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一平辨治慢性胃炎经验拾萃

2015-04-16魏鹏辉江一平邓陈英江西中医药大学204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泛酸嗳气胃脘

★ 魏鹏辉 江一平 邓陈英 (.江西中医药大学204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

江一平,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名中医。1983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师从伤寒名家陈瑞春,业医3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江一平教授精研脾胃学说,擅治脾胃系统疾病,现将其诊治慢性胃炎经验介绍如下。

1 脾胃肝胆同调,消补兼施

慢性胃炎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病变常涉及脾、胃、肝、胆,虚实兼杂。病因常与外邪、饮食、劳倦、情志、禀赋不足等有关[1]。临床常表现为胃脘及剑突下胀痛、痞闷,进食或饥饿时加重,或上腹部不适感、嗳气、嘈杂泛酸、大便干结或泄泻等。江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的起因为过劳疲惫及忧思恼怒,正如《脾胃论》云:“形体劳役则脾伤,病脾则倦怠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即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脾胃同属中焦,一主纳腐、一主运化,二者更虚更实,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升则胃降,胃降则脾升,若胃通降功能失调,多引起脾失健运,因此,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常有头晕乏力、面色少华、纳少、上腹胀、脉细等表现。饮食失调,痰湿饮食停滞胃腑,胃失通降,胃气壅滞,胃痛乃作。抑郁焦虑,导致肝失疏泄,继而脾胃气机壅滞不畅;脾虚运化无力,胃实通降失畅,亦能变生肝气滞塞。足少阳胆经与足阳明胃经同循于眦,胆胃同属中焦,胆汁有规律的排泄可促进胃对饮食物的腐熟消化。生理上,胆随胃降;病理上,邪气郁积肝胆,肝胆火热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出现胁痛、口干口苦、呕逆、嗳气、泛酸等表现,因此,胃病之食积、痰湿、气滞,脾病之中虚气滞,肝病之气机壅滞,胆病之邪气郁热,四者在慢性胃炎不同时期主次不同或相兼出现[2]。

对于胃痛,历来有“痛无补法”之说,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也强调“诸痛不可补气”,意指即使胃痛已久,脾胃已虚,但当胃痛发作时,亦不可妄投补气药。而江教授认为凡属脾胃气虚,临床表现为胃脘隐隐作痛,喜温喜按,空腹痛作,食后得缓,舌质偏淡,苔薄白,脉濡或细者,即可运用黄芪、党参、白术等补气药,并佐用理气药陈皮、广香、砂仁等。总之,临床以辨证为要,既不可见痛即用补气药,也不必因拘于朱说而远之。

江教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常用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以四逆散疏肝理气;太子参易党参以防滞气,合茯苓、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陈皮、姜半夏、茯苓燥湿和胃;苏梗、广香、佛手、蔻仁理气和中;延胡索、甘松行气止痛;香附、郁金疏肝利胆;玫瑰花、代代花行气解郁;金铃子散泄热疏肝;蒲公英、连翘、煅瓦楞子、乌贼骨、浙贝母清热化痰,制酸止痛;红曲、谷麦芽消食化滞,共奏疏肝健脾、理气化痰、和胃止痛之功,临证依病邪之侧重而随症加减,常可获得较好疗效。

2 慢性胃炎辨治经验

2.1 中气不足以健脾和胃为本 临床上许多患者虽常伴见胃脘胀痛、呕恶、嗳气等形似实证表现,但详细诊查则可发现脾胃虚弱为其本。此乃中虚气滞型,中虚为本,气滞为标,本虚标实。慢性胃炎缠绵不愈,损伤中气,致脾运呆滞,治当补泻兼施,标本同治。江教授对于脾虚气滞,常用六君子汤加黄芪、苏梗、广木香等;脾胃阳虚,予附子理中汤加黄芪、吴茱萸、茯苓等;脾虚湿阻,常用四君子汤合平胃散、二陈汤加减,酌配蔻仁、藿香、佩兰、石菖蒲等。

