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伟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2015-04-15郑水燕谢丽萍庞汉添史伟广西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南宁530200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南宁530023
★ 郑水燕 谢丽萍 庞汉添 史伟 (1.广西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 南宁530200;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 南宁530023)
史伟,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名中医,肾内科学科带头人,现任广西中西医结合肾病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广西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内科、肾病风湿病专业20余年,对中医一体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有独特见解。每至秋冬时日,史伟教授常用膏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独到,求医者甚多。现择其善用膏方精要,以飨同道。
1 君以培本,重在脾肾
肾为先天之本,内寄真阴而寓元阳,为人体阴阳之根本,肾之阴阳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肾主藏精,肾中精气的不断贮藏和输布,循环往复,维持着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史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发生以肾虚为本,其病理实质是肾之阴阳失调,从而引起肾关开阖失度,精微物质下泄所致。肾主水,是重要的排泄器官。肾主水失职,水湿内停,湿聚成浊,发为水肿。针对于此,史伟教授制定膏方时重视培补先天之肾气阴阳,平调阴阳常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以补肾填精。偏肾阳虚者,常加补骨脂、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益智仁以温补肾阳;偏肾阴虚者,加用女贞子、旱莲草、熟地、生地、黄精、桑椹、枸杞子、何首乌以滋补肾阴;肾气亏虚者,加用杜仲、山药、菟丝子、桑寄生、牛膝、续断、核桃仁以补气益肾。肾病病情复杂,气血阴阳亏虚程度各不相同,故须抓住病机主次,辨明孰轻孰重,君药用药用量有所侧重。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肾两脏功能上互促互助,肾中精气赖水谷精微的充养和培育,方能充盛;脾的运化水谷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资助和促进,始能健旺。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病命门火衰,失于温煦,则脾阳不足;或肾阴亏虚,脾失濡养;或肾水泛滥,水湿困脾。反之,脾病亦可及肾。维护肾气应重视调理脾胃。史教授在膏方用药时主张补先天以充养后天,补后天以滋养先天。常用的健脾药物有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太子参、山药、佛手等。补益药性多黏腻,难以运化,故在膏方中常加醒胃运脾之药,如木香、砂仁、山楂、半夏、陈皮、莱菔子以健脾理气,和胃畅中,从而消除滋补药之黏腻之性。若肾病患者出现脘腹胀闷,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等湿热困脾表现,则在服用膏方前先用“开路方”以清热利湿,健脾和胃。“开路方”常由半夏、陈皮、苍术、山楂、神曲、枳壳、炒麦芽、炒谷芽、薏苡仁组成。
2 臣以祛邪,重在湿瘀
史伟教授指出,慢性肾脏病的病机属于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湿热、瘀血贯穿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整个过程,是肾病复发、反跳或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故膏方中臣药以祛邪为主,重在利湿化瘀。肾为先天之本,主水及分清泌浊;脾主运化,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肾气虚则气化功能失常,内生水湿;脾虚运化失司,湿浊内生。水湿蕴蓄不化,日久化热,热与湿合,便成湿热之邪。湿热之邪其性黏滞,弥漫三焦,留着于肾,导致肾脏气化不利,使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导致瘀阻肾络。湿瘀互结,使肾病病程缠绵,迁延难愈,易于复发。因此,湿滞者,治以淡渗利湿、疏滞泄浊。膏方中常用药物有薏苡仁、茯苓、玉米须、芡实、积雪草、泽泻等。偏湿热者则选用知母、芦根、淡竹叶、白茅根、黄柏等清热利湿之品。
