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当前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方向之探索

2015-04-14于海会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党的建设

于海会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结构和形态,从而对执政党的建党、治国、理政的思路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成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关键。本文从十八大以后,新一届党中央领导班子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首先浅述了党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从经济、政治、历史等角度全面分析了加强党建在实现政党、政府、社会有效互动中的关键作用,最后从提高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和治国理政能力三个方面对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党的建设;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决定了提高党的能力成为这一发展战略的枢纽性选择。

一、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政党、政府和社会是现代国家的三大主体要素。三者之间的合理分工、有效互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支撑性条件和动力。而不同时代条件下,三要素间的分工和互动方式会各有不同。现代国家的内在逻辑决定了政党是其走向成熟的关键。从近代世界发展历史来看,政党的发展是其中的核心要素。从我国近代历史来看,亦是如此。从孙中山先生成立国民党,启蒙近代中国社会,结束五千年封建统治成立民国政府,开启了我国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征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民族结束了近代以来外来的半殖民统治,真正实现了数代国人所追求的民族独立。而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人民政府带领中华民族迈上了现代化征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多年令世界瞩目和惊叹的发展令我们已经处在距离中国梦最近的阶段。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政党——尤其是代表本民族最先进文化的政党,是启蒙、整理社会的关键,是有效执政的关键,更是实现政府和社会有效互动,实现良性治理的关键。

二、新时期党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挑战与内在要求

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方式是小农经济,对应的社会是一种分散化的社会。封建社会崩溃以后,为了有效整合社会,既实现国家民族独立,又实现国家民族的现代化,克服一盘散沙的社会状态与现代社会组织化诉求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位制社会。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借鉴苏联的经验,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位制社会正式建立。该体制和核心特点有二:其一是党政高度一体,其二是党政高度渗透和把控社会。该体制的益处是政党政府能非常高效整合社会资源,弊端是互动单向性,给社会自身空间较小,不利于发挥社会主体的自主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主体多元化。社会主体亦不断发生变化,中国社会的自主性日益发展。从内在逻辑上讲,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要通过价格机制传递信号,从而调动各市场主体的自主性,配置资源。需要发挥市场、社会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市场经济的高效率推动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催生中产阶层的产生,促进社会的成熟和自主性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政府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政府对社会、对市场的控制要逐步减少,让渡更多的空间和自主性给市场、社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场、社会由于外部性存在而不能解决的问题方向上。尤其是网络时代的来临和互联网普及,让社会主体对自主性的需求进一步强化,同时表达自主性的渠道也更加畅快。

正是基于此,我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

从理论上说,治理的概念不同于统治的概念,从统治走向治理,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统治”是21世纪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变革的重要特征。

从本质上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求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重新界定政党、政府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该社会、市场做的事充分交给社会、市场,该政府做的事充分交给政府。而中国共产党是这一历史变革的领导者,同时要通过新时期党的自身变革,适应新的情况,既继续有效组织整合社会资源,又有效代表社会执政,实现政党、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有效互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方向探索

作为执政党,党的自身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党的自身建设要体现我国当前和将来社会主义建设对党的本质要求的方向。主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1、加强新时期党的理论思想建设

作为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其理论应该是既体现全社会广泛共识认可又为整个国家和社会前进提供不懈动力源泉的社会思想。这种理论思想也是自近代以来仁人志士所不懈追求和探索的。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这种探索开始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当然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党的理论思想也要不断根据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完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当今中国社会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主要表现为三种现象:(1)社会矛盾严重(如征地拆迁矛盾、企业家与官员之间的矛盾等等);(2)大家普遍对当前某些制度感到不合理或不公平;(3)在整体社会中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这样的新形势,我们党也在不断完善发展党的理论思想体系。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我们党的理论思想建设的不断探索和取得的宝贵成就。新的一届党的领导集体就职以来,提出了以“中国梦”为统领的新时期党的理论思想体系,既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又继承发扬我国先进历史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广泛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将为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的、不懈的动力。

2、加强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核心体现在政党、国家、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上。而执政党在三者互动中起到核心主导作用。为此,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第一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进一步探索党内民主的体制机制;第二要进一步促进国家机关的合理、有效运行,进一步探索发展协商民主、进一步探索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和行政效率;第三要进一步强化党和社会的互动,切实增强党的执政的社会基础。

3、加强新时期党的领导能力建设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作为核心领导力量的执政党既要不断加强对宏观全局的总览能力,又要加强对核心环节的识别突破能力,做到大胆探索、稳步推进。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成立了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提出了一系列的核心改革内容。将带领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3.

[2.]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N].北京:人民日报 2014-10-23.

[3]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4]刘玉.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5]高新民.从执政党、政府、社会三者关系角度谈转变党的执政方式[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7)

本文为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的历史与现实逻辑研究”(L14CKS018)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国家治理体系党的建设
法治角度下中国梦与国家治理之关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收入分配对策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概念内涵探析
浅析列宁政治遗嘱中的“党的建设”
改革举措落实难的表现及其化解
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精神”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