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思想融汇的现代解读
2015-04-15肖颖秋
肖颖秋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成教部,辽宁 锦州 121000)
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思想融汇的现代解读
肖颖秋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成教部,辽宁 锦州 121000)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 将我国国情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儒学思想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可体现儒学的现代价值,又能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民族文化,从而达到弘扬优秀传统思想、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现代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学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儒学;融汇对策
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的主体是儒家思想,其历史长达两千多年,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就目前现代化建设实践来看,中国儒学和马克思主义均不可或缺,将两者不断地融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新的国学热悄然兴起,中华文化圈的交融和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赢得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所以,促进儒学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两者充分融合,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不断丰富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建,提升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显得十分必要。
一、现代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和儒学融合的可能性
相通性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辩证法思想。儒家经典《周易》中蕴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如物极必反、一阴一阳之谓道等等,这些都将事物发展的动力归结于矛盾。与此同时,矛盾双方在转化的过程中又呈现出规律性,如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就是质变和量变关系的体现。虽然经验也在儒家辩证思想中充分显现,但是人类的智慧却深受其思维方式的启发,这也就奠定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应用和领会的基础。二是实践观。知行合一是儒家思想中所大力倡导的,孔子对言行一致也进行了深刻强调,并且指出说话谨慎的原因应该是怕说出却不能做到。与此同时,王夫之、朱熹等儒家思想家们也对知行一致进行了进一步的强调。而实践性正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并且马克思还指出,实践是一切社会生活的本质。而指导实践进行世界的改造则是哲学的使命,世界被哲学家们以不同方式解释,其目的就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三是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和儒家倡导的大同社会是相通的,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描述过大同社会,并指出大同社会就是一个没有压迫、剥削,充满友爱和仁爱的社会,人们可以外户不闭,财产共有,属于一种理想社会。而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则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全面自由的, 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由此可见,儒家和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也存在相似和相通性。虽然两者在文化传统起源上不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时代精神不同,反映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基础也不同,但从社会主义现代化视角辩证看待两者之间的异同,异中求同,同中取异,明确其相通性, 把握契合点,对正确处理两者关系,不断丰富和促进理论实践显然有着完全的可能性。
二、现代化建设中融合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必要性
首先是中国获得发展的现实需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际和国内社会大环境具有极端的复杂性,使得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艰难险阻。就国际环境来看,文化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是我们面临的外部挑战,而要想更好地发展自己,迎接挑战,就必须培育和弘扬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国内环境来看,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的提升,加快了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伴随滋生蔓延了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等诸多的负面思想行为,使得社会风尚败坏,甚至出现信仰危机,回望历史,环顾世界,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走在世界和时代前列,就必须统一民族精神,与时俱进,这自然也伴随着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的奋斗历程。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文化已经将自身的终极关怀、信仰信念、精神价值和生存智慧打造为人类的宝贵遗产。即便受历史条件制约难免瑕瑜并存,但终究瑕不掩瑜,根脉广播,当善加利用,使其滋养作用充分发挥,故而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都必须同时汲取儒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养分并不断融合。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求。人类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都得到了普遍揭示,但就各民族的具体发展方向并未明确回答。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即是马克思主义的自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只有结合中国的发展现实,才能将其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和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毛泽东作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者,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但他也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并对民族精神和智慧作了充分汲取和发挥,用以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反复多次强调,指出各国共产党必须立足于自身实际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发展和运用,假如与自身国家实际脱离,就会使马克思主义丧失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就倡导的和谐社会构建中也将中国儒家思想涵盖期间。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过程,这样才能让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儒家思想,因此,只有充分融合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思想,才能更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儒家思想在我国历史悠久,长达两千多年,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然而,随着20世纪的到来,儒家思想就发生了巨大转变,科学、民主成为了五四期间的主流思想,并激烈否定和批判了儒家思想。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意识形态的主导,文革时期儒学思想再度遭受猛烈抨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和对外交往的推进,使得人们对于儒学的关注又有新的认识。人们在深入研究儒家思想之后,又着手开始发展和传播儒学。特别是随着国学热文化热的出现,关注儒学的人越来越多。但儒学思想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一些“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与现代社会大力倡导的平等、自由和民主观念仍有抵牾。因此,要想使儒学满足现代社会建设的需求,就要使其实现现代化,进而将积极作用充分展现出来,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现代化建设中融合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策略
