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武宁县及周边区域散养畜禽防疫现状的分析
2015-04-15陈芳
陈芳
(武宁县畜牧兽医局,江西 九江 332300)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对动物重大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与专业技术人员对动物防疫工作也高度重视,防控措施落实有力,免疫密度不断提高[1]。我们通过对武宁县及周边区域散养畜禽免疫抗体水平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免疫抗体水平虽然逐年有所提高,但是还有不少地方的畜禽免疫效果差,仍然存在着免疫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这给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留下了隐患。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农村畜禽防疫实际工作,并结合与几位经验丰富的同行进行多次讨论的意见,对武宁县及周边区域散养畜禽免疫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供广大畜禽防疫工作的同行商榷。
1 当前武宁散养畜禽防疫工作现状
每年春秋两防结束后,通过对乡村散养畜禽现场检查,抽血检测抗体水平等,发现当前武宁农村防疫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散养畜禽的养殖数量减少且饲养分散
当前畜禽养殖已进入由分散饲养向规模养殖的转型期,农村千家万户零星或者小规模分散养殖越来越少,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甚至整个村都没有人养猪[2]。要抓好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畜禽的动物防疫工作,还要防疫人员继续上门服务,还要继续投入人力、物力和时间。
1.2 防疫员未能及时掌握畜禽变化情况
尽管现在乡镇兽医干部和村防疫员对畜禽饲养和免疫情况都建立了档案,并要求乡镇兽医干部和村防疫员在认真做好“春秋两防”的基础上,对新补栏的畜禽做到及时补针;但由于养殖户随时都会销售和购进畜禽,饲养数量及动态变化较快,防疫员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防疫责任区内的畜禽变化情况,这样就必然造成了有些新补栏的畜禽漏防。
1.3 散养农户防疫意识淡薄
部分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意接受畜禽防疫接种工作,强制免疫阻力大。主要有以下一些现象:一是养殖户认为村防疫员每天要跑多家农户进行免疫和疾病治疗工作,有可能会把其它动物疫病传到自己养殖场;二是有的养殖户认为打针后猪不吃,甚至带发疾病,治疗要花钱;三是个别养殖户存有侥幸心理,总认为有时不打防疫针也没发病,未考虑如果发生重大疫情时的危害;四是尽管目前国家对一些疫苗实行免费,但还有许多养殖户认为国家发的疫苗不可靠,不愿接种疫苗;五是个别养殖户法制观念淡薄,认为饲养的畜禽是自己私人财产,打不打疫苗、畜禽是否发病甚至死亡都是自己的事,其他人无权干涉,也影响免疫工作的实施[3]。
1.4 小规模养殖户防疫意识不强
由于村防疫员不能进入规模场免疫,我们通过发放《规模场自免通知书》,要求养殖户签订《自免责任状》,并把国家免费发放疫苗送到家门口。但是一些小规模养殖户防疫意识不强,不打疫苗或只打母猪或仅打猪瘟苗,甚至有的把免费疫苗丢掉。当有部分疫苗注射后个别畜禽出现不良反应时(有不吃或发烧的),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1]。
1.5 村防疫员工资报酬低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政府取消了动物防疫有关服务项目收费,而政府对动物防疫的投入资金有限。每年国家给村防疫员的防疫补助只有1 200元,地方政府给予村防疫员的工作经费根本没有,而防疫人员的工作开支包括摩托车加油、电话费等都是自费的,这导致工作积极性受挫,对上面布置的工作满腹牢骚,农户愿意打针的则打一针,不愿打的则登记名字应付了事,致使畜禽免疫的质量、密度达不到防疫要求。
1.6 村防疫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的村防疫员主要由原兽医人员转聘过来。很多年轻的村防疫员外出打工,其工作临时由村干部或养猪户承担,他们将该项工作当作副业应付,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连防疫工作会都不能按时参加,根本谈不上把防疫工作做扎实;还有的村防疫员忙于挣钱养家糊口,他们往往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自己从事养殖或推销饲料兽药上,不愿去考虑如何搞好防疫工作。村防疫员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组织形式松散,管理措施、组织纪律的约束对他们作用不大,如对其处罚则走人。致使人员队伍不稳,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的业务技术水平不高,甚至连免疫档案都不认真填写,造成免疫密度低、免疫质量差的不良局面。同时基层防疫人员也很少与别人相互学习与交流,从而导致绝大部分基层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差。
1.7 农技综合站畜牧兽医力量薄弱,防疫物资匮乏
自2009年乡镇农业体系改革综合建站后,畜牧兽医站合并为农技综合站,原畜牧兽医干部越来越多兼作农技员,畜牧兽医力量反而减弱了。动物防疫上的监督和需具体落实的工作落不到实处,缺乏对村防疫员的有效监督[2]。多数农技综合站对在防疫工作中必要的免疫过敏反应治疗药费、防疫设备(卡耳钳、注射器、针头等)维护更新都不能落实,防疫物资匮乏。缺乏必要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难以开展正常的监测、检验和疫病诊断工作[3]。
1.8 动物免疫抗体水平较低达不到防疫效果
每年的“春秋两防”结束后,对农村养殖户的畜禽进行抗体监测,大部份乡镇的抗体水平较低,达不到防疫效果。究其原因:一是现在国家免费发放的强制疫苗(猪瘟、蓝耳、口蹄疫、H5N1)按说明剂量注射1次后,监测抗体很低。而村防疫员害怕有应激反应不敢加量,且重复注射又费时费力。特别是害怕注射口蹄疫后导致猪不吃,注射H5N1后母鸡不产蛋,擅自把剂量减半;二是乡村级冷链要求不合格,乡镇农综站从县冷库领取疫苗多不带冷藏设备,回到乡镇站后又不及时入库;村防疫员从乡镇站领疫苗不带冷藏包或冷藏包不放冰块,这些人为因素导致疫苗质量下降甚至失效;三是村防疫员操作不规范,稀释1瓶疫苗从早上打到晚上,一个针头从村头打到村尾,大猪、母猪用小号针头注射;四是漏注疫苗,当猪圈肮脏、猪只凶猛又没有保定设备时,就容易打飞针,甚至不敢打;五是偏远山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村防疫员不愿上门,造成漏免的现象[4]。
