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读,多看,多思,多练

2015-04-17徐斌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21期
关键词:作文生活教学

徐斌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师生投入也都较大,然而收效甚微。近读叶圣陶等名家作文教学论,希望能够理出思路。概括说来,我觉得作文教学要思考并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一、什么作文才是好的作文

好作文应该有个标准,有了标准,教师才好教,学生也才好学习。

叶圣陶在《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中说:

作文应该“求诚”。“虚伪、浮夸、玩戏,都是与诚字正相反的。在有些人的文字里,却犯着虚伪、浮夸、玩戏的弊病。无论无意或有意犯着这些弊病,都是学行上的缺失,生活上的污点。”

吕叔湘在《关于语文教学问题》中说:

“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要求内容安排得好,有条理,有层次,不颠倒错乱,不乱用‘因此、‘但是等等,也就是说,要有逻辑性。然后才是词句问题,要求用词恰当,句子通顺而不呆板。”

张志公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中说:

“总起来说,中学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是一个青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般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内容正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明晰确切,能够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有用的知识见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而不是专门从事写作的文学家的文艺创作能力。”

王富仁在《只有真实的表达才有健康的人格》中,在谈到对中小学作文评分标准的“思想健康”提法的看法时说:

“假如一个人在表达的时候,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才真正能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对于儿童,乃至对于成人,诚实是最重要的道德标准。而且只有在诚实表达的基础之上,才会使别人正确地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与外部世界达成一种和谐和沟通。”

由此可见,好作文应该是这样的:

1.写出真事,抒写真情

这个“真事”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亲眼所见的事,也允许虚构,这种虚构可能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可能源于生活中的道听途说,也可能源于阅读,但又不失于一种“真实”。“真情”即真实情感。对于作文中表现出来的消极、不良情绪,教师应该加以引导,不能简单处理,甚至斥之为混帐、反动;即使是高考作文,不能简单判以零分了事。

2.独立思考,观点独到

好的作文,道人所未道,别人没有涉及的他涉及了,别人想得浅显他能挖出根源。我们读朱光潜《咬文嚼字》,作者由阅读与写作中的用词问题生发开来,要求用词谨严、准确,强调独立思考,说用词不仅关乎文章,还关乎人品。

3.言之有物,表达清晰

有条标语,叫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觉得也可用于作文标准。好的作文,应该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切忌摆出从古到今的名人,以壮声势,拉大旗做虎皮。有些所谓文化散文,看上去很美,读后了无印象,即属此类。表达清晰是对作文形式的要求。好作文还应该言之可序,且不出现语法、修辞、逻辑错误。

以上标准,也有主次之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说朱自清的《背影》比其《春》好。因为前者的情感更真实。我也觉得“春雨图”与全文情感并不吻合。也有人持不同意见,理由是《春》也是真实情感的表达。不管如何,真情实感是放在第一位的。

二、学生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我在给学生们开讲座时,提出写好作文的几个要求,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我觉得学生写不好作文,主要是存在这些方面问题。

1.阅读量少

古今中外,凡能成为大作家的,无一不博览全书。古人还抄书,如《书非借不能读也》,如张溥“七录斋”,每文必抄七遍。在中学时代,语文成绩好,特别是作文优秀的,多数是喜爱读书的同学。

王富仁在《只有真实的表达才有健康的人格》中说,“我觉得中学时代是文学阅读的时代”。可是现在学生读书过少,思想、表达都有问题。

王栋生在《作文教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中也说出这个问题:

现在的学生读文学作品很少,能读一些经典名著在他们是很奢侈的事(一些学校目光短浅,全力瞄准高考,竟然连语文教科书的配套读本也不为学生订),学生的文学阅读量持续下降,质量也不高。这种状况困扰着语文教学,但一直没有引起全社会的注意。