瘀血的形成原因有因实与因虚之别,实有气滞、湿热致瘀,虚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致瘀。史教授强调制定膏方时应辨证论治,辨气血阴阳,辨虚实,从而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气滞血瘀者,则加用川芎、香附、郁金、丹参、玫瑰花等血中气药,活血而不破血,活血兼以行气;湿热致瘀者,应以淡渗利湿药物配合活血化瘀之品,除湿常用薏苡仁、茯苓、芡实、玉米须、泽兰等甘淡渗利之品,以防燥湿伤阴。气虚血瘀者,则予黄芪、党参、太子参等以益气活血;血虚致瘀者,则予当归、鸡血藤以补血活血;阳虚血瘀者,则予桂枝、乌药以温经通络;阴虚致瘀者,应滋阴补血、增液盈脉,同时兼以活血化瘀,常用滋阴之品何首乌、枸杞子、黄精、阿胶、鹿角胶、二至丸、熟地等。
3 佐以安神,重在养心
慢性肾脏病病情反复,病程缠绵,迁延难愈,患者为此常忧思过度,劳伤心脾,暗耗阴血,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神疲乏力、眩晕、健忘等。史教授在膏方中常佐以养心安神之品,如交通心肾、安神定志之佳品远志,养心安神之要药酸枣仁,安神解郁之合欢花,滋养阴血而养心安神之首乌藤,补虚安神之灵芝。
4 因时制宜
五脏与五时之气是相互通应的。《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肝通于春气,心通于夏气,肺通于秋气,肾通于冬气,脾通于土气。”故有“应春温之气以养肝,应夏热之气以养心,应长夏之气以养脾,应秋凉之气以养肺,应冬藏之气以养肾”的养生原则。史教授认为,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冬令进补尤为关键。此缘于肾气与冬气相通应,冬季有利于肾精之闭藏,肾所藏之精气有增强抵御外邪之功,顺应其时,可事半功倍。
5 因人治宜
《医学源流论》曰:“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及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不同而已。”史教授强调膏方为滋补之方,在施用补益药时,应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不同的个体特点随证加减。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体质有偏阳质和偏阴质之分。偏阳质者,慎用温热竭阴之品;偏阴质者,慎用寒凉伤阳之药。年老者脏气衰退,气血运行缓慢,故膏方中多佐以益气活血之品。患病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特点,治疗用药亦当有别。女子生理上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肝藏血,又主疏泄,若肝的疏泄功能减退,肝气郁结,可导致气血瘀滞。因此,史教授在组女子膏方时注重疏肝养肝、调理气血,以维持女子正常的生理机能。用药多遣丹参、川芎、香附、白芍、合欢花、郁金、佛手、玫瑰花、桑葚、鸡血藤等,以补益气血、柔肝养肝。男子生理上则以精气为主,以肾为先天,因此,史教授在辨证男子时尤重补肾阳,常予益肾填精之品,如巴戟天、淫羊藿、紫河车、桑寄生、肉苁蓉、补骨脂、菟丝子等,以保护其正常的生理机能。
6 因地制宜
在不同地域长期生活的人具有不同的体质差异,而且生活习惯、地域气候各不相同,使其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亦不尽相同。因此,膏方须遵循“因地制宜”法则。南方地区湿度较大,痰湿体质患者较多,用药宜加淡渗利湿化痰之品,如薏苡仁、茯苓、白术、白豆蔻、陈皮、白扁豆、半夏、灯芯草等。北方天气干燥,用药宜加麦冬、天冬、天花粉、玉竹、熟地、生地、葛根等生津养阴之品。
7 病案举例
患者,男,65岁。因腰酸乏力反复6年于2012年10月5日来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余,血压控制尚可。刻诊:腰酸乏力、纳寐欠佳,夜尿3~4次/晚,大便溏薄,舌淡暗,苔白腻,脉细弱。查肾功能:Scr142.8~180.3μmol/L;尿常规:尿蛋白(++)~(+++)。中医诊断:肾衰病(脾肾亏虚、湿瘀内蕴)。治法:补肾健脾,利湿化瘀。处方:党参450g,茯苓450g,白术220g,牛膝150g,杜仲220g,续断220g,首乌220g,菟丝子、熟地、黄芪各450g,丹参450g,绞股蓝220g,薏苡仁450g,熟大黄100g,玉米须220g,天花粉300g,麦冬150g,山楂450g,木香90g后下,砂仁90g打碎,远志150g,郁金220g。另加阿胶150g烊化、鹿角胶150g烊化、核桃仁200g、黑芝麻200g、冰糖200g收膏。按本院常规法煎制。服法:每日早晚服用10g,温开水冲服。
患者连续服用2年,腰酸乏力明显改善,纳寐可,夜尿1次/晚,大便调。Scr控制在125~159μmol/L,尿蛋白控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