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铁调素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鉴别诊断的意义

2015-04-16梁丽云黎四平徐炳燕叶淦康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325

吉林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铁调素色素性贫血

梁丽云,黎四平,徐炳燕,叶淦康,彭 琪 (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325)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体积内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其中以Hb 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 g/L(12.0 g/dl),成年女性低于110 g/L(11.0 g/dl),一般可认为贫血。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才能针对性治疗。临床上,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与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均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鉴别诊断尤为重要。铁调素是由肝脏细胞产生的一种调节体内铁代谢的小分子多肽[1]。研究表明血清铁调素的异常与贫血发生有关,且不同类型贫血铁调素的含量各有差异[2]。本文通过检测IDA 和ACD 两种常见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者中血清铁调素的含量来验证其是否对于鉴别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9 月于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有贫血表现的初诊并确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IDA 患者共76 例,年龄为12 ~60 岁,平均(36.5±6.0)岁,男31 例,女45 例。ACD 患者共68 例,年龄15 ~60 岁,平均(39.2±2.7)岁,男35 例,女33 例。其中恶性肿瘤10 例,风湿性疾病20 例,慢性疾病28 例(慢性肝炎、慢性肾病等),慢性感染10 例(结核10 例)。正常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8 例作为正常对照。年龄22 ~60 岁,平均(38.6±3.2)岁,男40 例,女48 例。入选者近两周无感染,无肝、肾及其他疾病。根据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分类和剔除。诊断符合我国贫血诊断标准(成年男性Hb <120 g/L,成年女性Hb<110 g/L)。

1.2 IDA 诊断标准:参考WHO 制定的缺铁诊断标准:①血清铁(SI)<8.95 μmol/L;总铁结合力(TIBC)>64.44 μmol/L;②转铁蛋白饱和度(TS)<15%;③血清铁蛋白(SF)<12 μg/L;④红细胞游离原卟啉>1.26 μmol/L。IDA 组患者均符合上述标准,排除慢性炎性反应、感染、慢性疾患、恶性疾病等,诊断时均未接受输血或铁剂等治疗。

1.3 ACD 诊断标准:参考文献[3]所述为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和恶性肿瘤等所发生的贫血,常有典型的铁代谢紊乱和相类似的血象变化,可为正细胞、正色素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这类贫血以伴有低铁血症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铁沉着为特点。常见于持续1 ~2 个月以上的感染,尚有各种恶性肿瘤,在未转移至骨髓前所发生贫血。实验室诊断标准为SI 显著降低、TIBC 降低、TS 降低,但SF 明显升高。诊断时均未接受输血治疗。

1.4 方法:血清铁调素的检测:抽取2 ml 外周静脉血于干燥管中,离心并分离血清。采用Green-gene 公司生产的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按照说明书步骤操作。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两组间定量资料采用t 检验分析,以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组血清铁调素含量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铁调素含量为(48.68±28.68)ng/ml,IDA 患者血清铁调素含量为(26.48±14.36)ng/ml,比正常对照组降低45.6%;ACD 患者血清铁调素含量为(113.56±42.64)ng/ml,比正常对照组升高1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IDA 是指各种原因缺铁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的贫血。IDA 仍然是儿童贫血最常见的原因,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贫血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营养素缺乏病,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4]。ACD 是一种常见的在慢性感染、炎性反应和恶性肿瘤患者中出现的贫血,发生率仅次于IDA。虽然两者发病机制不同,但均可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因此,临床上两者的鉴别诊断一直是个难题[5-7]。

铁调素是食物铁自肠道吸收和铁从巨噬细胞释放主要调节因子。铁调素的表达受机体铁状况、各种致炎因子、细菌、内毒素脂多糖和细胞因子等各种因素调节。SI 浓度对铁调素有负反馈作用,当循环铁含量增加时,肝细胞会增加合成和分泌铁调素进入血液,降低SI。相反,当循环铁减少时则抑制铁调素的分泌。

本研究结果显示,IDA 患者中血清铁调素含量与正常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主要是由缺铁和红细胞生成减少对铁调素的抑制作用而形成的。而ACD 患者中血清铁调素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在ACD 发病机制中,铁调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可通过影响铁调素表达水平从而影响靶器官铁转运分子的表达,最终影响肠道铁吸收和巨噬细胞铁释放,致使储存铁不断耗竭,最终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在临床工作中进行血清铁调素的测定有助于对这两种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进行鉴别诊断。

[1] Park CH,Valore EV,Waring AJ,et al.Hepcidin,a urinary antimicrobial peptide synthesized in the liver[J].J Biol Chem,2001,276(11):7806.

[2] 赵晋英,李艳伟,李 琳,等.铁调素在贫血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1,26(9):635.

[3] 李 强.慢性病贫血的诊断及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5):1121.

[4] Stoltzfus RJ.Iron-deficiency anemia:Reexamining the nature and magnitude of the public health problem.Summary: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ograms[J].J Nutr,2001,131(2S-2):697S.

[5] 施泽瑜.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2,33(30):6626.

[6] 张碧涛.108 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9):3983.

[7] 邹汉良,赵 毅,赖秀花,等.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血清铁调素水平检测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2):1551.

猜你喜欢

铁调素色素性贫血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铁 调 素 与 肾 性 贫 血
幼儿色素性荨麻疹1例*?
铁调素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关系的研究进展
川崎病患儿铁调素与血红蛋白检测相关分析
荆芥炭方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