我自己做过几个尝试,都是阻力重重,无疾而终。

一是写读后感。包括课内的,课外的。没有几个同学能顺利完成任务。我放电影给学生看,要求他们写观后感,也难完成。我自己出过一本书《行走文字间》,以为示范,兼以导读,学生响应也不多。

二是抄写文学名段,并作点评。到最后,有的学生只抄课文,也不愿点评。

三是抄写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以掌握文言词语、句式、名句,培养文言语感。学生也有抵触情绪,只愿抄写书上指定背诵的篇目或段落。

经常有些学生及其家长问到,孩子语文成绩提不上来,其实这与阅读量也有很大关系。到了高中阶段,不做练习不行,但是,全做练习也不是办法。常常有些好学的学生,考试时成绩总不如人,他们主要差在阅读量上。曾经被青少年奉为偶像的韩寒,写过一本《三重门》,名声大噪。他的阅历少,但是喜欢读书,阅读弥补了阅历的不足。

2.观察不够

王栋生《作文教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中还说:

学生的生活积累较差,没有“底子”。为对付考试,城市学生终日重复家庭与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农村高中则多为封闭式,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放一次假,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极少。城市部分高中生上学要家长接送,农村学生不参加劳动,竟然都成了正常现象。

其实学生虽然生活简单,但并不生活在真空中。他们有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中,活动场所有教室、食堂、宿舍、操场等,接触的人有同学、教师、工友、保安等等。社会生活中,逛街、购物、乘车、看病、餐饮,有的同学庆生、K歌。再有报纸、电视、网络、《素材快线》等等,如果都能联系到,也行。但是,学生作文都是陈旧事例。每年高考,屈原都要死多少回,李白都要被赐金放还多少回,苏轼都要被贬官多少回。主要还是观察不够。

何永康在《动真情,写自己——寄语中学作文教学》中,批评一些人“当今中学生整天关在学校里,哪有什么生活可写”的观点时说:

按照这种逻辑,如今学生的日日夜夜都不能算是“生活”了!如此措辞,恐怕不恰当吧?即使真的完全“封闭”在校园里,其间的酸甜苦辣不也是“生活”吗?何况,由于素质教育的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连地球都变成小小的“村落”了,谁人能称学生与世隔绝?文学理论里有一句名言:对于高明的作家来说,每一个人都是典型。借用一下:对于直面自己生活的中学生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写之处!

3.思考不多

2014安徽卷高考作文题目是“剧本修改谁说了算”,艺术家说演员可以修改剧本,导演说演员不能修改剧本,要求考生根据这段材料自选角度,谈谈对这段话得理解和看法。与往年的作文命题相比,这个作文题目与现实生活结合更为紧密。然而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或者读书中遇到的问题思考不多,多是点到即止,甚或人云易云。

王栋生在《作文教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中,还谈到产生这一现象的社会原因:

长期的文化专制,阻滞了人的思想发展。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敢展现个性,缺乏自由的想象,丧失了自由表达的欲望,也缺乏自由表达的激情;有的仍保留着专制社会奴性文化的特征:沉默无言,隐忍顺从……而经过几千年的熏染,已经不再以此为耻辱。在当今中国,个人写作仍然被当作一件必须谨慎对待的事。

4.训练过少

以前经常写日记,后来改写周记,再改成两周写一篇小作文,一学期写四篇大作文。叶圣陶曾说,写作就像泥瓦匠砌墙,是个技术活,熟能生巧。可是现在作文训练量太少了。

三、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王栋生在《作文教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中,谈到“作文教学的困境”时说,首先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感受到写作的愉快,他们的阅读量很小,写作基础较差;其次是应试作文模式过早地影响了正常的写作教学,使他们的写作变得功利并趋于程式化;其三是课堂写作缺乏有效指导,陈旧的教学观念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没有把写作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活动。后两条都是涉及教学的。

