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亲子分离适应:普遍性与差异性分析

2015-04-17余益兵

关键词:危型学业亲子

余益兵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福建 漳州363000)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地区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农村老家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年龄在17 周岁以下的儿童。据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测算,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 102.55 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由于父(母)亲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亲情关怀、家庭教育、生活照料和安全防护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学研究,揭示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特征与个体差异,对于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一)关于留守儿童亲子分离适应状况的基本认识

亲子分离适应,是指在亲子分离情境下儿童对于生态系统环境的改变作出相应调整与应对的过程及其结果。关于留守儿童亲子分离适应的基本状况,目前主要有发展病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两种理论取向并得到了各自研究证据的支持。从总体趋势看,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存在更多的适应困难[1-3],但留守儿童群体的个体差异及其弹性机制也不容忽视[4,5]。因此,科学把握留守儿童亲子分离适应状况还需要更细致的研究设计和证据支持。一是要建立整合的理论框架。无论是早期研究关注适应不良症状,还是近期研究关注积极心理品质,二者均无法全面、客观地刻画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状况。二是要采用混合研究设计。除个别以外[6-8],多数研究结论是通过自我报告的问卷调查获得的,难以克服方法偏差的影响。在数据分析策略上,已有研究多采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相关测量指标的均值比较,而较少采用个体中心的分析方法,这样往往会丢失掉许多重要的信息[9]。三是要避免出版偏差(publication bias),即那些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的结果比不显著的结果更容易被接受。一些质疑的声音认为[10-12],现有综述性文章或研究报告只报告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差异的结果,而未充分讨论甚至省略两类群体不存在差异的部分。上述偏差极易造成社会公众对留守儿童的负面标签和污名效应。

(二)亲子分离影响儿童适应的两个关键变量:认知评估、应对方式

对于青少年而言,父母不在家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事件之一。根据拉扎勒斯关于应激的认知—交互理论观点[13],留守儿童对于亲子分离事件的认知评估及其采取的行为反应是影响亲子分离适应过程的两个关键变量。认知评估是应激的认知—交互理论的核心,包括个体对于应激情境性质的评估(即初级评估)以及个体是否具备足够的应对资源的评估(即次级评估)两个部分。尽管目前有关留守儿童对于亲子分离事件的认知评估还缺乏研究,但国内外实证研究也提示了认知评估在其它类型分离适应中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担心被抛弃在亲子关系、离婚相关的压力事件与青少年5 个月之后的内化或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均起中介作用[14]。那些对于父母离异持有较少认知偏差和较多认知错觉的儿童,报告了较少的焦虑、抑郁和问题行为[15]。临床研究[16]也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对于改善家庭离异儿童的抑郁症状是有效的。即使对于一般的焦虑症患者,积极的认知矫正也能够有效降低个体对于日常压力事件的消极认知[17]。

个体对压力事件的认知评估会影响对事件的反应。应对是应激的认知—交互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变量,是指个体在认知评估基础上,为维持个体与环境的平衡状态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研究表明[18],相对于威胁的或丧失性压力事件,个体对挑战性事件会更多采取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将压力事件评估为威胁性的个体则较少寻求情感支持。反过来,应对方式也与个体的适应结果密切相关:积极的应对方式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显著负相关[19]。由此推断,不同适应水平留守儿童在亲子分离的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方面可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三)衡量亲子分离适应的两个外部指标:学业成就和学校表现

父母外出以后,学业成就和学校表现是父母和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衡量儿童对于亲子分离是否适应的外部指标。大型调查分析发现,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是存在的,但仅限于双亲均长时间外出且对男生的影响更大[20]。从跨学期的变动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上升、稳定或下降的情况均会存在[11]。另外,留守儿童的学校表现也与父母监管和亲子关系质量有关。高水平的父母监管行为可以降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反社会行为[21],留守儿童与外地父母之间保持亲密的情感联结,不仅可以降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还可以保护儿童不受同伴拒绝的伤害[8]。反之,如果缺乏父母监管,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则不理想[22]。

(四)研究设计

在前期研究中,课题组提出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领域—功能理论模型,将个体社会适应划分为自我、人际、行为和环境四个不同领域,以及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两种功能状态。以此为依据,将留守儿童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低积极适应—高消极适应”(高危型)、“高积极适应—高消极适应”(矛盾型)、 “高积极适应—低消极适应” (适应型)和“低积极适应—低消极适应” (脆弱型)。初步分析表明[23,24],这种分类是可行和有效的。研究拟采用重点取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肥东县某代表性乡镇初中学校在校学生为被试,采用主观报告和客观评定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适应类型留守儿童认知、行为及学业成就和学校表现进行分析、比较,揭示不同适应类型留守儿童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便为设计相应的心理干预和辅导方案提供依据。

