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联理论的《纳尼亚传奇:最后一战》对话翻译研究
2015-04-17刘婷婷冯瑞贞
刘婷婷 冯瑞贞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基于关联理论的《纳尼亚传奇:最后一战》对话翻译研究
刘婷婷 冯瑞贞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纳尼亚传奇》由英国作者C.S.Lewis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是世界儿童奇幻文学的经典。关联理论是由Sperber和Wilson(1986)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根据该理论,翻译是一个双重交际过程,即原作者对译者、译者对读者的双重明示—推理过程。本研究采用语料库语言学和案例分析法对《纳尼亚传奇:最后一战》两个中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关联理论及问卷调查,试图从意义层面、文体风格和文化负载词方面解读两译本翻译策略、翻译效果及读者接受度。研究发现:在意义层面上,较向译本,冯译本更简洁易懂;在文体风格方面,向译本多使用俚语,增强了文本趣味性及可读性;在文化负载词方面,向译本采用“直译+注释”的翻译策略,保留西方宗教文化,有利于文化交流,但增加了读者的理解努力;冯译本运用“意译”法,选用文化色彩较淡的词语,减少读者阅读心力,提高了阅读效率;此外,笔者发现由于译者忽视原作者交际意图及目标读者语言环境,导致译文中出现了一些误译现象。
儿童文学;关联理论;对话翻译;纳尼亚传奇:最后一战
1.引言
《纳尼亚传奇》系列共七本,讲述了一系列发生在奇异世界——纳尼亚王国——的神奇故事,《最后一战》是其终结篇,可连续阅读,亦可择单本阅读。查询中国知网后发现:众学者对《纳尼亚传奇》系列的研究多集中在前三部——《狮子、女巫与魔衣橱》《凯斯宾王子》《黎明踏浪号》,多为宗教、意象、奇幻等方面研究,而研究其翻译的尚不多见,且《纳尼亚传奇》系列后四部作品无人问津,因此本研究择其终结篇——《最后一战》及其两个中译本进行研究。市面上流行的《最后一战》译本众多,但质量有待考察。本文选取2014年出版发行的两译本(分别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及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进行研究,译者分别为向和平、冯瑞贞。据统计对话在该书中约占43.67%的篇幅,且对话在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话译文质量的好坏显得尤为重要。儿童文学的目标读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他们正处于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且注意力正逐步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但直观的具体的事物(形状、颜色、声音和形象)仍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儿童文学概论》编写组,1990:16)。1986年,Sperber和Wilson在合作出版的《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了关联理论。根据该理论,人类认知以关联为取向。关联性与听话人理解话语时所付出的推理努力(认知努力)及所取得的语境效果(认知效果)有关。关联程度的大小可以根据推理努力和语境效果进行判断,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越少,语境效果越好,关联性越强;反之,推理时所付出的努力越多,语境效果就越差,关联性就越弱。①赵彦春(2003)认为关联理论对翻译有较强的解释力。因此,笔者选取部分对话作为案例,结合关联理论从意义层面、文体风格、文化负载词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关联理论对儿童文学译作的评析意义。
2.研究综述
《纳尼亚传奇》系列出版后引起了中外学者密切关注,Gavin Adrienne、Christopher Routledge(2001)认为《纳尼亚传奇》是传播宗教信仰最好的例子。童雅平(2012)采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时空、结构和声音三个方面对《纳尼亚传奇》叙事策略进行研究。对该系列的翻译研究多集中在译者主体性、目的论、接受理论等视角。值得注意的是王慧(2012)在其硕士论文中运用诺德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对《纳尼亚传奇》中译本进行分析,指出该理论对翻译具体的指导意义,这为《纳尼亚传奇》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作为语用学中一个重要理论,关联理论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发展。Naoko Taguchi将关联理论应用到二语教学中,在听力测试中,无论水平如何,学习者都能根据语境推测出讲话者意图及关联性。朱永生(1996)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是两个虽不同但互补的语言理论。赵彦春(1999)指出关联理论不是翻译理论,但可以有效地(1)解释翻译活动;(2)指导翻译活动。Gutt(1991)指出关联理论对文学作品、广告传媒、翻译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交际活动有较强解释力,对翻译方面解释力更强,他认为关联理论足以解释一切翻译现象。
