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村落发展与非遗传承方式探讨
——以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村落东弄村为例
2015-04-17王二杰
王二杰
(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浙江景宁 323500)
城镇化进程中村落发展与非遗传承方式探讨
——以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村落东弄村为例
王二杰①
(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浙江景宁 32350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乡村以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为载体的传统文化逐渐式微。在新的形势下,东弄村村民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采取多种措施来保护推动传统畲族文化传承发展,探索非遗传承新型模式,进一步探讨乡村文化发展的推动力,从而满足城镇化进程中人们的精神需求。
城镇化 探索 展现 推动力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随着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①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49页。。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尤其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又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人们为其保护做出了各项探索。
一、东弄村概况
东弄村,位于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华东地区唯一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景宁畲族自治县城东南部,处于敕木山东峡谷,谷深如弄,故名东弄。东弄开基于明万历七年(1579),至今已有430余年历史,始祖昆公聪自澄照乡金丘村迁徙至彭坑村不久,即迁居东弄村。东弄村属鹤溪街道,下辖东弄、下店、周坑、降头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104户,376人,除1户姓叶外,其余均为畲族姓蓝。东弄村是景宁县革命老区、少数民族集居村、民族特色示范村。
目前,景宁县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19项,市、县级非遗项目12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13人,市、县级88人;建立县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6个、非遗教学实践基地8个、非遗“活态传承”示范村4个;建成非遗传承展示馆(室)、传习所33个。东弄村村内所传承的非遗项目主要有国家级非遗项目畲族民歌,省级非遗项目畲族婚俗、畲族彩带、畲族祭祀仪式,以及县级非遗项目手工织布、手工编织、功德舞、草鞋等。村内现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蓝余根(畲族婚俗)、蓝延兰(畲族彩带纺织技艺)两人,市级非遗传承人蓝仙兰(畲族三月三),县级非遗传承人兰聪美、蓝光元(畲族民歌)、蓝木昌(做功德)、蓝香菊(畲族彩带编织技艺)。2006年,东弄村做功德项目基地是景宁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09年,东弄村被评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示范村;2012年获得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旅游村)等众多荣誉。另外,东弄村村内畲族古民居众多,村内拥有蓝氏宗祠、蓝氏家庙等宗祠文化遗存,村内拥有枫香、苦楮、马尾松、南方红豆杉、细叶青冈等多种古树群落,使东弄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村落。
二、城镇化进程中东弄村非遗传承方式探索
20世纪90年代初,景宁县政府制定对位处半山腰、交通不便的东弄村予以移民搬迁的规划,最终选择属地搬迁方案,即东弄村村内田地上另建新村,村民根据自身居住条件自行决定搬迁,后因新老村之间公路修通,又形成新老村齐头并进的布局。在产业经济上建成了初具规模的毛竹、茶叶、香菇等产业基地,部分村民在东弄老村经营起农家乐,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对畲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也不断深入,并积极在城镇化进程中对非遗传承方式进行探索。
(一)日常生活的长效展现
1.以乡村为主体的非遗场馆建设
