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颖而出”之“颖”新解
2015-04-15任海燕
任海燕
(榆林学院文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常用成语“脱颖而出”,本作“颖脱而出”,典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现代词典解释“脱颖而出”时,都会注明出处是《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但在具体解释上有分歧。《现代汉语词典》“脱颖而出”后的释义为:“连锥子上部的环儿也会露出来的,岂止光露个尖儿!(见于《史记?平原君列传》;颖:据旧注,指锥子把儿上套的环)。后来用‘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汉语大词典》“颖脱而出”条目下解释:“颖,锥芒。言锥芒全部脱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即能全部显现出来。”这里解释“颖”为“锥尖”。《辞海》“颖”条目下有“锥芒”义,举例既是“脱颖而出”。《成语熟语词典》“脱颖而出”下也解释“颖”为“锥芒”。
《新华词典》“脱颖而出”条目下解释:“藏在布袋里的锥子,尖端穿出来。比喻露出头角,本领显露出来。颖,细而尖的东西。”《古今汉语成语词典》“脱颖而出”下解释:“颖,尖子。锥子尖从布囊里露出来。比喻充分显示出人的才能。”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脱颖而出”下解释:“颖:指嵌锥针的两片铁。一说指用来箍住两个铁片的环。意思是锥针穿透布袋,连嵌针的铁片也露了出来。后用来比喻才干或才华全部显示出来。也单作‘颖脱’‘脱颖’‘颖出’。后世多作‘脱颖而出’,‘而’也作‘以’。”①
从上述辞书的解释来看,对“脱颖而出”的“颖”,解释有以下四种:①镶嵌锥子针的环。②锥子尖。③嵌锥针的两片铁。④物体的尖端,细而尖的物体。
“颖”的本义,从字形上分析应和“禾”有关。《说文解字》:“颖,禾末也。从禾顷声。《诗》曰:‘禾颖穟穟。’”“禾”,又称稷或粟,现代未去壳叫谷子,去壳叫小米。“禾末”即谷穗的末端。
以下两处,“颖”既是本义。《尚书?周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亩同颖。”旧注:“唐叔成王母弟,食邑内得异禾也。亩,垄。颖,穗也。禾各生一垄而合为一穗。”
《诗经·大雅·生民》:“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毛传:“颖,垂颖也。”孔颖达正义曰:“则颖是禾穗之挺。《书》序云:‘唐叔得禾,异亩同颖。’谓挺上合也。”清魏源《吴农备荒议上》:“使若楚稻之六月擢颖,七月结实,何尚畏乎风!”
在“新颖”一词中,“颖”也是本义。
因“颖”有“末端”之意,后引申指“物体的尖端”,如《文选·左思·吴都赋》:“钩爪锯牙,自成锋颖。”毛笔是用尖端的毫毛来书写,“颖”又引申为笔,如“毫颖、兔颖、毛颖”指毛笔,“秃颖”指秃笔,“临颖”指临笔。
又因“颖”长于禾的末端,高出其它部分,也是最后生长出来的,成熟即为果实。“颖”又有出众的意思。《正字通·禾部》:“颖,士才能拔类者亦曰颖。”指聪明,才能出众。《文心雕龙·才略》:“贾谊才颖,陵轶飞兔,议惬而赋清,岂虚至哉!”还有“颖悟、颖慧、颖露、颖秀、超颖、聪颖、警颖”等。
注“颖”为“环”,始于郑玄。《礼记·少仪》:“刀却刃授颖。”郑玄注:“颖,环也。”孔颖达疏:“言授人以刀,却仰其刃,授之以颖。颖,谓刀镮也,言以刃镮授之。”其后,司马贞《史记索引》毛遂故事后按:“郑玄曰:‘颖,环也’”。
后世解释“颖脱而出”,大多采用了司马贞的解释,“颖”即“环”。加上《史记》前文有“譬若锥之处囊中”的话,《礼记》中的“刀环”在这里成了“锥环”。
解释“颖”为“锥芒”或“物体的尖端”,延续了“颖”字常用的引申义。意思既是锥子尖全部脱露出来,这种解释忽略了上下文的关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颖脱而出”的下句是“非特其末见而已”。可见,“颖”不能是“芒、尖端”,否则与下文的“末”就矛盾了。全句的意思不可能是“锥子尖全部脱露出来,不只是锥子的末端显露而已。”
