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农田防护林发展思路探讨
2015-04-17马建成
马建成
(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甘肃 张掖 734400)
张掖市农田防护林发展思路探讨
马建成
( 张掖市寺大隆林场,甘肃 张掖 734400)
摘要农田防护林对保障农业生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就张掖市农田防护林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实际提出了张掖市农田防护林发展的措施及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张掖市;农田防护林现状;发展对策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风沙线上,是我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近年来,张掖市林业建设坚持“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战略方针,狠抓“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具有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
1.1 地理位置及特点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97°20′—102°12′ E,37°28′—39°57′ N,属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区,全年光照充足,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川区年平均气温7.0~7.7 ℃,沿山区为4.8~7.7 ℃;日照时数为2 683~3 088 h,无霜期150 d左右,川区年平均降水60~200 mm,年蒸发量2 047.9 mm,沿山区年平均降水250~330 mm,高山区年平均降水400~500 mm。地形东南高西北低,地貌大体可分为走廊南山、走廊北山和走廊平原三大主要地貌单元,土壤类型主要有灰棕荒漠土与灰漠土等地带性土壤。
1.2 农田防护林现状
张掖市从1978年开始实施三北工程,将农田林网更新改造、绿色通道建设和沙区防风固沙林营造作为一个重点,现已基本形成带、片、网、点相结合、渠路林田相配套的防护林体系结构。累计建成沿312、227国道和北部风沙线总长度440 km的15条大型防风固沙基支干林带,全市绿洲内10万多hm2农田、65%的道路和80%的渠系实现了林网化,保护农田近6.7万hm2,为农牧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在农田防护林建设中,选择出了以易繁殖、速生、防护效果好、 成林成材快等特点的二白杨、箭杆杨、北京杨等主栽杨树种,辅以柳、榆、槐、沙枣等乡土树种。建设模式为:(1)由各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规划的窄林带、小网格、大面积的基本模式;(2)由川区国有、集体农、林场按苏联防护林规划模式,以宽林带、大网格为辅进行的农、林场建设所营造的防护林;(3)在绿洲中的荒地、公共地、边缘地等地方的片林、零散造林, 集体、私人林场林、林木种苗地以及农户耕地四旁种植的林木等, 是农防林的重要补充;(4)在20世纪8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兴起的经济林建设热潮中,以苹果、梨、葡萄、枣、林木种苗和花卉、反季节温室果品等为主的特色林业产业, 它们在为市场提供地方特色产品, 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创造了良好的农田防护效益。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思想意识淡薄,制约农田防护林发展
随着农田防护林体系框架的初步建成,区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曾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大风、沙尘暴以及干热风明显减轻,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支撑。人们对农田防护林生态意识淡化,部分干部只片面地看到了林带胁地现象,对原规划的防护林带不能按规划营造,缺苗断条的林带不能及时补建,甚至主张砍掉已成型的部分林带,扩大网眼,以解决胁地问题。加上一些林农争地矛盾突出,严重制约农田防护林的营造和采伐更新。
2.2 树种单一,病虫害现象严重
张掖市农田防护林中杨树占95%以上,其他树种种类少且栽植面积小。树种单一的特点较为突出, 而单调的树种抗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导致病虫害盛行。加之大多林农对病虫害防治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对林木进行检疫和预防,这也是病虫害发生的一大原因。而随着全球变暖,气候异常,新型病虫的入侵和繁殖,使病虫在生存能力和发生性状上有了极大变化,增加了检疫和预防的难度,严重制约着农田防护林的发展。近年来,以黄斑星天牛为主的杨树蛀干天牛在张掖市甘州区、临泽县、山丹县、民乐县相继出现,受害面积达0.4万多hm2,而且呈现扩散和蔓延趋势,严重威胁着杨、柳、榆等树种。虫害树木轻者树势衰弱,重者整株枯死,如果不及时加以防治,将对农田防护林造成毁灭性危害。