东弄村村内畲族古民居众多,宗祠文化也比较兴盛。东弄村根据文化礼堂、非遗馆、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等基础文化设施建设需求,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村内蓝氏宗祠、蓝氏家庙、旧礼堂等改建成为集蓝氏宗祠、功德舞馆、农耕展示馆、彩带展示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非遗展示馆和文化礼堂,村民还自发建起畲族彩带工作室、畲族山歌展示馆等非遗展示场所。
东弄村的蓝氏宗祠、功德舞馆建设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其环境进行整修,保留原有的文化空间,再现文化所存在的社会环境,成为非遗项目展示展演的重要平台。农耕展示馆、彩带展示馆、畲族彩带工作室和畲族山歌展示馆通过大量的农耕实物结合文字、图片,勾勒出旧时畲民农家生活的种种细节和完整风貌,描绘出独特而又细腻的畲族风情画卷,还原出农耕文化的深层内涵。东弄村非遗馆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为村落非遗项目提供了一个展演展示的平台,符合东弄村的文化需要和发展要求,吸引了广大村民踊跃参与。
2.以村民为主体的自发探索
近年来,景宁县政府积极鼓励组建文化队伍,群众每年自发以节庆为契机,开展演出场次达3000多场,如快乐广场队、畲族山歌表演、畲族婚嫁习俗表演等。早在20世纪90年代,东弄村就已成立东弄村畲艺展示队、畲族山歌队,编排展现畲民日常生产生活场景及休闲娱乐方式的舞蹈《织彩带》《畲谷风祭》等,展现出畲家人的独特习俗和勤劳智慧。在2010年东弄畲艺展示队的基础上,东弄村蓝延兰、蓝仙兰等一批知名畲族民歌手成立了“东弄村畲族文化艺术团”,成员有20人,他们自编自演畲族舞蹈、畲族山歌以及婚俗表演。在重大活动中,总会看到她们演唱的畲族歌舞《农耕舞》《畲族敬茶歌》《畲族敬酒歌》《彩带情思》等。2012年,东弄村《农耕舞》获丽水市第五届乡村文化艺术节“农民草根达人秀”金奖。
同时,省级非遗传承人蓝延兰,市级非遗传承人蓝仙兰,在自家院子里建立自己的畲族彩带工作室和畲族山歌展示馆,对畲族彩带和畲族山歌进行全面的展示,并且建立起集展示、讲解、教授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展示馆。这些使东弄村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看到、听到、触到身边的非遗项目,亲身体验传统文化为生活带来的精妙,切身感受畲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中学习非遗精华,使其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村落共同的集体记忆,从而构建起稳固的文化空间,增强村民保护非遗项目的文化自觉性和积极展现村落文化的文化自信。
(二)节日狂欢中的集中展现
传统节日是历史上形成的民俗活动,也是各项文化活动集中展现的时刻。“从平日的角度看,节日期间人们的生活处于非常状态,带有集体‘着魔’的特征。节日以公共的时间和空间为基础,活动过程带有戏剧表演性质;它所追求和创造的,是集体的文化认同、公共的价值观念和和谐的社会环境。”①关昕:《文化空间: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民俗研究》2007年第2期,第271页。东弄村的传统节日期间,也是乡村各项非遗展示活动的集中展现时间,人们唱山歌,跳畲舞,织彩带,吸引着附近村落村民前来观看。对于村民来讲,他们通过自身的参与,获得情感上的宣泄和精神上的满足,取得娱己的效果。
东弄村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举办了“东弄村畲族文化展示活动”。在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期间,东弄村邀请县内各畲族村、福建蕉城、安吉、泰顺及云和有关民族村的畲族歌手同台竞技。以歌会友,以歌传情,活动集畲族歌舞表演、畲族手工艺制作展示、农耕文化展示、祭祖表演等于一体,成为村级规模最大的畲族文化艺术展示活动。尤其于2013年,在东弄村举办了中国畲乡三月三畲族原生态民歌大赛暨畲族非遗展示体验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10支代表队共75名选手参加了中国畲族民歌大赛原生态组决赛。《三月三彩带映畲乡》《山哈歌言传万年》《彩带情思》《畲娃颂畲乡》等一曲曲原汁原味的畲族山歌回荡在东弄村。这次大赛期间,众多的非遗项目如畲族彩带编织、银饰制作、功德舞、菇民戏等丰富多彩的畲族非遗项目展示体验活动得以举办,让人们在山水之间感受畲族民歌的独特魅力,体味乡村的别样热闹。
在表演中,观众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通过观看表演,获得欢乐和心情上的愉悦。同时,节目在排演中得以代代传承,老一代人通过教授和表演,引发年轻一代对地域文化事象的兴趣,在无形当中传授着地方文化知识。对于青少年来说,表演抑或观看的过程,都是他们在特定环境中接受习俗教化的过程,这使他们在娱乐享受的同时,传承着本民族文化,获得本乡本土的文化记忆。在这个表演场域中,集合了各个阶层中的人,观众与观众、观众与表演者相互交往、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这是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
