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死亡伦理研究综述及其中国研究视角
——兼从个体到民族、从产业到社会的战略视角

2015-04-15姚站军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关键词:伦理建构论文

姚站军(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当代死亡伦理研究综述及其中国研究视角
——兼从个体到民族、从产业到社会的战略视角

姚站军
(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当代死亡伦理观的研究基于西方现代医学发展,直到上个世纪末已进入各个方面的研究。就当代中国视野而言,近年来国内学界也较为重视死亡学探讨,特别从死亡哲学视角进行探讨的死亡伦理研究具有特色。但是当代中国话语或境遇中的死亡伦理专门研究还是凤毛麟角,即使偶尔在相关领域中涉及当代中国死亡伦理研究,也缺少应有的战略视野和系统的理论建构。在战略视野下开展当代中国死亡伦理研究并进行系统建构将弥补这种不足。不管在学术价值上还是现实意义上,当代中国社会迫切需要富有人文思辨精神的死亡伦理观建构。

当代中国;死亡伦理;研究综述;战略视角

当代风险社会中人类感到不安、担忧甚至恐惧,最大特征便是“怕”。而“怕”最根本莫过于对“死亡”的畏怕。以死亡科学观为代表的死亡观常以为死亡是一种极大的威胁,然而当代死亡观建构还需要跨越死亡科学的狭隘视野,以更明智的态度应对风险社会各种死亡风险的挑战。当代死亡观建构应该是集科学和人文视野于一体的,而且越来越凸显其人文视野中的死亡伦理的时代建构。首先,就当代风险社会而言,不仅由于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方向和其利用的非伦理性和反人道性,人们面对新的甚至可能更为严重的死亡风险。而且科技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财富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并不一定带来社会财富普惠和公正分配,并不能消除现代人生中的精神心理问题,仇杀、自杀仍然可能成为科技发展时代死亡风险来源。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竞争性和变动性的加剧,也使得现代人对生存危机甚至生命风险 (死亡威胁作为最大的生命风险)从死亡伦理等生命价值维度重新进行审视。其次,就当代老龄社会而言,面对社会比重越来越大的老年社会人群,对死亡问题(死亡辅导、临终关怀、安乐死等重要问题)的伦理研究也越来越成为日益显性探讨的问题。当代死亡伦理观的研究基于西方现代医学发展,直到上个世纪末已进入各个方面的研究,如对安乐死的伦理研究、死亡标准的伦理研究、死亡态度的道德境界研究、临终关怀伦理研究等。

基于科技发展的当代死亡观的研究,主要来自于西方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发展的推进,开始于有关医学学者和生命科学学者对人类死亡恐惧的研究,现已进入对死亡各个层面的研究。如在死亡科学方面对死亡标准的研究,在死亡法学方面对死刑界定的研究,在死亡心理学方面对濒死体验的研究,在死亡哲学方面对超越生死的研究,特别是在死亡伦理方面对安乐死的研究、对临终关怀研究、对器官移植争议的研究等等。在当代风险社会和老龄社会中,死亡问题已成为诸多学科探索的普遍问题,特别是死亡科学中核心问题,即死亡标准问题(如心脏死亡或脑死亡)也成为公共政策甚至立法关注的对象。然而死亡标准的突破根本在于死亡伦理观的突破,也就是说,死亡学研究的综合视野中死亡伦理研究视角越来越凸显。甚至在死亡伦理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已经开始结合当代社会背景和当今时代特征进行一些零散思考,同时进入到具体问题方面的一些实证研究。如路易斯·波伊曼著《生与死——现代道德困境的挑战》[1](P1-218)明确亮出死亡伦理的研究视角。贝尔特朗·韦热里著《禁止死亡》已经看到:死亡是一种生活方式,死亡的挑战依然严峻,社会老龄化问题变得极为突出可怕,这些都是当代社会的特征。[3](P1-319)弗兰克·贝克等编的《向死而生》[3](P1-442)一书颇有见地。米歇尔·沃维尔著《死亡文化史》用插图诠释死亡文化的历史[4](P1-759)。C.Y.Tse,Alice Chong and S.Y.Fok在国际期刊 《姑息医学杂志》2003年第4期上发表论文《说出坏消息:中国人的观点》,指出中国人以不伤害病人为理由来隐瞒可能死亡的事情真相是不公正的,同时提出,告诉病人真相应该以病人想知道或打算知道什么为前提,而不是看家属希望公开什么消息。医务人员应该履行告诉病人坏消息的职责,但是要兼顾“家属的意愿”和“死亡的畏忌”[5]。莉斯·劳埃德(Liz Lloyd)在国际期刊《老龄与社会》2004年第2期上发表论文《死亡率与道德:老龄化和伦理关怀》,明确提出当代老龄化社会迫切需要死亡伦理关怀。该文主要研究老年人死亡和垂死的情况,思考社会政策和社会老年学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独立、自主和文明的价值,同时思考这些价值观在一个依靠别人照料、生命接近终了的老年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通过未来社会老人学、死亡与临终社会学的研究,探讨老龄化和死亡伦理间的复杂关系。[6]雪莉·弗思(Shirley Firth)在国际期刊《护理研究杂志》2005年第4期发表论文 《临终关怀方式的多样性》,从文化差异性上剖析了患者、垂危者、死者及家属与医护人员间的伦理道德,探求以不同的方式来料理后事,以加强活者、死者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对话,提出在整个临终服务过程中,应该根据病人及家属的意愿公开、真诚地探讨精神和信仰上的问题。[7]萨拉·黑尔斯,卡米拉·齐默 曼 ,加 里·罗 丹 (Sarah Hales,Camilla Zimmermann and Gary Rodin)在国际期刊《Arch Intern Med》2008年第9期上发表论文《善终》,研究了过去十年中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对善终的定义。同时,发现有必要对善终与其它死亡形式加以区别,进而澄清善终的建构与生命质量、临终关怀质量的区别。该文还列出了医务人员、研究者及政策制定者的挑战。从七大方面来探讨善终构建的多面性,即:肉体的体验、心理上的体验、社会体验、精神或存在的体验、卫生保健的性质、生命的终了和死亡的准备以及后事的料理[8]。等等。

