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化学探究性学习实效的教学策略
2015-04-17卢晓霞
卢晓霞
【内容摘要】当前高中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大多不理想,究其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缺乏深入研究探究策略,导致放手就乱,热闹有余,内涵缺乏。本文结合化学新课程实践,探讨了优化探究策略,实施以学定教,提高探究实效的问题。
【关键词】探究教学 以学定教 策略优化 提高实效
一、问题缘起
新课程改革提出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倡导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倡导独立自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但是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探究的重点和非重点难以分清。首先,探究式教学方法侧重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只顾追究发现的问题是为什么,往往会忽视基础知织的学习,忽视知识的总结归纳,忽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其次,每个班级的人数太多,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差异性很大。学生之间探究时间上的差异,使用仪器能力的差异,遇到问题的差异和观察现象的差弄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加大对教学过程的难度。所以一节课下来教学任务完成的并不是很圆满。再有,探究式教学常使课堂上气氛活跃,老师教得情绪高涨,学生学得热热闹闹。看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一到做题和考试就凄凄惨惨、可怜兮兮。因此,教师应该深入总结和研究探究策略,扎实开展以学定教,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而提高探究教学的实效。
二、优化探究策略,实施以学定教
1.提高教材处理策略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但教学内容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有序的展示,而是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的重新组织,教师应站在“改组”和“重建”的高度审视教材,而不是站在“执行”、“传递”的角度阅读教材。因此,教师应通过教材处理来精选探究内容,精心设计、制作、组合使教材内容成为有利于知识的构建、情境的创设、多角度的探究和具有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材料。
(1)有机整合内容安排。教材中有些章节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教师无法在一、两节课程中全面展示,此时就可以用探究教学这种方式,既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又可以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加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实施新课标教学时,要善于突破高中化学教材编排的局限性,在不超越课程标准和省教学建议的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灵活机动地创造性处理教材,有机整合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二度改造,以更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方式呈现各个知识和能力点。以苏教版化学1专题3的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为例,该单元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但又比较浅显,学生容易理解,如果教师只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按部就班地教,势必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无法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基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校的教学资源,可以将这单元的内容全部揉合起来,设计成以“奇妙的硅世界”为大主题的4个小主题水泥、玻璃、陶瓷和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的课堂探究教学。
(2)适当运用探究教学。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探究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这一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这种教学目的是非常好的,但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要求比较高。对于基础比较差,学习习惯并不是太优秀的学生来说,有些问题的解决是不适合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因此,教师要善于选取那些最有探究价值的,且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可以探究的核心内容进行探究。比如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2教材中特别适宜于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教学的有问题解决、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等版块。其中在必修1教材中,涉及问题解决的有7处,观察与思考的有12处,活动与探究的有13处。在必修2教材中,涉及问题解决的有13处,观察与思考的有13处,活动与探究的有14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地筛选、挖掘一些教材内容,设计改编成四类探究“课题”,提供给学生:
①元素化合物类知识探究式课堂教学:例如金属钠的性质、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互滴现象的不同、二价铁与三价铁的相互转变、苯的结构的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葡萄糖的结构等。
②概念原理类知识探究式课堂教学:比如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弱的探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探究、物质的量、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利用课本数据探究,巩固元素周期律)、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一般规律的探究、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盐溶液的酸碱性、胶体的概念及性质等。例如探究元素周期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金属性的递变规律,通过阅读教材总结出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同时学生自己还会总结出在探究过程中分别用的是什么反应类型。由于学生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识为基础;实验简单易行,时间短,现象明显;老师引导适当,因而探究较为成功。
③化学实验类知识和技能探究式课堂教学:比如氯气做喷泉实验的研究、氯离子的检验原理和方法的探究、氨与氧反应实验的研究等。
④化学计算类技能探究式课堂教学:例如如何测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含量、食醋中乙酸含量的测定等。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材当成一种教学资源,善于处理和运用,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地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或是科学探究式教学方法,切不可盲目乱用或走向极端。
2.优化创设情境策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学应多途径、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求知欲和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可以用实验创设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探究。例如在“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实验设疑:演示“番茄原电池”(用铜片、锌片、导线、音乐卡和西红柿组成)趣味实验,设问:这个简单构造为什么能使音乐卡发出声音?从而激发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探究。创设探究情景的方法和手段很多,但是必须注意紧扣探究目标、适配学习内容,增强针对性,力求情景创设的新颖和多样性。
3.贯彻质疑问难策略
