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认识与实践

2015-04-15林景通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内角德育数学

林景通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及《数学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具体的德育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 本文从德育渗透的特点、原则及途径对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进行探讨.

[关键词] 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新课程改革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具体的德育目标.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在平时数学教学工作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抓住每一个可以渗透德育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德育教育. 下面,我们对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谈谈几点认识,并对德育渗透途径做一番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的德育要求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指出了新课程的德育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教育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情感态度”的角度,对初中阶段(第三学段:7到9年级)的德育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3)在运用数学表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具有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价值;(4)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勇于质疑,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依据上述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将“情感态度”列入教学目标,有效利用德育因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努力达成目标.

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特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如下特点:

1. 整体性. 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是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既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理性精神,又可以培养意志与毅力,提高抗挫能力. 初中数学的公理化方法、模型方法等,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整体性、创造性等,养成从全局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习惯. 同时,数学的思维方式,教育学生理智地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 初中数学解题训练,说明数学让人坚持原则,忠于真理,尊重科学.

2. 深刻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反映出一种迟效性,它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需要利用数学的特点,长期熏陶,方能见效. 这种德育的功效一旦获得,将不易被改变,终身受益.比如:在讲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计算题时,其知识目标主要是掌握计算方法. 在解题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规范、整洁,认真练习、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作风.然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的培养不是做几道题就能培养成功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渗透.

3. 制约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受教学内容的制约,途径和方法受教学过程的制约. 教材是课堂德育的当然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教学的前提. 脱离教学内容,德育和智育就成了两张皮. 找到了切入点,智育和德育就可以水乳交融,双管齐下.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深挖初中数学教初中所蕴涵的德育因素,点点滴滴,有机渗透,以达到德育、智育双重教育的目的.

4. 隐蔽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并不是让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进行的一种说教,而是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追求的是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 比如,在讲平移时,要注意到本节课是探究图形平移的规律,但更隐含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思想. 教师应加以挖掘并积极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原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 重点性原则. 初中数学能够用来进行德育渗透的素材很多,为了有效地提高德育教学效果,要遵循重点性原则,即一堂课要突出一个主要的观点进行教育,不求面面俱到,要突出一个重点,使其色彩浓些,力度大些,以求取得好的效果.

2. 适度性原则. 德育渗透是将思想、观点、精神等有意识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无意中接受. 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德育渗透的依附性,要把握适度性原则,防止牵强附会、形式主义和贴政治标签;更不可将数学课变为政治课,否则将失去数学课的教学本质.

3. 量力性原则.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须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认知基础和思维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初中生实际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德育素材,做到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学生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形成,总是因人而异,不可能是同一模式. 在保证共同施教达到统一要求的前提下,还要照顾不同学生的层次特点,注意个别教育与共同教育相结合.

4. 情感性原则.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讲究艺术性,充分发挥情感效应.在师生交往中,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真诚地关心和理解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帮助,一视同仁,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领悟道理,让学生在感情交融的情境中获得启迪,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可进行德育教育的材料,我们应将其融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中去,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利用数学史料渗透德育.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数学史料,我们要充分发掘这些数学史料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例如在教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1章“走进数学世界”时,在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时,重点向学生介绍全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他在经济困难、身患疾病的条件下坚持进行数学研究,甚至住院期间,瞒着医生进行工作,终于证明了“1+2”,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通过对陈景润事迹的介绍,主要是激励学生热爱数学、发展数学,为人类的进步作贡献的精神. 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又如,在讲授无理数时,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π的研究:我国魏晋数学家刘徽建立了计算圆周率π的两个近似值和南北朝时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出π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提出π的两个分数近似值——约率和密率. 通过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利用数据材料渗透德育. 初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反映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数据,有许多应用题是描述我国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的, 其主要方式是横向对比或纵向对比. 在教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时,重点讲解“问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呈上扬趋势,1952年只有679亿元,1962年上升到1149.3亿元,1970年上升到2252.7亿元,1980年上升到4517.8亿元,1990年上升到18547.9亿元,2000年上升到89404亿元(摘自《经济日报》2001年3月4日第7版). (1)设计一张统计表,简明地表达这一段文字信息;(2)再设计一张条形统计图,直观地表明这种递增趋势;(3)从上述两张图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说说你的理由.” 通过数据对比,反映变化的大小和快慢,使学生加深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感情.

3. 利用创设情境渗透德育.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情境的创设时要处理好广泛性与定向性、探索性与高效性、直观性与思维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生活性与数学性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生命力,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①三角形的两内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与第三个内角有何关系?②三角形的两外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与第三个内角有何关系?③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另一个内角的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与第三个内角有何关系?通过设计合理的推理过程,加深学生对数学证明的理解,发展学生推理、证明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利用信息技术渗透德育. 新课标指出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例如,在讲“椭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椭圆的形成过程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利用FLASH设计制作关于“神舟”六号从发射到升空,然后绕地球飞行的动画片,并配上相关的解说词. 随着飞船的升空,学生的心情激动起来,为我们国家的日益强大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并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将德育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内角德育数学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三角形分割问题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