二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抽取安徽省肥东县某农村初级中学三个年级学生为被试,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 个班级进行测试。剔除不认真作答并经过逻辑清理后,获得有效被试310 人,其中留守儿童数据232 份(初一58 人,初二100 人,初三74 人;男80 人,女152 人)。在这里,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县城以外地方打工且超过三个月以上,由自己、祖辈或亲属照料的农村在校初中生。筛选被试的标准是:(1)父母未离异或丧失。(2)儿童自身没有残疾。(3)问卷回答通过逻辑检查。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在232 名留守儿童(男80 人,女152 人)中,高危型38 人(16.4%,男14 人,女24 人)、矛盾型69 人(29.7%,男25 人,女44 人)、适应型93人(40.1%,男29 人,女64 人)、脆弱型32 人(13.8%,男12 人,女20 人)。四种类型人数分布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二)工具

1. 社会适应问卷:采用邹泓、余益兵等编制的“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24],包括自我肯定、自我烦扰、亲社会倾向、人际疏离、行事效率、违规行为、积极应对、消极退缩八个维度,采用5 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0 ~4 分,共50 个题目。研究中,为了考察不同类型被试在自我、人际、行为和环境等不同领域的适应状况,分别将各适应领域相应指标的标准分相减得到领域适应分。比如,将自我肯定的标准分与自我烦扰的标准分相减,得到自我领域的适应分。得分越高,表明该领域的适应状况越好。

2. 认知评价问卷:采用薛云珍、梁宝勇翻译[25]、Peacock 编制的应激评价量表 (Stress appraisal measure,SAM)中文版考察留守儿童对于亲子分离的认知评价。原问卷包括初级评价(威胁性、利害性、挑战性)和次级评价(自控性、他控性、无控性)两个部分6 个维度共24 个项目。在研究中,要求初中生针对“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自己外出打工,而将自己留在家中”这一亲子分离情境进行应激评估,按照0 ~4 分等级进行评定。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除1 个项目因子载荷偏低外,其它项目因子载荷均在0.4 以上,模型各项拟合指数为X2= 457.2,df = 237,RMSEA = 0.055,

NFI = 0.93,NNFI = 0.96,CFI = 0.96,GFI = 0.89。各维度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威胁性0.827、利害性0.896、挑战性0.664、自控性0.845、他控性0.870、不可控0.665。

3. 应对方式问卷:采用解亚宁[26]编制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分量表,共20 个项目。

4. 学业成就问卷:采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的期末考试成绩和自我报告的学业成绩等级评定两项指标来反映学业成就。前者从学校提供的上学期考试成绩档案中获得,分别将三门课程的算术平均分作为学业成绩的指标;后者要求学生分别对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干课程教师对自己学业成绩的评价情况进行九级评分,等级越高说明成绩越好。初步分析表明,两种学业成就得分达到中等水平的显著相关,r = 0.54,p <0.01,说明两种评定指标彼此联系但内涵各有侧重。

5. 学校表现评定量表:采用江光荣修订的教师用儿童评定量表(Teacher - Child Rating Scale,TCRS)[27],包括适应问题和适应能力两个部分,适应问题包括行动表达、学习问题和退缩—焦虑,适应能力包括社交技能、任务取向和耐挫性,共36 个项目。采用班主任逐一根据学生名单进行5点量表评定。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教师期望效应,由研究者事先根据分类结果随机抽取75 名学生,混合编排后提交给班主任进行逐个评定。

(三)施测方法与数据处理

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担任主试,测试时间约50 分钟。采用SPSP17.0 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主要采用饱和模型进行多元方差分析(MANOVA)。如果整体模型效应显著,则进一步进行单变量方差分析,并进行Sheffer 事后多重比较(Hoc)。

三 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适应类型的领域适应性

为考察不同适应类型是否存在领域特异性抑或普遍性,以四种类型为自变量,四个领域适应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整体效应显著Wilks’Lambda F = 34.63,p <.000)。进一步单变量F 检验表明,四种适应类型在不同适应领域得分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表1)。

表1 四种适应类型被试在社会适应各领域得分比较(M ± SD)

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四种适应领域得分上,适应型得分均最高。高危型、矛盾型与脆弱型之间既彼此关联又各有差异:在人际和行为适应领域,脆弱型与高危型得分无显著差异,二者均显著低于矛盾型和适应型;在自我和环境适应领域,脆弱型与矛盾型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二者处于高危型和适应型之间。这表明,适应型留守儿童的亲子分离适应具有跨领域的一致性,而适应不良的留守儿童则具有领域特异性。

(二)不同适应类型留守儿童认知评价与应对方式

以四种类型为分组变量,分别以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各指标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2): (1)不同适应类型在初级评价的“利害性”维度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与高危型相比,适应型被试表现出高挑战性、高可控性(自控性、他控性)、高积极应对以及低威胁性、低无控性、低消极应对的“三高、三低”的模式。

