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文艺动员的基本经验
——以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中心的考察
2015-04-15张在利李先明
张在利,李先明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文艺动员的基本经验
——以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中心的考察
张在利,李先明
(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以文艺活动和形式为载体进行社会动员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表明:文艺动员必须要有高度的组织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文艺动员要让群众参与进来;文艺动员要注重地域性与务实性;文艺动员必须走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路子。抗日根据地文艺动员的伟大历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抗战文艺;抗日根据地;社会动员
在党的领导下,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动员,呈现出一幅有声有色、生气蓬勃的景象,对于该区域共产党政权的巩固、民众社会文化生活的变迁及当地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和独到的作用。从动员效果来看,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动员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分析和总结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以文艺活动为载体进行社会动员的成功经验,无疑可以为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社会动员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宝贵的启示。但纵观已有研究,学术界对于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文艺的研究有所忽视,尤其从社会动员的角度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艺活动的成功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的更是付之阙如。有鉴于此,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笔者撰成此文。不当之处,敬祈指正。
一、文艺动员必须要有高度的组织性
组织是社会动员的先决条件。有效的社会动员必须是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而不是杂乱无章、失去控制地开展。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动员即是在中共山东当局的领导下的各种文化、文艺动员机构大力推动下进行的,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
应该说,山东抗日根据地初创时并不像延安、晋察冀根据地那样,从抗战初期就成立了文化工作者救亡协会和文化界抗战建国联合会,来统一领导文艺工作。但这并不能说明山东抗日根据地初创时的文艺工作就是在杂乱无章,失去控制的状态进下的。事实上,开展较早的胶东地区抗战文艺活动、山东纵队的鲁迅艺术学校宣传大队、抗敌自卫军的宣传大队、姊妹剧团、鲁南的火炉剧社、黎明剧社、聊城孩子剧团等专业文艺团体都无一不是在党的领导和组织下筹建成立的。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在中共山东分局的直接领导下,1940年8月6日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在沂南青驼寺举行成立大会。 11月15日山东艺术工作者协会在鲁南宣告成立。随后,胶东、鲁南、清河等地区文化救亡协会以及全省性质的各专业协会也相继建立。随之,县、区、街等也相应地建立了一套从上到下的文化救亡协会及各专业协会系统,形成了一个覆盖山东抗日根据各乡村的文化组织网络。1943年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达到山东根据地,山东分局召开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制订了发展文艺工作的计划、措施。分局要求各级党委成立文委,统一文化工作领导,着重政治和方向的领导。据此,广大文艺工作者有组织、有计划地纷纷深入到连队和农村,指导和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使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艺运动逐步走向高潮。
二、文艺动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抗战文艺是因应抗战动员的需要而生成与发展的。而当抗战文艺是因为社会动员的需要而获得合法性时,那么它就只能是从属于社会动员的一种工具、手段或者说武器。进而言之,作为一种社会动员的手段与工具,山东抗日根据地抗战文艺的开展,是与抗日形势及各项政治任务紧密配合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革命功利性。
抗战初期,山东民众遭受着国破家亡的灾难,因之,多数文艺作品是围绕着控诉日军侵华暴行,激发民众抗日情绪的主题而展开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把主要军事力量用于进攻抗日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挑起反共摩擦,根据地进入空前困难时期,为此,抗战文艺开始转向揭露伪、顽的反动行径以及反映根据地生产生活的主题。而在1943年之后,文艺为政治服务、为群众服务成为一条原则,主要表现在配合生产、扩军、优抗、冬学等中心工作,开展宣传动员,创作、文艺演出的功利性和政治意义更为强烈,革命需要什么就演什么。总之,抗战文艺明确的目的性及革命功利性贯穿于山东八年抗日的始终。诚如张凌青在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所作《山东文艺工作综合报告(草稿)》所言:每一个文艺作品,不论巨细好坏,都有一共同的特点,即“密切地结合着当时当地的中心工作,提出它一定的积极意义来。许多作品甚至是先确定了必须配合政治任务的主题而连夜赶编,随编随演在演出后又一再修改,务使符合于工作需要的。在这儿,空谈阔论,飘渺幻想,身边琐事,颓废感伤,确实都不存在。这使我们极易体会到,解放区从事写作的同志,彻头彻尾是与实际斗争及群众运动密切结合,他们与战士和农民打成一片,在任何紧张场面,都不愿分离。他们是刻苦朴实的,以笔杆来为人民,为战争服务的。”[1]92-93诚哉,斯言!
