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现代文阅读有法可循

2015-04-16李红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2期
关键词:现代文文本阅读教学

李红霞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出台,指明了高考改革方向,同时也为各科教学重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文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年来高考中占有一定比重,并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在题目安排、题型设置及文段选择上,将会出现新的变化。为此,以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为基点,积极适应语文考试命题新要求,探讨现代文阅读教学有法可循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支撑,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

一、“稳”中有“新”,树立有法可循教学新理念

阅读,通常是指读者以书面材料为依据,在准确理解文字、符号、公式等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主动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延伸至现代文阅读教学领域,就是施教主体结合当前阅读考试特点,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搭建师生平等对话平台,充分发挥“对话场效应”,并通过及时有效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经典著作阅读方法,提升处理信息、发展思维的能力。

近年来,在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题目逐步趋向于题材新颖的美文,更加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为此,教师要切实掌握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辨清与基础知识、作文教学的不同点,遵循高中语文教学规律,打牢日常现代文阅读教学基础,确保教学理念不滞后,教学手段不守旧。事实上,现代文阅读教学属于主观认知范畴,是一种日常性、规律性、引导性较强的语文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突出语言创新因素的培育,关注学生个性化成长。然而,考试题目标准化答案与答题局限性要求,制约着学生自我诠释力的发挥,桎梏着师生创新意识的提升。从提升学生现代文阅读素养,增强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当前教师要强化教学主体意识,重点在引导学生理解现代文本的涵义上下功夫,既要尊重主观的感悟和创新,又要以材料内容和命题为依据,忠实于原文,进而规避以经验阅读代替深层解读的做法,助力学生消除随心所欲阅读的弊端,最大限度减少固定阅读模式的影响。

二、“破”中有“立”,孕育依法可循教学新方法

传统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鲜明特点,就是将教师教与学生学相对立,通过教师对材料的讲述、图例的分析、问题的复现、局部的探求,激发学生阅读的情感,调整阅读的速度,引起阅读的兴趣。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积极调动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在感悟中体验情感,进而获得理性认识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辩证地看,事物要发展,无破不立。对于当前现代文阅读教学,就要坚持“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的原则,按照高中素质教育要求,结合新课改落实进程和高中生现代文阅读水平,勇于破解传统教学瓶颈,孕育依法可循教学的新思路,确立科学施教的新方法,有效推动阅读教学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在教师定位上破,立引导、点拨新角色。教师要认清传统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弊端,走出教学资源不足的困境,树立新课改形势下的课程资源观,抓好现代文阅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动转换教师角色,改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环境,充分彰显施教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在统一标准上破,立个性化感悟。当前,很多教师一直走不出现代文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窘境,其根本原因,就是忽略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领会。为此,教师要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性,引导其多角度、多层次欣赏文本,使切身感悟个性化、理性化。

三、“合”中有“分”,构筑依法可循教学新支撑

俗话讲,教无定法。当前,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固然很多,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无以类举,无论教学方法如何变化,教学手段怎样创新,最根本的还是要遵循现代文教学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挖掘施教路径功能,使现代文阅读教学在渠道上“合”,在方法上“分”,有机渗透“合”“分”的可行性要素,构筑依法可循教学新支撑。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现代文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施教。”教学实践中,要突出文本的特征性和思想性,区分感悟、积累、运用等三个层次,按照普读、精读、感悟、运用四个步骤,对教学路径和方法进行有效的重组整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教一篇知一类。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材,虽然版本较多,大都以必修和选修组成,每一类又划分为一个单元。为此,教师要教好必修课中的现代文阅读内容,使学生通过对一篇文章的学习,真正掌握类似内容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而拓展课堂教学外延空间,达到教学时间与阵地的有机整合。二是“一步一回头”。教学中,一些学生按照固定的阅读模式,逐字逐句地按照顺序阅读。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于浅层次的现代文文本,还能够“得心应手”,但对于难度稍大的内容,就显得“力不从心”。为此,可拆分阅读过程,加深重点词句或段落的理解,从而达到整篇或整段语意的融合。三是自主探究一体化。对于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可分为“知”、“解”、“体”、“用”四个阶段,实践中可将“解”和“体”合二为一。比如,在教《阿Q正传》时,可设计两个关键性问题:①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为什么要“呆笑”?②与阿Q的“十分得意”相比,“酒店里的人”为什么只有“九分得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教学路径的“合”与“分”中,自主探究文章主题涵义,进而构筑依法可循教学的新支撑。

(作者单位:安徽省太和县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现代文文本阅读教学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现代文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