目前为止,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已与很多理论结合,如目的论,接受理论等。由于译者和目标读者认知环境不同,且考虑到儿童组织信息和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特点,徐德荣(2004)在“儿童文学翻译刍议”中指出儿童文学的译者应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熟悉儿童的语言并能够洞察儿童的心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到读者的阅读能力,当认为译文较难时需要发出明显的刺激信号,这样才能减少读者的阅读心力,进而促进译者和读者明示推理成功。
综上所述,《纳尼亚传奇》在宗教、意象等方面研究已相对成熟,而翻译研究则比较欠缺。不少学者认为“关联理论对翻译有较强的解释力”,且笔者仔细研读《最后一战》原作及两译本,发现较多地方可以用关联理论解释。因此笔者将结合关联理论,对《最后一战》的对话翻译进行解读。
3.基于关联理论的《最后一战》案例分析
《最后一战》讲述了席福特和帕叟在湖边散步时捡到一张狮皮,席福特劝诱帕叟披上狮皮假扮狮王阿斯兰,并统治纳尼亚。自纳尼亚被席福特及卡乐门人“统治”后,众生灵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国王蒂莲向狮王呼救,唤来尤斯塔斯和吉尔,他们带领独角兽等忠诚的动物,同卡乐门军队、反叛的野兽以及小矮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战斗。最后狮王力挽狂澜,开天辟地,用至高无上的力量打造了一个崭新的纳尼亚。
本研究基于笔者自建的《最后一战》小型平行语料库展开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江苏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和五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访问,组织安排了50位小读者(男女比例大致为1:1.2)阅读《最后一战》,并随机选出5位小读者同时阅读了向译本和冯译本,要求他们在阅读译文时划出有趣或难懂的对话。之后笔者对划线部分进行整理和筛选,选出几组有代表性的对话,将原文及两译文做成问卷,发给剩余45位小读者让其从中选出喜欢的译文并说明原因。为减少干扰,笔者将向、冯译本分别记为译文①、②。45位小读者均独立完成该问卷。最后笔者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进而分析读者对译文的接受情况及其原因。此外,笔者运用关联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译文的意义层面、文体风格和文化负载词方面探究关联理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解释力。
3.1 意义层面的明示翻译
胡永近、刘睿(2015)认为“由于原作目标读者是与作者操同一语言,共享同一文化语境和语言规范,有类似的认知语境。当原作者认为读者可以根据认知语境推断出意图时,便会使用隐含手段。而译文读者往往由于认知语境的差异,无法推断出隐含意义,容易产生误解。这时,译者最好使用明示法,译出隐含意义。”笔者将结合具体例子说明在意义层面上明示翻译的作用及意义。
(1)“What!” cried Shift.Everything right—when there are no oranges or bananas?”...
“There’s sugar too,” said Shift.
向:“什么”席福特叫道,“一切正常——既没有柑橘,也没有香蕉?”……
“还有糖。”席福特说。
冯:“什么!”希福特大声喊道。“一切都好端端的?好端端怎么连橘子和香蕉都没有呢?”……
“也没有糖啊,”希福特说道。
席福特正在想尽一切办法使帕叟披上狮皮,并假扮阿斯兰。它先借“纳尼亚没有香蕉”来试探帕叟态度,但帕叟似乎对香蕉不感兴趣。它又想到用“糖”来劝服它。根据上下文语境,此例中“there’s sugar too”,指没有糖或者糖很少,向译本中“还有糖啊”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有糖,二、没有糖。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小读者进行分析做出取舍,增加了认知难度,降低了阅读效率。冯译本结合语境,在理解了原作者交际意图的基础上,将此句译为:“也没有糖啊”,规避了歧义,有效减少了阅读过程中的推导努力。统计表明,45位读者中82.22%的读者表示“也没有糖啊,”意思更明确具体,阅读过程更流畅,减少了阅读过程中思考停顿的时间,提高了阅读效率。
(2)“That’s taken the wind out of our sails,”whispered Eustace.
