编平台,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
第三,媒体归根结底是创意产业,人是第一生产力。报社人员的现状是资深同志多,爱玩手机的小鲜肉少。当务之急是,加大新兴媒体内容生产、技术研发、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条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办法,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第四,重视渠道建设,把好作品、好记者推广出去。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埋头办报,对如何把好作品推广出去考虑得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报的社会知名度。这段时间在APP工作的一个突出感受是,会营销,有渠道,对扩大媒体影响至关重要。比如阅读量破百万的两篇文章,都是和今日头条沟通,由它们向全国用户推送而实现的,当然人家决定推送也是由于我们手上掌握了独家的、用户要看的内容。但是,如果没有推销的自觉意识,这些好文章不可能拥有如此大的阅读量,甚至有烂在仓库里的风险。建议报社设立专人专司新媒体推广,与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紧密联系,每天精选优质稿件通过这些平台广而播之,并且根据阅读量反馈,对本报稿件质量实现定量客观考核。
(作者系人民法院报社周刊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