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主动探究,提升课堂效能
2015-04-15吴雅芳
吴雅芳
[摘 要]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提升课堂思维效能. 本文从教学实践入手,提出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发展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思维效能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 根据这一理念,各种课改实践如火如荼,开展迅速,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生怕学生不能自主思考问题,代替学生分析、代替学生操作的现象并不鲜见. 这样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实践的机会,导致课堂思维效能减弱,限制了新课标理念的进一步推进.
著名教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有效的数学活动,立足学生主体的特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探究,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全面建构数学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 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发挥学生潜能,使其主动探究呢?笔者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思考.
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臧曾经指出,数学的本质,就是要解决与生活密切关联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实际,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将数学与现实挂钩,激发探究兴趣,由此展开数学探究.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这一内容时,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学会应用间隔规律解决问题. 为了让学生深入生活现象,发现数学规律,笔者特意设置了这样的数学情境:1. 出示有关城市广场路灯排列的两幅情境图(有椭圆形,有心形的,两端都是椭圆形),让学生思考:观察图中路灯的排列,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路灯是按照一个椭圆、一个心形、一个椭圆、一个心形的方式依次排列的,这里有一个规律:必须是两个物体,而且是两个物体一个隔着一个进行排列. 由此,笔者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排列,从生活中寻找类似的现象: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排列?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认为,像这样的排列形式,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地板上的花纹装饰,按照棱形、圆形、棱形、圆形的方式依次排列,比如公园花带里的花,会按照红色、蓝色、红色、蓝色依次排列,再比如学校举行广播操比赛,通常会按照男生、女生、男生、女生的队形来排列. 笔者指出这种排列方法就叫做一一间隔排列,并让学生明确两个要素(两个物体,一个隔一个排列),接下来继续出示生活中的现象:墙面瓷砖(两端都是红色)红色、蓝色、蓝色、红色,木桩和篱笆的排列(两端都是木桩)篱笆、木桩、篱笆、木桩,还有果盘摆放(两边都是橘子)橘子、苹果、橘子、苹果等,让学生进行判断和分析,从而积累丰富的表象,深入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建立深刻的认知.
以上教学活动,教师由生活现象入手,创设了学生熟悉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生活现象中蕴涵的数学规律,让学生初步感知间隔排列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展开探究,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逐步积累了感性认识,深入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数学规律,从而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扮演的角色,是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尊重,搭建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在认知冲突处探究,在思维阻塞处进行疏导,由此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1. 疏导认知冲突
数学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知逐步被同化和异化的过程,学习者根据已有的旧知进行新知吸收,随着认知结构的冲突出现,学生被激发起探究的心理需求,想要找到问题的答案. 此时,正是教师进行引导探究的最佳时刻.
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时,学生存在的主要难点在于,之前的思维定式是计算式必须是数字加运算符号,现在要变成字母加数字,这就形成了认知冲突,接受和理解这一新的数学运算形式,显然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抽象字母所代表的数学含义,笔者做了这样的问题设置:哥哥比小明大2岁,那么小明1岁的时候,哥哥几岁?小明是5岁,哥哥几岁?学生根据题意,很快列出算式:小明1岁,哥哥是1+2=3(岁);小明5岁,哥哥是5+2=7(岁). 笔者继续提问:想一想,假设小明的岁数是固定的数字,你怎么计算哥哥的年龄呢?学生提出,小明15岁,哥哥是17岁;小明17岁,哥哥是19岁;小明19岁,哥哥是21岁……此时笔者追问:如果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怎么表示呢?学生这才从定式思维中走出来,提出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小明的岁数,比如a,那么哥哥的年龄就是a+2. 此时笔者继续追问:假如哥哥的年龄是固定的数字,那么小明的年龄怎么用算式表示?学生提出,假设哥哥的年龄为b,那么小明的年龄就是b-2. 通过这样的疏导,学生突破了原有的认知误区,从具体的数字化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的算式思维,由个别实现了共性,从而有效突破抽象,建构新知.
2. 点拨思维歧途
小学生由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暗示性较强,往往容易受到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这既是学习的优势,又是弱点所在. 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把握学生的认知方向,以防止南辕北辙,在学生偏离思维航向时进行引导,通过探究走出思维歧途,引向思维的正道.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内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笔者先学生复习巩固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由此学生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有了猜测,认为个位数是3的数就能被3整除. 到底事实是否如此呢?为了预防学生误入歧途,笔者让学生进行验证:你能举出相关的例子来证明,个位上是3的数就能被3整除吗?你还能举出相关的例子来证明,个位上不是3的数也能被3整除吗?学生立刻展开了讨论,结果发现,个位上不是3的数(比如2,1,0,5,7等)也能被3整除,由此可以得出,个位上是否是3并不是根本要素. 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学生提出可以将10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数写出来,看看有什么特点.
通过有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有效规避了思维盲区,走出了正确的探究之路,深入理解了数学概念,推动了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
数学思维的本质,是要能够灵活应对,进行问题分析,从而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这个过程正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容易出现思维分歧的过程,这需要教师的引导辨析,让学生去伪存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并获得数学思维的内化.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内容“统计”时,笔者让学生根据统计图判断男女生套圈的准确率,看看到底哪一组最高(如图1、图2). 学生分为两组,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为此笔者引导展开辩论,先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根据验证结果来证明自己的答案.
由此,学生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通过移动图示的方法,将男生中的张明套的圈数给李小钢移1个,再给陈晓杰移1个,这样三个人就和王宇一样多,都是7个;女生中同样采用这样的方法,将套圈多的吴燕、史敏敏进行移动,这样每个人套6个,这样一来,就可以进行直观的男女生比较,一眼就看出了分晓;另一种方案是平分差,就是将男生中比李小刚多的圈拿出来平分,女生中比刘晓娟多的圈拿出来平分,根据多的圈平分后的结果进行比较. 那么,如何才能算出男女生平均每人的成绩呢?学生根据之前的讨论,认为可以采用求和平均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有效完成了对新知的建构.
以上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争辩教师并没有给出结论,而是通过有效的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通过验证猜想,进行推断和分析,在思维的碰撞中,提升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把握课堂时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只有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展开有效探究,才能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入发展,以此促进数学课堂的高效化. 这正是小学数学课堂改革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