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背景下对设计史论课程的反思与创新

2015-04-16常霖李节钟振亚张妙ChangLinLiJieZhongZhenyaZhangMiao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史论慕课课程

■常霖 李节 钟振亚 张妙 Chang Lin& Li Jie& Zhong Zhenya& Zhang Miao

(1.2.3.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 410004)

"慕课"背景下对设计史论课程的反思与创新

■常霖1李节2钟振亚3张妙4Chang Lin1& Li Jie2& Zhong Zhenya3& Zhang Miao4

(1.2.3.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本文在对慕课SWOT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探索了慕课背景下设计史教学的几种创新模式。"慕课"是一种全新的在线教育模式。无论业界争论如何,不可否认在线课程运动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另一方面,作为各个高校设计专业必修课程的设计史论课长久以来由于教学模式陈旧形成了“乏味”的课型印象,在教授的过程中往往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慕课;设计史;课程;创新

1 慕课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当人们将优质的教学资源结合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与积极的教学理念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全新的在线教育模式—MOOCs(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中文名称“MOOC")[1]。它为教育者提供了一种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法,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愉快的学习模式。MOOC的概念最早是由Dave Cormier在2008年描述Siemens与Downes的在线课程“联通主义与知识联通”时所提出的,该课程最初的设计是为25名报名且付费的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并给予学分,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免费公开,但不给予学分。

最终,该课程吸引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2300名学生的参与。之后史蒂芬·唐斯提出了xMOOC和cMOOC来区分不同的教学模式。所谓的cMOOC将基于关联主义(Connectivism)学习理论,在数字时代的今天,大规模的学习者相互联系,使用数字平台比如博客、维基百科社交媒体平台去创建内容,连接学习社区和其他学习者去创建结构化知识。其贡献形式可以是博客、文章、微博等,课程组织者会定期进行联系交流,并将新知识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播给所有学习者。

2 慕课的SWOT分析

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学习形式,运用SWOT分析方法,可以对其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帮助研究者和高校教师能够更准确的根据其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课程发展规划、计划以及教学策略等。在这里所提出的SWOT分别是不同的环境要素,S(strengths)代表优势、W(weaknesses)代表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指机会、T(threats)是指威胁。

(1)优势分析

MOOC上的学习资源完全公开。只需要一台能够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能免费下载所有教学资源,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们共同交流学习。

MOOC使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学生,且具有高质量大学级别课程。像Coursera,edX,Udacity平台与世界国家教学质量最好的大学合作,展示这些大学最具优势的学科课程。

MOOC参与者的规模巨大。它面向的是所有学习者,传统的课程参与人数少的时候只有几个人,多的时候可能上百人,但参与MOOC平台学习的人数理论上可以是无限的。

(2)劣势分析

学习持续性不强,课程质量监管力度差。虽然利用MOOC平台学习的人数量大,但是由于整个课程缺乏考评和监管力度,因此很多的学生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往往半途而废。这种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自控力以及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习模式,在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消极因素。

MOOC的受众对象往往年龄、学历、语言等方面层次不一,尤其是一些国外名校的知名课程,都是全英文的讲述课件,所以很多学生会出现理解困难,难以消化知识点等学习滞后的状态。也可能由于语言障碍等因素导致在课程交流平台上交流困难,理解有分歧。

虚拟的MOOC模式对于教师而言,信息回馈方式不足,不利于进行针对性的知识难度、重点进行教学补充和完善。

(3)机会分析

MOOC的出现契合于现在社会发展的主方向,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有效的拓宽了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整个教育行业都在快速加快这样的平台建设;MOOC的出现确实给网络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式MOOC的发展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优质的免费课程资源,高校的免费课程资源不优质,企业的优质资源不免费。

(4)威胁分析

传统教学观念的固化是在线课程发展的主要障碍。无论教育主管部门,还是教师、学生,都应在观念上进行一次革命。教育部、教育厅及高校对在线课程的看法也存在误解,主要是将在线课程看作是将上课内容实现数字化。上至教育部、教育厅局,下到高校教务处都鼓励网络精品课程、MOOC课程的建设,但这些通知的内容都只提到经费支持,并没有设定大体的制作形式及框架,具体的课程要求也十分模糊。这种对在线课程教学理念的严重误解无疑会阻碍我国在线课程的发展。对于家长来说,只要应试的教育体制没有改变,家长培养观念也不会改变。家长的这种观念与学校、政府提倡的个性化教育、创新素质教育观念发生了冲突,从而导致教学改革的停滞不前。

3 慕课对设计史论课带来的冲击与思考

近年来,设计史论课程已经成为了众多艺术专业院校的专业必修,但是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讲授”模式之上,尤其是面向艺术类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这种教学模式和课型模式的无法摆脱史论课程固有的“乏味、陈旧”的感受,无法达到教学目的[2-4]。