就当代中国视野而言,近年来国内学界也较为重视死亡学探讨,特别从死亡哲学视角探讨的死亡伦理研究具有特色。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就在探索符合国情的临终关怀服务方式。《医学与哲学》期刊很早就较多地关注与死亡相关的主题,该杂志载邱仁宗的论文《死亡概念和安乐死》[9]、何兆雄的论文《死亡的定义及标准》[10]可谓这方面的先行研究,后来又刊载孟宪武的论文 《人类死亡学的概念与研究状况》,明确指出死亡研究的目的在于克服死亡恐惧、正确面对死亡、尽量减少和延缓死亡,积极创造和享受人生、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延续与发展。[11]《中国医学伦理学》期刊则对死亡伦理有较多的关注,该杂志载周启华的论文《我国安乐死大事纪要》,是从中国地域对死亡伦理方面的安乐死进行梳理的先行者[12]。而该杂志上冯泽永论文《论死亡的价值》[13]、黎群武论文《论临终关怀的道德原则》[14]则是从死亡伦理维度思考的成果;该时期的相关书籍如大陆地区崔以泰等著 《临终关怀学:理论与实践》[15](P1-311)和《中国临终关怀研究》[16](P1-279)、陈兵著《生与死——佛教轮回说》[17](P1-402)、段德智著《死亡哲学》[18](P1-490)、孙春晨著《生死论》[19](P1-142)、郑晓江主编《中国死亡文化大观》[20](P1-357)等,都比较多的涉及死亡伦理方面。其中《临终关怀学:理论与实践》与死亡伦理问题直接相关,《中国临终关怀研究》直接思考到当代中国死亡伦理某些方面。进入本世纪,笔者关注到台湾学者傅伟勋的论著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21](P1-201)比较有影响;此外,还有孟宪武