首先,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儒学现代价值进行进行重新阐释和深入挖掘,回归儒学精神。随着21世纪的到来和“国学热”的兴起,民族文化备受关注,人们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视线也逐渐聚焦于儒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具体体现。故而要求我们必须对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系统总结和深入探索,并以此来指导中国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康有为曾说过:才智之士少则国弱,才智之民多则国强。随着历史新篇章的开启,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如提高公民心性,培养民族人格的凝聚等,进而在充分考虑民族主体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理论自信方面,从儒学思想中探究社会公民道德人格的培育和民智启发。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就是要对儒家人性人格养成进行探究,这也必然会充分体现在中国优秀共产党人的身上,这种探究显示,民族复兴、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都离不开儒学思想助力,从而彰显其具有较强的实践作用和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物质生产基础上产生的复杂、多层次结构的总和就是人的社会关系,并且人的本质也取决于社会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也会变得贪得无厌,甚至引发了腐败、战争等。在各个领域,异化现象已经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 马克思将其致力于意识和物质统一的具体且现实的人身上,进而建构独立人格和确认人的主体性,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和全释。基于此,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进行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的研究,不能将其仅停留在工具的理性主义层面,而这也就是导致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若融合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价值观和儒学社会伦理价值观就能够形成新的民族文化,正如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提出的真正抓住民心的关键就是要抓好人文关怀。可以想见,提升社会民众对政治生活主流意识形态与现实生活人文关怀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归属和理性认同是当下的难点,人的自由在马克思主义中被大力倡导,并且指出要脱离社会和生活中的束缚,这也是对社会终极关怀的理想设想,儒学中倡导修、齐、治、平,强化内圣外王的独立人格构建及其天人合一自由精神,充分反映了儒学对人的内心狭隘、物欲迷惘、精神迷失和内心忧伤与认知的提升性引领,这也有助于解决当代的精神缺失和价值困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可见培养人的道德情感、道德意愿、道德责任、道德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有助于向上和向善主导社会力量的形成。因此,只有将崇高的道德境界传承下去,才能推进民族的发展。
其次,要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就现代性问题用儒学进行回应,消除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诸多方面的直接对抗和冲突,通过对现代化进程负面效应或西方工业文明的关注反思,就人的主体价值精神和西方技术实验理性运用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审视,以此克服工业文明所溢出的弊端;而通过对西方工业文明和科学与民主价值的肯定,对契合中国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论努力谋求一致性则是现代新儒学的价值取向。从逻辑理性和历史发展来看,西方文化长于穷理问源,无法达到儒学的深度和广度,这也是儒学被广为推崇和借鉴的根本所在。西方学者在回应后现代主义文化问题的时候,也是主客分离,使得环境恶化、人与自然分裂疏离等现象时有发生,即使局部得以解决,也无法摆脱以邻为壑的嫌疑。反观全球一体化日渐明显的今天,文化随着传播的加快,并未因地域差异出现明显冲突对立,而是使区域文化特征得以凸显,地域文化并未因文化全球化而带来负面影响,而是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汤因比之前曾判断世界统一将在和平中实现,只有世界主义思想的人才能够统一世界。世界所有民族中,我们中华民族儒家所倡导的以“和”兴业和以“民”为本、以“人”为贵的核心理念及其所涵养的独特思维方法已达两千多年之久,被儒家视为最高的文化的“仁”就是人最高的本质存在。儒家由孔子最初创立,之后逐渐被视为道德属性乃至人与宇宙自然的属性,并被儒家标示为不可或缺,成为对人们活动和价值判断的关键依据。同时,孔子将“礼”和“诗”视为了“仁”的外在表现,提出“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从而规定和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使“人文”思维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逐渐扩散传播。由此可见,我国的传统人文主义思维具备鲜明的特质,即对人的关爱与尊重,重视人际间情感交流,大力倡导人际间和谐沟通,推崇人际间及社会中的道德理性,对物欲横流予以轻视并批判,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和儒学之间共同的人类社会理念。
最后,要在人学层面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儒学所形成的互补效应。基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本质论述,及两者间的较强互补性,儒学现代化必然被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催发出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等哲学家关于人的解释进行了详细地批判,并指出人一直处在社会关系中,假如将社会关系抽掉,就会抓不住人的本质,而思想关系、政治关系、社会经济关系等则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诸多关系都受经济关系的影响,不同的社会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形成,这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同时这也是进行下一步实践的基础。假如不能了解实践的作用,就不能对人的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中人的不同利益和地位,不同社会意识形态和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建立难以理解。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就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属于人生命活动的性质,也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依据,是人依靠自身诞生的依据,更是人的历史和社会生成的依据,人依靠自己实践活动改变自身世界和外部世界,并将自身独特本质的形成主要通过唯物主义人性论论证呈现出来,可见马克思主义就是对“一群人”的社会本质和一个大的历史时代进行的论证。并且我们还可以看出,马克思也曾置身于世俗人性的讨论之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建设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原则。在其构建的过程中,对以人为本的原则予以坚持,就必须对人民群众在社会事务和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予以明确,对人民群众的意愿深入体察,对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使其将创造才能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权益和物质利益切实实现和维护。现代中国儒学焕发生机主要是因为政治文化上发生了巨大变革,全民族文化自信在不断增强,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执政党的政治文化变革。上世纪末“和为贵,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以德治国”等思想逐渐被我党提出,其中就可以看出儒家文化的现代表达。由此可见,必须从弘扬中华文明的高度上致力于传承发展儒家文化思想,并以此作为推动我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和道德价值认同的条件。将“和而不同”与“仁”的思想用于处理国与国之间、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将“小我”的思想用于加强个人德行修养,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规范社会伦理与家庭伦理,促进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构建,实现社会、组织与成员个体的协调发展。
综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融汇的多角度探讨,印证了两者在传播过程中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以及两者的共同发展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儒家文化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1]贾红莲.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的现状[J]. 求是学刊,2003,(4):17-22.
[2]王征国.论马克思主义的三维世界[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15.
[3]张三萍.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武汉大学,2010.
[4]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
[5]丁成际.简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儒学之地位[J]. 宿州学院学报,2013,(8):10-13.
[6]罗豪.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23.
[7]李培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3.
[8]王殿卿.儒学·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8-13.
[责任编辑:陈如松]
2015-02-26
肖颖秋(1965-),女,辽宁锦州人,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教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理论。
A811;B222
A
1007-9882(2015)02-0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