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原君》浅析明代帝王统治腐朽的三个思想原因

2015-04-15李明瑶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黄宗羲君主理学

李明瑶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从《原君》浅析明代帝王统治腐朽的三个思想原因

李明瑶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明夷待访录》是一部具有近代民主思想,并以批判君主专制为理论基础的政论集。诞生于商品经济发展与思想变革的交错时期。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将人性中自私的本质扩大,恰逢明代社会正处于思想变革的时期,无论是对君主“家天下”制度的不满,还是对朱熹理学的质疑,都在这一时期萌生民主改革的幼芽。本文就其所述为帝者的职责,与《明夷待访录》所著的时代背景和明朝帝王统治相结合,从而论述其帝王专制腐朽的三个思想原因。

明代帝王;君主专制;“家天下”;私欲

自中国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君与臣所存在的传统论题便是“忠”。因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逐渐形成体制的伦理观,使臣子为己冠以“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的臣道,使君主奉行明德知士的为君之道,从而使君臣关系达到理想中的“明良遇合”。但随着专制统治的逐渐加强与思想禁锢的逐渐加深,至明朝起,封建专制已开始走入没落。明朝的经济发展和商业发展是继汉唐后的又一盛名世界的中原王朝,但明代同时也是宦官专权与相权交替执掌朝权的腐朽统治时期,王权的衰落源于自古以来君主专职的弊端以及明朝思想的禁锢倒退。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黄宗羲所著的《明夷待访录》中《原君》篇是明末士子对封建腐朽统治的期望与幻想。本文就其所述为帝者的职责,与《明夷待访录》所著的时代背景和明朝帝王统治相结合,从而论述其帝王专制腐朽的三个思想原因。

一、《明夷待访录》诞生的背景

《明夷待访录》是一部具有近代民主思想,并以批判君主专制为理论基础的政论集。“明夷”是《周易》中第三十六卦,卦辞释“利艰贞”,意为艰难之事则利。黄宗羲以此命名实为代指处于艰难地位之人定能迎来光明,而“待访”则是以待后世明君的采纳。黄宗羲深知《明夷待访录》中所著是明代帝王亦可说是封建帝王无法尽纳的政治言论,因此只能寄托后世。其言辞犀利,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尖锐披露封建弊政,实为对社会现状不满的士子所共有的改革情怀。

其诞生的背景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初期,农业的迅速恢复与交通驿站的逐步发达,是明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农业上,劳动力的迅猛增加与水利建设的大规模兴修为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交通上,驿站设施的完备,形成了“驿送使客,飞报军务,转运军需等物”①的盛景,除此之外,永乐年间还在大运河的基础之上修筑运道,使南北交通贸易日渐频繁,京都贸易“百货倍往时”。②商业与城市的繁荣,很快成为民间手工业者发展经营的摇篮。明朝沿袭了唐、宋、元三个贸易之都的管理经验,并制定出一套系统完整的商业制度,为小手工业者提供了竞争的平台。这一系列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百姓逐渐产生逐利的心理。加之明朝后期,科举中存在的应试者千万倍于中举者的弊端,许多士子弃学经商。更有精明的商人资助书院学堂,使之成为自己的利益依靠,一旦有书生中举,皆为其培养,从而形成大商业集体。商人为官宦提供经济后盾,官者为商人赢取利益,形成了激起民怨又威胁皇权的官商勾结的社会局面。

其二,是心学的兴起。14——16世纪,是世界思想文化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明朝也在经历重大的社会转型。明朝中后期,尤其是嘉靖与万历年间,在帝王疏于朝政的分为中滋养的宽松的政治环境,使统治阶层逐渐形成自上而下的松散习性,失去“严以律己”的明朝人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开始寻求人性的解放,因此,心学应时而生。其代表人物李贽积极主张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其著述的《焚书·续焚书·答周二鲁》中云:“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适而适人之道,虽伯夷叔齐同为淫僻。”正是他坚持个人政治思想的观点。摆脱理学束缚的尝试使心学信仰者极具增加,士人在阳明心学的基础上扩大了思想自由的概念,形成了史无前例的人性解放浪潮。“每个朝代伦理等级制度都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社会风气总要发生变化”③,明朝社会风气的变化受到商品经济与人性解放的冲击,因此形成了市侩多庸俗,官场多名利的奢侈浮糜之风。