著《人类死亡学论纲》[21](P1-470)、孙利天著《死亡意识》[22](P1-156)、冯沪祥著《中西生死哲学》[23](P1-265)、沈毅著 《生命的动力意义——论死亡恐惧》[24](P1-289)、郑晓江、钮则诚主编《解读生死》[25](P1-472)、吴兴勇著《论死生》[26](P1-306)、陆扬著《死亡美学》[27](P1-266)、王平、李海燕著《死亡与医学伦理》[28](P1-235)、斯凤林著《死,而后生》[29](P1-419)、胡宜安著《现代生死学导论》[30](P1-408)、王延光《临终关怀与死亡道德》[31](P1-121)等,其中《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解读生死》、《论死生》、《死亡与医学伦理》、《临终关怀与死亡道德》等较多地涉及死亡伦理方面。在论文方面笔者关注到死亡宗教学方面的有代表性的博士论文如 《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32](李海波),另外博士论文《挑战与回应:中国话语中死亡与垂死的德性之维》[33](颜青山)、论文《论庄子的死亡伦理及其现代意义》[34](甘若水)、论文《临终关怀及其在我国面临的问题》[35](方蘅英和马盈盈等)、论文《脑死亡的伦理问题》[36](邱仁宗)、论文《从脑生与脑死之标准看治疗性克隆的理据》[37](甘绍平)、论文 《生命的超越:死亡伦理散论》[38](姚站军)、《我国老年病人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39](刘静馨)、论文《死亡价值的伦理指向》[40](P109-116)(曾建平和姚站军)、论文《黑格尔死亡观的伦理意蕴》[41](黄瑜和熊凯)、论文《探求死亡伦理》[42](张怀承和姚站军)、《探求科技时代死亡伦理智慧——以风险社会、老龄社会为背景》[43](姚站军和张怀承)等则开始专门以死亡伦理主题为研究对象,其中《死亡价值的伦理指向》、《探求死亡伦理》等主要对死亡伦理观的哲学基础进行建构。而《挑战与回应:中国话语中死亡与垂死的德性之维》则主要从中国地域背景对死亡伦理进行了建构。另外,《我国老年病人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临终关怀及其在我国面临的问题》、《临终关怀伦理的中国本土化问题研究》[44]及中国香港学者Wei-Chen Tung 2011年在国际期刊《Home Health Care Management Practice》第一期上发表的论文《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临终关怀:家庭护理人员的挑战》[45]则体现了死亡伦理观在临终关怀方面的中国地域背景建构。总之,虽然目前许多学者已经开始专门以死亡伦理主题为研究对象,但是对死亡伦理观的研究在实证背景考察和地域建构方面仍然不足:只思考了死亡伦理的中国地域建构,却没有结合时代需要和当代社会背景进行中国死亡伦理建构。从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双重视角以及当代风险社会和老龄社会双重社会背景对这个主题的系统研究却几乎是空白。

如上述,笔者已发表的论文主要对死亡伦理智慧观的哲学基础进行建构,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哲学研究》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探求科技时代死亡伦理智慧——以风险社会、老龄社会为背景》,主要贡献在于专门对死亡伦理应用智慧进行了特定社会背景和时代语境的初步探索。另外以独立作者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探求产业伦理》[46],贡献在于专门明确地从逻辑概念上建构产业视域的伦理观,特别是该文对产业发展与社会伦理的关系探求对从产业到社会当代中国死亡伦理相关问题研究具有基础启迪。另还有死亡伦理研究方面的多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或公开出版的论文集上,这些论文学术贡献是专门对死亡伦理的哲学学理进行了部分探索,初步形成了弱式生存论之死亡伦理智慧研究思路向度。基于以上前期成果之上,笔者以为对科技发展时代死亡伦理建构及应用研究,不但要立足于国内外关于死亡伦理研究现状的基础成果,而且需要进一步突出死亡伦理研究的中国视野,尤其是要将死亡伦理研究置于新时代中国多维社会背景下进行探索。此外,如何反思当代中国的自然灾害 (天灾如汶川大地震)或非自然灾害(人祸如温州动车大事故)带给生命的死亡风险,进而当代风险社会中的中国人如何看待“自然之死”与“自身之死”间的关系;又如死亡殡葬在新时代中国文化视野中的伦理节俭建设研究等等,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可以说,科技发展时代的中国风险社会及老龄社会迫切需要富有人文思辨精神的中国死亡伦理观的建构。

总之,国内外与死亡伦理相关的研究已进入各个方面,如对死亡标准或安乐死的伦理争议、临终关怀的伦理价值、死亡尊严或死亡德性的伦理境界之研究等。就当代中国视野而言,有的学者论著涉及与死亡伦理相关的方面;有的学者论著已经明确从中国本土语境探求与死亡伦理相关的问题;有的学者已经开始明确以死亡伦理为研究对象;有的学者如笔者则专门对死亡伦理智慧进行了初步探索。迄今,文献大部分于医学或生命伦理学中附带涉及死亡伦理,即使专门研究死亡伦理的,也只是从某些很具体的维度进行了较浅层次探讨。虽然也有论文开始中国本土话语中与死亡伦理相关领域研究视野,但是对当代中国话语或境遇中的死亡伦理专门研究还是凤毛麟角,即使偶尔在相关领域中涉及当代中国死亡伦理研究,也缺少应有的战略视野和系统的理论建构。在战略视野下开展当代中国死亡伦理研究并进行系统建构将弥补这种不足,在学科理论建设上具有学术开拓价值。当代中国死亡伦理研究明确将死亡伦理智慧研究置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的国家民族存亡战略思考 (如死亡伦理缅怀先烈激励当代民族国家战略性),及置于当代中国风险社会和当代中国老龄化社会等多维社会背景下,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甚至中华民族生死攸关战略创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除了社会层面外,在产业层面将对于当代中国生命健康产业及老龄产业等 (大健康产业)发展及其产业伦理建设也具有现实意义;对于个体生命及其家庭更智慧地面对各种生死攸关的挑战,也具有现实关照意义。