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1.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见到写作头痛,总是不能按时交作业,甚至不交作业。我批作文,最高分也就90分,而且很少,好作文也读到,但读的不多。前几年,我指导学生投稿,一年在报刊发表100多篇,还有稿费,学生热情就高。但是批改的工作量太大,兼报纸取消,没能坚持下来。

2.不能让学生真实地表达自我。为什么一些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充斥那么多假话、大话和空话?这中间既有社会原因,也有教师写作观的问题。作文教学本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自我心灵世界。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做真人,是写作教学应当承担的任务。可是教师做得不够。

3.应试作文横行课堂。我参加过高考作文阅卷,知道高考作文评分受各种条件限制,比如强调观点突出,文化底蘊,层次清晰,书写端正,“作文不能细看”等等,具体操作和正常的教学有相悖之处。媒体炒作“高考满分作文欣赏”,教师为学生应试传授“临阵磨枪”的法子,学生为高考得高分而琢磨“野路子”,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教学反而没有人关注了。

四是教师读书少练少。写作是个人体验很强的实践活动,一个经常写作的教师才有可能熟悉学生的写作过程。只有具备个人的切身体验,教师的指导才会令学生信服,才有效果。

四、我们应该怎么进行教学

1.教书育人

教学的根本目标,不是让学生考上大学,而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写作不仅是面对高考,也是面对人生。

李镇西《作文呼唤真善美》中说:

理想的教育既要避免“伪圣化”的思想专制,又要将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注入孩子们需要滋养的心灵:善良、正义、忠诚、气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宽容、人权、公正……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拥有这种美好情怀的学生,一定能写出同样真实而又善良美丽的文字。

所以还是归到一句老话:作文先做人。

2.强调真情实感

张志公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中说:

我以为,鼓励学生说实实在在的话,不鼓励说空话,说现成话,更不允许说假话,不在于内容方面提出过高的要求,比如强调必须“中心突出”“说得全面”等等;不在于技巧方面多所挑剔或者多所约束。有计划地做一些构思练习,比如,出个题目,要全班学生思考片刻之后,指定几个说说各自打算怎样写法。这样,可能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有些好处。

何永康《动真情,写自己——寄语中学作文教学》中说,在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时,特意加按语、加夹批,推出了一篇极为质朴、“大”写自己生活的优秀之作——《怀想天空·与父亲一起割麦》。强调中学生要想写好自己的生活,必须首先动情,动真情,否则只能去“做”文章,永远触及不到生活的脉搏和经络。

3.不要限制太多

王富仁谈起自己担任中学语文教师的经历时说:

我布置作文,一般都不命题,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体裁也不限,写小说、散文、诗歌都可以。有的学生一篇作文整整写两个作文本。我也给他看。有的学生作文有些创意的,我就鼓励他再修改,下回布置作文就不用做了,只要把这篇改好就行。做得好的,我就让他们抄出来,登在壁报上。

4.研究教法,多多鼓励

比如出题和批改,张志公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中说:

老师出的题目叫学生没话说,或者不知从何说起,憋了半天,好容易憋出一篇来,又让老师画了大堆的红杠子,批了些“不简洁”“不生动”“中心不突出”之类的评语,这一次是这样,下一次还是这样,总摸不到什么门道。

比如批改,吕叔湘在《关于语文教学问题》中明确提出反对“精批细改”,认为不实际,也没有效果。他强调写作之前的指导,多做些光写大纲的练习,可以选一篇印发给全班,试试集体评改,还可以练习口头作文,一小时也能轮到三、五个学生。

在作文批改上,要有明确的尺度,改变“作文永远得不了一百分,也不至于不及格”的现象。“一百分”并不意味着尽善尽美了,到头了,只是意味着,写到这个样子,已经符合这个阶段所定尺度的最高一头的要求。“不及格”也不意味着一无是处,只是意味着,这样还达不到这个阶段所定尺度的最低一头的要求。有了明确的尺度,而且严格地运用它,学生才会严肃认真地对待作文,改变马虎潦草的态度和习惯。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作文生活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