向:“这等于止息了我们帆上的风。”尤斯塔斯耳语道。
冯:“这下我们被置于不利地位了,”尤斯塔斯低声说道。
大战期间,敌方抢占先机,蒂莲等人陷入困境。向译本“这等于止息了我们帆上的风。”采取逐字直译的策略,忽略中文固有的语法或用词习惯,略有欧化倾向。翻译家思果在《翻译研究》一书中指出:“目前的翻译已经成了另一种文字,虽然勉强可以懂,但绝对不是中文。”小读者未必能解读出蒂莲等人的处境,可能导致译者的交际意图传递失败。而冯译本“被置于不利地位”则省去“推导”环节,将交际意图具体化、明晰化,语境效果较前者更强,读者需付出的认知努力相对较小,关联性更佳。统计结果显示88.89%的读者表示较向译本,冯译本比较符合中文表达习惯,且表述更一针见血。
(3)“Don’t try to stop me, Peter” said Lucy, “I am sure Aslan would not.”
向:“彼得,不要来劝我,”露西说,“我相信,阿斯兰就不会这样做。”
冯:“别拦着我,彼得,”露西说,“我相信阿斯兰也不会阻止我哭泣。”
旧纳尼亚灭亡时,露西伤心地哭泣起来,彼得欲上前安慰,但露西谢绝说阿斯兰都不会阻止她的。原文省略了动词“哭泣”,冯译本将其译出;向译本用“这样”代替具体动作,该译法重心落在了对阿斯兰行为的预测,冯译本则强调“哭泣”属人之常情,阿斯兰也不会阻拦。通过对原文的仔细研读,笔者认为原作者的交际意图是“大家对旧纳尼亚恋恋不舍,对其消亡表示痛心”,露西的“眼泪”表达了她对纳尼亚深深的爱。英文表达习惯与汉语不同,当原作者认为读者可以推断出动作行为时常采用省略手段避免重复,而汉语倾向于反复呈现动词,以增强语气或增加语境效果。91.11%的小读者表示较抽象动作“这样做”,后者渲染了悲伤气氛,画面感更强,有几位读者表示他们也为纳尼亚消亡感到难过。
3.2 文体风格的明示翻译
考虑到儿童的认知特点,儿童文学在用词、意象、节奏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徐德荣、江建利(2014)指出“儿童文学应当适应儿童心理和阅读特点,运用韵律、结构、修辞等手段使其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肖红(2001)认为“风格的显性特征之一词汇特征是作家在用词方面的个人习惯,富于个性化”。问卷结果显示读者对向译本中俚语有浓厚兴趣。笔者将结合具体案例,探析译者如何成功利用俚语实现文体风格的明示翻译。
(4)“A week, fair maid?” said Tirian.
向:“靓妹,一个星期?”提里安说。
冯:“一个星期吗,美丽的姑娘?”蒂莲说。
“fair maid”是国王对吉尔的称呼。向译本“靓妹”简洁上口,反映出译者独特的用词习惯,该用语与蒂莲国王的身份反差较大,超出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这种反差吸引了小读者的注意。77.78%的读者表示“靓妹”极具趣味性,提高了阅读兴趣;冯译本“美丽的姑娘”,朴实无华,较符合讲话者身份特征。但相比之下,向译本更简洁通俗,文体风格更加活泼,满足了读者“童趣”的体验。
(5)“Don’t they understand?” said Jill impatiently.“What’s wrong with all you Dwarfs?”
向:“难道他们听不懂吗?”吉尔不耐烦地说,“你们这些小矮人都脑残了吗?”
冯:“难道他们不明白吗?”吉尔焦急地说道。“你们这些小矮人怎么回事?”
向译本中“脑残”与目标读者在课堂上学习的语法、词汇、句子截然不同,较“怎么回事”,此译本更简洁上口,且感情色彩浓厚,使读者耳目一新,增强了文本可读性和趣味性。调查显示,86.67%的读者较喜欢“脑残”一词,在正式的文学体裁中较罕见,用在此处显得新奇有趣。
3.3 文化负载词的明示翻译
廖七一(2000:239)认为“在文化差异悬殊的中英两种语言间寻找到完全对应的文化负载词几乎是不可能的,译者势必采用‘直译(音译)+注释’、‘直译+意译’或‘意译’等方法来弥补或调整中英两种词汇在文化上的差别。这三种翻译方法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它们并不是简单、固定的翻译模式,译者应该在充分理解原作的前提下,根据具体词汇和相关语境灵活选择。”根据廖七一提出的翻译方法,笔者试着探讨两译者如何处理《最后一战》对话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问题。
(6)In our world too, a stable once had something inside it that was bigger than our whole world.