质疑问难不但是我国教学中的优良传统,而且也是当今世界教学中值得提倡,推广的重要教学方法。在探究教学中质疑既可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中看似无疑而大可质疑的例子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重点地选择某些内容,提供素材,展示科学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过程,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研究过程进行探索,体验科学家研究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例如学习了氯气的性质后,大多数学生还最想探索的问题是:①怎样验证氯、溴、碘单质的活泼性?②怎样检验Cl-、Br-、I-?③还没有更简单、更方便的制取氯气的方法?探究性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浅处深问,“无中生有”,不畏权威,突破思维定势,尽量发散学生的思维,至于学生认识的正误,教师不立即给予评价反馈,只让它作为一种观点存在,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品质,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实现思维的创新。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实践和与同学的交流后自然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4.实施管理调控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就在于能够控制和调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与变量,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和调控对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极为重要的,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和保证。①针对学生的特点,创造性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随时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变化,以此来调节教学的节奏和各个环节的变换;②教学活动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课堂中随时都可能发生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处理的问题,教师应对这种偶发事件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不致使教学中断或造成不良的影响;③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路径、所遇到的困难也不相同,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④学生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易出现学习行为与学习目标相偏离的情况,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关键点,规范学生学习,促进其反思、升华所学知识。⑤有效开展合作探究,提高探究实效。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又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实践证明,学生对在合作中学习到的知识的掌握情况非常好。下面的“未知物的检验”探究教学实例之所以取得探究成功,就是较好地发挥了合作学习的互助性优势,也与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和调控分不开。
5.加强归创新策略
(1)师生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创新能力外显化。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认识,最后形成知识结构,师生共同总结是我们经验。但要注意时机问题,应在学生得出初步结论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帮助学生进一步推论,而不是硬拉着学生跟自己的思路走,这是使学生将知识内化的检验,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增强变式训练,迁移创新。变式训练是对学到的新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灵活应用的一种训练。常常是一组由浅入深的题组,也有时是一节课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其作用是通过训练,使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形成知识结构,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深入开展化学探究教学的思考
1.有机整合接受式与探究式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素质
探究性学习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方式,若在教学中完全采用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站在问题起点的视角上研究和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势必浪费许多宝贵时间,而且对掌握知识和广度和深度都有一定影响。各种传统教学法也是前人不断总经得出的经典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相比无所谓谁优谁劣,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和“物质的量”的内容,理论性强,笔者以接受式教学为主,而“氯、溴、碘及其化合物”、“钠、镁及其化合物”中,有许多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笔者从学生的认识出发,采用探究式教学。这样,学生既改变了单纯的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又培养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保证学生学习知识的系统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归纳和运用方面多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方式,问题式教学法。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老师要多注重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例如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归纳知识点、利用教材中的思考与交流、学与问,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也可以安排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或与老师配合完成,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自己说出现象,作出结论。还可以就某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进行随堂练习:如电子式的书写过程可以这样来安排:先教会学生写一个简单的,然后让学生模仿一个同类的、很容易的,学生的积极性就比较高;再让学生写一个不同类的,有的学生会写错的,老师纠错之后再让他模仿式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一开始的成功到体验了失败,最后又在失败中走向了成功,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2.优化探究性学习过需要教师、学生、环境三者的默契融合
优化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就是每个环节的优化与整体上的有序。每个环节的优化,都需要教师、学生、环境三者的默契融合。比如高三复习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且高考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理科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高考形势,我对总复习的方式做了许多改进,并将探究性学习也渗透到了高三总复习中。例如在复习完基本化学实验以后,笔者选择了一个探究学习的课题:未知物的检验。
(1)选题意义:该课题综合体现了高中化学实验内容,涉及到常见物质的体验和常见仪器的使用,也体现了高考考题综合性、使用性的趋势。
(2)具体研究内容:①用化学方式鉴别甲酸、乙酸、乙醇、乙醛四种无色溶液。②有一种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试用化学方法鉴定。③用化学方法证明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
(3)具体要求:①全班40人全部参加,每四人一组,共分十个小组。②每个小组拿出一份检验方案,要求列出所用的仪器、试剂及检验步骤,并预测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课堂实施过程:①讨论、交流、确定实验方案。②各组在25分钟内按照可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③讨论、分析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发现了许多做习题时无法体现出来的问题。例如:第一组未知液的鉴别,同学们按照原来的设想用新制的氢氧化铜即可完成实验,而事实上只有三组同学鉴别出甲酸和乙酸,完成该组实验。同学们很疑惑,通过课后查阅书刊得知鉴别甲酸和乙酸须先加过量氢氧化钠,将其转化成羧酸盐后,再用新制的氢氧化铜鉴别即可。于是许多同学再次实验,结果有发现用此法虽然可以区分出甲酸和乙酸,但现象仍然不明显。于是有的同学又开始设想更好的鉴别方法……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经过思考,分析和实践、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总之,优化探究策略,有效实施以学定教,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协作能力。因此,改善教育环境,寻找经济的、符合本校实际的运作方式来实施探究性学习是当务之急。学校应该利用现有条件,通过改进课程的设置,增加图书馆图书容量和延长开放时间,开放理科实验室,充分利用网络资料等各种手段,促进探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培启. 探究式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化学教育,2003(5).
[2] 王卫东. 化学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方法初探[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12).
[3] 孔祥连. 化学教学探究式学习的尝试[J]. 吉林教育,2011(35).
[4] 黄玲玲. 浅谈高中化学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J]. 数理化学习,2011 (10).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大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