其三,黄宗羲个人的经历。黄宗羲的父亲是有名的东林党人。东林党是明代晚期的政治团体,江南士绅常在东林书院聚集起来讽议朝政,因此被称为东林党。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当时东林七君子之一,万历年间黄尊素因忤逆魏忠贤,受酷刑而死。父亲因腐朽的朝廷而死,黄宗羲为此发愤读书,迫于解决政治黑暗,并开始对君主专制提出质疑。他曾与张煌言搞过复国活动,失败后隐居故乡,专心钻研书籍,《明夷待访录》就是在这一时期写下的反对帝制和封建现状的政论集。

二、明代帝王统治腐朽的三个思想原因

《明夷待访录》的诞生正处于商品经济发展与思想变革的交错时期。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将人性中自私的本质扩大,恰逢明代社会正处于思想变革的时期,无论是对君主“家天下”制度的不满,还是对朱熹理学的质疑,都在这一时期萌生民主改革的幼芽。

1、人本自私的人性观

自青铜器出现,农耕工具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使人类社会很快步入阶级社会。阶级社会的根基之源建立在奴隶主阶级统治之上,管理公社事务的各级氏族贵族通过大量聚敛财富而成为奴隶主,利用各氏族贵族头领的权力将平均分配的财产逐渐集中到个人手中,并加以巩固,从而成为氏族中的最高统治者。进入封建社会后,君主已成为至高无上权力的化身,天下之地皆为其一人之田,天下之农皆为其一人之奴,唯利而用之。阶级社会的发展自始至终都伴随着人类满足其欲望的自私本质,公权与人性的认识是君主行使职责的先决条件。然而,夏启传子以立家天下与自汉起王权所拥有的神秘色彩等历史根源,使原本是氏族贵族滥用职权所施行的聚财手段成为顺理成章的君权,历代君主将其人性中的自私本质放大,使君主一人之私造成天下之祸。

征伐天下之祸自明初始然,明高祖朱元璋本为抗元揭竿而起之人,其统领的红军在江南建立政权后,先后吞并镇江、常州等地,又向东南方盘踞的元军发起进攻,直打到扬州城。其后使陈友谅、张士诚等聚地为王者相继攻克,建立了统一的大明王朝。此后明朝与外族之战亦间或有之,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落来袭,明英宗朱祁镇受宦官王振怂恿,不顾军力悬殊而御驾亲征。在败北后被瓦剌军队追击的过程中,行至土木堡时受到围困,使明君全军覆没,明英宗亦被瓦剌军俘虏。至明朝崇祯年间,因宦官魏忠贤专权行祸而积累的民怨所引起的农民起义一度极具爆发,张献忠、陈友谅等领导农民起义军与明朝军队发生大规模交战,后又有努尔哈赤率领的后金政权的进攻,战火一直蔓延崇祯十七年,直到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城,明怀宗自缢寿皇亭。

络绎不绝的战祸使明王朝“政治腐败、边疆危机加剧,国家财政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人民负担日益加重,社会经济出现了衰败的局面”④,百姓疾苦日甚,帝王淫乐亦日甚。明代嘉靖与万历年间是其社会思想变化的剧变时代,保守教风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明中叶亦沾染了商贾习气,奢靡享乐自帝王起荼毒了朝堂上下,连同一个时代的风气皆扑向逐利拜金的奢靡之中,故而出现“满路尊商贾,穷愁独缙绅”⑤的局面。专司享乐已是明朝皇帝独成一家的戏谈。有好方术者如明宪宗,受宦官汪直摆布,罔害贤能重量,致使朝廷所余官吏皆是贪污逢迎之流。其所宠贵妃万氏更是明朝外戚乱政的先例,罔顾百姓安危而得一己之私。有荒淫无度者如明武宗,其在位之时“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⑥,修豹房网罗天下美女,自封威武大将军,可以说是明代甚至是历史上罕见的荒淫君主。有荒怠朝政者如明世宗和明神宗,嘉靖皇帝因崇信道教,追求不老之术而荒废朝政二十余年;万历年间后期,失去张居正辅佐的明神宗恣意妄为,“怠于临朝,勇于敛财,不郊不庙不朝者三十年,与外廷隔绝”⑦。