对于“颖”的本义,《说文解字》的解释很模糊,其后的辞书大都沿用了《说文》的说法“禾末”。只有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进行了详细的分辨。《说文解字注》:“颖,之言茎也,颈也。近于穗及贯于穗者皆是也。《禹贡》郑注曰:‘百里赋入总’,谓入刈禾也;‘二百里铚’,铚,断去稿也:‘三百里秸’,秸,又去颖也;‘四百里入粟,五百里入米’者,远弥轻也。《礼器》:‘稿鞂之设’,郑注:‘穗去实曰鞂。’鞂与秸同物。郑注《尚书》曰:‘去颖谓用其穗也。’注《礼器》曰:‘去实谓用其颖也。’是则颖在锥则却于末,在刀则却于刃,在禾则却于穗也,浑言之则颖为禾末,析言之则禾芒乃为秒。”“秒”即是“禾芒”。
“颖”在现代植物学辞书中有明确的解释。《简明生物学词典》:“颖:亦称‘颖片’。禾本科植物小穗基部的两枚苞片。具有保护作用。”
结合《说文解字注》中所引郑注,“去颖”上承“去稿”,下承“入粟”“入米”。也就是说,禾去掉“稿”(茎秆)后再“去颖”,然后就成了“粟”(即谷子),最后成了食用的米(粟去皮)。
可见,从郑玄到段玉裁,古人对于“颖”的所指是明确的,不只是笼统的《说文解字》所讲的“禾末”。古人所指的“颖”,既是今天植物学所说的“颖”“颖片”,禾本植物种子外的两枚苞片。颖片内本来还有外稃,外稃顶端的针状突起称为“芒”。颖片与外稃紧扣,可能因为古人未对植物进行解剖和各部分严格定义,故而将“颖”与“禾芒”混同。
用“连枷”或今日用“脱粒机”就是为了让谷子、小麦、水稻等禾本科植物的种子和颖、茎秆分离开来。颖片脱落,种子即果实就会显露出来了。
再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因为司马贞引郑玄对《礼记·少仪》的注:“颖,环也。”,后世均认为“颖”是“锥环”的意思。但是,“颖”做“环”讲仅见于郑玄对《礼记?少仪》的注解,此外难查用例。
并且这个解释是在上下文环境中给出的,谈话中提到了锥子,平原君用锥子来比喻,毛遂也用锥子来回答,故而解释者认为“颖脱而出”说的也是锥子,“颖脱”就是锥子环脱出。
如果跳出“锥子”的思路来看,毛遂的回答可能是这样的:“假如我早能进入布袋中,就会像谷子一样颖片脱落果实全部显露出来,不只是锥子的末端显露而已。”毛遂的回答不只是承接了平原君“锥子”的比喻,还用了另外一个果实显露的比喻。
再者,过去解释“颖脱而出”“脱颖而出”为“锥环露了出来”,实际上解释的是“颖出”,遗漏了“脱”字。如果把“脱”和“出”都解释为“出脱、显露”,那“脱而出”的说法也未免太重复累赘了。将“颖”回归本义“颖片”,那么“脱”的是颖片,“出”的是果实,这句话就通顺了。
注释:
①还有解释“颖”为“挺出,脱出”,“囊裹”,“锥挺,即锥尖之下、锥柄上之细长部分”的,认为“颖脱”是连绵词的。因未收入辞书,故不列。见参考文献中王继如、陈秉新、许庄叔、富金壁的文章。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4]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5]刘叶秋、苑育新、许振生.成语熟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古今汉语成语词典》编写组.古今汉语成语词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8]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0]冯德培.简明生物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11]李扬汉.禾本科作物的形态与解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12]王继如.“颖脱”新解[J].中国语文,1982,(2).
[13]陈秉新.关于“颖脱而出”的训释[J].中国语文,1983,(1).
[14]许庄叔.“颖脱”是否一个词[J].中国语文,1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