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的联系与互动
2015-04-15赵冰
赵 冰
(北华大学师范分院,吉林市 132000)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多边交流和全面碰撞,各个国家的文化日益渗透和相互影响,国际往来的频繁要求新一代的年轻人不仅要掌握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的基础知识,还要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因为任何民族的语言和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密切相关的伴生关系。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化是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职业能力的一个新的挑战,要求英语教师不能仅仅讲授课本知识,还要有能力尽可能地联系到课本知识所牵连到的背景文化去讲解,将英语语言的讲授与更宽阔的背景文化进行互动。但从目前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实践看,虽然对于语言和文化的联系是已经拥有共识的,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囿于传统教学思维和方法的定势,多数教师还限于就课本知识的英语教学,并没有将英美文化教学带入课堂,这样的现状无疑是不适合时代需要的,是不利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养成的,学校的英语教学因此与社会交际活动中英语言能力的需要衔接不足,所以,在当前必须强调和实行英美文化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美文学是一种文化的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必经的阶段,各种英语的表现方式十分丰富的表现在了英语作品当中,文体是与中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十分富有感染力,阅读英美文学名著会让人深刻地感觉到英美文化的魅力,或是一种通俗故事的表达,或是一种粗犷的述说,或是婉约的诗词,可以深刻地体会到英美作品文字的表达,通过对英美文化的培养和学习,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实用化,高职高专学校中由于课时量少或是学生精力不够,普遍存在着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不足,学习不积极等现象,英语教师可以将英美文学的教学融入到英语教学当中,将英语的枯燥学习变成一种赏析似的学习,真正的应用英语,使其成为一种技能。
一、通过英美文学作品来了解英美文化,将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贯通于英语教学过程中
每个民族都会在生发的过程中创造和积淀民族化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一个国家语言文字服务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既反映出民族历史的原貌和品质,更是源于民族生活高于民族生活的精神方面的财富,反映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有文化成分,这里的内容丰富多彩,这里的韵味耐品耐酌。因而,学生学习英语决不能仅仅学习单词、句子和语法,更应该是结合学习英美文化,将语言和文化贯通起来的学习才会使学生很有乐趣、很有发现地去学习,才会将呆板的单词、句子、语法、篇章置于文化交流和碰撞中去领悟,这既是学生语言能力的拓展,也是对目的语国家民族意识形态认识的扩展。所以说,了解目的语国人的交流习惯、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状况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语言的学习有其循序渐进的规律性,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不断的从未知走向已知,从对英语的生涩到能够灵活驾驭,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将语言和文化学习贯通起来的做法也必将体现在循序渐进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分学生的理解程度结合英美文化进行教学,比如对低年级学生说来,教学盲目侧重的是语言的基础学习,那么就可以通过讲英语单词的词源故事来讲单词,让单词课变成一个个故事的积累;到了中高年级,就可以欣赏英美著名的音乐,著名的电影,美丽的小说故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任何一门语言文字最好的记忆方法就是阅读,而不是记单词。但是这样很简单明了的道理应用到现实的英语教学中变得模糊起来,教师的讲授是干瘪化的,学生的学习是单纯的背诵和记忆化的,学生年年考试前都被要求去背单词表,每次只是限于背字母“A”开头的单词,如此往复明年继续再从头背,殊不知在英美文学阅读中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英语知识,还可以开展各种口语交流活动或是表演英美戏剧中的小段,这些都是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很好的方法,背诵和阅读的方法必须结合运用,且不可忽视阅读这样一个必须的途径。惟有通过英美文化作品的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英美文化的精华,了解英美人社会风俗、生活习惯、交流方式,通过这种学习才能够更扎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这是一条语言学习的正确之路。
二、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英语底子差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学生的学习信心普遍不足,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这些90后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娇子,从出生到现在一直是被家长溺爱的宝贝,普遍吃不得苦,学习具有依赖性,韧性和碰硬能力差,过去是在家长陪读下学习,现在则靠教师的管教来学习,满足于上课、听课、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样的学习方式,不能以明确的学习目标、自主的学习动力和耐力、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来对待英语学习。面对学生这样的学习现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生的学习毅力、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成为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解决好这样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将英美文化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是很有趣味的,是有规律可掌握的,以鲜活的语言实用的实力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领者作用很重要,要将学生引领进全神贯注的学习意境中,就不能照本宣科,因为教材的内容有限,而是应该积极寻找学生某个阶段学习的合适作品,引领学生阅读、观赏和讨论,将学生置于英美文化的氛围中学习英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材是以文字为主的,学生是通过与教师的跟读、读写来学习的,课堂教学内容被框定于课本知识中,很枯燥、很单调,内容甚至有些过时,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方式和学习其他专业课的方式没什么两样,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就是单方面的讲单词、讲语法、将每个句子的构成,需要学生做到的就是集中精力听讲,强化对教师讲过内容的记忆,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性很差,教师对于自己的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法缺乏改进的主观意识,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也并不能做出相应的调节。
3、考核制度不合理、不完善
高职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听老师讲课、记笔记、做练习题等方法贯穿英语学习的权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处于主体位置,而是处于被动灌输的状态下,这样被动的学习角色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是以考试为主,考试模式又是以笔试为主,没有积极的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样的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显然是不对应英语课程教学目的的需要的,因为,英语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利用英语言在交际活动中自如交流,顺畅地实现表情达意。
三、英美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丰富教学方法和内容
首先,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英美书籍,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阅读中教师应向学生交代文学背景,使学生真正地走入文学作品所描摹的时代,与文字进行交流、触碰和品味英美文化、与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心灵的交流,了解作者国家的社会特点和历史,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之美。在教师传授知识的时候,要重点介绍与中国十分不同的文化,介绍作品中可用来消化理解正在学习的英语知识的经典句子,让学生在理解英美文化的点点滴滴的过程中消化所学习的语言知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其中的经典词句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当中,也可以引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做警句,或是在谈话当中当亮点,这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其他语言学习也是有很大好处的。可以说,以不同的角度欣赏作品,开拓视野,拓展思维,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2、改进授课方式
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气氛一面倒,基本状态是教师为掌控课堂气氛和课堂模式的主人,学生只是在听、在记,这样的气氛下,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的目的自然体现得不好,这样的授课方式必须改进。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各种工具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外国文化,对学生理论知识要求略低,重点要求欣赏作品和分析作品,通过对作品的观赏,了解小说中写作的方方面面,认真的分析主体,仔细的体会语言特点,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将要求赏析的作品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能够提前进行学习和了解,认真的收集各种资料,上课时候,由教师作为引导者开展讨论式学习,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
3、改进考核机制
笔试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考核方式,这种方式的考核目的是在考学生的记忆点,看学生对于学习的知识记忆的是否扎实准确,但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的情况很少涉及,而且考察学生英语学习综合能力不足。这种考核机制应该给予调适,应该采取更能体现全面考核内容的方法来考核学生成绩,可以将学生对一篇名著的读后感作为大份额的平时成绩,作为其总成绩的一部分,可以将其参与的英语活动作为一部分成绩,或是让学生表演一段名著的一个小段,让一个团队去策划、去安排、去表演、去领悟作品的真谛、去感受仿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全面提高英语能力。总之,高职高专的英语考试形式要改革,以多种形式进行英语能力的考察,要更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能力是当今乃至未来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能力重点考察方面之一,通过以上的讨论可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引用英美文学是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英语语言,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1]赵小迪.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校园英语,2012,(11):34.
[2]黄清芬.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导入英美文化知识[J].安徽文学,2007,(9):85.
[3]尹红艳.技校英语教学中导入英美文化元素的探索[J].职业,2012,(35):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