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设计要讲究“五字节”
2015-04-18福建省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钟晓菊
◎福建省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 钟晓菊
小学品德与社会活动设计要讲究“五字节”
◎福建省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 钟晓菊
设计好课堂教学活动,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标。在设计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活动时应讲究“ 精”“ 真”“ 近”“ 深”“ 活”等五要素,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小学;品德;社会;活动设计;针对性;体验性;现实性;探究性;生成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明确指出,教学要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设计好品社教学活动,是落实上述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认为,组织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时,应聚焦核心目标,注重全员参与,关注现实经验,诱发思维碰撞,有效调控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成、交流,提升道德情感,践行实际行动,实现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求“精”——聚焦核心内容,设计针对性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标强调:“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环境……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品德与社会活动的核心目标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正确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观,从“育德”这一终极目标出发,精选课堂教学的内容,明析教学思路,明确自己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社会文明大家谈》一课,内容涉及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选材广泛,我们紧扣“文明”这一话题,设计了如下活动。1.畅聊“文明”题:如公交车上让座、捡垃圾进箱等,从而明白“文明不是惊天大事,而是平凡小事,小到只要弯弯腰、伸伸手、微微笑就是文明”。2.深议“文明”事:了解社会各个层面不文明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感悟“文明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3.搭建“文明塔”:学生把一个个写有文明的行为的小杯累积成象征社会的宝塔,形象地感受到“文明行为组合的社会就是一个文明社会,文明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文明社会必将越来越美好”!这一系列“文明”活动,由生活入手,层层推进,在达到一定的认识高度后,又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文明与不文明行为辨析中理解“一点点小事,能折射出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帮助学生形成公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重视小事、关注小事、努力从小事做起的态度,使学生初步懂得,每个人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做一个现代的文明人。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实现个人社会化的过程。
二、求“真”——注重亲力亲为,设计体验性活动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主张“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从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体验学科,让学生亲身经历获取深切体验,远比教师说教有效的多,因此,更应该关注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亲历亲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真正地合作交流,获得真实体验,唤醒学生的道德情感,进而提升道德认识。
如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打开天山脚下的民族之窗》一课,在教学认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时,笔者设计了“民族小组大串门”的体验活动:在欢快愉悦的民族音乐声中,各组扮演不同民族,组内派三人到其他组拜访,其余留下当“主人”,热情接待上门的“客人”。同学们根据各民族接人待物的礼仪,“主客”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民族习惯。各组代表穿上民族服装,在美妙的新疆乐曲中跳起欢快的新疆舞……这一活动让所有学生都在惟妙惟肖的扮演过程中,感知少数民族生活的风情,体验少数民族生活的快乐,正确理解、认同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这种开放性、自主性的体验活动更注重的是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儿童通过亲身体验促进发展。
三、求“近”——立足生活经验,设计现实性活动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背景,如知识能力、生活经验、道德认知经验,对新学知识进行选择、加工、处理的过程。品德与社会中关于历史题材内容的教学,一直是课教学的难点。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应立足学生已有的认知背景,引入与新知有关联的那些生活经验或道德认知,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丰盈“向善”的情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维目标的达成。
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我们从远古走来》一课时,教育把影视或课外读物中经常看到的、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郑和、岳飞、李白、孔子)、历史事件(林则徐虎门销烟、郑和七下西洋、玄奘西天取经、张骞出使西域)和历史文物(《清明上河图》秦兵马俑、商朝的四羊方尊、清代圆明园的兔首)引进课堂教学,以不同的参照物让学生制作“历史人物、历史文物、历史探秘”等三种朝代顺序表。如“鉴宝”这个活动环节,学生按照朝代顺序排列各个文物:各个朝代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商朝的四羊方尊、秦兵马俑、《清明上河图》、清代圆明园的兔首等。这样,教者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把学习历史的疑难问题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联系起来,活化历史知识,让历史变得感性、丰满、生动,学生在这些富有探究性的活动中获得形象的感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历史的热爱之情。
四、求“深”——诱发思维碰撞,设计探究性活动
“疑为思之始”,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才会有对真理追求孜孜不倦的意志和毅力。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活动设计,要有思维含量,要有探究性,以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火花,诱发学生思维碰撞,追求真知灼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如教学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探寻古代科学家的足迹》一课时,执教者设计这样的探究性问题:“张衡为什么会取得如此伟大成就,可能和什么有关?”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心中的猜测,也许他从小爱读书;也许他天生聪明;也许他喜欢与人交流;也许他有一颗好奇心;也许他喜欢刨根问底……教师依次板书:勤奋、聪明、好奇、钻研、实践等关键词,让学生围绕这些关键词进行探究,自读资料包,解决心中的疑问,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堂课上,教师整合教学内容,根据重点、难点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以问题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问题生成与解决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最终达学生到自己能生成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求“活”——把握课堂变化,设计生成性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既是静态预设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教学设计中往往无法一一预设。面对教学内容的信息多变、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师须洞察课堂变化,及时捕捉、判断、重组各种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适时调整教学活动,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和学生一起感受无法预设的精彩。
如在教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让爷爷奶奶高兴》一课时,教师请几位学生把自己的爷爷奶奶请进课堂,在“关爱爷爷奶奶”一环节时设计了爷爷奶奶与孩子互动的活动,小组内的孩子用不同的形式为爷爷奶奶献上自己的关爱,给他们唱首歌、跳支舞、讲个故事……在融洽、和谐的活动氛围中,老人激动不已。突然一位老人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这是教师没有预设到的环节,她马上调整原有的教学活动,问道:“爷爷过生日,我们送什么生日礼物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买蛋糕,有的说做生日卡,还有的说买礼物……有个孩子提议:“我们为他唱首生日歌吗?”这一倡议得到孩子们的夸赞。“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稚嫩的童声唱出动人的生日歌,老人的眼眶里闪现着泪花……该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情变化,灵活调整预案,设计生成性活动,把“关爱爷爷奶奶”的情感推向新的高潮,“老吾老以及吾之老,幼吾幼以及吾之幼”的教育如春雨滋润心田,达到教育无痕的境界。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活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上述五字,积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阅读、讨论、游戏、操作、探究等一系列体验性、针对性、现实性和探究性的活动,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角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获得情感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林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