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学生管理
2015-04-15张的芳
张的芳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管理学系,福建)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与发展,新时期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而又艰巨,面临着严峻的问题。随着2009级学生的入校,90后的大学生已慢慢走进大学校园,并逐渐开始成为高等院校中的主力军,但由于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诸多不成熟,很多同学在新环境中出现了种种的“不适应”,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也不适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极大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研究高校学生管理现状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我国高教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分制、二级学院等教学管理改革的全面推广,学生思想观念的日益复杂,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虽然近年来高校教学体制改革在不断地深入.但是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注重高校发展的现实需要,忽视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高校根据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从高校培养目标来看,固然合理,但是在实践中,由于高校往往过于考虑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只注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学生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忽视学生个体的需要。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培养的人才往往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注重管理者为主体,忽视对新一代大学生的个体成长需要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如今“90”后学生在校园占据主体位置,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显现出鲜明的个性,思维活跃、很强的依赖性、自尊心较强、内心脆弱等等。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工作。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并非如此。许多学生管理部门忽视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往往按单一的想法去制定管理目标,继而实施。这种以管理者为主体的管理模式,没有围绕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开展工作,限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降低了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有悖于“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
3、注重简单化管理,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人的思想感情各有差异。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很大一部分管理工作为了求方便、省事、企求统一的培养标准,用统一目标教育和要求学生,忽视受教育主体的客观差异性。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习惯把学生置于被看管甚至是被监督的环境之下,在制定和执行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往往使用“严禁”、“不得”、“不准”等命令式的口吻,片面强调管理的“刚性”,忽视管理的“柔性”,缺乏人性化管理,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没有给予学生自我管理的权利和空间,导致高校和大学生处于权利和义务的严重不对等状态,使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脱节。在当前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采用简单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受到相应的制度约束,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三、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管理的涵义与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是高校管理的主体,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一切管理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为根本,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是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潜在的本能,使学生个人得到全面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和高校学生管理来说也是新形势下适应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工作方法上,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自信、自强,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与自我发展能力;在管理实践中,肯定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的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从而服务学生。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对于高等学校的教育来说极为重要。一切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在各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最终成为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进步的复合型人才。
四、“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运用到高校的学生管理中,把学生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努力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而切实开展有效地学生管理工作。
1、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实现自我管理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讲,将“以人为本”的贯彻到实际中就是“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就是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依靠学生、相信学生。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对学生给予理解、尊重和信任。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求,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要,充分理解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价值。因此在学生工作管理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努力做到扬长避短,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发挥主体和创造性,结合学生的特点实现自我管理,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尊重和信任学生,并不是放任自由。而是以一种更积极认真的态度,充分信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律能力和相互协调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在尊重信任学生上体现严格要求。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个性特征,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权。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自由、权利,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要积极地、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去摸索,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完善尊重学生的社会条件,营造尊重学生的校园氛围。然而,尊重并非等同拒绝对学生错误言行的批评。当学生违反了纪律,除了必要的纪律处分外,更多的是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应当进行换位思考,真正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交流的对象,从学生的立场上出发,才能够用真诚之心表达对学生的关爱,真正“以人为本”,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最好的环境,提供锻炼的舞台。
理解、尊重、信任学生要做到情真理切,情理结合。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积极投入感情,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关注中发展自己。通过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活动投入学生干部的工作中去,这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肯定,更是学生的信任,让学生得到自我满足。
2、关心学生生活,注重人文关怀。
高校学生工作者只有带着爱和学生相处,才会在学生内心深处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关心学生是要关心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情况。
作为学生管理者应该多关心爱护每位学生,及时解决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学生生活,经常与学生谈心,关注学生生活上得困难。通过走访宿舍、不定期召开特殊困难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声。尤其要对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包括:经济困难生、学习困难生、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给予特殊的关心与爱护。例如,在帮助家庭困难学生时,除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经济方面的补助外,更应该深入学生的生活,维护学生的自尊,培养这些学生的自强与自立意识;对于学习困难学生,不应该歧视他们,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应给与充分的肯定,给予他们自信心;针对心理存在安全隐患的学生,多一份爱心、耐心、和细心,在建立全面的主动干预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危之时,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同时获取自我心理调节的知识与能力,树立健康的人格。为此,笔者认为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做到“想学生之所想,及学生之所急”,注重人情味。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核心部分,它担负着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重任。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切实做好贫困补助、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等学生工作,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让学生积极参与,积极进取。在学习、生活和学生活动等方面给予关怀.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
3、以生为本,服务学生
在新的时期弘扬人的主体精神,首先,培养“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变“管理”为“引导”。传统的管理理念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约束,这就易导致学生与管理者产生对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要转变观念与工作作风中,应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视为“管理学生”的错误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尽可能的满足学生所提的合理的要求。对学校的宿舍管理、教学设施、食堂饭菜等方面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积极为学生提供辅导与服务,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一切以学生的实际出发,关心学生所想,解决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对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服务,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在管理中的作用。
在当今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强调为学生服务的重要性。例如:就业指导方面的服务,应该对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就业信息,同时针对学生岗位应聘,开展相应的求职系列培训讲座。做好学生就业服务方面的工作,也是为学校整体改革和发展服务。
高校学生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要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全心全意服务的为主体。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必须以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强化管理与服务的统一,树立管理工作要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建立完善的管理服务功能体系。
五、结语
高校的学生管理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和长期性的任务。在新形势下,应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切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加强学生内外管理,做到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的人性化,尊重、理解、信任学生,用心感召学生,给予学生人文关怀。积极营造和谐管理环境,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张锦高.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2]林正游.试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OO5(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