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2015-04-16刘庆陈利根任辉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年6期
关键词:用地经济分析

刘庆,陈利根,任辉

(1.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410128;2.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21009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耕地占用和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学者们已经验证了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的关系[1-2],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描述为随着经济发展阶段演化其关系指数逐渐减弱[3],甚至出现脱钩现象[4-6]。在研究手段方面,多数采用传统回归法和脱钩分析法揭示经济增长与耕地占用或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关系。但是,研究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区和西部地区[7-9],对中部地区的研究涉及较少,并且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以中部地区的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城市化区域——长株潭地区为例,结合脱钩分析与回归分析法,分析2002—2010年建设用地与二三产业GDP之间是否存在脱钩或复钩现象,通过估算建设用地对二三产业GDP的产出弹性系数,分析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发展的边际影响和贡献程度,并验证脱钩分析结果,为政府部门科学制定土地政策提供参考。

1 研究思路、方法与数据

1.1 研究思路

综合考察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要解决2个问题: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究竟有没有密切的关系?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又如何?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脱钩分析来解决,若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达到了脱钩状态,就证明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发展意义不大。若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达不到脱钩状态,就证明二者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即可运用Cobb-Dauglas(C-D)生产函数进一步分析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以比较分析不同要素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索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建设用地扩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差异。而以往的分析都是将这2个问题分割探讨的,本研究则在前述思路的引导下,综合分析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2 研究方法

首先,参考并借鉴物理学领域中的脱钩评价方法[10-12],从时间维度上分析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脱钩关系或复钩关系。并根据相关脱钩定义[6],计算2002—2010年单位二三产业GDP占用建设用地面积及其变化率xi以及二三产业GDP的增长率(或变化率)yi。由此计算2002—2010年xi的临界值xki=-yi/(1+yi),判断2002—2010年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复钩关系(表1)。

其次,借鉴C-D生产函数的思路,引入土地(建设用地)要素,构建二三产业GDP生产函数,从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要素投入3个方面对二三产业GDP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公式如下:

式中:Y表示二三产业GDP增长量;L,K,R分别表示劳动力数量、资本量和建设用地数量;α,β,γ分别表示劳动力、资本和建设用地产出的弹性系数,即各要素投入每增加1%二三产业GDP产出的增长百分比。

表1 基于变化率的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的脱/复钩关系Tab.1 Definitions of decoupling and re-coupling based on change rate of construction land use and economic growth

式(1)的两边分别取对数,即得:

则建设用地产出的弹性系数(即对二三产业GDP产出的贡献率)可分解为:

据此,建设用地产出的弹性系数可用来分析建设用地要素投入对经济发展的边际影响大小,以综合判断并分析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实质关系。

1.3 数据说明

根据土地方面数据的可获得性,采用2002—2010年数据对长株潭地区的建设用地与二三产业GDP增长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二三产业GDP、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来自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3—2011)。固定资产投资、二三产业GDP等指标均已折算为2000年可比价。建设用地包括城镇村居民点用地、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均来源于各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2 研究区概况

长株潭地区位于湖南中东部,土地总面积280.88万hm2,2010年底总人口1 384.33万人,2010年完成GDP 6 716.50亿元,占全省GDP的42%。该区域是湖南省经济发展核心区和经济增长极,是全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首批获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改革实验点和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城市化区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0年,长沙、株洲和湘潭人均GDP分别为63 768,38 107,30 346元,依据修正后的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13-14],长沙市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株洲市和湘潭市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而长株潭地区整体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建设用地扩张在这一阶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仍比较重要。

3 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关系

3.1 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脱/复钩关系

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与二三产业GDP的脱/复钩分析结果(表2)表明,2002—2010年,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与二三产业GDP之间的关系均落在扩张性复钩区间范畴内,即二者并未达到脱钩状态,说明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还是仍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由于长株潭地区总体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要快速增长的目标对建设用地扩张的需求压力仍较大。同时,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占用的是城市周边的良田或耕地,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并不利于长株潭地区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在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彻底改变通过土地资源扩张引导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当然,脱/复钩关系分析并不能判断这一时段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表2 2002—2010年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与二三产业GDP的脱/复钩分析Tab.2 Decoupling and re-coupling based on change rate of construction land use and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GDP in Chang-Zhu-Tan region from 2002 to 2010

