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辑爱读的来稿”看检察工作报道技巧
2015-04-18张灿灿
一线编辑每天看稿量都在万字以上,多数稿件能做到粗读即知好坏。日常报道的重复性、连续性也令阅稿过程日趋平稳、乏善可陈,但在海量来稿中,总有一些能让编辑爱不释手,而且这些稿件时常出自几个熟悉的记者或通讯员之手。
统一部署、趋近雷同的行业系统日常工作,却有高下立判的报道质量,可见,报道选材、角度以及写作方法等主观因素才是决定稿件好坏的核心原因。检察新闻隶属于行业新闻,又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正由其报道对象检察机关的性质决定,即报道的专业性和社会性均需兼顾。
如何在专业性和社会性之前做平衡,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挖掘亮点新闻线索,如何提高上稿率,本文将从分析“编辑爱读的来稿”特点出发,探讨几点检察工作报道中普遍适用的采写技巧。
专业报道不等于“磨牙饼”
专业化和社会化并非天然对立,只是具体实践中出现了平衡的难题。从来不会混淆“被告”和“被告人”,从来不会写错“检察”为“检查”,一向重严肃专业远高于传播数量,从这样的细节处理可以看出,专业性是法治媒体的核心价值,也是永恒追求。所以,检察新闻追求专业性无可厚非。
但另一方面,检察新闻的传播对象并不是只有懂法律的人,相反它的目的是让更多非法律界人士了解、理解检察工作。它的社会化属性对传播到达率提出要求的同时,也对新闻内容本身做出了限定:专业知识也要转化为适合社会化传播的内容。假使报道中的专业含量过高、过实,过度提高了阅读门槛,那么就会大幅度削减阅读人数。
作为普通的一线编辑,笔者也经手过不少“磨牙饼”一样的检察工作专业报道。这类文章最突出的特征是:通篇专业词汇,密集到每一句都不止一个,有些文章甚至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法律专业学习,基本上读不懂,连断句都很难完成。过于专业化,读起来吃力,读者并不买账。甚至专业人士都不愿意阅读,因为想要专业知识,可以选择论文、论著,而并非新闻。所以这种“六七成”专业含量的新闻报道,“顾客群”最少,最难兜售。
实际上,只要稍作处理,专业文章也能好读易读。笔者近日编辑了一篇稿件《搜查更文明规范了》,讲述的是一名人民监督员受邀参与监督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嫌疑人办公室和家庭的搜查工作。如果用专业术语表达,应是“检察机关在自侦案件的搜查扣押工作现场引入人民监督员制度”。
但文章没有采用这种表述,而是以讲故事的方式,以人民监督员自己的口吻描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搜查现场的直观感受,同时插入自己担任人民监督员几年来的经历,现场感十足。文章读完,不仅对人民监督员的作用和职责有了了解,还对搜查工作的规范要求一目了然。一个本来看似硬实的专业报道,被一个简单的故事全数囊括。
与综合性报刊相比,法治专业媒体优势本在专业性,但不能因为“太专业”错失读者群。选材专业化、文本通俗化、思维社会化,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群众。
日常不等于庸常、重复
检察宣传工作者多数出身法律专业,之前大多有过多年检察工作经验,对业务非常熟悉,所以从理解层面,多数业务工作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题,下笔时都能顺利表述。但从日常、现场的业务工作转化为讲究求新、求变的新闻作品,这对他们来说又并非易事,其中仅靠熟知业务还远远不够。
这也成为许多记者的困惑所在。时常有记者谈起,检察院工作讲究按法律程序办事,日常办案工作日复一日、大同小异,写来写去框架内容总是相似,只是日期、案件、人名的不同。要破解这个怪圈,对记者和通讯员来说,要主动“走出来”,以局外人的身份审视身边人、身边事,才能挖掘出好的事迹、活的业绩。
笔者近日编辑的《一句牢骚让检察院改变了规矩》,就是个“置身检察外”的好典型。时值全国检察机关正在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一个普通基层院的检察长看到一个老年来访人几次三番远道而来找自己,都因为不是检察长接待日而空手而归,就立即召集院里商议改掉这一个规矩,凡65岁以上或行动不便的来访者,都由“上访”改为“下访”,由干警亲自登门接受举报投诉。
