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肌炎6例分析

2015-04-17乐宇民杜建

福建中医药 2015年6期
关键词:肌酸皮肌炎强的松

乐宇民,杜建

(1.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22)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肌炎6例分析

乐宇民1,杜建2

(1.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22)

皮肌炎;益气健脾;凉血解毒;化瘀

皮肌炎西医目前主要用糖皮质激素、羟基氯喹、甲胺蝶呤、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对改善肌肉疼痛、肌力、肌酸磷酸激酶、皮疹等临床及实验指标有显著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皮疹不能消退,特别是肌肉无力症状无法改善,反而呈进行性加重。本文重在探讨西医治疗疗效不佳时配合中药治疗是否具有治疗价值。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Bohan和Peter1975年提出的诊断标准[1],且经西医规范治疗1个月以上,其病情仍未控制的患者,排除伴有其他风湿病、妊娠、肿瘤、精神病患者。共收治6例,男、女各3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55岁,平均(31.33±19.49)岁,病程1个月至2 a。用药史:6例均经过西药规范糖皮质激素、羟基氯喹、甲胺蝶呤等治疗1个月至2 a不等,其中3例配合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每日1次,每次0.4 g/kg静脉滴注,连续5 d),3例曾使用甲泼尼龙500 mg/d冲击治疗3 d,5例仍用强的松30~65 mg/d,1例儿童仍用强的松20 mg/d。就诊时主要临床表现:6例均表现为肌无力;伴有肌肉疼痛、压痛,皮肤红斑,呼吸困难2例;吞咽困难,只能吸流质1例。就诊时主要实验室指标:肌酸磷酸激酶升高4例,乳酸脱氢升高6例,谷草转氨酶升高4例,抗核抗体阳性2例,血葡萄糖升高1例。

2 治疗方法

2.1 西医治疗一般基本不改变原西医治疗方案。

2.2 中医治疗采用自拟验方口服,以益气健脾为主,兼顾凉血解毒化瘀,处方:黄芪15~120 g,白术15~30 g,山药15~30 g,茯苓15~30 g,生地黄9~30 g,鱼腥草10~30 g,板蓝根15~30 g,牡丹皮15~30 g,赤芍15~30 g,枳实12~18 g,生姜3~9 g,大枣9~18 g,甘草3~9 g等。一般根据病情不同及症状变化适当加减:如睡眠不好者加酸枣仁、五味子;胸闷、气喘者加薤白、葶苈子、大腹皮等。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2.3 停减药方法一般先减强的松。强的松40 mg/d以上的患者,肌力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时开始减量,一般每次撤减强的松5 mg/d;当减至强的松30 mg/d时,若再减,一般需要肌力、皮疹、肌酸磷酸激酶等都恢复正常后逐渐撤减;撤减强的松至20 mg/d时,根据情况每次撤减强的松2.5 mg/d。中药亦根据病情变化随症加减。

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肌肉疼痛、压痛、肌力、皮疹、呼吸、吞咽等临床指标及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实验指标,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复发率。

4 结果

4.1 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的“肌痹”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好转:症状减轻,体征改善,实验室检查好转;未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4.2 症状改善情况肌肉疼痛、压痛:2例治疗3周症状消失。肌力:5例成人经过治疗1个月后肌力恢复正常,1例5岁儿童治疗4个月后肌力恢复正常。皮疹:2例皮肤红斑患者分别在治疗1个月和4个月后消退。呼吸困难:2例2周内缓解。吞咽困难:1例4周内回复正常。

4.3 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4例肌酸磷酸激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者约1个月恢复正常,6例乳酸脱氢酶升高者约4~6个月恢复正常。

4.4 不良反应2例服中药后出现轻微腹胀,未作特殊处理,2 d后腹胀自行消失。

4.5 治疗效果6例患者均达到治愈,治疗过程中未见病情反复。

5 讨论

皮肌炎属于中医肌痹症、痿症、阴阳毒等范畴。上述6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肌无力症状,病位在脾、肺、心,属气虚范畴。脾主肌肉,主四肢,脾气虚则肌体无力;脾气虚则生化无源,继则心肺气虚故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皮肤红斑为湿、热、瘀毒互结之征。治疗当以益气健脾为主,兼顾凉血解毒化瘀。方以黄芪、白术、山药、茯苓、生姜、大枣益气健脾除湿;生地黄、鱼腥草、板蓝根、牡丹皮、赤芍凉血解毒化瘀;枳壳行气化滞;甘草调和诸药。

皮肌炎西医治疗疗效不佳时配合中药治疗仍然有效,且毒副作用小,病情稳定,无复发。在目前的医疗条件下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肌炎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BOHAN A,PETER J B.P olymyositis and derrmatomyositis[J]. N Engl Med,1975,292(6):403-40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9.

R593.26

B

1000-338X(2015)06-0069-01

2015-10-03

猜你喜欢

肌酸皮肌炎强的松
肌酸补剂在跆拳道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miR-340、Th17/Treg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皮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肌酸补充在青少年运动员中的实践应用
肌酸补充与运动能力
霉酚酸酯和环磷酰胺治疗IV型伴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藿香正气水致皮肌炎1例并文献复习
强的松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程序化药物释放纳米涂层的构建及其体外实验研究
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及强的松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