1.9 组织管理松散,资金投入不足
个别乡镇部门认为动物防疫工作面对所有养殖户,服务对象太多,范围太广,工作开展起来难度太大,因而过分地依赖于业务部门,部门只注重防疫会议安排,往往只停留在文字书面上,不注重抓落实,缺乏监督检查,资金投入少。村、组干部不能做到积极主动参与,不能及时组建防疫工作小分队,因而基层防疫工作开展难度大,很难完成各项防疫指标,达不到防疫的要求和目的。
1.1 0动物免疫标识实施难度较大
二维码耳标设计制作不合理,现行耳标是由硬制塑料制成,标针不配套,耳标钳打断,耳标很容易被蹭掉或者挂掉,往往造成牲畜耳朵被挂烂,严重情况下造成耳朵感染溃烂发炎,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绝大部分养殖户坚决不允许打二维码耳标,只是在牲畜出售时方可佩戴耳标。屠宰场对牲畜产检时常不查耳标,养殖户更不愿挂耳标。
2 做好散养畜禽防疫工作的建议
动物防疫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共同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地方政府要认真履行动物防疫的职责,真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切实建立起“政府负总责,部门保密度”的工作机制,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增强合力,推动动物防疫工作顺利进行。各级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与村防疫员实行责任制,县级到镇,镇级到村,村级到人。严格技术要求,严格目标任务,严格工作纪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按照免疫操作技术规范实施免疫,确保免疫疫苗效价,降低疫病发生风险[3]。
2.2 加大宣传,普及防疫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让养殖户认识到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不仅可以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降低畜禽发病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产业的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的安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自觉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主动性[2]。
2.3 加强培训,提高技能
加强村动物防疫队伍的技术培训,定期举行培训班或讲座,分层次对动物防疫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加快知识更新步伐。不断提高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防疫技术水平,建立一支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动物防疫员队伍。
2.4 整体推进,严密防疫
各乡镇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区域内的防疫运转机制进行适当调整,由分散的单兵作战,调整为整村推进,或小区域联合作战,2~3个人为小组,抓猪、注射、登记同时进行,分工协作,这样可防止漏免现象,既提高了防疫效率,又解决了乡镇部分村防疫员缺岗请假难以到位的情况。还可以有选择性地调整现有的防疫队伍,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采取末位淘汰制度,把技术力量低下、思想作风差的防疫员调离防疫岗位。将节省下来的经费作为动物防疫的奖励,促进乡镇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2.5 严格检疫,强化监测
武宁县农村多从江苏、安徽、湖南、广西等外省调入仔猪饲养,从湖北、四川或其他北方地区调入山羊。由于散收群集,长途运输,调出前不经免疫,道路四通八达,畅通无阻,路上无人监管,加之车辆消毒不严,疫病随着流动的畜禽扩散,是当前农村畜禽疫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因而,畜牧部门应加强监管,开展正常的政府兽医巡查制度,认真落实调入畜禽报告与隔离制度,规范指导处理病死畜禽,严厉打击经营病死畜禽的非法行为。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列好全年疫病监测计划,认真开展常规畜禽疫病和新发疫病的监测工作,切实掌握疫情发生与流行动态,提高预警预报能力[4]。
2.6 增加投入,稳定队伍
建立村级防疫员利益保障机制,稳定村级防疫员队伍,鼓励村级防疫员在认真做好动物防疫的前提下,开展好畜禽技术、兽药和饲料供应等服务。村级防疫员队伍的劳动报酬应采取有偿服务与各级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建议适当提高村级防疫员的各级财政补贴标准,同时各乡镇政府预算中适当增加一定的经费,主要用于补贴村防疫员“春秋两防”的工作经费、购买消毒药品、防疫防护器械和技术培训[4]。村级防疫员管理实行聘任制,由县畜牧局下达工作职责和签订责任书,畜牧局会同财政局每年进行二次考核,对照其工作职责和签订的责任书中的工作任务指标进行逐项检查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兑现发放工作报酬,对不合格的,停发或少发财政补助,长期不在岗,不参加防疫工作或任务完成很差的予以解聘。
支持有一定经济实力、懂经营、善管理的村防疫员开办养殖场或专业合作社或从事畜禽贩运,参与到畜禽生产经营活动中去,从而来稳定和发展防疫队伍。以此为契机,吸引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的有志青年或毕业大学生回到农村创业,并充实到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中。
[1]倪保芬,魏春华,杨春.建水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5(2):6~10.
[2]王宏毅.浅谈开展免疫工作的一些经验[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4(2).
[3]曾国洪.“早、严、实”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J].中国畜牧业,2013(7).
[4]康小华.吉州区畜牧兽医体系改革后的现状与思考[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