三、文艺动员要让群众参与进来
群众参与是文艺动员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如果群众没有参与进来,那么文艺动员活动再轰轰烈烈也是难收实效。山东根据地的文艺动员就充分证明了这一道理。
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后,根据地党、政、军各部分纷纷组织宣传队和剧社,开展文艺宣传工作。但抗战初期文艺动员工作的主力是军队的宣传队和文艺骨干分子,广大民众更多的是作为观众间接参与,因之宣传动员效果不是十分理想。随着文艺工作的开展,中共山东当局意识到要取得理想的动员效果,就必须让普通民众直接参与进来。随着文艺工作的开展,中共山东当局意识到要取得更大的动员效果,就必须让普通民众直接参与进来。随着群众生活的改善,群众文化上也开始有了强烈的需要,农村剧团很多开始自己编剧,自己导演,旧谱填词。[1]99特别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达贯彻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在思想面貌上更有了新的改观——真正的面向工农兵,为工农兵服务。以戏剧为例,戏剧舞台的主题开始有了一个彻底地扭转与改变,官老爷、大人、公子、小姐等封建痼瘤成了被讽刺的对象,成为戏的陪衬,而农民则一跃成为剧中的英雄与主角。这一质的变化,不只是使农民把话剧看成自己能欣赏的艺术,而且参与编剧、做演员走上舞台。知识分子出身的演员也有了质的变化,他们思想与爱好逐渐被部队或农民理解了,他们成了真正的好朋友,剧团里有了一批演农民,农民兄弟非常认可的演员,在这一阶段的舞台上,农民形象逐渐丰富饱满、活灵活现起来,有时演出中,台下的农民忘了台上的“农民”在演戏,他爬上台去与“农民”对个火吸烟,谈上几句自己的评论,有时在生活中,农民直呼演员的舞台姓名,与他调侃打闹等,演员与群众的距离缩小了。[1]93莒南十字路一个军属大娘,送最后一个儿子参军,自编了一段秧歌剧《送子参军》,她扮演父亲,请另一个大娘扮演母亲,现身说法,有声有色。[2]217群众参与进来的第二个表现是农村剧团或文艺团体的普及化。1942年时全省平均每10个村大约有一个剧团或俱乐部,每个县有100个以上的剧团。而1942年之后农村文艺团体基本普及开来,例如据1944年底莒南县农村剧团统计数是116个,演员3000余人,排演过的节目三千余个,被宣传的人数十万人,自编的话剧、歌剧、杂耍共300余件;[3]1771945年统计全县剧团达143个,占全县村庄数的三分之一。[3]187随着农村剧团和农村文艺团体的迅速发展,几乎所有农民都能亲身参与其中,他们歌唱自己的生活,歌唱自己的斗争,表露自己的情感,发掘新生的文艺源泉,开始创造他们自己的文艺。过去的文艺,从来还没有像解放区的文艺那样,与群众的生活斗争结合得如此紧密,与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翻身有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受到人民群众如此热烈的欢迎。[3]100
四、文艺动员要注重地域性与务实性
地域性与务实性是指文艺动员要注重联系被动员客体的情况,同时围绕动员目标,要始终把有助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山东抗日根据地文艺动员的成功就得益于此。
首先,在文艺动员的进程中,中共山东当局及各级党组织、各级文艺团体充分尊重山东各地的语言、风俗和习惯,改造和结合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进行动员,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千千万万处于山区一隅或平原一角的农民观众们只听过一些地方小戏,对于话剧、歌剧、歌舞剧和各种曲艺、舞蹈等既没有听过,更没有见过,就连那些满腔热忱投入到艺术创作之中的演员们也大部分不知道话剧艺术为何物。再加上,文艺动员的客体主要是农民和穿上军装的农民士兵,剧团条件简陋、物质贫乏、设备简单,这些主客观因素决定了文艺工作者必须按照自己的艺术思维方式、按照本地区老百姓的欣赏习惯来建构自己的文艺形态,靠着土味、乡味和激情去完成创作的过程。[4]如抗战开始后,在沂蒙抗日根据地内流行的大量抗战歌曲,尽管有不少是音乐家的新作,但更多的则是由当地流传的民间小调改造而成。如利用沂蒙秧歌调、花鼓调、小放牛调、孟姜女哭长城调、打牙牌调和各种五更调填上新词的歌曲即属此类;另一种是作曲家以某些传统民歌为基调,进行再创作的歌曲,如“妈妈娘好糊涂调”、“打赣榆调”、“反磨擦调”、“十杯茶调”、“打蒙阴城调”、“打花棍调”等。
其次,山东抗日根据地文艺动员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务实性,其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在文艺形式上,根据地立足当地实际条件,强调动员的实际效果而不强求统一模式,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能用什么文艺形式就用什么文艺形式,形式灵活多样。二是在内容上,根据地都是围绕抗战需要,战争需要什么就动员什么,使文艺动员内容始终服务于抗战。三是与民众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根据地在开展文艺动员过程中非常注重把社会动员工作与民众的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在敌伪扫荡入侵时,从保护群众生命、保护粮食及牲口的角度出发,进行备战动员与时事宣传,激发群众的抗战热情;在没有敌情的农闲时间,结合农民生产劳动实际,对广大民众进行识字教育、算数教育、生产教育的文艺动员,保障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四是在文艺创作和演出时,注意吸纳和借用当地农民的语言或口头语来表达,以避免西化的语言造成农民和士兵听不懂的尴尬。比如: 我这是好心给你打谱( 谋划)过日子, ( quě折断) 了他的文明棍,树在俺地头,怎么会“歇”着( 和土地争肥) 你的地? 他也不想一想,二爷我是谁,害怕他这户( 这一类人) 的,把孩子拉把大( 抚养、养活) ……。再比如虞棘在戏剧《群策群力》中写到春鹃对地主独眼龙的控诉:“( 他们) 无缘无故,不是打,就是罚; 皮鞭子抽,烟袋签子攮,烙铁烙,火筷子捅……头发也叫她一回又一回地撕光了……。”[4]
