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油价助推全球油气业务并购

2015-04-18

中国石化 2015年2期
关键词:油价油气石油

□ 赵 晶

一旦国际油价企稳并且开始走强,全球油气业务并购就将掀起新一轮高潮。

自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走出了一波步步惊心的下跌行情,目前已经腰斩过半。国际油价的此次大幅跳水,无疑对全球油气工业带来了深刻影响,也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油气业务并购的开展。

全球油气业务并购创新高

在高油价时代的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公司顺风顺水,国际油价此番出乎意料的下降,着实让全球油气企业吃不消。不少油气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和自身发展困境,众多油气公司不得不对发展战略和业务资产进行重新调整,有的甚至打包出售油气资产,而那些资金充裕的大型油企趁机掀起对较小同业的收购热潮,目标直指非洲、亚洲和美国的原油生产商和勘探商,使得全球油气业务并购高潮迭起。

根据美国汤森路透统计的资料,截至2014年12月31日,当年全球油气领域业务并购价值达3830亿美元,远较2013年的2218亿美元高,也高于过去10年中峰值2010年的3275亿美元。在三季度表现得尤为显著。三季度,交易额超5000万美元的全球油气业务并购有78起,交易额达1230亿美元。其中,14起超大并购案,金额为1035亿美元,占全部大宗油气业务并购总值的84%。

全球油气业务并购数据统计

不过,去年上半年全球油气业务并购并未显山露水,并购交易数量达到850起,总交易额达到1360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交易数量为749起,交易总额为1097亿美元,相比之下,增幅不大。其中,一季度,全球油气并购交易仅达到334亿美元,较过去3年的平均并购花费低28%,全球仅完成205笔油气交易案,较2010年以来的一季度平均成交数量少27%;二季度,交易额超5000万美元的油气业务并购有54起,交易金额总计为422亿美元,而上一年同期为47起,交易金额为303亿美元。2014上半年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是俄罗斯寡头米哈伊尔·弗里德曼率领的L1 Energy以70亿美元的价格,将德国第二大公用事业公司莱茵集团(RWE)上游油气部门DEA收归麾下。下半年最大一笔并购交易,是西班牙最大能源公司雷普索尔以高达1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加拿大第五大独立石油生产商塔里斯曼。这也是本年度最大的一起油气业务并购。

为何全球油气业务并购在三季度异军突起,究其原因,还是低油价惹的祸。自6月开始走低的国际油价,已经将许多中小型能源公司挤出了市场,而那些大型油气企业也在收入萎缩、项目难开展的困境中挣扎。加拿大的塔里斯曼被雷普索尔收购就深刻折射了某些油气公司的窘境。时至年末,雷普索尔趁着国际油价破天荒滑落至5年最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塔里斯曼,尽管超过百亿美元的收购价并不便宜,但仍然让雷普索尔股东笑得合不拢嘴,因为这无疑是自2012年被阿根廷“赶”走后打得最漂亮的一仗。毫无疑问,油价暴跌是迫使塔里斯曼接受收购的主因,过去一年,该公司股价下跌28.7%,早前一度跌破5加元/股,属14年来首次。

历史上,在国际油价结束急跌并开始上涨之后,很快就会出现密集的并购活动,比如在2008~2009年就出现过这种情况。而目前,国际油价是否探底还未可知,全球油气业务并购已经如火如荼。可以想象,一旦国际油价企稳并且开始走强,全球油气业务并购还将掀起新一轮高潮。

北美充当油气业务并购领头羊

北美出人意料地成为2014年全球油气业务并购名副其实的领头羊。HIS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占据2014年全球上游油气业务并购交易额的60%以上,比2013年的42%有了明显增长。加拿大在全球上游油气业务并购交易额的份额也由2013年的7%增至2014年的13%,这主要得益于塔里斯曼将被西班牙莱普索尔以超百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和戴文能源以28.5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常规油气资产出售给加拿大自然资源公司。

北美之所以能够在2014年全球油气业务并购中当上了领头羊,主要得益于美国页岩气业务并购火爆。虽然国际油价被腰斩,但美国天然气价格已经远远高于2012年价格的历史低位。随着天然气价格的上扬,美国的非常规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和致密气的投资又热了起来。一些金融公司瞄准北美的页岩气资产大胆吃进,成为北美天然气业务并购的主要推动力量。