3.2 建设用地扩张对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3.2.1 二三产业GDP的建设用地产出弹性系数。对公式(2)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得到回归模型拟合度(R2)为99.42%,说明3种不同要素的投入能比较全面地解释长株潭地区二三产业GDP的变化情况(表3)。2002—2010年从业人数、固定资本和建设用地产出的弹性系数分别为4.997 4,1.295 4,0.322 5,并分别在5%,5%,10%的水平上通过t显著性检验,表明从业人数、固定资本和建设用地要素对经济发展有着显著不同的贡献,3种要素投入若分别增长1%,二三产业GDP产出也将分别增长4.99%,1.29%,0.32%,要素投入的增加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已验证了前面的脱钩分析结果。但从产出弹性系数的大小来看,土地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低于劳动力、资本投入。

表3 2002—2010年长株潭地区二三产业GDP生产函数估计结果Tab.3 Production functions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GDP in Chang-Zhu-Tan region from 2002 to 2010

3.2.2 长株潭地区二三产业GDP增长来源。同样,通过公式(3)和表3对2002—2010年长株潭地区二三产业GDP增长的主要来源进行分析(表4)。2002—2010年长株潭地区二三产业GDP产出增长150.89%,从业人数、固定资本、建设用地的增长幅度分别为8.45%,141.86%,0.58%,而3种不同要素对应的贡献率分别为5.60%,94.02%,0.38%。由此可知,与劳动力、资本投入2个要素相比,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对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并没有实质的贡献。而这一结论与姜海等[15]得出的相关研究结论较为一致。

3.2.3 二三产业GDP的建设用地弹性系数横向比较。同理,分别对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的二三产业GDP生产函数进行OLS估计(表5)。3个回归模型的模拟效果都较好,且在1%的水平上都通过t显著性检验。但从3种不同要素产出系数的显著性来看,从业人员和固定资本对长沙市二三产业GDP影响比较显著,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系数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建设用地这一要素投入的增加对长沙市二三产业GDP增长的带动效应不明显。与此不同的是,从业人员和建设用地的投入对株洲市二三产业GDP增长影响较显著,前者的产出弹性系数在1%的水平上通过t显著性检验,后者则在5%的水平上通过相应的t显著性检验;而湘潭市的建设用地投入对其二三产业GDP增长的影响也同样显著,其产出弹性系数在5%的置信水平上通过t显著性检验。可见,由于长沙市与株洲市、湘潭市各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建设用地的投入带给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长沙市来说其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株洲市和湘潭市可以说呈明显的拉动效应。由此,也证明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区域建设用地的扩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所差别[3]。

表4 2002—2010年长株潭地区二三产业GDP增长主要来源Tab.4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GDP in Chang-Zhu-Tan from 2002 to 2010

表5 2002—2010年二三产业GDP生产函数估计结果Tab.5 Production functions of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GDP from 2002 to 2010

4 结论

2002—2010年间,长株潭地区的建设用地扩张与二三产业GDP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扩张性复钩状态,即存在着明显的耦合关系,可进一步分析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长株潭地区二三产业GDP的建设用地弹性系数和增长源泉分析表明,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要远小于劳动力与资本要素。但通过区域横向对比发现,株洲市和湘潭市的建设用地弹性系数明显高于经济相对较发达的长沙市。因此,随着研究区域经济逐步转型和发展阶段的逐步提升,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将会趋于不明显态势,而内涵式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消耗。与已往的研究有所不同的是,本研究采用脱钩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维分析方法综合探讨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仅以较少涉及的中部地区为例进行验证,那么运用本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宏观比较建设用地扩张对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影响程度的区域差异则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贾首杰,陈英,张仁陟,等.河南省能源足迹与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1):117-122.

[2]李永乐,吴群.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Kuznets曲线验证——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J].资源科学,2008,30(5):667-672.

[3]姜海,曲福田.不同发展阶段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响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70-75.

[4]李效顺,曲福田,郭忠兴,等.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脱钩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5):179-184.

[5]杨克,陈百明,宋伟.河北省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脱钩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11):1940-1946.

[6]钟太洋,黄贤金,王柏源.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14.

[7]吴仕海,张安明.重庆市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3):139-144.

[8]张虹鸥,叶玉瑶,杨丽娟,等.广东30年建设用地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J].经济地理,2008,28(6):904-908.

[9]热米拉·托合提,秦放鸣,艾散·帕合提.新疆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9(4):11-15.

[10]刘竹,耿涌,薛冰,等.基于“脱钩”模式的低碳城市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4):19-24.

[11]Tapio P.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J].Transport Policy,2005,12(2):137-151.

[12]赵一平,孙启宏,段宁,等.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响应关系研究——基于相对“脱钩”与“复钩”理论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6,27(3):128-134.

[13]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吴齐,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

[14]李善同,侯永志.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与“十五”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J].管理世界,2001(2):95-101.

[15]姜海,夏燕榕,曲福田.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8):4-8.

猜你喜欢

用地经济分析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