明朝帝王之私,在其勤于征战而枉顾百姓安定,故成“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⑧的时局;其私亦在于贪欢淫乐而枉顾社稷整治,故成“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⑨的惨剧。黄宗羲在《原君》中开篇便提出,君主是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而生的,这是君主存在的意义,也是为君者甚于享乐而应尽之责。古有贤君尧舜,得位而大治,失位而予人;古有名臣许由,知己短缺,入则又去。皆因其都意识到君主之责是“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的公仆之务,非征土之欲和享乐之思所能平衡的劳苦。

2、“家天下”的公私观

自夏启承父位而王,随后大同社会在私有制发展中逐渐消亡,阶级社会应运而生,人的私欲致使历代王位皆以世袭相继,“家天下”自此延续了几千年。“家天下”的制度是中国传统政治特征,至西周所建立起的由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进一步巩固了“家天下”存在的地位,使中国的君主专制对血缘的要求与国外相比更为严格。至秦汉,已达到“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⑩的专制统治。“家天下”统治下的臣民是君主维持统治的工具,在封建社会的思想牢笼之下,“忠君”等同于“爱国”的思想成为说服臣民服从于君主专制的固本之源,使帝王之私与以天下为私紧密联系在一起。

受天下公私观所影响的君主专制存在是否合理自古便有争论。

于君主而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⑪。为君者自然是将天下作为其一人所有。就明代而言,在政治上,君主拥有相当大的独裁权。明朝不乏独揽朝堂的宦官与权霸朝野的外戚,但其不约而同的便是以讨好皇帝来保证自己的权益。即便如汪直掌管西厂,总领京兵“十二团营”,也在宪宗对其失去宠信后被贬去南京,不复启用;再如魏忠贤“挟天子以令诸侯”,一度成为“九千岁”,其党派却也在崇祯皇帝继位后被迅速肃清。明代宦官可一日平步青云,可一瞬跌入低谷,全在帝王宠信。这与魏晋时期形成鲜明的对比,魏晋宦官谋害君主之事屡见不鲜,但明朝皇帝昏庸与否,年岁少长与否,皆不受宦官威胁,可见至明代,君主的独裁权已达到顶峰。在物质上,君主拥有天下资源的使用权。明武宗建豹房网罗天下珍兽和美女,贡其一人享乐。明神宗爱财,“以金钱珠玉为命脉”⑫,遂派宠宦赴全国各金银矿充当矿监,变相增加税收,将矿产归为己有,致使百姓沦落破产的境地。