三、城镇化进程中乡村非遗发展的推动力
(一)政府多举措扶持非遗项目发展
近年来,景宁县政府提出了打造全国畲族文化总部的目标,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文化建设,在推进现代城市建设的同时注重城市文化内涵的培育。重点对国家级非遗项目畲族三月三、畲族民歌进行培育,创设“中国畲乡三月三”“中国畲族民歌节”两大载体,积极打造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推动畲族民歌民舞在当代的传承发展,从而切实提升区域畲族文化实力。
同时,不断推进全县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礼堂建设的需要,积极开展了乡村系列非遗馆(室)建设,先后建成了“安亭传师学师馆”“大际罐展示馆”“畲药体验馆”“岗石山歌馆”等众多门类齐全、主题鲜明的系列非遗馆群,基本实现了乡乡有非遗馆、村村有非遗点。这些非遗馆(室)正成为人们提升素质的最好平台和最佳场所,也成为乡村非遗民俗活动的核心展示场所。
2013年,对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荣获表演金奖在内的9个奖项以及浙江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大型畲族风情舞蹈诗《千年山哈》进行改编,推出大型畲族风情歌舞史诗剧《印象山哈》,并在2014年三月三期间正式推向市场,实现常态化演出。剧目以传师、耕山、恋歌、礼嫁四幕,向观众展现耕种狩猎、种茶织布、婚恋嫁娶等畲族传统习俗,将非遗资源以全新的姿态予以舞台展现,是一部走近畲族、了解畲族、感悟畲族的非遗精品,是目前全国唯一一部展现畲族题材的旅游剧目。
(二)乡村文化精英的努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一批地方精英逐渐活跃起来。这些文化精英有着良好的文化知识,同时对村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利用手中的资源,在国家政策允许下,成为各类文化项目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为村落的各项发展出谋划策,成为村落发展的中坚力量,并得到政府层面的认可,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如在东弄村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组建的各类文化志愿队伍、修建的各项文化设施等都离不开蓝余根、蓝延兰、蓝仙兰等文化精英的努力。
(三)群众对传统文化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再一次被认识、挖掘,并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从2003年起,景宁县开始启动普查工作,重点对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取得了较大成果,全县普查出民族民间艺术项目204项。2007年开始,再次对全县22个乡镇(管理区)进行开展包括口头文学、传统技艺、礼仪节庆、民间信仰、民间知识等16个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共搜集各类信息线索38000条,整理出较高价值的线索15600条,查清了16个门类、70个种类、2000多个项目。整理普查资料26册35万字,拍摄照片1600幅,录音136小时,录像248小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档案室。
景宁县现已建立起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体系,为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乡村自发组建起快乐广场队、畲族山歌表演队、畲族婚嫁习俗表演队等业余团队513支。这些业余团队充分利用乡镇“文化广场”和村“文化角”等新载体,积极组织各项文化活动,营造出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贡献的浓厚氛围,促使人们参与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成为非遗活动开展的主力军。
四、结 语
非遗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保护非遗就是保护优秀
的传统文化。经过国家、省、市、县的多级努力,非遗得到前所未有的礼遇。但是,这些保护更多的是对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保护,人们很少关注项目所栖息的生态环境、传承场所。乡村作为最底层的非遗保护场所,它的保护不再仅局限于对项目的保护,而可以扩展到对民众生活的保护,它的任何变化都深深地影响百姓的文化生活。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关注乡村这一载体在非遗保护中所发挥的作用,关注乡村民众的文化生活。
① 王二杰,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遗产科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