2014年前五大美国油气业务并购中,有4起是非常规油气业务。最大的一笔是加拿大能源公司以6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位于米兰德盆地的私营企业速龙能源公司,通过收购速龙能源公司,加拿大能源公司在朝着成为世界大型石油公司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紧随其后的是,Whiting石油以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Kodiak油气公司。此外,加拿大能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Encana油气(美国)完成了价值31亿美元的收购,从弗里波特-麦克莫兰铜金公司旗下子公司弗里波特-麦克莫兰油气公司手中,购得位于美国南得克萨斯州卡恩斯、威尔逊和亚他斯科沙县的资产交易。这些位于鹰滩页岩区的资产日均油气产量达到5.3万桶。而弗里波特-麦克莫兰油气公司此前已经完成了价值14亿美元、从阿帕奇公司收购墨西哥湾深水区域某些权益的交易。在Lucius项目其他作业权益拥有者履行完优先购买权后,弗里波特-麦克莫兰油气公司又以9.19亿美元收购了阿帕奇公司在Lucius石油开发项目所持的51.2%股份、阿帕奇公司在Heidelberg石油开发项目所持的全部工作股权,以及一些勘探租约。Breitburn Energy Partners以2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QR Energy。

分地区计算,中部大陆、陆上墨西哥海湾和落基山是美国2014年油气业务并购的三大地区,占美国全部油气业务并购总量的比例分别为29%、16%和22%。墨西哥湾海上油气业务并购活动平稳,但所占比例由2013年的12%下降至7%。

国家石油公司风采不再

与全球油气业务并购火爆行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过去两年大放异彩的亚洲和里海地区国家石油公司在2014年却马放南山,刀枪入库。2013年,亚洲和里海地区国家石油公司风光无限,在前十大全球油气业务并购中,有一半被其收归囊中,出尽了风头。但是在2014年,前十大全球油气业务并购却全然不见这些公司的身影。2014年前十大全球油气并购中倒是有七起涉及北美油气勘探开发公司。

与前几年的“出手阔绰”相比,2014年,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在油气业务收购方面显得“小气”了许多,交易额由2013年的200亿美元下降至不到30亿美元。2014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资本支出都有所压缩,三桶油海外收购的速度明显放缓,而中国的民营企业却高调出海,积极进行海外油气业务收购活动。有正和股份、风范股份、仁智油服、天成控股、金叶珠宝、亚星化学、广汇能源、海默科技、潜能恒信、宝莫股份等10多家上市民企宣布开始涉足海外油气业务。但实际效果不佳,仅宝莫股份和熔盛重工出海成行,宝莫股份以1.2亿元收购加拿大锐利能源公司51%的股权。熔盛重工发以22亿港元的价格收购新大陆油气公司在吉尔吉斯全资子公司60%股权,从而获得该公司在吉尔吉斯拥有的大型油田合作经营权益。金叶珠宝、天成控股已经撤退,仁智油服、亚星化学仍在踌躇。仁智油服计划收购的是PO1公司100%的股权,以此获得这家公司位于俄克拉荷马州Pearsonia West区块致密油藏51%的权益,交易价暂定为5.4亿元。亚星化学的收购方案于今年7月推出,公司计划收购TR公司87.50%的股权,以此获得这家公司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油田70%的权益,储量报告尚在编制之中,交易价暂定为9.72亿元。

与亚洲和里海地区国家石油公司偃旗息鼓不同,西方跨国石油公司相继作出剥离资产的决定。壳牌计划2015年前剥离150亿美元的资产;BP表示2015年前再卖出80亿至100亿美元资产;雪佛龙透露未来3年出售80亿美元上游资产;埃尼重点放在股东回报,削减5%开支的同时,拟2017年前剥离60亿欧元资产。上述资产剥离计划,为国有油企、独立勘探生产商,甚至各大金融投资机构,提供了有力的收购机会。尽管西方跨国石油公司多一半会择优劣汰,但即便是这些准备剥离的油气资产质量并非上乘,对中小型能源公司而言,也是极具吸引力的香饽饽。须知,目前全球油气资源早已被这些跨国石油公司瓜分殆尽,能够获得油气资源已属不易。

2014年,五大跨国石油公司中仅埃克森美孚没有进行大规模油气业务剥离,其他四大跨国石油公司均在实施剥离油气资产计划。其中,壳牌在2014年转让油气资产最为积极,先后转让了11个项目,交易金额高达82亿美元,成为本年度最为活跃的卖家。在壳牌完成的油气资产交易中,最大的一笔交易在澳大利亚,交易金额为50亿美元,在北美,壳牌转让了5个油气产量较高的区块。壳牌还转让了在鹰福特和密西西比的油气资产,获得6.4亿美元的现金流,并转让了在加拿大和哥伦比亚的油气资产,同时与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实现了油气资产互换。BP主导了3起油气资产转让,最大的一笔是将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北坡的4处油气资产转让给了Hilcorp Energy公司,转让金额为15亿美元。雪佛龙转让了挪威的小规模油气资产,退出乍得市场,获得13亿美元的现金流;埃尼继续转让高普公司8%的股份,通过两次交易获得11亿美元的现金;道达尔以7.5亿美元的价格转让位于安哥拉深水15/06区块的15%权益,退出沙赫杰尼兹气田,获得15亿美元。

猜你喜欢

油价油气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奇妙的石油
下半年国际油价仍旧承压前行?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