2.2 从肝论治慢性胃炎 江教授认为,慢性胃炎起因多为肝郁气滞,虽病位在胃,但与肝关系最为密切。患者多有情志致病史,症见胃脘攻窜胀痛,或连及两胁脊背,咽部哽塞感,嗳气,大便不畅,脉弦;或胃脘胁肋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面红目赤,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数,临证分别予以四逆散或柴芍六君子汤、化肝煎加减治疗。常用的疏肝理气和胃药有柴胡、香附、白芍、百合、郁金、薄荷、佛手、枳壳、玫瑰花、代代花、刺蒺藜等理气不伤阴之品,清解肝胃郁热药有蒲公英、连翘、左金丸、金铃子散、黄芩、金钱草、夏枯草等。

2.3 肝胃(脾)阴亏当养阴益胃(脾)胃痛缠绵不愈,或肝郁化火,或嗜食辛辣,或久用过用辛燥之品,皆可致肝胃(脾)阴液不足,症见胃脘隐痛或灼痛、口干、嘈杂、手足心热、饥不欲食、便干、舌红少津或光剥、脉细数等。江教授喜用一贯煎滋肝阴,益胃汤合沙参麦冬汤养胃阴,参苓白术散补脾阴,合用滋阴作用更甚,配用金铃子散以疏肝泄热,且常伍用玫瑰花、代代花、佛手等,以防太过滋腻。另外,临床上有的患者表现为胃脘隐痛,体瘦,头晕乏力,口干口渴,纳呆,大便不畅,舌质红而干,舌苔白腻,脉弦细滑。此属阴虚夹湿证,其因可能为二:一是患者素体阴虚(包括胃阴虚),且脾胃虚弱,湿浊内生;二是患者肝胃气滞化热,久则耗损阴液,湿浊则由气滞津凝而成。由于养阴易助湿,燥湿易伤阴,治疗颇为棘手。江教授认为,前者应先以祛湿为主,湿祛后再养阴;后者宜先理气清热,兼以祛湿,后予养阴。祛湿以微苦微辛药物为主,如藿香、佩兰、陈皮、法半夏等,配以甘淡利湿的茯苓、薏苡仁、通草等;理气清热择用延胡索、炒川楝子、黄芩、薄荷、竹叶等;养阴以甘淡柔润为主,如北沙参、生地、石斛、麦冬、玉竹、山药等,少佐酸敛之品,如白芍、乌梅等。

2.4 嗳气泛酸佐以和胃降逆制酸 慢性胃炎患者常伴有恶心欲呕、嗳气、泛酸等症状,江教授常在辨证基础上辅以和胃降逆、制酸止痛药物。恶心欲呕、嗳气频者,乃中焦失和,胃气上逆,可选用旋覆花、代赭石、姜半夏、陈皮;因于中焦虚寒者,佐用良附丸、丁香、砂仁;内有湿邪,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者,配用姜半夏、藿香、佩兰、砂蔻仁、苍术;若舌苔黄腻,为湿热(痰热)蕴藉,选方小柴胡汤、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或半夏泻心汤化裁以清热化痰、降逆止呕;湿重热轻,舌苔厚腻稍黄者,三仁汤加减;泛酸者宜和胃制酸,煅瓦楞子性平,适用于有痰者,乌贼骨性温,宜用于因寒而泛酸者。

2.5 饮食积滞酌用健胃消食导滞 江教授常于主方中佐以1~2味健胃消食之品,原因乃脾胃健运失司,无力运化饮食,多兼有宿食停滞及患者脾胃功能减退,纳食少,食后饱胀。常将炒谷芽、炒麦芽同用,若食积较重,则再加红曲,或加鸡内金以健胃活血,消肉食积滞。

2.6 有血瘀兼证者配以化瘀法 化瘀法因证候、病机不同而有多种。若为肝胃不和兼有血瘀者,宜疏肝和胃,行气化瘀,药如丹参饮、香附、郁金、川芎等,配以四逆散加减;如为脾胃气虚兼有血瘀者,当益气化瘀,用党参、黄芪、茯苓、白术,佐以九香虫、当归、红花等;若为胃阴亏虚兼有血瘀者,当养阴化瘀,于养阴益胃药中加入丹参、郁金、丹皮、桃仁等;如为肝郁化热伤络或阴虚内热导致出血者,宜止血化瘀,药如赤芍、白茅根、栀子、地榆等。调气、活血、化瘀可疏通胃腑,对恢复脾胃功能及缓解患者胃脘痞闷不舒、疼痛等症状,具有明显作用。

