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

2015-04-17

关键词:生产性子系统服务业

甘 志 华

(1.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2.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与社会管理系,安徽 马鞍山 243041)

中部地区承接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可以有效发挥传递扩散机制作用,提高中部地区的生产能力和产业竞争力。通过产业转移,促使生产要素区域间合理流动,可以培育中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然而中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离预期目标尚有距离,产业趋同、产业承接脱节和盲目竞争等现象仍旧存在[1]。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不足,特别是生产服务业发展不足,与制造业融合度不高[2]。本文以系统协调度模型为研究基础,尝试以中部6省为研究主体,探讨中部地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程度,以期寻找制约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基于中部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本文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以及相关统计数据库,运用了2006—2010年中部6省(山西、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面板数据。根据研究需要,本文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主要由《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中的5 个生产性服务业数据累加而得[3]。5个生产性服务业数据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TS),租赁和商务服务业(LS),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IS),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SS),金融业(FS)。具体变量说明如下。

1.被解释变量。可以通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系统协调程度Ct与综合发展程度Pt对两者间的协调程度加以衡量。Ct表示一个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程度,其值越大则两者间协调度越高。Pt表示一个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发展程度。考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系统协调程度,将Ct与Pt结合起来综合考虑Dt,可以全面地考量在该区域内两系统基于综合发展水平上的协调水平。Dt表示一个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水平,该指标不仅考虑了两者间的协调水平,同时还兼顾两者的发展水平,从而使得分析数据更具说服力。

2.解释变量。(1)规模指标。就该指标而言,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均选取中部地区相应产业增加值a1、占GDP比例a2、就业人数占比a3和固定投资额a4四个变量。

(2)结构指标。就制造业而言,选取中部地区高技术产值占GDP的比例a5、高技术企业数量占工业企业总数的比例a6两个变量。就生产性服务业而言,选取中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的比例a5和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例a6两个变量。

(3)增速指标。就该指标而言,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均选取中部地区相应产业增加值增长率a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a8和就业增长率a9三个变量。

(4)效益指标。就制造业而言,选取中部地区产值利税率a10、R&D 强度a11和R&D 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a12三个变量。就生产性服务业而言,选取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a10、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占其增加值的比例a11和生产性服务业投资效果系数a12三个变量。

(二)实证方法与结果

1.分析模型的建立。(1)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利用公式,消除数量级和量纲影响。zij为标准化指标,aij为原始值,i和j分别表示省份与编号。

(2)子系统的发展程度计算。对zij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指标权重wij。利用公式xit=∑nj=1ωijzijt,计算出子系统的发展 程 度xit(i=1,2)。i表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个子 系 统,t表 示 时 间,ωij表 示 权 重,zijt表 示 标 准化指标,xit表示两个子系统在该时间段内的发展程度。

(4)综合发展程度计算。利用线性加权公式pt=αx1t+βx2t,计算出两个产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程度pt,α和β是待定权数。考虑到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是制约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因素,故本文给待定权数赋值为:α=0.4,β=0.6。

(5)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计算。利用公式Dt=,计算出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值。

2.模型估计和结果分析。(1)中部地区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采用2010 年数据,按照KMO检验方法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检验,检验值分别为0.694和0.575(均超过0.5)。按照Bartlett球形检验方法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检验,显著水平值均为0,满足主成分分析条件。

(2)中部地区子系统发展程度计算。利用SPSS17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并得到相应的方差贡献率和因子荷载矩阵。按照主成分权重确定公式ωij=

可以计算出两个子系统的各指标权重值ωij。其中,λik表示第i个系统第k个主成分特征值,Cik表示第i个系统第k 个主成分的方差相对贡献率,μikj 表示第i个系统第k 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在第j个指标的载荷值,Uikj表示第i 个系统第k 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在第j 个指标的分量。经过计算,两个子系统的指标权重wij如表1所示。