于臣民而言,认为天下为私者,多为自秦汉以来受儒家忠君思想影响的文人骚客。在其思想中忠君与爱国为同意之词,君主对臣民的人身占有是与生俱来的,“忠君”是身为天生被奴役着的臣民应尽的义务。明朝清廉之士海瑞曾在给万历皇帝的奏疏中提到“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内外臣工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者也”。⑬明贤者尚且如此思之,可见“家天下”在明朝甚至更早以前就是臣民对君主与天下的共识,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但随着明朝统治者的荒淫加深与明朝统治机构的腐朽加剧,“家天下”开始受到思想变革先驱们的质疑。以天下为公者早在西汉就已存在,戴德所著《礼记·礼运》中就有“天下为公”的说法,郑玄诠释“公”为“共”,认为“公天下”即“禅位授圣,不家之”。前人之著只在皮毛,真正探之其里是在明末清初时,随着天启、崇祯年间的统治越来越腐败,社会动荡持续不减,宦官专政、贪官恣意、天灾成祸交织压迫着人们的生活。在诸如此类的冲击下,渴望摆脱统治束缚的声音逐渐增多,民主思想的嫩芽开始萌发。其中以三人最为突出,便是黄宗羲、王夫之与顾炎武。其中黄宗羲的思想以托古改制的方式提出古时人们爱戴君王“比之如父”,因为君王奉天下为先,而劳一己只身,是“天下为主,君为客”。而后世帝王“使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视百姓为蝼蚁,举天下为私产,是“天下为客,君为主”。黄宗羲借古讽今,可见其对“家天下”的一姓之制贬斥至极,而寻求“公天下”的明世之治。

3、小儒理学的传统观

在《原君》中,除后世帝王外,黄宗羲极尽贬斥的还有一群人,即“小儒”。《汉书·夏侯胜传》中有“建所谓章句小儒,破碎大道”,引申之意为思想片面狭隘而学识尚有浅陋的儒生。可见黄宗羲对明代大部分儒生抱有贬斥的态度。

自宋朝二程、朱熹对儒家经典进行再释而产生理学一派后,统治者将其奉为士者求仕之经典,故而受历代士人推崇。至明代,理学已成为统治者维护封建制度的重要思想。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奉孔孟为尊,以儒家为经,程朱之解为辅,定礼治邦。而建文帝曾是受其师方孝孺的教诲,在《明儒学案》中被定为明代理学开山之人的方孝孺师承理学大家宋濂,后受建文帝赏识,值文渊阁为建文帝解惑讲解。明成祖朱棣亦以程朱理学为儒经注解的准绳,编纂《性理大全》等书籍,并昭告天下以此为主要教学书籍。明代统治者将程朱理学推至极尊之位,成为思想领域的统治理论。

黄宗羲推崇孟子之道。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是其“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托古之源。黄宗羲师承理学大师刘宗周,但其探究理学以讥评反思为方法,故而探求理学的新内涵,发展理学新思想。这与同时期大部分固本守旧的儒生是不同的,相反,黄宗羲在《原君》中以“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之句,道出小儒对暴虐之君的仁慈是弃百姓于不顾,极力批判小儒固执守旧的迂腐思想。但在仕途利益的趋势下,士人为求官并不治学,而只迎合君主统治,为君主一己之私寻找借口,而使兆人万姓私于帝王一人一姓之下。

三、小结

黄宗羲撰写的《明夷待访录·原君》中所孕育的反君主专制的思想与清末所提出的民主改革思想不同,是在不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下诞生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成果,这是最为可贵的一点。但黄宗羲的思想仍没有跳出明君贤臣这一统治模式的束缚。他理想的天下大治仍以君权为存在条件,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只是带有民主色彩的先进思想。

注 释:

①《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五,线装书局,2005。

②《明史》卷八十,《食货五》,中华书局,2011。

③蓝东兴.社会转型与明朝中后期社会风气[M].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④杨国桢,陈支平.明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1993:410.

⑤《溉堂后集》卷四,中华书局,1985.

⑥《明史》卷十六,《武宗本纪》,中华书局2011。

⑦孟森.明清史讲义[M].中华书局1981:257.

⑧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华书局,2011.

⑩《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2011.

⑪《诗经·小雅·北山》,中华书局,2002.

⑫《明史》卷二百三十七,《田大益传》,中华书局,2011.

⑬《明史》卷二百二十六,《海瑞传》,中华书局,2011.

K249

A

1008-7508(2015)01-0018-03

2014-09-13

李明瑶(198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历史学。

猜你喜欢

黄宗羲君主理学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五张羊皮
当代皇室
和谐君主帝喾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黄宗羲一生勤奋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黄宗羲与柳馨远改革思想之比较
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