向:在我们的世界也是如此,有一个马棚里曾经装过比我们整个世界还要大的婴孩。②指耶稣诞生在马棚中。——译者注
冯:我们的世界也是这样,一间马厩,一旦里面发生重要的事情,就会变得比整个世界还要大。
狮王开天辟地,在马棚中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纳尼亚”,马棚里面的世界显得比外面更大。向译本采用“直译+注释”的翻译策略,保留了西方民族文化特色,有利于文化交流,但小读者对宗教文化知识了解并不多或比较陌生,增加了阅读难度;另外上下文语境中讲话者都在对“新纳尼亚”进行评价,此译本引入“婴孩”显得与整个语境有些格格不入。冯译本选择“意译”,“用译文中文化意义较淡的词汇再现源语词汇的主要意义”(廖七一,2000:241)。将讲话者的意图恰如其分的明示给读者,符合目标读者的背景知识,提高了语篇连贯性。
4.误译现象
由于原作者与译者及译者与目标读者的认知、语言环境不同,译者在翻译时往往既要考虑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又要关注目标读者的语言环境,忽视任何一方都可能导致误译。
(7)Oh, well done, daughter.
向译:噢,干得漂亮,女儿。
冯译:啊,干得不错,姑娘。
“daughter”是蒂莲对吉尔的称呼。该表述的释义为“女儿或女儿(老年人、牧师等对女孩的亲切称呼)③陆谷孙.英汉大词典(第2版)[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467.”。在原文中起寒暄交际作用。“女儿”在中国一般指直系血统的亲生女孩子或没有血缘关系,但得到认可的女性。译者将“daughter”直译为“女儿”,未能准确领会原作者交际意图亦没有考虑到目标读者的语言环境和接受能力,目标读者可能会误以为“蒂莲和吉尔是父女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相比之下,“姑娘”在该语境下较符合读者认知及原作者交际意图。
5.结语
本文以儿童认知为出发点,运用关联理论从意义层面、文体风格及文化负载词方面对《最后一战》两个中译本对话进行评析,结合问卷调查进一步探究了两译本的翻译策略、翻译效果及读者接受度。研究表明,向译本和冯译本均考虑到儿童的认知环境,通过增加语境效果以提高译文关联性。在文体风格方面,向译本用词趣味性更强;在意义层面上,冯译本表达更具体明晰;在文化负载词方面,较向译本“直译+注释”,冯译本“意译”策略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认知特点;而读者接受度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以上分析的有效性。篇幅所限,未从更多角度分析,且语料仅限于《纳尼亚传奇:最后一战》对话,未来将扩大语料,从更多角度解读儿童文学译作。希望本文可以为儿童文学译作评析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Adrienne, G.& Routledge, C.Mystery in Children Literature: from the Rational to the Supernatural[M].New York: Palgrave Publishers Ltd, 2001.
Gutt, E.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Lewis, C.S.(1956).The Last Battle[M].Tianjin: 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4.
Sperber, D.& D.Wilson.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 Blackwell, 1986.
Taguchi, N.Contex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M].New York/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 2012.
《儿童文学概论》编写组.儿童文学概论[Z].成都:四川少年儿童文学出版社,1990.
冯瑞贞.最后一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胡永近、刘睿.关联理论视域下的隐含意义翻译策略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5(3):92-94,113.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何自然、冉永平编著.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13-314.
姜申.论《纳尼亚传奇》建构的第二世界[J].科学文汇,2012(1):199-200.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39-241.
陆谷孙.英汉大词典(第2版)[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467.
思果.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童雅平.《纳尼亚传奇》的叙事策略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王慧.中文版《纳尼亚传奇》翻译文本分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王建国.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翻译,2005(4):21-26.
徐德荣.儿童文学翻译刍议[J].中国翻译,2004(6):33-36.
徐德荣、江建利.论儿童文学翻译批评的框架[J].外语研究,2014(2):66-71.
肖红.风格特征及其再现方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5):77-80.
向和平.最后的决战[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1999(3):273-295.
赵彦春.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对翻译缺省问题的关联论解释[J].重庆: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
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用学的互补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1):6-10.
H315.9
A
1006-2831(2015)11-0200-5
10.3969/j.issn.1006-2831.2015.04.057
2015-10-12;修改稿:2015-10-16
①何自然、冉永平编著.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