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模式探讨

2015-04-18潘晓婷柯东龙王进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31期
关键词:重性精神疾病康复

潘晓婷 柯东龙 王进义

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模式探讨

潘晓婷 柯东龙 王进义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模式。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重性精神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管理。观察组对成员进行社会功能训练,生活技能培训,健康知识学习等社区管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成员实施2年定期随访。并用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DSS)进行评分,并作分析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成员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模式是可行的,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有帮助。

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社区管理模式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思维、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总称。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等六大类病种,有复发率高,病程长,易出现危险行为等特点,通常成年早期发病率较高[1],对患者及家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于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虽然还是以药物为主,但是由于患者依从性差,治疗效果常不理想,复发率高,且社会功能恢复差。近年来,对患者心理上的辅助治疗逐渐受到重视[2],并且逐渐从医院、病房治疗转向社区。1996年以来,我国残联和政府部门结合我国情况,参考国外经验,在各地展开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和康复工作。为帮助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奠定了基础。2004年起,由中央补助的668项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开启了重性精神疾病医院和社区一体化服务模式的新道路[3]。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登记备案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80例,两组患者均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人,对照组40人。其中观察组男23人,女17人,平均年龄(43.1±5.32)岁。对照组男27人,女13人,平均年龄45.8±4.52)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工作要求,进行常规管理。对干预组进行新型模式的管理,新型模式大致分为下面几点:(1)聘请专家专门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为社区储备专业的精神疾病防治人员。(2)开展全面精神疾病知识宣传与学习,社区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减少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庭的偏见。(3)增加患者之间的来往与交流。互相交流治病经验,增进患者融入社会的速度。(4)做好患者不同时期的随访工作,制定针对个人的管理方案,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5)定期进行康复咨询指导,通过医生与患者交流,逐一对社区管理重性精神病人进行分类评估和综合干预。(6)指导患者进行工娱活动,提高患者社会生活能力。(7)做好患者家属沟通工作,定期向家属了解患者病情,向家属提供疾病康复指导,定期组织患者家属参加精神疾病预防知识讲座[4]。

1.3 判定方法

使用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采用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分,以问卷形式对两组患者进行社会能力等方面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处理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其中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给予患者随访2年,统计2年间两组患者日常情况,对家属就患者日常生活知识知晓情况做调查,并且为两组患者进行社会功能缺陷评分。

其中对照组干预前SDSS总分445分,干预后466分。观察组干预前SDSS总分472分,干预后237分。两组患者干预后SDSS总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

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对照组在个人生活、责任心、社会活动等方面有所好转。

3 讨论

当今社会中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重视,而社区是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所以,现在的目标是将医院为精神疾病患者的服务转向以社区为中心的服务。重性精神病患者经过治疗离院后,仍离不开定期的随访与康复指导。本文研究对比了对照组患者身体状况、社会能力、家庭职能等方面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好转。所以,社区康复就是患者离院后进一步康复,恢复社会能力的重要保障。做好社区定期的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做好精神疾病患者的的访问和跟踪报道。社区的服务人员定期对精神疾病患者做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同时提供一些必要的义务咨询[5-7]。对精神疾病患者做好心里指导和生活上的服务,让精神疾病患者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有利于避免精神疾病患者的复发。同时社区应该积极开展针对心理健康的讲座,不仅让精神疾病患者提高精神卫生知识的认识,同时对社区的其他人也有较好的预见性,可以降低精神疾病患者的复发率,同时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的能力。精神疾病患者在康复期要在社区系统新型管理的模式下,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家属一同努力,相互配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得到全面的康复[8]。因此,做好社区新模式的管理工作,将会为患者回归社会,减少复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通过社区管理模式进行系统的康复干预管理,各个方面都有所改善。

[1] 马弘,刘津,何燕玲,等. 中国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686模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0): 725-728.

[2] 李欣娜.兰州市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治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8): 81-83.

[3] 栗克清,张云淑,张勇,等. 重性精神疾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精神医学杂志,2014,27(1): 47-49.

[4] 冯斯特,刘素珍. 国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 764-768.

[5] 王夏玲. 近八成精神病患者处于脱管状态:社区管理精神病患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社区医师,2012,28(8):3.

[6] 林祥吉,唐宏宇,史天涛. 北京市危害社会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现状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5):463-464.

[7] 丁振明.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病院康复模式的探索[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26-30.

[8] 栗克清,孙秀丽,张勇,等. 中国精神卫生服务及其政策:对1949-2009年的回顾与未来10年的展望[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5):321-326.

Community Management Model of Heavy Mental Disease

PAN Xiaoting KE Donglong WANG Jinyi Third Hospital of Quanzhou City,Quanzhou 362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erious mental illness in community management.MethodsSelection from November 2011 to November 2013 treated 80 cases of severe psychiatric patients,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40 peop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management. Members of the study group on social rehabilitation,and life-skills training,learning community management model of intervention of health knowledge. Imposed on members of the group for 2 years followed up on a regular basis. And social dysfunction rating scale(SDSS)rating an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ResultsGroup membership social disability assessment scale scores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ad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Serious mental illness community management is feasible,to help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

Heavy mental disease,Community,Community management mode

R197

A

1674-9316(2015)31-0013-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5.31.008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

猜你喜欢

重性精神疾病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社区综合管理对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经鼻空肠管护理中全面护理的效果研究
基于高校体育训练中兴趣的培养路径分析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江西 免费救治重性精神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