(3)矛盾型和脆弱型在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2 四种适应类型留守儿童对亲子分离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得分(M ± SD)

(三)不同适应类型留守儿童的学业成就与学校表现

不同类型被试的学业成就和学校表现见表3。在学业成就方面,四种类型被试在学业成就层面两项指标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Wilks’Lambda =0.899,F = 4.01,p <.001 。进一步单变量分析发现,适应型留守儿童无论在考试成绩还是学业评价上均最高,其它三类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学校表现方面,四种类型被试在适应问题和适应能力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两个层面的指标,得出以下主要结果: (1)从总分看,适应型留守儿童适应问题最少,适应能力最高。(2)不同适应类型留守儿童在“行动表达”和“焦虑-羞涩”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适应型儿童的社交技能、任务取向显著优于高危型;与矛盾型相比,适应型儿童的学习问题更少、社交技能、任务取向和挫折耐受能力更好。矛盾型与脆弱型在教师评价的学校表现各个层面上均无显著差异。

四 讨论与建议

研究以个体中心的分析策略,采用主观报告、客观评定和档案法搜集到的心理行为指标数据,对不同亲子分离适应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一)留守儿童亲子分离适应的领域特异性

根据社会适应的领域—功能模型,个体的适应状况可以从自我、人际、行为和环境四个领域进行评估,反映了个体“对内和谐”(指向自身)、“对外协调”(指向环境)以及“为人” (指向人际)和“行事”(行为做事)等涵盖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领域的适应状况。在以往研究中,处于“适应型”和“高危型”之间的模糊地带通常被命名为“普通型”,这里进一步细分为“矛盾型”和“脆弱型”。研究发现,适应型留守儿童在四个领域的得分均最高,其表现具有跨领域的一致性,而脆弱型与高危型、矛盾型则在不同领域彼此相似又各不相同。在自我领域和环境领域,脆弱型和矛盾型相似,二者表现均优于高危型。在人际领域和行为领域,脆弱型则与高危型相似,二者表现均最差。可见,相对于适应型,三种适应不良类型则具有一定的领域特异性,在适应不良群体中作出进一步细分是有价值的。

表3 四种适应类型留守儿童学业成就、学校表现评分(M ± SD)

(二)留守儿童亲子分离适应的共同性

根据心理统计学基本原理,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则预示着组间变异有较大的概率是源于随机因素而非实质不同。调查发现,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在亲子分离的“利害性”评价、教师评定的“害羞—焦虑”和“行为表达”三个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反映了留守儿童群体共性的一面。通过对上述三个维度项目得分和涵义的分析,“利害性”考察的是留守儿童对于亲子分离对于自己影响的长期性、严重性及其后果重要性的评定,在0 -4 分Likert 量表上平均得分为0.9 分,表明留守儿童普遍认为亲子分离对自己是“有一些影响”的(1 分)。尽管这一结论具有常识推断的性质,但研究为此提供了科学依据。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亲子亲和与亲子冲突是该阶段亲子关系最典型的特征。尽管家长外出为初中生独立自主、避免亲子冲突提供了机会,但父母不在身边依然是有负面影响的压力事件。因此,在亲子分离背景下发挥留守儿童的保护性因素和弹性机制,以便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后果是未来研究与干预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害羞—焦虑”维度考察的是儿童在日常学校中表现出来的退缩、羞怯、胆小、焦虑等行为,“行为表达”维度考察的是过度活动、寻衅、捣乱等违纪或攻击行为,两个指标在1 -5 分Likert 量表上平均得分分别为2.3 分和2.2 分,处于“有点不符合”(2 分)与“有点符合”(3)之间,表明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这与国内已有质性研究结论[28]也是相吻合的。

(三)留守儿童亲子分离适应的个体差异性

结果表明,适应型与高危型留守儿童在认知评估、应对方式和学校表现方面均存在显著不同。在认知评估和应对方式方面,适应型留守儿童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低—三高模式”,即低威胁性、低无控性、低消极应对以及高挑战性、高自控、高他控。高危型留守儿童则呈现出完全相反的模式:即高威胁性、高无控性、高消极应对以及低挑战性、低自控性、低他控性的“三高—三低模式”。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既然亲子分离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对自身存在一定的影响,如果将亲子分离视为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挑战,而不是威胁,他们将获得更高水平的掌控感,进而采取更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应对方式,最终使亲子分离对自身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一结果再次表明了认知因素在留守儿童亲子分离适应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是与Grych 和Fincham提出的认知—背景理论和Martin 等人提出的认知灵活性假设等相关理论相吻合的。个体从不同角度、过程的可塑性和结果的可变性对特定压力事件进行的认知,可以缓解压力事件带来的消极后果。

