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缪刺法配合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2015-04-15郑嵩康明非江西中医药大学0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额纹刺法鼻唇

★ 郑嵩 康明非 (.江西中医药大学0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33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 南昌330006)

笔者自2013年9月—2014年10月在江西省中医院实习期间,积极配合指导老师,在对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上笔者运用缪刺法结合热敏灸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总结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来自江西省中医院针灸门诊及住院部,其中男21例,女9例,男女患者比例为7∶3;年龄最大73岁,最小10岁,以20~45岁发病居多,为24例,占80%;病程最长为45d,最短为6d。

1.2 诊断标准[1]一般起病急骤,或有吹风史和受凉史,病初可见一侧面部额纹变浅或消失,睑裂变大,患侧口角低垂,鼻唇沟变浅变平,示齿示口角歪向健侧,鼓腮和吹口哨时,患侧漏气,不能抬额、皱眉,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眼睑闭合无力或闭合不全;部分患者可伴有耳后乳突区、耳内或下颌角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障碍;另有一些患者因病程迁延难愈,甚至可出现患侧肌肉挛缩,口角反向患侧歪斜,形成“倒错”现象。

1.3 纳入标准 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确诊为周围性面瘫,通过颅脑CT检查无脑出血、脑梗塞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并排除格林-巴利综合征、迷路炎、乳突炎、中耳炎、疱疹病毒等引起的面瘫,且能够按计划积极配合治疗者可纳入本课题研究病例。

2 治疗方法

2.1 缪刺法 取健侧阳白、太阳、攒竹、四白、下关、颧髎、地仓、颊车、合谷、太冲穴。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脾胃虚加双侧足三里;人中沟歪加水沟;鼻唇沟浅加健侧迎香;乳突部痛加翳风;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穴位常规消毒后,斜刺进针,每次取上述面部穴位6~7穴,用平补平泻手法,手法要轻,初次进针宜浅,不用电针。足三里用补法,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1次,疗程后期可适当改用患侧进行针刺治疗,使经络协调通畅、左右平衡,穴位和针刺方法同上,10d为一疗程,最短治疗1个疗程,最长治疗5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d。

2.2 热敏灸法 遵循热敏灸探查方法,一般在患者患侧面部、耳后、颈部(翳风、下关、牵正、地仓、颊车、阳白、太阳等穴)进行热敏探查,先行回旋灸、雀啄灸各1min以温热局部气血,再逐个穴位施温和灸,用单盲法询问患者在施灸过程中所产生的感觉,并依据患者需求调整艾灸位置和距离,当患者感到艾灸热量向施灸部位深处灌注(透热)或向远处传导(传热)或向四周扩散(扩热)时,此点即为热敏化腧穴,寻找出所有热敏化腧穴,选用其中最敏感的2~3个腧穴,施行热敏灸。施灸时间以个体化热敏灸感消失为度,即至透热、传热、扩热现象消失为单次施灸剂量,此病中,热敏感消失最短为5min,最长为60min,每日1次,疗程与针刺同步。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日本面神经研究会有关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2],将疗效标准制定如下。痊愈:症状完全消失,额纹恢复正常,两侧眼裂闭合自如,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显效:额纹有明显的恢复,两眼裂可闭合,患侧鼻唇沟有较明显恢复,口角歪斜明显减轻,症状可见明显的好转;好转:患侧额纹无明显恢复,眼裂稍有缩小,鼻唇沟有较小恢复,口角歪斜略有减轻,症状稍见好转;无效:患侧额纹无恢复,眼裂未见明显缩小,鼻唇沟无明显恢复,口角歪斜较严重,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3.2 治疗结果 本组30例患者中,痊愈26例,显效3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为100%。

4 讨论

周围性面瘫多由于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之邪客犯面部经络,致经脉功能失调,气血痹阻,筋肉失于约束,出现喎噼。其邪气客犯于左,或客犯于右,症状亦在左或在右。

缪刺法最早见于《素问·缪刺论》:“邪客与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说明邪气侵入大络后,邪气在左边的就流窜到右边,在右边的就流窜到左边。唯有右痛刺左,左痛刺右,才能中邪。继以患侧面部实施热敏灸疗法,促发经络感传,促进血液运行,使经络通畅,左右平衡,以增强疗效。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人体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视神经以及听神经纤维都是交叉支配的,从而也为缪刺法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相配取穴,调和诸身脏腑阴阳气血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缪刺结合热敏灸是治疗面瘫的有效途径,能在本病的发病早期就快速有效地控制并改善患者的各项症状,在避免并发症和后遗症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热敏灸法更以其简、便、效、廉、无副作用和疗效显著越来越受广大患者青睐。但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辨证施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将取得更快更好的疗效。即使我们在临床上运用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面瘫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还应该更深刻的意识到,在医疗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对待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一些量化标准上:如热敏灸的灸量选择,缪刺法的时机把控等方面,我们还应再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从而使中医针灸在治疗面瘫方面更加标准化、科学化,更好地运用到医疗事业当中,经得起临床实践的检验。

[1]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20.

[2]柳原尚明.颜面神经麻痹程度的制定基准研究[J].日本耳鼻咽喉科学会会报,1997(18):799.

猜你喜欢

额纹刺法鼻唇
聚左旋乳酸治疗轻中度额纹、眉间纹的临床效果
“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止痫汤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疫情背景下基于QQ+超星学习通“刺法灸法学”在线教学体会——以“耳针法”章节为例
深夜的病房
打败鼻唇沟 恢复年轻光彩
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额纹除皱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额部皮肤油脂分泌的影响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鼻唇沟双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容量提升理论指导下的鼻唇沟填充技术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五心穴”刺法治疗痉挛性斜颈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