[1]路易斯·波伊曼.生与死——现代道德困境的挑战[M].江丽美 译.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

[2]贝尔特朗·韦热里.禁止死亡[M].李建英 译.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

[3]弗兰克·贝克,等.向死而生[M].张念东,等 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

[4]米歇尔·沃维尔.死亡文化史[M].高凌瀚,蔡锦涛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CY Tse,Alice Chong and SY Fok."Breaking bad news:a Chinese perspective,"Palliative Medicine,2003,(17).

[6]LIZ LLOYD,"Mortality and morality:ageing and the ethics of care,"Ageing&Society,2004,(2).

[7]Shirley Firth,"Diversities in approach to end-of-life care,"Journal of Research in Nursing,2005,(4).

[8]Sarah Hales,Camilla Zimmermann and Gary Rodin,"The Quality of Dying and Death,"Arch Intern Med,2008,(9).

[9]邱仁宗.死亡概念和安乐死[J].医学与哲学,1980,(1).

[10]何兆雄.死亡的定义及标准[J].医学与哲学,1983,(6).

[11]孟宪武.人类死亡学的概念与研究现状[J].医学与哲学,1999,(8).

[12]周启华.我国安乐死大事纪要[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9,(1).

[13]冯泽永.论死亡的价值[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8,(2).

[14]黎群武.论临终关怀的道德原则[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9,(4).

[15]崔以泰,黄天中.临终关怀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

[16]崔以泰,孟宪武,等.中国临终关怀研究[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7]陈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18]段德智.死亡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19]孙春晨.生死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20]郑晓江.中国死亡文化大观[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21]傅伟勋.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2]孟宪武.人类死亡学论纲[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3]孙利天.死亡意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24]冯沪祥.中西生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5]沈毅.生命的动力意义——论死亡恐惧[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1.

[25]郑晓江,钮则诚.解读生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6]吴兴勇.论死生[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27]陆扬.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8]王平,李海燕.死亡与医学伦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9]斯凤林.死,而后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0]胡宜安.现代生死学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1]王延光.临终关怀与死亡道德[A].李本富.医学伦理学自学辅导[C].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32]李海波.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5.

[33]颜青山.挑战与回应:中国话语中死亡与垂死的德性之维[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34]甘若水.论庄子的死亡伦理及其现代意义[J].青海社会科学,2002,(1).

[35]方蘅英,马盈盈,杨万里.临终关怀及其在我国面临的问题[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3,(5).

[36]邱仁宗.脑死亡的伦理问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7]甘绍平.从脑生与脑死之标准看治疗性克隆的理据[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8]姚站军.生命的超越:死亡伦理散论[J].学术前沿,2005,(3).

[39]刘静馨.我国老年病人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40]曾建平,姚站军.死亡价值的伦理指向[A].郑晓江,钮则诚 主编.解读生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1]黄瑜,熊凯.黑格尔死亡观的伦理意蕴[J].青海社会科学,2007,(1).

[42]张怀承,姚站军.探求死亡伦理[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3]姚站军,张怀承.探求科技时代死亡伦理智慧——以风险社会、老龄社会为背景[J].哲学研究,2013,(10).

[44]陈保同,等.临终关怀伦理的中国本土化问题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2).

[45]Wei-Chen Tung."Hospice Care in Chinese Culture:A Challenge to Home Care Professionals",Home Health Care Management Practice,2011,(1).

[46]姚站军.探求产业伦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5).

A Review of Contemporary Death Ethic Studies and its Chinese Perspective——Also a Strategic Perspective from Individual to Nationality,from Industry to Society

YAO Zhan-jun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discourse or context,there is few special study of death ethics.The rare remark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death ethic in some adjacent fields are devoid of due strategic perspective and systematic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Therefore,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death ethic studies,a strategic horizo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will offset such deficiency.It is academically pioneering and practically significant.

contemporary China;death ethics;studies review;perspective trend

B82-05

A

10.3969/j.issn.1674-8107.2015.04.006

1674-8107(2015)04-0037-05

(责任编辑:吴凡明)

2015-04-1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个人到民族、从产业到社会的当代中国死亡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4BZX085);江苏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当代中国死亡伦理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377);江苏师范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死亡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4XWR012)。

姚站军(1978-),男,湖南新邵人,副教授,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跨学科战略研究和当代中国顶层战略智库建设。

猜你喜欢

伦理建构论文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