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探究

2015-04-16代明清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2期
关键词:农村专业学校

代明清

【内容摘要】目前,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所以,探究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及改变对策显得十分迫切。

【关键词】农村初中  地理教学  现状  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但是,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那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如何以及如何改变这些现状呢?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1.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地理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我市中考将地理课程纳入考试范围,但所占分值较小(30分),导致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都不重视地理课教学。学校在分派教师时马马虎虎,任课教师上课不认真,学生也不重视地理课的学习。因而,有的学生初中毕业时竟不知道“陇”是甘肃的简称,更谈不上对我国地形、气候、资源、交通、工农业等方面的了解。

2.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低效

大多数担任地理课教学任务的老师专业并不对口,很难与我们现在倡导的高效课堂相吻合。农村初中普遍缺乏地理专业教师,除县城的初中和经济较发达的少数乡镇初中外,其他各初中大都没有地理专业教师,即使少数有的学校有,专业也未对口,并未担任地理课教学,而担任地理教学的却是非专业教师。如果个别进取心比较强的老师想参加地方教育部门主办的教研活动也很难,这些活动往往仅局限在城区学校,边远地区的老师很少有机会参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校老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3.教具不齐全,教师的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能力差

一部分农村初中教育教学所需的硬件比较少,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一部分学校只有几台地球仪,几幅地理教学挂图,幻灯片、投影仪、录像带、计算机软件、光盘等多媒体教学设施更少。如果没有必要的教具,就无法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这样很难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只能凭空想象,师生互动少,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尽管有些学校购置和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施,但有一部分老师不愿意使用,一是自己不能够熟练的操作,二是要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难度很大。

二、改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国家规定开设的各门课程,并无主副之分,都同样重要。为此,在中考中,应考虑把地理课所占的分值适当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引起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重视;才能督促科任教师扎实负责地上好每一节课,不再把地理变成其他课程的作业课或复习课,学生才会踏实认真地学好地理课。切实把地理课教学放到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战略地位。充分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特别是可以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加强对地理课的考查、考核

要真正重视地理课教学,学校必须把它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一样进行经常性的考核考查,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要“一视同课”,把地理课成绩作为教师评优选先、职务晋升的依据,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条件之一,这样,教师才能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认真上课,学生才能重视地理课的学习,特别是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提高地理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名高素质的地理教师除了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具有宽厚的其他学科综合知识,注重地理学科和国内外的形势发展态势。那么,如何达到这么高的要求呢?第一,要使现有地理专业教师专业对口,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第二,要加强地理教师的培训。举办中、短期地理教师培训班,为缺乏地理专业教师的学校培养一批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教师。特别是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应多举办几期地理教师培训班,特别是与信息技术和地理课程整合相关的,不断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和教育教学能力。

4.加强教研教改活动

目前,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普遍陈旧,大多数都是照本宣科,连仅有的地球仪、教学挂图也懒得用。地理课学习的特征,要求学生多观察、勤动手、多对比,才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为此,不仅要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联系实际,师生紧密配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只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重视地理课教学,就会改变目前的现状,地理课的教学将会出现一个崭新局面。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学生就能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郭城驿镇教育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农村专业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学校推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