另外,艺术类专业课不论是教材选择还是授课模式上,目前在全国呈现出一派“几枝独秀”的局面,大多数院校都选择以湖南大学何人可教授出版教授的《工业设计史》以及清华王受之教授出版的《现代设计史》为模板,由于很多教师本身对教材内容和授课手段都不熟悉,导致设计史类的课程始终停留在一个知识层表面理解的阶段,学生缺乏深层次的理解。

通过多年的设计史课程的教学探讨和教学经验,笔者曾在《设计史创新性教学模式探究》一文中指出:以往的设计史的课型模式研究虽然肯定了课程设置应与专业特色,但对课型体系、设置原则、实施方法、课程管理和评价等如何与专业特色接轨等具体内容缺乏深入的研究,因而可操作性不强,创新性不足[5-7]。

4 慕课背景下设计史创新模式的探索

(1)摆脱传统讲课模式

传统的设计史论课程的“讲述”方式只能够梳理知识点,还原历史元素,却不适合传递观念,渗透艺术的文化内涵。加上每一个历史时期出现的物化表现形式过于多种多样,例如绘画、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等,导致每个内容节点的知识点过多难以记忆,所以创新手段的教学模式就成为了需求。举例来说,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巴洛克""洛可可"两种艺术风格的概念容易混淆不清,如果按照传统的授课轴线,以风格为单元教授,他们之间重叠的年代以及相似的变现手法就很容易变成教学难点,如果可以在教学中弱化书本章节的限制,按照不同的线索关系将两者来重新细分,例如说门类、断代、影响值、生活形态、风格特征、制度体系等等都可以作为细分的关键词,从而生成更加生动立体,带有比较性的设计史图像 ,让学生突破书本的格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细分路径切入知识点,而且达到深化整个学科对设计本质的思考。

(2)优化教学辅助手段

MOOC所带来的教学手段的思考应该是指,在设计史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通过各种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可以通过视频、音乐、故事等营造出来的真实的画面感来切入情境之中,身临其境的对知识点有所感触与引发思考。举例来说,利用交互设计的方法让课件和学生形成一种具有参与性的互动模式,或者利用目前流行的APP软件制作线上课程,让学生在手机平台也可以参与学习。或者是利用听觉系统来还原历史元素,让学生可以更为直观的感受。

(3)强化课程艺术氛围

从大量国外优秀的MOOC课程中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选择课程的时候,会因为对教师授课风格、语言风格、个人外形等非客观因素去选择。基于这种情况,在MOOC的背景下创新设计史类课程应该让教师形象“活起来”。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应该增强对内容的把握能力,在讲述传授的过程中懂得利用小故事、小典故、小游戏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点,另外利用声情并茂、或者手段穿插来打破史论课程枯燥的原有印象,达到最好的授课效果。

(4)整合利用互联网+的资源

在设计史的教学中利用互联网资源主要是指两个方面:其一,由于艺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范畴,而且不受时间、地域、文化、民族的局限,所以笔者认为艺术史论课程的设计可以利用MOOC的平台优势,充分整合互联网资源,调动国内外相关大学的研究资料,来扩充知识点,给学生更新的信息来源;其二,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建立一个在线讨论学习的平台,得到终端受众者最直接的课程意见反馈,从而优化教学手段。

(责任编辑:北方)

[1]汪基德,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9):87-89.

[2]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姜彦文.实践出真知:美术史论学科实践教学课程模式探讨[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9,(3):65-66.

[4]杨劲松,谢双媛,朱伟文等.MOOC高校知识资源整合与共享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85-86.

[5]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32-33.

[6]爱课程“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EB/OL].http://www.icourses.cn/}jjpkc/sy/ yw/2014050811-1021 S.html.2014.5.

[7]约翰,巴格利,陈丽,等.反思MOOC热潮[J].开放教育研究,2014,(3):32-33.

The Refl ections and Innov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 Mooc " on History Curriculum Design

"MOOC" is a new online education model.No matter how the industry debate the impact is undeniable that sports bring people online courses are enormous.On the other hand,as the various colleges design major required course of design history lesson long since due to obsolete teaching mode formed "boring" impression of class type,the professor of the course are often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eaching.Based on the MOOC SWOT analysis,exploration of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design history at MOOC backgrounds.

MOOC;Design history;Courses;Innovation

TS664.01

A

1006-8260(2015)11-0114-02

2013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JG05);2014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JG198)

常霖(1981-),女,讲师,研究方向:家具设计与室内工程.邮箱:27162289@qq.com

常霖,李节,钟振亚,等."慕课"背景下对设计史论课程的反思与创新[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11):114-115.

猜你喜欢

史论慕课课程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百年边疆治理思想史论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从“工业革命背景”看复习课中的史论结合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