2.3 防护林老化,采伐更新不足
张掖市自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来,农田防护林网已具规模,起到了应有的防护效应。但近年来大多数杨树进入了成熟期,树木老化,生理机能衰退,逐渐枯老死亡,更新采伐迫在眉睫。一方面,全市木材市场火热,农户为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以林带胁地为由,千方百计要求批准采伐,砍树的劲头大于造林的积极性,而更新造林,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苗木质量不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现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农田制种业兴起,林网胁地现象凸起,成为影响农户收益的主要障碍,直接导致大面积采伐林网。加之林业部门管理措施滞后,农田林网更新远比不上采伐速度。
2.4 渠系改造、农田流转造成防护林采伐
随着各地节水工程的兴起,对原有在农田间的干、支、斗、毛、垄渠均进行了改造,而这样的改造直接导致毛渠、支渠、干渠边的树木遭到采伐;还有兴起的土地流转工程,一些开发商为追求土地效益最大化,以耕地周边不留树木作为要流转的依据,促使农户积极伐树,造成农田防护林锐减。
3农田防护林的发展措施及对策
3.1 政府主导,统一规划
农田防护林是维护农业生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坚持由政府主导、林业部门统一规划的原则,解决好植树用地和林带胁地的问题。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宣传和鼓励农户理解林业政策,将沟、渠、路等造林区域统一规划,并留有一定宽幅,以政策优惠和经济补偿的形式从农户的耕地中剥离出来,成为固定的林网格局。在现有的农田林网中,出现树木胁地影响农民切实利益的现象,林业部门应协同本地政府积极争取国家林业补偿资金,予以补贴,提高农民对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支持和认同。
3.2 因地制宜,选好树种
目前,黄斑星天牛等病虫害在二白杨等防护林树种中蔓延迅速,农田防护林建设应选择像臭椿、 新疆杨、 毛白杨、 三倍体毛白杨、银新杨、 欧美杨、 枣树、 速生杨、 胡杨、 四倍体刺槐、 核桃等抗病虫害较强的树种;在栽植模式上以乔灌混交、针阔混交等多种形式,改造以杨树为主的格局,最大限度地降低林网的胁地作用;在乡镇居民点、道路防护林改造中可选用樟子松、云杉等针叶树,广泛地选用抗旱节水或低耗水植物,使各树种合理搭配, 增强防护林稳定性。
3.3 加大投入,强化保障
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需要大量投入,应本着国家投入为主,地方自筹为辅的原则,广开资金渠道,增加工程投入。在国家及地方资金扶持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农户和驻村企业投工投劳,发动全社会各部门支持防护林工程建设。要加大林业惠农政策的发展,鼓励农户在承包地上营造防护林带,按照 “谁出让,谁优先、谁投资,谁优先”的原则,落实承包经营,发放林权证,明确责、权及收益分配;实行优惠的农田防护林用地、用水、用电政策;继续落实好农田防护林建设造林补助政策,提高农户的参与度。
3.4 明确责任,抓好管护
农田防护林管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各级政府必须把林业机制创新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农田防护林管护的根本措施来抓,一方面要按照“谁栽植、谁收益、谁管护”的基本原则,正确协调和处理好责、权、利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责任明确。另一方面要确定专人落实对一些集体防护林的管护责任,保证各项补助政策及时、足额兑现到广大农民。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巩固农田防护林果建设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刘清堂.浅议振兴平源地区农田林网建设[J].山西林业,2009(4):31-32
[2] 海红,金菊.关于引大灌区农田林网建设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9(3):59
[3] 袁向前,轩文涛,刘海超.打造林茂粮丰的绿色屏障——西华农田林网建设存在问题与建议[J].中国林业,2009(6):34
[4] 曾德慧,姜凤岐,范志平.农田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J].应用生态学报,2002(6):747-749
[5] 武建林,张良谱,刘随存.晋中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其效益评述[J].山西林业科技,2001(3):40-44
[6] 赵雪彬,更藏措.沙珠玉农田防护林现状探讨[J].青海农林科技,2008(4):21-222015年5月
中图分类号:S727.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5.043
作者简介:马建成(1974-),男,大学,助理工程师,现从事森林防火和资源管护工作.
收稿日期:2015-03-09
文章编号:1005-5215(2015)05-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