事件很小,规矩也不大,但读起来非常生动。原因就在它既从小处着眼,挖掘了眼前的、身边的检察工作,而背后又有全国性的工作做背景支撑,以小见大,用基层的实践凸显全局部署。实际日常工作中,每个检察院都会不定期地更改一些业务细则,有的记者或通讯员就平铺直叙、就事论事地报道,或对比下前后内容差异,但有心人则会顺藤摸瓜,找到每个改变背后的原因和事件。有了这个挖掘、追问的过程,一篇“编辑爱读的稿件”初具雏形。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重点强调的是,做记者和通讯员,要相信文字的力量。一些规规矩矩的检察新闻报道刊发后,不少其他省市区的记者和通讯员表示,报道中的检察院做法并不新奇,我们也一直在做、在写,为什么它能脱颖而出?实际可能只是文字功底的差异。
在笔者编辑过的稿件中,因优美的文字而让整篇报道不可多得的文章中,对《永春:美丽乡村建设纪实》印象最为深刻。它的导语,精短练达:“走单骑关羽送大嫂。谜底在背面——保护妇女儿童”;“那秤砣是老百姓——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坦白从宽”。走进瓜棚架下,三步一谚语,五步一警句,村民学法入脑入心就在驻足抬头间。这是永春县检察院送法到田间地头的一道法治景观。它的正文三个标题,排比有力:“那山:补植复绿,一诉多赢;那水:监督先行,绿水长流;那人:有事找法,办事依法。”不细看全文,仅仅看开头和全文框架,好文章的味道就扑面而来。
好的文字会说话。所以同一项工作报道,靠优美的文字也能脱颖而出。
选“大而全”还是“小而精”
对基层检察院宣传人员来说,院小事少影响弱,写稿多发稿少是常态。这成为很多人公认的基层宣传困境。这时候,最容易产生的一个思想误区是:上稿几率小,所以要珍惜每一次机会,把稿子写得全面、深刻,期待一篇稿件就宣传了一年的工作。
而对编辑来说,恰恰是不怕片面,最怕“全面”。众所周知,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这个新闻真理往往最容易被忽略,许多来稿没有三个月内的工作新进展,全数总结过去三五年的成绩,不但事无巨细都囊括进去,还在字数上也刹不住车。
简单地说,就是没有中心,或者围绕一个虚无的中心。作为内容的引领,这种文章的标题通常大到可以包罗万象,诸如《扬起检察工作的风帆》《齐心协力推动检察工作更上一层楼》《担起法律监督重任 肩负司法为民使命》。大而空的标题,多半会让行文失去重点和方向。
好新闻不在于文字多少或着眼大小,而是必须要围绕一个有实质内容的中心,展示清晰事件之间的关联和行文的内心逻辑。也有记者或通讯员会抱怨,编辑为何总是那么无情,对于他们辛苦构思、字斟句酌的文章,删改起来并不手软。实际上,编辑一定不会闭眼删除,而是早已细致地阅过所有文字,并从中挖掘出了亮点内容。那些被删除的内容,正是编辑重新拟定的中心所不需要的“废料”。
很多人并不清楚,其实报纸需要最多的只是五百字的消息,而非三千字的通讯。但走入误区的人,常常把五百字的消息写成三千字的消息,把三千字的通讯写成六千字的通讯。这样的稿件太多,对编辑来说是个灾难。编辑一个万字左右的版面,需要多阅读两三倍的文字量,还不算改导语、调框架、精编文字的时间,大大拉低了编辑效率。
从这个角度,编辑更欣赏懂得放弃的记者或通讯员,因为他们的稿件已经提前做好了“找亮点、定中心”的工作,全文内容就能为此提供有效的信息和资料,编辑只需去粗取精、合理组合,就能得到一篇工整的新闻稿件,无疑减少了巨大的编辑量。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醒了许多基层宣传人员,上稿少也有可能是文字量大。上稿机会的竞争,从文字数量就已经开始。
短篇幅内,“大而全”还是“小而精”的选择就不是难题。从标题开始,就定下一个着力点,圈定一个工作点,不要有旁枝末节。有个小技巧是除专业表达外,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不用机关文件或简报内容代替,尽可能地减少公文化内容;能用具体数字、具体事件描述的,就不用空洞的评论。
试想一下,一个人物稿件的标题,是《“群众的一个电话一条短信,我都放在心上”》,还是《他是人民的好检察官》更吸引人呢?答案显而易见。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总编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