在学校表现方面,无论是课程统考成绩还是自我报告的学业等级,适应型留守儿童得分均最高。在教师眼里,适应型留守儿童各项学校能力,包括人际交往技能、任务取向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强,学习问题少。高危型则具有更低的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能力,尤其是社交技能和任务取向层面明显低于适应型留守儿童。可见,对于亲子分离的挑战性或威胁性评估、应对方式以及学业成就和学校能力可以作为甄别适应型与高危型两类留守儿童的敏感指标。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矛盾型和脆弱型两类亚群体之间在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学业成就或学校表现的各个指标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上述指标并不足以对这两类群体做出严格区分,二者的内涵还需要更多证据进行澄清。

(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发挥在外父母、在家监护人以及学校、社区和社会力量的合力。在留守儿童现象难以短时间根本消除的前提下,从微观层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和干预,提升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不失为一种必要的现实选择。研究提示,留守儿童心理教育与干预,可以从以下方面作为突破口: (1)改变儿童的认知与信念系统,增强留守儿童的认知灵活性和适应性,促进儿童逆境中健康成长。 (2)提升留守儿童的应对效能,尤其要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应对、寻求社会支持的能力。 (3)培养儿童核心社会能力,特别是人际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和挫折耐受力。

[1]黎志华,尹霞云,朱翠英. 农村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特征:平均趋势与个体差异[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 (3):35 -39;53.

[2]罗静,王薇,高文斌.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 (5):990 -995.

[2]王锋生,孙业桓,钮娟娟,等.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SCL- 90 测试结果的Meta 分析[J]. 卫生研究,2010,39 (2):224 -227.

[4]黎志华,尹霞云,蔡太生,等. 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基于个体为中心的研究视角[J]. 心理科学,2014,37 (2):329 -334.

[5]余益兵. 留守初中生适应特点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4 (4):25-29.

[6]严虎,陈晋东.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房树人测验结果比较[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3):417 -419.

[7]赵景欣,张文新.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适应过程的质性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1):26 -31.

[8]赵景欣,刘霞,张文新. 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J]. 心理学报,2013,45 (7):797 -810.

[9]BURGER J. M.. 人格心理学[M]. 陈会昌,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165 -170.

[10]张若男,张丽锦,盖笑松. 农村留守儿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 (6):426 -430.

[11]张显宏.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学习成绩的视角[J]. 中国青年研究,2009 (9):60-64.

[12]雷万鹏,杨帆.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与政策选择[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 (2):24 -29.

[13]FOLKMAN S. Dynamics of a Stressful Encounter:Cognitive Appraisal,Coping,and Encounter Outcomes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0(5):992 -1003.

[14]WOLCHIK S. A. Fear of abandonment as a mediator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divorce stressors and mother –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problems [J].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02,30 (4):401 -418.

[15] MZAUR E. S. A.,WOLCHIK I. N. SANDLER.Negative cognitive errors and positive illusions for negative divorce events:Predictors of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J].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1992,20 (6):523 -542.

[16]KARAMI S.. Effects of Group Counseling with Cognitive-Behavioral Approach on Reducing Divorce Children’s Depression [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 (46):77 -81.

[17]MD T. H. EA,L. JY. Modifying adolescent interpretation biases through cognitive training:effects on negative affect and stress appraisals [J]. Child Psychiatry Human Development,2013,44 (5):602 -613.

[18]BJORCK J. P.,L. H. COHEN. Coping with threats,losses,and challenges [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3,12 (1):56 -72.

[19]胡心怡,刘霞,申继亮,等. 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 (5):502 -503.

[20]陶然,周敏慧. 父母外出务工与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基于安徽、江西两省调查实证分析的新发现与政策含义[J]. 管理世界,2012 (8):68 -77.

[21]赵景欣. 养育者行为监控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反社会行为[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3):500 -504.

[22]曹述蓉.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6 县304 名留守儿童为例[J]. 青年探索,2006(3):16 -19.

[23]余益兵,王东,胡诗颖. 留守初中生亲子分离适应的分类研究[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32 (5):10 -14 .

[24]邹泓,余益兵,周晖,等. 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理论模型建构与验证[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 (1):66 -73.

[25]薛云珍,梁宝勇,应激评价量表的初步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 (2):145 -147.

[26]汪向东,王希林,马宏.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2 -124.

[27]江光荣,林孟平,班级环境与学生适应性的多层线性模型[J]. 心理科学,2005,28 (6):165 -170.

[28]刘霞,赵景欣,申继亮. 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J]. 中国教育学刊,2007 (6):6 -8.

猜你喜欢

危型学业亲子
艰苦的学业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35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