2.7 胃膜损伤当生肌护膜 江教授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或出血,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糜烂、溃疡及糜烂性胃炎时,常于方中配入三七、白及等以生肌护膜、祛瘀生新。三七甘微苦、温,止血不留瘀。白及甘苦而凉,质极黏腻,其不仅可止血,且能改善胃脘部痛、胀、嘈杂等症状及炎症、溃疡、糜烂、出血等病理表现。若兼有嘈杂泛酸者,多为郁热,常用浙贝母、煅瓦楞、乌贼骨清热化痰、制酸护膜。

3 慢性胃炎用药特点

3.1 健脾益气防滞气 本病多见中气不足之症,健脾补气为常法,脾气虚者,宜用四君子汤加减;伴中气下陷者,宜补中益气汤之类;气阴两虚者,宜甘平或甘凉药物,如太子参、黄精、山药、莲肉之类,补气滋阴。若患者有明显气滞症状,宜用补气不滞气之太子参代替党参。在健脾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滞气,可稍佐调气之品,如陈皮、佛手、玫瑰花、厚朴花之类,静中寓动,消补兼施。

3.2 补养胃阴忌滋腻 慢性胃炎迁延日久,多见胃阴亏虚、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临床当选用养阴益胃、养阴清热或养阴补气诸法。江教授认为,在选择养阴药物时忌选重浊滋腻之品,慎用阿胶、熟地之类,以免助湿碍脾。胃阴亏虚者,可择用生地、北沙参、石斛、麦冬、玉竹、花粉之类;阴虚火旺者,加用金铃子散、蒲公英、连翘等;气阴两虚者,加用太子参、山药、扁豆、莲肉等。如属胃酸缺乏者,宜酸甘化阴,选用白芍、生甘草、乌梅、山楂之类。

3.3 清热解毒勿过寒 肝郁化火、过食辛辣、湿蕴化热皆可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临床择药切忌大苦大寒,以防胃气愈伤,宜用蒲公英、连翘、荷叶、白花蛇舌草、半边莲、淡竹叶之类。《本草求真》云“蒲公英泻阳明胃、厥阴肝之火”,江教授认为,此药也可清热利尿,导热邪从小便而出,用量一般为20g。热邪偏盛者,宜用栀子、黄芩、黄连、莲子心之类,但剂量宜小,中病即止。

3.4 虚实夹杂、寒热交错,宜消补并行、寒温并投慢性胃炎迁延不愈,气滞瘀阻,食积、湿郁化热,阴虚内热,加之脾胃虚弱,日久中焦虚寒,最终形成虚实夹杂、胃热脾寒的病理变化,临床见胃脘胀满,欲呕吐,纳呆,嗳气泛酸,腹痛,肠鸣泄泻,舌苔腻而微黄,脉弦细等,治疗当消补并行、寒温并投,江教授用黄连汤化裁治之。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胃热,干姜、桂枝辛温,下散脾寒,二者合用,辛开苦降,寒热并投,上下同治;半夏和胃降逆,党参、炙甘草、大枣益胃和中,合而用之,寒散热消,上下调和,腹痛呕吐自愈,胃脘畅然。若湿热蕴于中焦,胃痞,呕甚,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可去党参、炙甘草、大枣,加生姜、枳实以下气消痞止呕。

[1]刘民胜.颜正华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用药探赜[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4):723-725.

[2]孔洁,林波.陈瑞春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1,43(5):171.

猜你喜欢

泛酸嗳气胃脘
李郑生论治嗳气经验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喝粥泛酸 配点菜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酿酒酵母产泛酸工程菌株的构建与诱变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绝非泛泛而为
——水溶性维生素泛酸篇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泛酸激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