五、文艺动员必须走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路子
文艺动员是以广大民众为动员客体,这就注定了文艺动员必须尊重广大民众的艺术趣味和欣赏习惯等,就必须走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路径,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动员工作给我们的又一宝贵经验和启示。
1941年发表的一篇题为《四年来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文艺运动概观》的文章指出:“就地区来说,陕甘宁偏重于提高。由于这儿环境比较安定,各种人才集中,能设置专门化的文艺机关,创办多种权威的文艺杂志。而晋察冀则偏重在普及。因为环境是战斗的,故这儿连高级的文艺团体也很少。同时为了宣传动员起见,文艺活动必须能够直接影响群众。”[5]46这一表述同样适用于山东抗日根据地,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山东抗日根据地文艺动员的环境更差,既没有国统区那样的基础,也未有延安解放区那样的优势,比华北根据地缺少了一种“近水楼台”的方便;这里的文艺工作者,从作者到演员,绝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文艺积极分子,这里的普通民众的觉悟更低。所有这一切就必然要求文艺动员必须要走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路子。事实上,大众化和通俗化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文艺动员的一个显著特点。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为着要要策动、激发大众努力抗战,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在创作、演出的过程中,始终把让群众看懂作为第一要求,无论是文艺演出的形式、内容,还是演出过程中的对白,都努力做到让群众能够接受。正如时人所回忆的那样,“从来把持在文人学者之流手中的文化领域,现在居然公开为群众耕耘的园丁了”[6]7。
[1]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汇编(第七辑)[G].济南:山东省文化厅史志办公室,1985.
[2]任孚先.历史的真实记录——略论山东解放区的文艺创作[C]//任孚先文艺论集.济南:明天出版社,1990.
[3]谭源材.山东艺术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4]贾冀川,郭海洋.山东解放区的戏剧世界[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2(2).
[5]河洛.四年来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文艺运动概观[J].文化纵队,1941,2(1).
[6]胶东革命文化史料征集协作组.难忘的历程 (胶东篇)[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田丽华]
The Basic Experience in Shandong of the Anti Japanese Literature Mobilization
ZHANG Zai-li,LI Xian-ming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ure,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 273165,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 Japanese War,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Anti Japanese in literary activities and form indicates that Literary mobilization must be highly organized and fulfillment of purpose;Literary mobilization to let people involved;Literary mobiliz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gional and pragmatic;literary mobilization must take the path of popularit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literary.The great historical practice mobilization of Anti Japanese literature,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worthy of summarizing.
Anti Japanese Literature;Anti Japanese base area;Social mobilization
2015-02-23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地方党史研究专项:“互动与变动——解放战争时期山东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动员”(13CDSJ09)
张在利(1989-),男,山东临沂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先明(1970-),男,山东济阳人,历史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D231
A
1007-9882(2015)02-00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