表1 中部地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子系统指标权重

利用前文中的发展程度计算公式,代入权重值,可以计算出中部地区两个子系统的发展程度(表2)。

表2 中部地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子系统的发展程度

(3)中部地区子系统协调度计算。在协调度模型中代入两个子系统发展水平值xit,可以计算出中部地区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度(表3)。

(4)中部地区子系统综合发展程度计算。利用线性加权公式pt=αx1t+βx2t,可以计算出中部地区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程度(表4)。

表3 中部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子系统的协调度

表4 中部地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程度

根据表5,可以计算出2006—2010 年中部地区两个子系统间协调发展程度的均值(表6)。

表5 中部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子系统协调发展数值

表6 中部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子系统协调发展程度均值

二、结论与讨论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中部地区安徽、江西、湖北的制造业排名靠前,但生产性服务业排名靠后。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省份工业化进程加快,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了两者间的不协调。

从表3可以看出,仅河南省Ct值大于0.95,属于协调效应较好类型,而其他省份Ct值均小于0.95,属于协调效应欠缺类型。从表4可以看出,湖北省的Pt值排在第一位,但仍旧小于0.5,中部六省的综合发展均处于较低水平。综合表3、表4可以看出,河南省属于综合发展水平较低但协调效应较好地区,这主要是一种低水平的协调,加快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并在较高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是河南省产业升级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余五省属于综合发展水平较低且系统欠协调地区。因此如何在保持自身经济优势的基础上,提高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是这五省面临的重要课题。

表5、表6从动态视角反映了中部地区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从表6可以看出2006—2010年的5年里,前两年协调发展程度快速上升,2008年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之后的两年里又出现小幅上升。总体来说,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2008年出现的数据下降,主要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后随着经济复苏,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两个子系统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协调发展数据逐渐出现小幅上扬情况,平均值在0.5附近,反映出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呈明显上升趋势。

总的来看,我国中部地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个子系统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态势,尚处于协调发展程度较低状态。中部地区两个子系统的协调水平虽有小幅增长趋势,但提速不快,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将是今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重大课题[4]。

三、建议

(一)提升两个产业的发展水平

针对我国中部地区两个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需要不断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尤其应提高对自主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制造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企业要将自己的研发、管理咨询和品牌营销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外包,降低运营成本,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上来,尤其是加强自主创新,从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并且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大胆创新,在信息、金融、物流等方面,努力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以赢得制造业企业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多的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务[5]。此外,还应深化体制改革,降低准入门槛,引进社会资本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二)发挥集群互动优势,强化两个产业间的协同发展

针对我国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加速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情况,要积极推进产业区域聚集发展[6]。当前,我国中部地区正处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成长期,两者的协调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应采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财政引导等手段,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区域聚集。通过将制造业向城市周边集中优化布局,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区域集聚,形成两个集群间的协同互动关系,完善运行机制[7]。集聚过程中,重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链条的全程渗透,重新组合知识、技术等要素,强化两个产业间相互带动、辐射和服务功能,以实现两个产业的互动和融合。

(三)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加强职业教育,鼓励学校开设生产性服务业亟需的专业,支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订单班、冠名班、企中校、校中企等联合育人方式培养人才。通过院校、企业自身和中介组织等各种渠道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重视吸收和引进行业中的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特别是熟悉国外生产性服务业经营管理理念的人才,充实人才队伍。

[1]郭巍,林汉川,付子墨.我国先进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6):125-129

[2]魏建,张旭,姚红光.生产性服务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理论探讨,2010(1):163-165

[3]冯华,孙蔚然.服务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中国各省区发展水平研究[J].东岳论丛,2010(12):5-9

[4]韩峰,王琢卓,阳立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J].产业经济研究,2014(2):1-10

[5]盛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机制与经验——来自230个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4(2):32-39,110

[6]张亚军,干春晖,郑若谷.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内生与关联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4(6):81-90

[7]张振刚,陈志明,胡琪玲.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4(6):131-138

猜你喜欢

生产性子系统服务业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中介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